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湛江市博物館
內(nèi)容提要:吳川馬飄嶺遺址于2010年夏秋之際發(fā)掘,共計發(fā)掘1900平方米,為一處南朝晚期至唐中期的小型聚落遺址。發(fā)現(xiàn)的遺跡以袋狀坑為主,部分袋狀坑內(nèi)大量堆填貝殼。出土陶器中四系罐、盆、缽等與粵西地區(qū)同時期遺址出土遺物較為接近,屬于同一考古學文化。瓷器數(shù)量較多,碗、碟、豆等為遺址的年代判斷提供了依據(jù)。
吳川馬飄嶺遺址位于廣東省西南部湛江市吳川市塘綴鎮(zhèn)山路村西,地處粵西沿海臺地平原區(qū)。馬飄嶺為一處地勢平坦開闊的臺地,地理坐標北緯 21°26′58.0″、東經(jīng) 110°33′16.9″,海拔 18米,相對高度12米,西部略高,東部距山路村約50米,塘綴河由遺址西部約200米處自北向南流,南距鑒江約10千米(圖一)。馬飄嶺遺址發(fā)現(xiàn)于2008年,為配合茂名至湛江鐵路項目建設,經(jīng)國家文物局批準,2010年7—9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lián)合湛江市博物館等單位對遺址進行考古發(fā)掘。
圖一// 吳川馬飄嶺遺址位置示意圖
發(fā)掘區(qū)位于馬飄嶺較為平緩的臺地頂部,由于臺地中部被一條縱貫南北道路破壞,因此探方沿道路東、西兩側(cè)布設。布設探方19個,探方均為正南北向,面積規(guī)格為10×10米,揭露面積總計1900平方米(圖二)。發(fā)掘共清理遺跡33個,其中灰坑31個,灰溝2條,出土陶器、瓷器、石器等文物標本140件?,F(xiàn)將本次發(fā)掘收獲簡報如下。
圖二// 馬飄嶺遺址總平面圖
馬飄嶺遺址文化層堆積保存較好,可分為三層。遺跡單位多開口于②層下,僅6個遺跡開口于①層下,無遺跡開口于③層下?,F(xiàn)以TN8W4東壁為例,對遺址地層作概括性介紹(圖三)。
圖三// TN8W4東壁剖面圖
①層:灰褐色土,土質(zhì)較疏松。厚0.05~0.08米。該層在整個探方中均有分布,略呈東南高,西北低坡狀堆積,出土少量青花瓷片和泥質(zhì)灰陶。該層下開口灰坑5個,溝1條,編 號 為 H1、H2、H15、H22、H30及G1。
②層:黃褐色土,土質(zhì)較致密。深0.05~0.08、厚0.05~0.3米。該層在整個探方中均有分布,略呈東南高西北低坡狀堆積,出土有大量陶瓷片,可辨器形主要有陶罐、陶缽、青瓷碗。該層下開口灰坑26個,溝1條,編號G2、H3、H11、H17、H20等。
③層:紅褐色土,土質(zhì)較致密。深0.12~0.35、厚0.05~0.2米。此層在探方內(nèi)除西北角處無分布外,其他區(qū)域均有分布,略呈東高西低坡狀堆積,出土有部分泥質(zhì)灰陶、夾砂陶殘片和少量青瓷片,可辨器形有陶罐、陶缽、陶釜、青瓷碗等。
③層下為紅褐色生土堆積。
本次發(fā)掘清理的遺跡類型略為單一,僅見灰溝與灰坑兩類。
共清理灰溝2條,開口于不同層位下。
G2 位于TN7W2的中北部。開口于②層下。平面呈長條狀,北部稍窄,剖面略呈梯形,斜壁,底近平??陂L約6.42、寬約 0.76~1.46米,底長5.42、寬約0.49~0.88米,深0.71米。灰溝內(nèi)填土土色為淺灰色,土質(zhì)稍疏松,夾雜有部分炭粒和少數(shù)燒土塊,包含大量蜆殼(圖四)。
圖四// G2平、剖面圖
出土器物3件,陶盆、罐與缽各1件。另有少量陶、瓷器殘片,陶片以泥質(zhì)灰、紅陶為主,紋飾以素面居多,也有弦紋、水波紋等,可辨器形有陶罐、缽、釜以及瓷碗、豆等。
