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佳
“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guī)矩?!秉h員領導干部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必須嚴格依據(jù)黨紀國法,心中高懸法紀明鏡,手中緊握法紀戒尺,知曉為官做事尺度,才能保證權力始終在法治軌道上、制度籠子里運行。黨員領導干部一旦利用掌握的權力資源,把公權當私權,使權力“私有化”“商品化”,最終定會害了自己、害了家庭。
公權——理應以“公”為標尺
公私分明,是黨員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表現(xiàn)。作為財政部第五任部長的吳波表現(xiàn)尤為突出。吳波一生秉持“不占用公家一絲一毫”的原則。晚年,吳波分配到北京市海淀區(qū)萬壽路兩套單元房。吳波說:“我參加了革命,成為一個無產(chǎn)者,從沒有想過購置私產(chǎn)留給后代?!?4歲那年,生了一場大病的吳波深感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便在出院后的第一天留下遺囑。老人在遺囑中寫道:“在我和我的老伴邸力過世后,這兩單元住房立即歸還財政部。我的子女……不得以任何借口繼續(xù)占用或承租這兩單元住房,更不能以我的名義向財政部謀取任何利益?!眱赡甓嗪?,吳波身體狀況更差了,他對房子交公的事放心不下,便寫了第二份遺囑。這份遺囑,直接寫給了時任財政部部長項懷誠。第二份遺囑再次強調(diào):“在我老伴邸力過世后,我的住房必須立即交還財政部……他們(子女)有什么困難,由他們找自己所在的工作單位解決?!眱煞葸z囑,在財政部黨組成員中引起了很大反響,他們對吳波的高風亮節(jié)、公私分明贊嘆不已,對吳波的意愿只好選擇同意。大家明白,按照吳波的遺囑辦,就是對他的最大理解與敬重。
公私分明,要從日常的點滴小事做起,更要在歲月磨礪中堅守。吳波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公私分明、公權為公的本色。
黨章規(guī)定:“黨的干部是黨的事業(yè)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边@既是對黨的干部作用的充分肯定,也是對黨的干部的嚴格要求。對于黨員領導干部來說,一定要多存公心、少存私心。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堅持以“公”為標尺,正心、正言、正行。應當牢記公權為民,手中的權力只能用來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謀利。要自覺摒棄一切迷惘遲疑的觀點、一切及時行樂的思想、一切貪圖私利的行為,時刻將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為民干事創(chuàng)業(yè)。只有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永遠保持“趕考狀態(tài)”,才能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本色,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huán)境。唯有如此,黨員領導干部才能當好人民群眾的勤務員和貼心人。
公權——絲毫不可謀私利
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公私分明是從政干事的底線。黨員領導干部手中行使的權力,承載著人民的信任和囑托,唯有謹慎用權、克己奉公、廉潔自律、慎獨慎初,才不負自己的職責和使命。
公權姓公,一絲一毫不能私用。當家人對公權提條件、打主意的時候,先把公私分明這個規(guī)矩擺出來,只要是跨越界線的“非分之想”,從第一次就堅決杜絕“邪念”,長久堅持下去,自然就會養(yǎng)成習慣,立起規(guī)矩。然而,在現(xiàn)實中,個別黨員領導干部厘不清、道不明、裝不懂,錯誤地認為權力是上級領導“給”的,是個人努力“得”的。個別黨員領導干部錯誤地以為“公家的就是自己的”,凡是和“公”沾邊的都要分一杯羹。難以想象,倘若一位公私不分、私客公待、假公濟私的官員為政一方,當?shù)氐恼紊鷳B(tài)會怎樣?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又豈能實現(xiàn)?可以肯定,一旦一個人的權力觀發(fā)生了扭曲、變形,公權為民、為民謀利也就無從談起,以致在公權私用、假公濟私中墮落成為落馬官員,最終受到黨紀國法嚴懲。
許多落馬官員曾懺悔,公私界線的模糊,對親人“無理要求”的妥協(xié),從拒絕到適應,從順從到習慣甚至主動,都是從微小的事情上慢慢輕怠,從自己認為無所謂的小節(jié)處逐漸滑坡,從最不經(jīng)意的瞬間開始松懈。
在天津市委原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原部長王宏江嚴重違紀問題的通報中,有關“違規(guī)決策使用財政資金,送給他人禮品”的表述,引發(fā)輿論關注。公款姓公,在他眼中,卻成為獻媚討好他人之物;公權為民,在他心中,卻成為隨意揮舞的“金箍棒”。擅權妄為、強硬拍板,王宏江違規(guī)決策使用財政資金,送給他人禮品,從本質(zhì)上說,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出現(xiàn)了問題,偏離了人生旅途的正確軌道,從而導致公私不分、是非不明。
現(xiàn)實中,沒有處理好公與私問題的,又何止王宏江一人?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按理說,綜合能力、文化素養(yǎng)應該夠高,難道王宏江真的不知道“違規(guī)決策使用財政資金,送給他人禮品”是嚴重違紀的行為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只不過他已在歲月的蹉跎中迷失自我,喪失了一個黨員領導干部基本的認知和底線。
涉及公權,黨員領導干部要時刻警醒自己,多些捫心自問:用權為了誰、為何事。但凡有可能借著公權的光為私人謀好處的事,就不能沾、不能碰,以“一次都不能破戒”為標準,做到公私分明、嚴于律己。面對誘惑,黨員領導干部要算算利益賬、法紀賬、良心賬這“三筆賬”。算好這“三筆賬”,重要一點是正確處理公私關系。從古至今,能否處理好公與私的關系都是衡量為官做人是否過硬的標準。一個黨員領導干部的廉潔,關鍵在于公私分明。只有公私分明,才能受到人民群眾的敬愛和擁戴。吳波做到了。他不占用公家的財產(chǎn),不占用公車,不徇私舞弊,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永遠傳頌和學習。
作為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信念就應是不混淆公私,把公私分明作為嚴以用權的行為準則,唯有如此,才能為廣大黨員樹立楷模。只有一心為公,立黨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為民,執(zhí)政才能執(zhí)得好。要分清公私的界限,銘記公權為民不能私用,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凈凈做事、清清白白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