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超聲輔助茶多酚處理對貯藏期鮮切馬鈴薯的護色作用研究

2022-04-25 11:47:18賈玉張娟宋小青李國琴朱洪梅額日赫木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22年7期
關(guān)鍵詞:護色褐變貯藏期

賈玉,張娟,宋小青,李國琴,朱洪梅,額日赫木

(山西師范大學(xué)食品科學(xué)學(xué)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有著“地下蘋果”的美名,營養(yǎng)物質(zhì)豐富[1-2]。鮮切馬鈴薯作為初級馬鈴薯加工制品,在去皮、切分等過程中其細胞結(jié)構(gòu)遭到破壞,從而加快了呼吸代謝速率,促使馬鈴薯失水而出現(xiàn)軟化萎蔫現(xiàn)象[3-4]。另外,細胞受損后會導(dǎo)致質(zhì)體破裂,從而使酶類如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過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與由液泡破裂而釋放的酚類物質(zhì)接觸,逐漸發(fā)生氧化生成醌,醌隨后通過非酶促反應(yīng)而聚合成褐色物質(zhì)[5-6]。褐變的產(chǎn)生不僅影響鮮切馬鈴薯的感官品質(zhì)及營養(yǎng)價值,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馬鈴薯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7-8]。因而,酶促褐變問題成為了馬鈴薯加工產(chǎn)業(yè)中棘手的問題。

近年,國內(nèi)外主要采用化學(xué)、物理以及生物學(xué)方法來抑制鮮切馬鈴薯的酶促褐變,可以通過降低酚類化合物的合成、抑制氧化酶的活性以及增強抗氧化酶防御系統(tǒng)等方式控制或延緩酶促褐變的發(fā)生[9]。

化學(xué)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等特點,目前一些化學(xué)護色劑,如檸檬酸、抗壞血酸、曲酸、L-半胱氨酸等在鮮切果蔬酶促褐變的抑制方面有所成效[10-12]。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一種在使用劑量范圍內(nèi),無毒副作用且安全性較高的天然護色劑,目前在新鮮果蔬保鮮領(lǐng)域有了一定的研究和應(yīng)用[13-14]。鄭麗萍等[15]研究了TP對鮮切山藥的護色保鮮作用,結(jié)果表明,TP能有效保護細胞膜的透性和完整性,延緩鮮切山藥的氧化速度。另外,張宇航等[16]將四季豆用含有TP的復(fù)合涂膜劑處理,結(jié)果表明處理組的四季豆貯藏期比對照組至少多10 d,感官品質(zhì)得到了有效保護。

隨著非熱物理技術(shù)的發(fā)展,人們更加傾向于采用操作方便、低成本、高效率的非熱物理技術(shù),作為抑制鮮切果蔬、果汁、果醬等酶促褐變的手段。近年,超聲波(ultrasound,US)作為新興的非熱物理技術(shù),與傳統(tǒng)的加工技術(shù)(熱加工、化學(xué)加工)比較,具有環(huán)保性性能好、能量消耗低、時間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無毒害等獨特的優(yōu)勢,并且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產(chǎn)品原有的風(fēng)味品質(zhì)和營養(yǎng)價值[17]。有學(xué)者研究表明,經(jīng)US處理不會改變鮮切馬鈴薯L-酪氨酸、L-多巴胺等褐變底物的紫外紅外吸收光譜和質(zhì)譜特性,不會破壞底物的化學(xué)結(jié)構(gòu),但可改變PPO分子的空間結(jié)構(gòu)而影響其活性[18-19]。王寧馨等[20]的研究表明,US處理可以抑制貯藏期鮮切馬鈴薯中的酚類物質(zhì)的合成,并維持較低的PPO和POD活性,從而減緩了褐變程度。