共清理灰坑31個?;铱影葱沃瓶煞譃閮深?,一類為口小底大、剖面形狀似一口袋,習稱袋狀坑,常見于粵西地區(qū)六朝隋唐時期遺址,共22個;另一類為口大底小,圜底或平底,共9個?;铱映鐾吝z物數(shù)量豐富,器類多樣。常見有陶、瓷、石器等,部分見陶、瓷器共存。
H2 位于TN8W3的南部。平面近圓形,斜直壁。口徑0.5~0.55、底徑0.3~0.4、深0.2米?;铱觾?nèi)填土為淺灰色,土質(zhì)較硬,填土無分層(圖五)。出土器物5件,其中瓷盤3件,瓷碗、陶四系罐各1件。另有較多陶、瓷器殘片,其中瓷片數(shù)量又占多數(shù)。
圖五// H2平、剖面圖
H3 位于TN5W4西北角。H3為近圓形袋狀坑,剖面呈袋狀,弧壁,內(nèi)壁自然剝落,底部略下凹,近圓形??诓孔畲笾睆?.1、底部最大直徑2.3、深2.7米。灰坑內(nèi)填土根據(jù)土質(zhì)、土色及包含物的區(qū)別可劃分為三層(圖六︰1)。①層,土色為灰褐色,土質(zhì)略硬,結(jié)構(gòu)較致密。含少量的碎石塊、粗砂礫、紅燒土粒、炭粒等。最厚0.5米。②層,土色為紅褐色摻雜灰褐色,土質(zhì)疏松。含少量的碎石塊、紅燒土粒、炭粒等。最厚1.2米。③層,土色為紅褐色,土質(zhì)疏松,結(jié)構(gòu)較松散。含少量的粗砂礫、紅燒土粒、炭粒等。最厚1米。出土器物8件,其中陶缽2件,陶盤2件,陶四系罐4件。這4件陶罐于H3內(nèi)東南部出土,其中6、7、8號陶罐由北向南一字排列,口向上向東傾斜,5號陶罐口向北橫置于6、7、8號陶罐之上(封三︰2),用意不明。另有大量陶、瓷片,陶片以泥質(zhì)灰陶為主,其次是泥質(zhì)淺褐色陶、夾砂灰陶等;瓷片以青黃色釉瓷為主。器物表面多為素面,部分陶器表面飾凹弦紋加水波紋??杀嫫餍斡刑展?、盆、缽、盤、瓷碗等。
2.H3中排列整齊的陶罐(上北下南)
H11 位于TN6W3西南角。為近圓形袋狀坑,灰坑西部開口處被部分破壞,向下0.24米處頸部直徑0.76米?;铱悠拭娉蚀鼱?,弧壁,內(nèi)壁自然剝落,灰坑底略下凹。殘存口部最大直徑1.24、底部直徑2.63、深2.18米(圖六︰2)??觾?nèi)填土根據(jù)土質(zhì)、土色及包含物的區(qū)別可劃分為四層:①層,灰褐色土,土質(zhì)較致密,含少量紅燒土粒、炭粒與較多貝殼;②層,貝殼層,夾雜少量紅褐色土;③層,紅褐色土,土質(zhì)疏松,含少量紅燒土粒、炭粒與貝殼;④層,紅褐色土,土質(zhì)疏松,含大量貝殼(封三︰1)。
1.H11中貝殼層
出土器物11件,其中陶缽5件,陶盆2件,陶盤、陶四系罐、陶柱狀器、瓷碗各1件。另有較多陶、瓷器殘片,以泥質(zhì)灰陶為主,其次是泥質(zhì)淺褐色陶、夾砂陶、青黃色釉瓷器碎片等。器表多為素面,部分陶器表面飾凹弦紋加水波紋??杀嫫餍斡刑展?、盆、缽、盤、瓷碗等。
H20 位于TN8W4的中部。平面近圓形,開口處向下0.75~0.8米為直壁筒形,直徑0.6~0.62米,余下為內(nèi)弧袋狀,坑壁光滑,底面平整。口部直徑0.8~0.86、底徑2.1~2.15、總深度2.6~2.64米(圖六︰3)。坑內(nèi)填土為淺灰色土,上部土質(zhì)較硬,下部含水量大且松軟,夾雜有部分炭粒和少數(shù)燒土塊。
圖六// 灰坑平、剖面圖
出土器物4件,其中瓷碗2件,陶四系罐、陶缽各1件。另有部分陶、瓷器殘片,陶器均為輪制,質(zhì)硬,燒造火候較高。瓷器均施豆青釉,部分外部施釉不到底,胎灰白較厚,部分瓷器有脫釉現(xiàn)象,少數(shù)有開片。
