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卿
(南靖縣教師進修學校,福建 漳州 363600)
人物類別習作是小學生習作中的重要內容,從三年級到六年級均有明確涉及。但是,在小學生習作中常出現這樣的現象,即五六年級學生的習作與三四年級的基本一樣,甚至出現“一題寫幾年”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對各學段的習作目標要求不明確,從三年級到六年級采用同一種指導方式[1]。筆者對統(tǒng)編版三至六年級教材中的人物類別習作進行了系統(tǒng)的整理,對各學段習作目標進行解讀,以明確人物類別習作的訓練序列,實現習作課程的整體建構。
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在習作內容的編排上,努力構建一個相對科學的能力訓練序列,對于習作所涉及的觀察、想象、修改等基本能力進行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從三至六年級,人物類別習作共有八次,約占習作教材的13%,其編排的內容與訓練點如表1所示。
習作內容的不同編排,體現了不同的寫作教學思想,這是一個學生習作發(fā)展路徑的整體性設計,具有豐富的內涵。從表1 中,我們看到,習作編排除了體現鮮明的系列性之外,八次習作中多次表達訓練的目標都是指向“寫出人物的特點”。但仔細思辨,我們可以發(fā)現,每個年級對于“寫出人物的特點”要求還是有細微差別的。
表1 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人物類別”習作的編排序列
第二學段的人物類別習作像是介紹人物,介紹時主要著眼于人物的外在特征,比如外貌、性格、愛好、特長等,要寫得像這個人。而第三學段主要是描寫人物的內在特征,比如勇敢、堅毅、助人為樂等內在品格,在表達方法上也更注重整體設計,描寫多元化,寫具體、寫出個性、寫出新意。
理清了人物類別習作的編排系列,再來反觀課標對于各學段習作目標的具體要求,不難發(fā)現,教材中對于習作各種能力的序列性訓練,其實是習作目標的一個細化、分解過程,教學中,要明晰各年級的習作目標,呈現梯度訓練的連續(xù)性、漸進性[2]。
三年級是習作的初始階段,編者放低門檻,主要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興趣和信心?!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以下簡稱“課標”)第二學段中要求:“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形式與內容都很寬泛,寫什么都可以,怎樣寫都可以,可以寫片段,也可以寫成文,體現在教材的習作要素中“體會習作的樂趣”“嘗試寫出它的特點”。
四年級主要加強片段練習,“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是課標中第二學段習作教學的重要目標。而“寫清楚”要強調的是表達的條理性,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愛好、特長等,有序、清楚地寫出人物各方面的特點,也可以抓住人物的某個特點,以中心句進行清楚表達,比如,“他真是個‘熱心腸’”。
五六年級漸次由細節(jié)描摹開始逐步要求關注篇章結構、選材方法、細節(jié)刻畫等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在此基礎上,加上“感情真實”“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等重要指標,意在訓練學生多角度表達的能力,鼓勵學生運用在閱讀中習得的方法,做好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細節(jié)描寫,同時注意環(huán)境烘托、側面描寫等表達方法的相互融合,全方位表現人物特點,并且融入自身情感,寫出獨特感受。
統(tǒng)編版教材編排不僅體現了閱讀與習作各種基本能力訓練的序列性,而且在每單元內容的編排上采用雙線螺旋上升的結構,即每單元中閱讀要素與習作要素配合進行,體現閱讀與習作的同步訓練。所以習作教學不應該是獨立的,而應置于單元整體之中。單元中選編的課文就是本單元習作訓練點的一個很好的范例,“交流平臺”更是對本單元要素的一個梳理、總結、提升的過程[3]。特別是習作單元,閱讀的目標更是明確指向習作訓練點。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從讀中悟寫,從說到寫,達到整體訓練的效果。
兒童言語發(fā)展離不開言語實踐活動。縱觀統(tǒng)編版教材不難發(fā)現,編者在習作內容的編制上,十分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猜猜他是誰”“寫一個身邊的人”“你的家人像什么”“向班主任介紹你自己”“‘漫畫’老師”“每天接觸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等,讓學生一看到題目,就能喚醒以往的生活體驗。教師在習作指導時,更應該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將既往的活動“再現”于學生眼前,引導他們觀察生活、感悟生活、記錄生活。六(上)《有你,真好》,教師可以從“‘有你,真好’這句話,讓你想到誰?”“為什么?”“哪件事讓你感觸最深?”等問題引導學生選材,接著引導學生回憶“當時的場景是怎樣的”,將“鏡頭”聚焦、定格,有意放大細節(jié),使描寫更細膩、深刻。最后“假想這個‘你’就在眼前,你在用文字與他對話”,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引導學生第二人稱的表達手法,水到渠成地寫出“你”的好,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中提出“愿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對習作的評改與分享做了明確的要求。而修改、評價、分享更是進一步落實習作目標,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手段。統(tǒng)編版教材八次人物類別習作中,均有對于評改和分享的要求。比如五(下)寫作主題《形形色色的人》要求“寫完后,和同學交流,看看有沒有具體地表現出人物特點,再根據同學的意見修改”。教學時,教師可以緊扣學段目標,根據習作的具體要求,與學生一起制定《習作評價指標》(見表2),學生根據指標自評自改,互評互改,讓評價“有法可依”,讓修改有目標,逐步讓學生養(yǎng)成修改作文的習慣。
表2 《形形色色的人》習作評價指標
總之,教師應該根據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進行梯度有序的習作訓練,整體建構習作課程,提高習作效益,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