由此可見,TP和US處理均能有效控制鮮切馬鈴薯的酶促褐變現(xiàn)象,從而延長貯藏時間。然而,目前就利用US輔助TP的方法來抑制鮮切馬鈴薯酶促褐變和護色保鮮的研究還沒有報道。因此,本研究將利用US輔助TP(US-TP)處理鮮切馬鈴薯,以期達到抑制或延緩其在貯藏期的酶促褐變。試驗以褐變指數(shù)(browning index,BI)、PPO、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總酚含量(total phenol content,TPC)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為評價指標,分析其在貯藏期內(nèi)的變化規(guī)律,系統(tǒng)評價US-TP處理對貯藏期鮮切馬鈴薯的抗褐變作用和護色效果,為鮮切果蔬酶促褐變的控制和質(zhì)量保持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試劑

馬鈴薯(云南麗薯6號):市售。

茶多酚(食品級):河南萬邦實業(yè)有限公司;鄰苯二酚(C6H6O2):合肥天健化工有限公司;L-苯丙氨酸: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林酚:福州飛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愈創(chuàng)木酚、次氯酸鈉、碳酸鈉、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PVPP)、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β-巰基乙醇:天津市大茂試劑廠;乙醇:天津市北辰方正試劑廠;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薩恩化學(xué)技術(shù)上海有限公司。以上試劑均為分析純。

1.2 儀器與設(shè)備

NR110色差計:三恩時科技有限公司;SL518M型切片機:佛山市炊之王炊具有限公司;DGX-9073B-1電熱鼓風(fēng)干燥箱:上海?,攲嶒炘O(shè)備有限公司;752 N型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上海儀電儀器分析有限公司;TGL-16M型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湖南湘儀實驗室儀器開發(fā)有限公司;G300型超聲波發(fā)生器:張家港市銳志超聲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鮮切馬鈴薯的制備

將馬鈴薯外表的泥土和污物去除干凈后,用切片機將其切割成3 mm厚度、直徑40 mm的片狀,利用5%的NaClO溶液消毒2 min,備用。

1.3.2 鮮切馬鈴薯的護色處理

以表觀色澤、BI值及PPO活性為檢測指標,以鮮切樣品(CK)為對照,考察單一處理(TP、US處理)和復(fù)合處理(US-TP)對鮮切馬鈴薯的護色效果。TP處理:取12片(約68.04 g)鮮切馬鈴薯置于2 000 mL 0.6 g/L TP溶液中浸泡6 min。US處理:取12片(約68.04 g)鮮切馬鈴薯置于2 000 mL蒸餾水的US處理裝置中,在功率360 W下US處理6 min。US-TP處理:取12片(約68.04 g)鮮切馬鈴薯浸泡于含2 000 mL 0.6 g/L TP溶液的US處理裝置中,在功率360 W下US處理6 min。待處理結(jié)束后將鮮切馬鈴薯置于不銹鋼托盤(每盤6片)中,并用聚乙烯保鮮膜包好,于4℃下檢測0、3 d后的表觀色澤、BI值以及PPO活性。

1.3.3 貯藏試驗

以鮮切樣品(CK)為對照,研究US-TP(試驗組)處理對貯藏期鮮切馬鈴薯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將鮮切馬鈴薯置于不銹鋼托盤(每盤6片)中,于4℃下貯藏12 d,取樣間隔為3 d(重復(fù)3次),測定相關(guān)指標的變化,系統(tǒng)分析US-TP處理對貯藏期鮮切馬鈴薯的護色作用。

1.4 生化指標的測定

1.4.1 BI值的測定

利用NR110色差計測定貯藏期鮮切馬鈴薯的BI值變化。每一次測定前以標準白板(L*=97.06,a*=0.04,b*=2.01)對色差計進行校準,以 L*(白度值)、b*(黃度值)及a*(紅度值)為測定指標,參考Badin等[21]的方法計算BI值。

式中:BI為褐變指數(shù);L*為白度;a*為紅度;b*為黃度。

1.4.2 PPO活性的測定

參考曹建康等[22]的研究測定PPO活性,并有所改動。稱取鮮切馬鈴薯5 g,加入預(yù)冷磷酸緩沖液(pH 6.5、0.1 mol/L)10 mL,冰浴研磨成漿,在恒溫(4℃)條件下離心(10 000 r/min、15 min),取上清液用于PPO活性的測定。分別吸取1.8 mL上述磷酸緩沖溶液和1 mL鄰苯二酚溶液(20 mmol/L)溶液于試管中,再加入粗酶液0.5 mL構(gòu)成3.3 mL的反應(yīng)體系,于410 nm處測定吸光度(吸光度間隔30 s記錄一次,記錄時長3 min)。以單位粗酶液1 min內(nèi)的吸光度增加0.01為一個活力單位(U/g)。另以0.5 mL磷酸緩沖液代替粗酶液按同樣方法測定作為空白對照。

