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強
摘要:數學是小學教育階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學習成長與發(fā)展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面對小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時,應當著重提升學困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使得學生在接觸知識點的過程中,可以對學生實施針對性的教育與引導,既要求學生逐步跟隨老師課堂的步伐,又要求老師逐漸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由此才能夠幫助學生徹底地脫離學困生的特殊身份,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師;轉化學困生;基本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數學作為素質教育階段中的重要學科,學生本身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是今后發(fā)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教師做好數學課程教學工作的一種體現,所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素養(yǎng),成為了教師教學工作的核心。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轉化學困生,以及解決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應當將其視作教育教學中必須解決的難題,才能有針對性的總結轉化學困生的基本策略,并為小學生數學學習提供幫助,促使學生全面的發(fā)展,進一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學階段數學困生的形成,是因為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無法體會到樂趣。所以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是轉化學困生的關鍵策略,同時也是老師尋找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所以,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學習特點,開展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以引起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從而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結合所要教學的內容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充滿學習熱情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才是學困生啟蒙階段中了解數學神奇所在的關鍵因素[1]。
例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為了激發(fā)起學生們對數學知識的興趣,教師在采用以數學知識教學的方式時,往往可以創(chuàng)造有趣的課堂情境,使學困生在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中,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思考與實驗活動當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探索能力。比如,當老師展示幾個四邊形,讓學生闡述圖形的共同特征時,就能夠從學生現有的認識入手,引出本節(jié)課中要學的基本圖形,從而體現數學學習的系統(tǒng)性,也將通過學困生的回答,對數學知識形成一定的認識與了解。
二、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小數學課程中,全面發(fā)展學生思維是課程目標所在,同時也是培育學困生發(fā)展數學思想能力的重要階段,為此把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放在教學工作的核心位置,全面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學困生轉化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針對學困生思維概括性差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應當側重于直觀形象地呈現,促使學生形成豐富化的實踐操作體驗,并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2]。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因數與倍數》時,針對這一課的教學設計,教師應當從整體設想并開展教學活動,為此帶領學困生關注概念生成,感悟知識來源,充分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讓學生領悟概念本質,將會從學生學困之處尋找突破口,從而強化學困生對概念的理解和建構。比如,教師利用思維拼圖的加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概念,就可以讓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切實體悟數學基本思想,從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說出由12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怎樣的長方形嗎?想到幾種可以說幾種。通過學困生積極補充不同的拼圖方法,教師用三道不同的乘法算式表示不同的擺法,就可以為研究因數與倍數奠定基礎。
三、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小學階段學困生存在嚴重的自卑心理,不僅體現在課堂學習中膽怯發(fā)言,也表現在課堂活動中強烈地畏懼和抵抗。確保學困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建立解決問題的自信心,為此教師給予學困生展示自我的機會,以此充分表揚學困生的學習行為,有助于學困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添學困生數學學習的新活力。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多邊形的面積》時,為了讓學困生能夠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探究數學問題,通過將問題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問題的逐層分析與探究,將會讓學困生重新認識所學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切實體會到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就感。比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出組合圖形求面積的數學問題:如圖所示的一塊鐵板,需要在這塊鐵板的兩面涂上油漆,那么涂油漆的面積是多少?通過具體的問題引入,教師積極參與到互動交流中,調動學困生探究多邊形面積計算的方法,以此改善學困生的學習困境。
結束語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針對學困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需要教師逐步加強學困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為此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時,給予學困生一定的學習空間和思考時間,訓練學生基本的思維方法,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學生學會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對知識學習和探索的能力。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的權利是平等的,教師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關注學生整體的學習質量,才是轉化學困生的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陳忠.關于小學數學教師轉化學困生基本策略探討[J].山海經:教育前沿,2020(19):1.
[2]羅丹玲.關于小學數學教師轉化學困生的基本策略探討[J].讀與寫(上,下旬),2020,017(00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