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jì)巧紅
從小如此,臘八節(jié)一過,我媽就開始張羅掃塵和準(zhǔn)備年貨。而年貨里必有一份小孩的零食——和好的麥芽糖?!昂汀笔莿釉~,與和面一樣。
最初和麥芽糖是因?yàn)楸砀绲男枰1砀绯錾鷷r經(jīng)歷過磨難,月子里就受了風(fēng)寒,從小腸胃不好,像梨和西瓜這些大受我們歡迎的水果,他多吃兩口肯定拉肚子,特別令人心疼。我媽聽說吃麻油姜汁麥芽糖對腸胃好,便特別想為表哥和一鍋。我們其他小孩也跟著表哥享受了福利,不過口味與表哥的不同,是和了麻油花生和蔥油豬肉的。
麥芽糖買回來直接吃就可以的,但是太甜也太硬了,吃多還容易上火,如果和進(jìn)麻油花生或蔥油豬肉,麥芽糖就會變得香軟,甜度也會稍微降低。含一塊在嘴里,絲絲甜蜜沁入心房,麻油花生和蔥花豬油的香氣在唇齒間彌漫,當(dāng)年小小的我心里升騰起一股滿足感,直到過完年,每天心情都是雀躍的。媽媽連續(xù)和了三年麥芽糖后,家族里的小孩便認(rèn)定了麥芽糖是我們的過年必備食品。媽媽從此每年樂此不疲地和麥芽糖,幾十年從未間斷。
爸爸每年到了該和麥芽糖的時候就喜歡逗我和弟弟。比如晚飯后他看著我們玩耍,就悠悠地說:“明天早上去集市,如果碰到好的麥芽糖我就多買一些。”我和弟弟聽了立即開心地拍手附和。爸爸接著說:“明天你們誰先起床,我就帶誰一起去集市玩玩!”于是我和弟弟就會一晚興奮,結(jié)果睡遲了,連續(xù)兩年都因?yàn)橥砥鸲鴽]有趕上爸爸出門,小小的心里充滿深深的遺憾,發(fā)誓下次一定要早起!
爸爸兄弟姐妹七人,小孩子多,和麥芽糖這天能來的都早早來到我家。小孩子難免要在廚房進(jìn)進(jìn)出出,關(guān)注和麥芽糖的進(jìn)度,這樣一來原本不大的廚房就會變得擁擠,且影響大人們干活。爸爸干脆想了一招,把鐵桶做成一個簡易的柴火灶,一早把灶支在庭院東北角梧桐樹的樹蔭下。我姑姑把一個大鼎架在鐵桶灶上,帶著我們幾個小孩先把灶火燒起來。首先要炒花生仁,須用小火,而且要不停翻炒,否則還沒炒透,外面就先焦黑了。炒好的花生仁倒在一個笸籮里冷卻后,由我和表哥用啤酒瓶當(dāng)搟面棍碾碎備用。我們做這些的時候,媽媽在廚房也沒閑著,她已洗凈三層肉,切成窄窄的薄片狀,囑咐我們加些柴火準(zhǔn)備。三層肉是有講究的,最好是瘦肥三七分,太多精肉反而會使和好的麥芽糖口感偏硬。同時三層肉也不能炒得太干,在肥肉出油后且瘦肉還末變干硬前,加入切碎的香蔥頭炒香起鍋備用。
料都備好之后,就開始和麥芽糖了。首先洗凈大鼎,在鼎里加水,大火燒開。麥芽糖分三鍋,放在大鼎中的蒸架上,隔水燉至麥芽糖成半流質(zhì)軟膏狀。此時整個庭院的空氣中早已飄散著勾人的麥芽糖的香氣,甜而不膩,小朋友們開始有點(diǎn)按捺不住,無心玩耍了,圍住大人轉(zhuǎn)啊轉(zhuǎn)。媽媽用一把木制的飯鏟攪動麥芽糖,覺得可以了就往里面加入花生碎,順時針攪拌直到麥芽糖均勻地包裹住了花生碎,再滴入適量麻油攪動幾下,第一鍋香油花生麥芽糖便可以起鍋了。第二鍋要和蔥油豬肉,分兩三次加入炒好的蔥油豬肉,也是順時針攪拌均勻即可。不管做什么口味攪拌時都需觀察體會,如果覺得攪拌時費(fèi)勁,那就是太硬了,應(yīng)再多加點(diǎn)香油。
第三鍋是給表哥的麻油姜汁口味。剛開始怕表哥吃不了辣,不敢放太多姜汁,以微辣見收。后來表哥大了,姜汁的比例也年年增長,跟溫水煮青蛙一樣的道理,表哥是越來越能吃辣了。我們親眼見過姑姑磨了一大碗姜汁放進(jìn)麥芽糖里,都好奇姜汁麥芽糖的滋味,后來在表哥熱情地慫恿下,我們都嘗了一小口,嘴里辣了半早上,絕對不想再試第二次。
和好的麥芽糖要趁熱倒進(jìn)晾干的搪瓷盆里,每盆都裝到八九分滿,等完全冷卻后才蓋上盆蓋。一般鍋里還會有剩余,是媽媽故意多做些,讓圍觀的小孩子們先打打牙祭。等不及冷卻,小孩子們?nèi)耸忠桓曜?,口水早已咽了好幾回了。這個時候我們再饞也總是年紀(jì)大的讓著年紀(jì)小的先來。小弟小妹們踮起腳尖也很難看到灶臺上鍋里的麥芽糖,所以更加著急地要求:團(tuán)大一點(diǎn),團(tuán)大一點(diǎn)哦!然后先得的總是等下一個也團(tuán)好后比一比大小再吃,如果差別肉眼可見那可是不得了的事,輕則補(bǔ)償一下相安無事,重則可能要吵鬧一番呢。所以我媽為公平起見早已練就團(tuán)出一樣大小的麥芽糖,堪稱神奇!
我們吃著手里的麥芽糖,心里盤算著快點(diǎn)吃完,好再去鍋里團(tuán)出一小團(tuán)。表哥則是旁觀者一般看著我們,不慌不忙地一小口一小口舔著獨(dú)屬于自己的那一團(tuán)。而我們并不羨慕,因?yàn)槎贾辣砀绲哪菆F(tuán)麥芽糖香甜之外更多了份辛辣滋味,在我們小小的心里對表哥充滿憐惜,那一盆姜汁麥芽糖是表哥的藥。而今表哥的腸胃已無大礙,姜汁麥芽糖卻成了表哥的偏好,成了表哥能舍卻不想舍掉的習(xí)慣。如今我們這批小孩也到了媽媽當(dāng)初的年紀(jì),而媽媽已步入老年。雖然現(xiàn)在家族里的小孩子沒有我們這代人多了,生活物資也比我們小時候豐富了,和好的麥芽糖沒有從前搶手了,但是年前小聚一起和麥芽糖早已成為家族里長輩的習(xí)慣?,F(xiàn)在母親把和好的麥芽糖裝進(jìn)玻璃瓶,每戶分一瓶,愛吃的可以多要一瓶,主要是討個過新年甜甜蜜蜜的好彩頭!這樣一來數(shù)量也不小,年年沒少做。
近日接到表哥電話,相約小年回家給長輩送禮拜早年,順便拿和好的麥芽糖。表哥說話的語氣讓我回想起我們小時候,他吃著我媽和的麥芽糖,時常不忘驕傲地與旁人炫耀說是他舅媽做給他吃的。我們長大離家后,無論在哪里,媽媽和的麥芽糖總是按時提醒我們——年到了。那份與眾不同的年味,更多了一份鄉(xiāng)愁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