1.4.3 POD活性的測定

參照1.4.2內(nèi)容進行粗酶液的提取。參考Terefe等[23]的方法測定POD活性。分別取磷酸緩沖溶液2.7 mL(pH 6.5、0.1 mol/L)、0.05% H2O2溶液0.2 mL及 2%愈創(chuàng)木酚溶液0.5 mL,再加入粗酶液0.1 mL構(gòu)成3.5 mL的反應(yīng)體系,于470 nm處測定吸光度(間隔30 s記錄一次吸光度,記錄時長3 min)。以單位粗酶液1 min內(nèi)的吸光度增加0.01為一個活力單位(U/g)。另以0.1 mL磷酸緩沖液代替粗酶液按同樣方法測定作為空白對照。

1.4.4 PAL活性的測定

參考Liu等[24]的方法,并稍作修改。10 mL PAL提取液(含 4 g PVPP、58 mg EDTA、35 μL β-巰基乙醇)中加入鮮切馬鈴薯5 g,冰浴研磨成漿,粗酶液即為離心30 min(10 000 r/min、4℃)后的上清液。試管中加入硼酸緩沖溶液(pH 8.8、50 mmol/L)3 mL和L-苯丙氨酸溶液(20 mmol/L)0.5 mL,再加0.5 mL粗酶液構(gòu)成4 mL的反應(yīng)體系,37℃水浴10 min及1 h后分別測其吸光度(290 nm)。以1 h內(nèi)吸光度增加0.01為PAL的一個活性單位(U/g)。

1.4.5 總酚含量的測定

總酚含量參考Liu等[25]的方法,并稍作改動。15 mL 80%(體積比)乙醇溶液將5 g鮮切馬鈴薯快速研磨成勻漿,離心(10 000 r/min、4℃、15 min)后的上清液用于總酚含量的測定。分別吸取上清液0.2 mL和0.25 mol/L福林酚溶液1 mL于試管中靜置3 min,再加入3 mL碳酸鈉溶液(7.5 g/100 mL)混合形成4.2 mL的反應(yīng)體系,于暗處反應(yīng)1 h后在765 nm處測定吸光度。用mg/100 g表示鮮切馬鈴薯總酚含量,另以0.2 mL乙醇溶液代替上清液按同樣方法測定作為空白對照。

1.4.6 MDA含量的測定

MDA含量測定參考Liu等[25]的方法,并稍作改動。5 g鮮切馬鈴薯在10 mL三氯乙酸溶液(100 g/L)中研磨,恒溫(4℃)10 000 r/min離心15 min后得到MDA提取液。取3 mL 0.6 g/100 mL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和3 mL提取液在試管內(nèi)混合,沸水中反應(yīng)15 min,冷卻至室溫(20℃)后再次如上所述進行15 min離心,在450、532、600 nm處測定吸光度。并計算鮮切馬鈴薯的MDA含量(μmol/g),另以3 mL三氯乙酸溶液代替樣液按同樣方法測定作為空白對照。

1.4.7 數(shù)據(jù)處理與統(tǒng)計分析

試驗結(jié)果取3次重復(fù),2次平行試驗的平均值,結(jié)果表示形式為平均值±標準偏差。應(yīng)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采用Origin 2019繪圖。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單一US、TP和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表觀色澤、BI值以及PPO活性的影響

2.1.1 單一US、TP和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表觀色澤的影響

顏色是鮮切農(nóng)產(chǎn)品重要的感官品質(zhì)之一。單一US、TP和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表觀色澤的影響 見圖1。

圖1 不同處理對鮮切馬鈴薯表觀色澤的影響Fig.1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surface color of fresh-cut potato

