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山東省威?;鹁娓呒夹g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神道口中學 264200)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確指出,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理解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這叫“因材施教”,也是層遞式教學的核心理念。陶行知先生認為,愛是教育的基礎,后進生的產(chǎn)生和教育者缺乏愛心有關。而層遞式教學法關注各個層次的學生,包括后進生的學習需求,重視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強調(diào)用愛去喚醒學生心中的自信。語文考試中作文分數(shù)占比高,考察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可以說作文是學生語文成績的綜合體現(xiàn)。中學是學生培養(yǎng)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寫作習慣的重要階段?;诖?,本文主要探討了層遞式教學法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分層遞進教學是以學生為本的大前提下,給予學生個體差異進行分層,實施班內(nèi)區(qū)別教學,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較好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方式。
分層遞進式教學包括以下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首先,學生分層。根據(jù)學生學習情況、心理特點進行合理分層。其次,教育目標分層。結合課程標準和教材,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寫作水平,制訂不同層次的教育目標。再次,教學過程分層。按照分層遞進式的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進行教學。最后,作業(yè)和評價分層。教師根據(jù)學生水平分層布置作業(yè)內(nèi)容,基于分層評價標準對教學進行評價。
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則,層遞式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了解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并對其進行合理分層。目前,尚無統(tǒng)一的學生分層標準,可以基于美國著名學者哈里斯提出的分層標準將學生分為三個層級,具體分層標準如下:
基礎水平:基于上個學期的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的寫作分數(shù)評估每一個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
學習能力:通過課堂觀察和師生互動來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專注力、推理能力等。
學習態(tài)度:通過調(diào)查問卷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能積極完成作文練習,平時是否經(jīng)常寫日記,結合課堂觀察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根據(jù)上述標準可將學生劃分為以下三個層級,各層學生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對策也是分層遞進的,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學生分層情況
初中語文新課標明確了三維教學目標,這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分層的基本依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集中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這種差異是客觀存在的。為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應針對不同層級的學生制訂不同層級的教學目標。各層級目標應該是相互關聯(lián)和逐層遞進的。教師可以參考初中語文新課標和具體教學內(nèi)容進行教學目標分層,以“心靈說話:用心理描寫豐富人物”一課為例,教學目標分層如下:
A層目標:在作文練習中逐漸積累賞析人物心理描寫語句的能力,掌握人物心理描寫的特點,學會運用心理描寫,積累素材,至少能熟練運用三種心理描寫手法刻畫人物的心理。
B層目標:學會辨別文中哪些句子是心理描寫;掌握人物心理描寫的特點,學會運用心理描寫,積累心理描寫素材;至少能熟練運用兩種人物描寫心理手法刻畫人物的心理。
C層目標:學會辨別文中哪些句子是心理描寫;掌握人物心理描寫的特點,學會運用心理描寫,積累心理描寫素材;至少能熟練運用一種人物描寫心理手法刻畫人物的心理。
教學過程分層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層遞式教學的最終效果,是開展層遞式教學的具體操作階段。因此,必須確保教學過程分層的科學合理。教師在運用層遞式教學法開展作文教學時,應按照適當?shù)姆謱咏虒W過程實現(xiàn)層遞式教學目標。依據(jù)“內(nèi)容相同、目標不同、要求不同”的原則,不但要考慮學生共同的學習需求,也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個體學習需求。層遞式的教學過程可以概括為:分層設疑—分層練習—分層評價,以“心靈說話:用心理描寫豐富人物”一課為例,層遞式教學實施過程如下。
(1)分層設疑
教師可以通過PPT給學生展示一段人物心理描寫語句:我此刻的心情很復雜,難得有機會參加這次的演講活動,我很激動同時也很擔心自己能不能講好,我思前想后,最后心中豁然開朗。
針對全體學生設疑:請評論一下這段人物心理描寫?
針對C層學生設疑:看來大家都覺得這段心理描寫不錯,請說一說具體好在哪里? (C類)
針對B層學生設疑:這段心理描寫確實不錯,但肯定也有問題,同學們能不能給我點建議,應該如何修改?
針對A層、B層學生設疑:這段心理描寫主要是概括敘述,缺少細節(jié)描寫,同學們能否總結出優(yōu)秀的心理描寫應具備哪些特征?
針對B層、C層學生設疑:優(yōu)秀的心理描寫應該是真實的、具體的、詳細的,同學們?nèi)绻屇愦蚍?,滿分100分,這段文字能得多少分?
針對全體學生設疑:請同學們重讀這段文本,感受下人物的心理活動,看看還能看出什么?
上述分層問題,難度層層遞進,由易到難,可以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分層答疑
分層設疑環(huán)節(jié)提出的問題既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兼顧了各層次學生所處的認知階段和學習條件,問題由易到難,由淺到深,可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提出問題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學習,不同學習水平的小組互相交流。C層級的問題由B層級學生答疑,B層級問題由A層級學生答疑,A層級問題由教師答疑,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課堂活動,有助于課堂煥發(fā)活力。學生答題時,教師要認真聆聽,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糾正錯誤,提出建議。
(3)分層練習
分層答疑后開展分層練習,以便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通過練習提升自己,整合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分層練習要精練,問題難度層層遞進,各層練習需要與學生的水平相對應,可以設計為初級練習、中級練習和高級練習。每個學生必須完成初級練習,然后選擇完成更高層級的練習。
初級練習1:上課鈴響了5分鐘,老師還沒進教室,這個時間你在想什么?
初級練習2:如果考試遇到不會做的題目,你心理活動是什么?
中級練習:因為你表現(xiàn)不好導致比賽輸了,你心里會怎么想?
高級練習:當你拿到好成績或中獎時,心里有什么感受?選擇一種人物心理描寫方法進行描述。
要求各個層次的學生對練習進行總結,最后由老師做最后總結。通過賞析樣本范例學習三種類型的心理描寫方法。
家庭作業(yè)是整合課堂所學知識的一種有效方式。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層級布置不同的家庭作業(yè)。因為寫作課時較少,教師不能一次安排太多的作業(yè),要注意作業(yè)的分層遞進,引導學生養(yǎng)成平時寫日記的習慣,并設計不同層級的作業(yè),例如,以“我被夸獎時的心理活動”為主題進行人物心理描寫。教師可以提出分層作業(yè)要求:
針對A層級學生:運用人物心理描寫方法,200字左右;
針對B層級學生:運用人物心理描寫方法,100字左右;
針對C層級學生:運用人物心理描寫方法,60字左右;
各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修改作文,并選擇最好的作文在課堂上展示。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激勵性的,可使用如“很棒,很好,非常好,不要太粗心”之類的詞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其是C層級的學生,以拉近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在層遞式教學早期階段,教師可以評價各個層級學生的作文,找到其中的不足之處,同時還應該評價學生作文中的亮點,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寫得好的地方要具體說明理由。此外,教師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評改的能力,在學生培養(yǎng)出一定的作文評改能力后,學生可以對自己的作文或其他人的作文進行評改。例如,C層級學生的作文由B層級學生評改,B層級學生的作文由A層級學生評改,A層級學生的作文由教師評改,這樣不僅可以幫助中低層級的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又能幫助A層級學生提高他們的語言綜合能力,提高他們的寫作評改能力。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下語文教師要想在初中深入高效地開展作文教學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最終提高作文的教學效果。層遞式教學應做好學生分層、教育目標分層、教學過程分層及作業(yè)與評價分層,有效應用層遞式教學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對推動初中作文教學方式的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