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勤
江蘇宜興 宜興 214221
宜興紫砂依托于當地特殊的礦料而得以發(fā)展,從明朝至今,六百年時間,催生了享譽天下的紫砂文化。紫砂文化的開始與成功最功不可沒的就屬紫砂泥了,而紫砂泥的出現源于一個帶有佛學色彩的故事。話說丁蜀人民原本過著平淡而樸實的生活,有一天有一個僧人在集市上叫賣泥土,這一舉措吸引了附近的人們,見過賣稀奇的小玩意,但是賣泥土還是第一次見。架不住好奇心,有人買了泥土回家,將其制作成陶罐,使用一段時間后發(fā)現儲水功效特別好,而且茶水裝載其中還不容易餿,于是人們就去問僧人這些泥土從何而來。這個僧人也不藏私,直接將人們帶到了山腳的一處。在這里,人們挖出了大名鼎鼎的紫砂泥,并在后來成就了一門獨特的陶瓷藝術。紫砂泥色澤古樸,制作成壺更是保留了這一份樸實與自然,從而深得人們的喜愛。
紫砂壺按器型歸類主要有三種,他們各有特色,其造型,從最初“供春壺”的真與拙,到大彬時代壺的氣質深邃,陳鳴遠爐火純青的寫實主義雕塑技法的運用,延續(xù)到邵大亨大氣酣暢和精致唯美的演繹,最后民國七大家于豐富的壺型變化之中,刪繁就簡,煉虛凝實,進入一種自然暢達、不受拘束的意境追求,21世紀紫砂壺早已成為了“東方美”的符號了。確實,紫砂壺的造型千變萬化,型隨心動,不同的制作者,不同的制作心情,不同的制作材料,制作出來的壺也就大不相同。制作者不光有熟練的制作技藝,還要有文化內涵貫通,這體現出來的是百年的文化傳承。
此款《牛氣沖天壺》通過藝人高超的制壺技藝,塑形技藝以及陶刻技藝,將作品打造為一款集合了造型、裝飾、功能、內涵為一體的絕佳作品,此壺無論是在造型設計上還是在內涵寓意上,都十分美妙,令人眼前一亮,愛不釋手。
華夏文明為農耕文明,農耕自然離不開牛,牛乃農家至寶,可以說牛背上馱著的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中國人對于牛的情感,不可謂不深厚,自古便視其為吉祥之物,《周易》曰:“畜牝牛,吉?!薄胺3笋R,引重致遠?!迸2粌H在東方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西方文化中則也同樣地位不凡,是財富與力量的象征。此款《牛氣沖天壺》以斗牛的形象入壺,充滿了生機活力,讓人感受到無限勇氣和生活的動力。
作品實用性強,性價比高。以珍稀的清水泥制作,清水泥為優(yōu)質紫砂泥之一,不易吐黑。此壺以傳統(tǒng)壺式為基準,擇四方體為身桶,古雅端莊,彎流、壓蓋式、耳把后置、榫足座底,整體造型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氣韻流暢。此壺周身都是挺括而充滿張力的線條,每個塊面也都是組織嚴密,挺拔雋秀。壺身以兩個四方平面迎合直筒壺身組成,形成視覺美感。壺蓋和壺流、壺肩皆為一平面,方蓋平整合縫。壺鈕塑以牛的形象,配合壺身的長耳把維持了整器的平衡。乾在空,坤在滿,汲深氧于懷,靜待萬物生長。壺身篆體銘文端莊素樸,清雅獨具,不乏文人風骨,為整器增彩。此壺繼承了傳統(tǒng)四方器的精華,風格清絕奇峻,猶如晴雪滿竹,隔溪漁舟。
縱觀此壺,除了形韻兼?zhèn)洌啙嵸|樸,富有生趣之外,藝人在裝飾上也是下了功夫的。在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晰而明顯的感受到雕塑和陶刻為整壺帶來的大雅之氣。首先,雕塑技藝在作品中集中體現為壺鈕的斗牛造型。牛在我們心中的形象一直是勤勞肯干、默默奉獻的,但藝人為了突出“牛氣沖天”這個主題,特意選擇“斗?!边@一形象入壺。細觀此牛,形象生動逼真,栩栩如生,尤其是兩個朝天的牛角深蘊力量與希望,這是力的象征,也是美的象征,作品也因此更具有深度。
同時作品為了凸顯匠心之氣,在四方器工整的壺身中施以陶刻裝飾,可以說這把壺是藝人文化素養(yǎng)與詩詞文化功底的展示,壺身反面刻繪了一幅山水野趣圖,山高水長,牧人悠閑自得,讓人如臨古人之境,身心皆放松。一頭水牛在田野間自在地覓食,形象逼真生動,我們似乎能清晰地看見其毛發(fā)與肌肉骨骼。最為動人的是牛的眼神,正視前方,溫和平淡,寓意著生活一帆風順,幸福美好。壺身正面配以“牛氣沖天”四個大字,以及古代詩文,更是在平淡中添加文人匠氣,使得作品形象更加豐滿。
雕塑和陶刻都是紫砂創(chuàng)作中比較常見的裝飾技法,雕塑多出現在花器創(chuàng)作中,陶刻常見于幾何器型中,他們與紫砂泥共同裝飾著茶壺的造型與文化內涵。雕塑的形態(tài)是千變萬化的,藝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以進行聯(lián)想,將紫砂泥塑造成有血有肉的實物,使作品的形象更加生動飽滿。陶刻中詩文與繪畫是最佳組成,在不同的器型中都有展現,他們更加追隨藝人的本心,刻形刻意,充滿張力,不僅向人們極好地推薦了紫砂,更將藝術和紫砂的唯美和諧仔細地展示,讓愛好紫砂的人領略到紫砂的陶刻裝飾之美。紫砂作品《牛氣沖天壺》因為有了雕塑技藝與陶刻技藝的裝飾,造型更加生動,意蘊更加悠長。
紫砂造型眾多,從造型特征上來看,紫砂作品《牛氣沖天壺》可以歸屬為幾何器一類,整體充滿了方器的挺括與張力。此外,作品通過藝術內涵將作品的生命氣息表現在其中,陶冶性情,體現氣質。藝人在制作過程中將砂壺的力度不斷表現在其中,進而尋找到其中力量關注點,作品無論是在工藝上還是造型上都不如了上乘的行列,精致典雅,流露出從內而外的藝術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