由圖1可知,貯藏3 d后對照樣品褐變明顯,單一US處理樣品出現(xiàn)輕微褐變,單一TP處理和US-TP處理樣品均未發(fā)現(xiàn)明顯褐變現(xiàn)象。且US-TP處理樣品的表觀色澤好于對照和單一護色處理(TP和US)的樣品。

2.1.2 單一US、TP和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BI值的影響

BI值可以較直觀地反映鮮切馬鈴薯的褐變程度變化。單一US、TP和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BI值的影響見圖2。

圖2 不同處理對鮮切馬鈴薯BI值的影響Fig.2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BI value of fresh-cut potato

由圖2可知,與對照相比,單一US、TP和US-TP處理有效地延緩了鮮切馬鈴薯在貯藏3 d后BI值的增加,特別是經(jīng)US-TP處理后的鮮切馬鈴薯在貯藏3 d后BI值最低。這與2.1.1中圖1鮮切馬鈴薯表觀色澤的變化基本保持一致。

2.1.3 單一US、TP和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PPO活性的影響

PPO活性變化直接影響鮮切馬鈴薯的酶促褐變程度。因此,控制PPO活性對保護鮮切馬鈴薯品質(zhì)也極為重要。單一US、TP和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PPO活性的影響見圖3。

圖3 不同處理對鮮切馬鈴薯PPO活性的影響Fig.3 Effect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PPO activity of fresh-cut potato

由圖3可知,無論是0 d還是貯藏3 d后的單一US、TP和US-TP處理,均能抑制鮮切馬鈴薯PPO活性,且均顯著低于對照組(CK)(p<0.05)。這3種處理方式中經(jīng)US-TP處理后的鮮切馬鈴薯PPO活性最低,抑制效果顯著優(yōu)于單一的護色處理(p<0.05),同時與對照組比較,其PPO活性降低了25.1%和32.7%。US-TP復(fù)合處理的作用機制可能與US處理過程中產(chǎn)生的空化作用和機械作用有關(guān),這兩種作用共同改變了PPO分子的高級結(jié)構(gòu),從而降低其酶活性[26]。

從上述結(jié)果可知,US-TP處理的鮮切馬鈴薯的表觀顏色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和單一處理組(US和TP),同時其PPO活性也顯著低于對照組和單一處理組(p<0.05),且貯藏3 d后的BI值顯著低于對照組和US處理組(p<0.05)。綜上在本研究中US-TP處理可以用于鮮切馬鈴薯的護色保鮮。

2.2 US-TP處理對貯藏期鮮切馬鈴薯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

2.2.1 US-TP處理對貯藏期鮮切馬鈴薯表觀色澤、BI值的影響

BI值指棕色的強度,可以較好地反映鮮切馬鈴薯褐變程度[27]。US-TP處理對貯藏期鮮切馬鈴薯表觀色澤、BI值的影響見圖4和圖5。

圖4 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貯藏期內(nèi)表觀色澤的影響Fig.4 Effect of US-TP treatment on surface color of fresh-cut potato during storage

圖5 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貯藏期內(nèi)BI值的影響Fig.Effect of US-TP treatment on BI value of fresh-cut potato during storage

由圖4可知,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US-TP處理組和對照組鮮切馬鈴薯的表觀色澤逐漸加深,但在貯藏第3天時,對照組鮮切馬鈴薯的表觀色澤已明顯褐變,而經(jīng)US-TP處理的鮮切馬鈴薯仍保持較好的色澤品質(zhì)。在貯藏9 d~12 d時,經(jīng)US-TP處理的鮮切馬鈴薯表觀色澤也出現(xiàn)了較為明顯的褐變,但其褐變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樣品。這表明US-TP處理可以延緩貯藏期鮮切馬鈴薯的褐變現(xiàn)象。

