何莉莉
(遼寧省阜蒙縣東梁鎮(zhèn)政府,遼寧 阜蒙 123125)
試驗選用的玉米品種為鄭單58。
試驗地點(diǎn)設(shè)置在阜新市細(xì)河區(qū)四合鎮(zhèn)太平溝村,供試土壤為棕壤土。播種前采集0~20 cm 土層,測定土壤中各物質(zhì)含量,測定結(jié)果為:有機(jī)質(zhì)2.36%、全氮1.33 g/kg、速效氮301 mg/kg、有效磷7.2 mg/kg、速效鉀89 mg/kg、pH 值7.03。
試驗時間為2020 年5~10 月[1]。
試驗中氮肥采用單質(zhì)肥料尿素(46%)、磷肥采用過磷酸鈣(12%)、鉀肥采用氯化鉀(60%)。
試驗設(shè)置5 個處理,每個處理3 次重復(fù),無肥區(qū)不設(shè)重復(fù)。試驗小區(qū)采取隨機(jī)排列,每小區(qū)面積60 m2。
處理1:不施肥(CK)。
處理2:不施氮肥,只施磷鉀肥(PK)。
處理3:不施磷肥,只施氮鉀肥(NK)。
處理4:不施鉀肥,只施氮磷肥(NP)。
處理5:施氮磷鉀肥(NPK)。
根據(jù)不同處理配比不同,磷鉀肥全部做底肥,1/3 氮肥做底肥,2/3 氮肥做追肥,每個處理的具體施用量見表1[2]。
表1 試驗小區(qū)施肥量
本試驗于5 月12 日開始,人工播種、人工施肥,5 月21 日中耕、除草。5 月22 日出苗,玉米于9 月30 日成熟,10 月2 日測產(chǎn),10月7 日收獲。每個小區(qū)種植管理除施肥模式不同外,其他全部一致。
測產(chǎn)時采集玉米植株和籽粒樣品測定全氮、全磷、全鉀。全氮測定采用凱氏定氮法,全磷采用鉬銻抗比色法測定,全鉀采用火焰光度計法測定[3]。
試驗于2020 年10 月2 日測產(chǎn),各處理均采取單采單收測產(chǎn)方法,各處理產(chǎn)量調(diào)查及肥料利用率見表2。
通過測產(chǎn),產(chǎn)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為:處理5(全肥區(qū))、處理3(無磷區(qū))、處理4(無鉀區(qū))、處理2(無氮區(qū))、處理1(無肥區(qū))。處理5(全肥區(qū))比處理1(無肥區(qū))、處理2(無氮區(qū))、處理3(無磷區(qū))、處理4(無鉀區(qū)),分別畝增產(chǎn)224.7 kg、188.6 kg、143.7 kg、164.2 kg,增產(chǎn)率分別為24.71%、20.74%、15.81%、18.06%。秸稈產(chǎn)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為處理5(全肥區(qū))、處理3(無磷區(qū))、處理2(無氮區(qū))、處理4(無鉀區(qū))、處理1(無肥區(qū))。
由表2 可知,不同施肥處理籽粒和莖葉中氮、磷、鉀養(yǎng)分含量不同,平均含氮量順序為處理5(全肥區(qū))、處理2(無氮區(qū))、處理4(無鉀區(qū))、處理3(無磷區(qū))、處理1(無肥區(qū))。
表2 玉米產(chǎn)量及肥料利用率
籽粒中平均含磷量順序為處理4(無鉀區(qū))、處理3(無磷區(qū))、處理5(全肥區(qū))、處理2(無氮區(qū))、處理1(無肥區(qū))。莖葉中平均含磷量是處理2(無氮區(qū))、處理4(無鉀區(qū))、處理5(全肥區(qū))、處理3(無磷區(qū))、處理1(無肥區(qū))。
籽粒中平均含鉀量是處理4(無鉀區(qū))、處理3(無磷區(qū))、處理2(無氮區(qū))、處理5(全肥區(qū))、處理1(無肥區(qū))。莖葉中平均含鉀量是處理5(全肥區(qū))、處理3(無磷區(qū))、處理4(無鉀區(qū))、處理2(無氮區(qū))、處理1(無肥區(qū))。
從表中可知,不同處理100 kg 產(chǎn)量玉米吸收養(yǎng)分含量不同,處理2(無氮區(qū))吸收氮量最多(3.09 kg),其次是處理5(全肥區(qū))、處理4(無鉀區(qū))、處理3(無磷區(qū)),分別為3.02 kg、2.67 kg、2.58 kg。磷的吸收量是處理4(無鉀區(qū))最多(0.6 kg),其次是處理2(無氮區(qū))0.58 kg,處理5(全肥區(qū))和處理3(無磷區(qū))的吸收量最少,均為0.42 kg。鉀的吸收量是處理3(無磷區(qū))最多2.61 kg,其次是處理4(無鉀區(qū))2.51 kg,然后是處理2(無氮區(qū))2.46 kg,最少是處理5(全肥區(qū))2.45 kg。
計算可知玉米試驗中的氮肥、磷肥和鉀肥利用率分別為40.19%、10.85%、59.9%,可見試驗中鉀肥利用率最高,其次是氮肥,磷肥利用率最低。
玉米產(chǎn)量受氮肥、磷肥、鉀肥影響很大,三者缺一不可。處理5(全肥區(qū))玉米產(chǎn)量最高,畝產(chǎn)909.2 kg,比處理1(無肥區(qū))、處理2(無氮區(qū))、處理3(無磷區(qū))、處理4(無鉀區(qū))分別畝增產(chǎn)224.7 kg、188.6 kg、143.7 kg、164.2 kg,增產(chǎn)率分別為24.71%、20.74%、15.81%、18.06%。該試驗區(qū)常規(guī)施肥模式下玉米的肥料利用率為鉀肥最高,其次為氮肥,最低為磷肥,分別為59.9%、40.19%、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