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輝
學生有“三怕”,其中之一是怕寫作文。但是,作文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內(nèi)容。作為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我一直在思考:有沒有一種既能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又能凝聚班級合力的辦法?經(jīng)過探索,我找到了師生同寫班級故事這個抓手。
發(fā)現(xiàn)班級故事,積累素材,挖掘德育價值
很多學生對寫作文沒興趣,原因是寫作素材匱乏或不能發(fā)現(xiàn)寫作素材。“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針對學生對身邊的素材(例如班級故事)視而不見的現(xiàn)象,教師要培養(yǎng)他們善于發(fā)現(xiàn)的能力。當然,想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教師首先自己要練就一雙敏銳的眼睛。
班級故事時時都在發(fā)生,處處都有精彩。教師多留心,多觀察,多思考,總能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我常用如下三種方法。
即時記錄。課間,我從走廊經(jīng)過,A同學正在教室里瘋狂地追逐著B同學,一下子把C同學的桌子撞翻了,差一點砸到了D同學的腳。我叫住A同學和B同學,兩個人解釋說是鬧著玩。原來是B同學和A同學開了個玩笑,A同學信以為真,氣憤之余想要找B同學“報仇”,B同學撒腿就跑,結(jié)果上演了這一出追逐鬧劇?;氐睫k公室,我立即用幾十個字把這個故事記錄下來,以備日后使用。
留影紀念。運動會,我班男生意外獲得了接力賽第三名。實際上,他們并不具備這樣的實力,而是別班的同學因為交接失誤被取消了成績,他們才幸運地摘得了銅牌。4個孩子領(lǐng)獎時很高興,我用手機給他們拍照,并配上簡短的文字發(fā)到朋友圈,作為德育素材保存下來。
及時回顧。港珠澳大橋研學活動結(jié)束的晚上,我靜靜地回顧這一天發(fā)生的事情。在分組搭建港珠澳大橋模型時,F(xiàn)同學落單了。指導(dǎo)老師把他安排到其他班級,F(xiàn)同學雖然有些不悅,但還是很配合。G小組在小玲的帶領(lǐng)下表現(xiàn)得最活躍,不僅分享美食,還齊聲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凝聚力羨煞其他小組。我擷取某些片段,探究其德育價值,留作以后敘事用。
我把這些積累素材的方法告訴學生,并提醒:這些內(nèi)容都可拓展為具體的故事,讓我們寫作“有米下鍋”。當然,作為教師,我們還能從故事中挖掘德育內(nèi)涵、德育價值。如接力比賽中的規(guī)則意識、協(xié)作意識、不放棄就有機會的哲理;F同學寬容大度、顧全大局的精神品質(zhì);等等。這些內(nèi)涵假如挖掘出來,都能感染他人,營造良好班級氛圍。
教師從班級生活中積累素材,讓學生感覺“素材不在別處,就在身邊”,這讓學生懂得寫作文的素材可從身邊“信手拈來”,無須“苦苦求索”,為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打下了基礎(chǔ)。再有,當學生能夠關(guān)注班級發(fā)生的大事小事時,他們就自然地把心貼近了班級生活,對班級活動就會投入更多情感,增強參與意識,萌生出更強的班級榮譽感。這為凝聚班級合力奠定了厚實的情感基礎(chǔ)。
敘述班級故事,教師示范,分析德育價值
言傳不如身教。教師告訴學生寫作素材就在班級,適合就地取材,這還不夠,必須親自示范,用學生看得見的行動激發(fā)他們模仿。
新生入學時,班級還差12個?;?,我請小斌和小娜去學校辦公室領(lǐng)。隨后,我指揮同學們布置入學考試考場??墒?,同學們都只顧著挪動自己的桌椅,對小斌和小娜的桌椅視而不見。小斌和小娜回到教室后,也帶來了蓋好章的???。接著,這兩個孩子就默默地分發(fā)?;?、校卡。當晚,我就以親歷者的視角,寫了一篇記敘文《?;铡⑿?ê蛢蓚€空座位》。故事結(jié)尾,我沒有直接講道理,而是用了一組含蓄委婉、留給讀者無盡思考的問句——“我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小斌、小娜呢?其他同學呢?不是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嗎?”
教師通過示范告訴學生,身邊的素材鮮活、真實,易引人共鳴,也可以立意深刻,能打消學生的寫作顧慮。
師生同題作文,各抒己見,豐富德育價值
很多時候,教師寫班級故事是沒有題目要求和時間限定的,這和學生作文存在著一定區(qū)別。所以,教師寫了班級故事后,學生可能會嗤之以鼻:“你的作文要求寬泛,我們的作文卻是有題目要求和時間限定的。如果你和我們同題作文,限時作文,那么我才信服。”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我時常主動和學生寫同題作文。運動會上,班級發(fā)生了很多值得回味的故事。第二天語文課,我和孩子們一起以《運動會上最美的風景》為題寫了一篇同題記敘文,各抒己見。我寫下了小琴的故事:她沒有參加任何比賽,但是,她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給班級運動員加油。接力比賽時,她一個人吃力地抱著班級運動員的外套,手腕上戴著一串手表,兜里塞滿了同學們的飯卡和公交卡。自始至終,她都沒有把同學們的衣服丟在地上。聽到比賽開始的哨聲,她更是聲嘶力竭地為同學吶喊、助威。而同學們的作文中,有扭傷了腳還未痊愈就參加1500米比賽,堅持不懈跑到最后的小宇;“旋風跑”比賽中,摔跤后爬起繼續(xù)跑的小如;積極組織同學參加比賽,嗓子嘶啞的體育委員;為班級鎮(zhèn)守大本營,保持營地衛(wèi)生、秩序良好的小奎;等等。
每篇作文,我都認真地閱讀、批改。我發(fā)現(xiàn),每篇作文都因為寫實而飽含真情,更因為宣揚“最美”而充滿了正能量。最后,我將這些學生作文中的德育價值進行分類,總結(jié)了如下關(guān)鍵詞:堅持、團結(jié)、樂于助人、有始有終、不服輸、拼搏、自信、正直、公平等。
分享班級故事,激發(fā)欲望,沉淀德育價值
班主任和學生將班級故事分享出來,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讓他們認識到“生活處處皆語文”的道理,更能培養(yǎng)他們細致的觀察能力、細膩的情感。從班級管理角度來講,這不僅能夠讓學生嚴格要求自己,關(guān)心他人、關(guān)心集體,培養(yǎng)換位思考的能力,更能在班級形成一種人人關(guān)心班級,人人顧全大局,人人愛護班級,“我與班級共榮辱”的觀念。
班級故事分享要注意形式多樣化。學生作文,教師可以在作文課中以優(yōu)秀范文的形式和全班同學分享,讓大家學習;也可以讓全班同學點評,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集思廣益;還可以嘗試向?qū)W校廣播站、各類報刊投稿,與本校、校外的同學分享。倘若文章發(fā)表,那就是對孩子們最大的精神激勵,能為他們的寫作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教師依據(jù)班級故事撰寫的作文,可以在班會課上分享,既可以對全班同學進行道德教育,更可以作為范文讓學生學習、借鑒、點評。當然,教師完全可以向雜志投稿,倘若文章發(fā)表,那對學生來說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激勵。學生會更“親其師,信其道”,樂于寫作,樂于服從班級管理。
師生同寫班級故事,教師帶著學生尋找班級真實、鮮活的素材,讓學生“有米下鍋”,讓學生不再畏懼寫作,繼而愛上寫作,更能加強班級合力,推動班級邁上成長的快車道。(文中學生均為化名)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金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