由圖5可知,US-TP處理組和對照組鮮切馬鈴薯的BI值均呈上升趨勢,這與圖4中鮮切馬鈴薯的表觀色澤變化趨勢基本保持一致。但除貯藏0d外,3d~12d貯藏時間段內(nèi),US-TP處理的鮮切馬鈴薯BI值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在貯藏第12天,經(jīng)US-TP處理的鮮切馬鈴薯BI值仍比對照組低16.1%,結(jié)合對圖4的分析可知,其表觀色澤明顯好于對照組。由此可見,US-TP處理可以有效抑制或延緩貯藏期鮮切馬鈴薯的酶促褐變。

2.2.2 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PPO活性的影響

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PPO活性的影響見圖6。

圖6 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貯藏期內(nèi)PPO活性的影響Fig.6 Effect of US-TP treatment on PPO activity of fresh-cut potato during storage

由圖6可知,US-TP處理組和對照組鮮切馬鈴薯的PPO活性在貯藏期內(nèi)均呈上升趨勢,但US-TP處理組鮮切馬鈴薯的PPO活性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特別是貯藏0~3 d時,US-TP處理組鮮切馬鈴薯保持了較低的PPO活性,且在貯藏第3天時與對照組相比下降了52.6%。

2.2.3 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POD活性的影響

POD是一種抗氧化酶,具有清除植物體內(nèi)自由基的特性[28]。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POD活性的影響見圖7。

圖7 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貯藏期內(nèi)POD活性的影響Fig.7 Effect of US-TP treatment on POD activity of fresh-cut potato during storage

由圖7可知,對照組鮮切馬鈴薯POD活性呈上升趨勢,而US-TP處理組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貯藏0~3 d時,US-TP處理組和對照組的POD活性差異不顯著(p>0.05),但貯藏 6 d~9 d時,US-TP 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POD活性的上升有利于清除過量的過氧化氫,進而提高抗氧化能力,從而延緩鮮切馬鈴薯的酶促褐變[29]。這可能與US的空化作用和機械效應(yīng)導(dǎo)致POD分子構(gòu)象發(fā)生改變有關(guān),因此在一定貯藏時間內(nèi)POD可保持較高的酶活性。但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POD分子空間結(jié)構(gòu)仍可發(fā)生可逆變化,從而其活性也會改變[30],這可能是US-TP處理組鮮切馬鈴薯在貯藏第12天時POD活性下降的原因。因此貯藏第12天時,US-TP處理組鮮切馬鈴薯的POD活性顯著下降(p<0.05)。

2.2.4 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PAL活性和總酚含量的影響

2.2.4.1 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PAL活性的影響

PAL是苯丙烷類代謝的關(guān)鍵酶,在植物體內(nèi)次生物質(zhì)代謝中起重要作用,涉及酚類化合物的合成以及誘導(dǎo)對細胞內(nèi)活性氧的防御機制[26]。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PAL活性的影響見圖8。

圖8 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貯藏期內(nèi)PAL活性的影響Fig.8 Effect of US-TP treatment on PAL activity of fresh-cut potato during storage

由圖8可知,US-TP處理組和對照組鮮切馬鈴薯PAL活性大體呈上升趨勢,但經(jīng)US-TP處理的鮮切鈴薯的PAL活性始終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貯藏第12天時,US-TP處理組鮮切馬鈴薯與對照組比較,其PAL活性仍降了17.9%。貯藏0~3 d時,US-TP處理組和對照組鮮切馬鈴薯PAL活性上升幅度較大,這可能是由于PAL是一種創(chuàng)傷誘導(dǎo)酶,機械損傷會誘導(dǎo)鮮切果蔬PAL活性的上升[31]。眾所周知,PAL與果蔬中酚類物質(zhì)的合成和積累密切相關(guān),它可誘導(dǎo)植物細胞催化生成酚類化合物,為酶促褐變反應(yīng)提供底物[32-33]。因此,控制PAL活性對于延緩貯藏期鮮切馬鈴薯酶促褐變的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由圖8可知,US-TP處理組PAL活性低于對照組,可見US-TP處理能有效抑制貯藏期間鮮切馬鈴薯的PAL活性。

2.2.4.2 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總酚含量的影響

酚類化合物是酶促褐變的重要底物之一,而酚類化合物的合成和積累會加快鮮切果蔬表觀色澤產(chǎn)生深度褐變現(xiàn)象[34]。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總酚含量的影響見圖9。

圖9 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貯藏期內(nèi)總酚含量的影響Fig.9 Effect of US-TP treatment on total phenol content in freshcut potato during storage

由圖9可知,US-TP處理組和對照組鮮切馬鈴薯的總酚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趨勢,但US-TP處理組的總酚含量始終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關(guān)于總酚含量的升高,可能是多種機理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一方面,TP多為含兩個以上鄰位羥基的多元酚,在酶促反應(yīng)中一部分TP代替了底物與PPO發(fā)生反應(yīng),但仍有大量的TP殘留,繼而使鮮切馬鈴薯總酚含量升高[29]。另一方面,US-TP處理促使PPO活性受到抑制,減少酚類化合物的消耗,促使其總酚含量高于對照組。

2.2.5 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MDA含量的影響

MDA含量的高低通常表示細胞膜的損傷程度,含量越高,表示細胞的損傷程度越高[35]。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MDA含量的影響見圖10。

圖10 US-TP處理對鮮切馬鈴薯貯藏期內(nèi)MDA含量的影響Fig.10 Effect of US-TP treatment on MDA content of fresh-cut potato during storage

由圖10可知,US-TP處理組和對照組鮮切馬鈴薯MDA含量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趨勢,但US-TP處理組的MDA含量始終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貯藏第12天時,US-TP處理組的MDA含量仍然比對照組低41.9%,說明US-TP處理可以有效抑制鮮切馬鈴薯細胞的膜脂氧化程度,繼而減少MDA的積累。FAN等[36]的研究表明,在226 W/cm2的US功率下處理10 min后,在貯藏15 d內(nèi)鮮切黃瓜的MDA含量始終顯著低于對照組樣品,表明試驗組的細胞膜完整性優(yōu)于對照組樣品。LI等[37]的研究表明,草菇在300 W的US功率下處理10 min后,在貯藏期內(nèi)其MDA的生成得到了有效抑制,細胞膜的完整性仍然較好。另外,TP具有極強的清除細胞所產(chǎn)生的超氧自由基的能力,從而防止脂質(zhì)過氧化作用的發(fā)生[29]。由此可見,在一定條件下,US和TP處理不會破壞植物細胞結(jié)構(gòu),有效抑制膜脂的氧化程度。同時,本研究進一步證明US和TP的協(xié)同作用可有效抑制膜脂的氧化,從而能降低MDA的生成,可有效延緩貯藏期鮮切馬鈴薯的酶促褐變。

3 討論與結(jié)論

馬鈴薯在去皮、切分過程中,由于受到機械性損傷而導(dǎo)致細胞結(jié)構(gòu)的破損,從而加速了氧化酶類(PPO、POD等)對酚類化合物的氧化速率。另外,機械性損傷會誘導(dǎo)PAL活性的升高,繼而促進貯藏期鮮切馬鈴薯酚類化合物的合成與積累,為氧化酶類提供更多的底物而加速酶促褐變進程[5,31]。在本研究中,US-TP處理顯著降低了BI值、PPO和PAL活性,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酶促褐變的發(fā)生,延長了鮮切馬鈴薯的貨架期。US處理過程中產(chǎn)生的空化作用和機械作用,可能共同改變了氧化酶類分子的高級結(jié)構(gòu),從而降低其催化活性[26]。如Fan等[38]的研究表明,鮮切萵苣經(jīng)US處理(20 kHz、17 W/L~29 W/L)10 min后,在貯藏 12 d內(nèi),其PPO活性始終顯著低于對照組樣品。另外,Qiao等[31]的研究表明,鮮切馬鈴薯在0.75 W/cm2的US功率下處理5 min后,在貯藏期(8 d)內(nèi)其PPO和PAL活性始終顯著低于對照組樣品。TP是由多種化合物組成,其中一些酚類化合物與酶促褐變反應(yīng)的底物結(jié)構(gòu)類似,可與PPO分子活性中心的銅離子產(chǎn)生螯合作用,從而阻止黑色素的形成[39]。同時,US處理能增加TP溶液和鮮切樣品的接觸頻率,從而增強TP與PPO分子活性中心銅離子的螯合能力,延緩了鮮切馬鈴薯的酶促褐變。

在本研究中,經(jīng)US-TP處理的鮮切馬鈴薯在貯藏期內(nèi)保持了較高的POD活性,這可能與US的空化作用和機械效應(yīng)導(dǎo)致POD分子構(gòu)象發(fā)生改變有關(guān),也可能與TP能增強抗氧化酶(SOD、POD、CAT等)活性有關(guān)[30,40]。因此,US-TP處理可能會產(chǎn)生協(xié)同效應(yīng),進而貯藏期鮮切馬鈴薯保持了較高的POD活性。在貯藏0~12 d內(nèi),經(jīng)US-TP處理的鮮切馬鈴薯總酚含量顯著高于CK組樣品。這可能與TP中部分酚類化合物與PPO分子產(chǎn)生螯合作用有關(guān),從而減少了鮮切馬鈴薯中酚類化合物(L-酪氨酸)的消耗。MDA是膜脂過氧化程度的關(guān)鍵指標之一,MDA含量越低,表明細胞損傷程度越低,細胞完整性越好。在本研究中,US-TP處理能顯著降低MDA含量,說明US-TP處理可以降低貯藏期鮮切馬鈴薯細胞組織的損傷程度,延緩酶促褐變的發(fā)生。

由于化學(xué)護色劑的成本低廉、使用便捷,多年來常作為鮮切果蔬的護色劑(保鮮劑)使用,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大眾對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關(guān)注度越來越高,一些化學(xué)護色劑的殘留問題和安全問題飽受爭議。TP作為一種生物保鮮劑,具有安全、健康、無害等優(yōu)勢,是未來用于鮮切果蔬護色保鮮處理的主要護色劑之一,具有較好的應(yīng)用前景。同時,US作為一項非熱物理加工技術(shù),在鮮切果蔬的護色保鮮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yīng)用,它與傳統(tǒng)的食品加工技術(shù)比較,具有高效、節(jié)能、環(huán)保等優(yōu)點。在本研究中,與單一的US或TP處理比較,US-TP處理能發(fā)揮各自護色保鮮的優(yōu)勢,也能產(chǎn)生協(xié)同效應(yīng),可通過降低PPO和PAL活性,減少酚類化合物的損失,降低MDA的生成,繼而延緩貯藏期鮮切馬鈴薯的酶促褐變。

猜你喜歡
護色褐變貯藏期
外源乙烯處理對黃冠梨果皮褐變和貨架期品質(zhì)的影響
蘋果貯藏期病害的成因及防控措施
河北果樹(2020年4期)2020-11-26 06:04:58
‘黃冠’梨貯藏期阿太菌果腐病的發(fā)生及綜合防控技術(shù)
中國果樹(2020年2期)2020-07-25 02:14:34
預(yù)冷結(jié)合硅窗氣調(diào)包裝對藍莓貯藏期品質(zhì)的影響
中國果樹(2020年2期)2020-07-25 02:14:22
鮮切慈姑無硫復(fù)合護色條件優(yōu)化及貯藏性
紅椒護色條件的研究
影響牡丹石榴外植體褐變的因素分析
液體洗滌劑護色的解決方案
無硫護色液對凍干杏干護色效果影響的研究
貯藏溫度、包裝材料對脫水紫薯貯藏期品質(zhì)的影響
辰溪县| 抚宁县| 晋中市| 佛学| 静海县| 邻水| 青田县| 台南县| 县级市| 五河县| 府谷县| 滁州市| 汪清县| 黄山市| 阳山县| 曲松县| 台湾省| 伊通| 达孜县| 沾益县| 崇礼县| 克拉玛依市| 张家港市| 巨鹿县| 长沙县| 北川| 利川市| 屯门区| 夏津县| 繁峙县| 永胜县| 安图县| 吉首市| 桃园县| 榆树市| 黑龙江省| 方城县| 邓州市| 临朐县| 睢宁县| 甘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