H17 位于TN6W4的東壁下偏北部。平面呈不規(guī)則形,西部與中部向南凸出,東部近探方壁處向下直深入,向下深入處平面略呈圓形?;铱咏北卩鞯祝诿婕暗酌媛圆灰?guī)整。最長4.18、最短0.5、清理深0.48米(圖七)??觾?nèi)填土為灰黑色,土質(zhì)略疏松,含紅褐色風化土、燒土粒及炭粒。
圖七// H17平、剖面圖
出土器物14件,其中瓷碗7、瓷盤2、瓷豆1、陶盆4件,另有泥質(zhì)灰陶器殘片和青瓷器殘片。
本次發(fā)掘出土的遺物標本共140件,有陶器、瓷器、石器及鐵器等,其中以陶器、瓷器數(shù)量最多。
陶器標本共79件。以泥質(zhì)灰陶為主,陶質(zhì)硬,質(zhì)地粗糙,有不同程度的鼓泡及變形;其次為泥質(zhì)橙黃陶,陶質(zhì)略軟。器形有罐、盆、缽、盤/器蓋、甑形器、盒、紡輪、網(wǎng)墜等。
罐 21件。多為泥質(zhì)灰陶,少量泥質(zhì)橙黃陶。器物多有形變,束頸,鼓腹,多為上腹鼓,平底或平底內(nèi)凹,器底粗糙。肩部飾4個泥條耳,頸下及耳間飾多道凹弦紋、水波紋等,局部弦紋和水波紋被泥條耳破壞。根據(jù)口沿特征可分為三型。
A型 4件。盤口。根據(jù)腹部形態(tài)可分為兩亞型。
Aa型 腹較鼓,身稍顯矮胖。H3︰8,斜方唇??趶?4.4、最大腹徑18.8、底徑13.8、高22.3~23.6厘米(圖八︰1)。
Ab型 腹稍鼓,身長瘦。H20︰1,斜方唇,腹部近底處略束??趶?8.8、最大腹徑19.9、底徑14.8、通高27.3厘米,耳寬7.4、高3厘米(圖八︰2)。
B型 16件。卷沿。根據(jù)腹部形態(tài)可分為兩亞型。
Ba型 腹上部外鼓較明顯。束頸,根據(jù)領部由高到低變化,分兩式。
Ⅰ式 領部較高。H11︰2,器身有部分呈橙黃色,圓唇。口徑 17、最大腹徑 25.2、底徑 17.6、高29.2~30厘米(圖八︰3)。
Ⅱ式 領部稍矮。H3︰7,器物變形,尖圓唇,領部略凸起,平底微凹。口徑15.6、最大腹徑19.4、底徑14.2、高23.8~24.5厘米(圖八︰4)。TN7W2②︰4,器物變形,圓唇??趶?9.6、最大腹徑22.5、底徑15.6、通高28.7厘米,耳長6、高3厘米(圖八︰5)。
Bb型 腹上部略鼓出。微束頸。H3︰5,方唇,卷沿,腹部近底處微束,平底稍不規(guī)整。口徑16、最大腹徑19.6、底徑14.8、高25.4~26厘米(圖八︰6;封三︰3)。H3︰6,尖圓唇,卷沿,腹部近底部弧收。平底略不規(guī)整??趶?3.5、最大腹徑25.7、底徑18.6、高32.4厘米,耳寬8.2、高3厘米(圖八︰7)。
3.陶罐(H3︰5)
C型 1件。平折沿。G2︰2,泥質(zhì)灰白陶,變形嚴重,尖唇,梭腹,平底不規(guī)整。口徑11~12.6、最大腹徑14.9、底徑12.7、高16.4厘米(圖八︰8)。
圖八// 出土陶罐
盆 共16件。泥質(zhì)灰陶,斜方唇,平底或平底內(nèi)凹,腹及底鼓泡者較多,外底粗糙。根據(jù)腹部形態(tài)可分為兩型。
A型 7件。深腹,腹斜直。多為敞口。G2︰1,微斂口。肩部飾兩個對稱泥條耳及不規(guī)整凹弦紋,內(nèi)底泥條制作痕跡明顯。口徑23.2、底徑18、高7.1厘米(圖九︰1)。H11︰5,肩部飾對稱2個泥條耳??趶?9.6、底徑17.8、通高11.4厘米(圖九︰2;封三︰4)。H11︰9,口徑30.4、底徑19.5、通高11厘米(圖九︰3)。
4.陶盆(H11︰5)
B型 9件。淺腹,腹斜弧。多為斂口,外腹多有旋削痕。H17︰3,口徑20.8、底徑17.2、通高5厘米(圖九︰4)。H17︰4,內(nèi)折底處有一圈細砂墊痕??趶?2.8、底徑17.7、通高5.3厘米(圖九︰6)。H17︰11,口徑19、底徑14、6、通高5厘米(圖九︰5)。
釜 1件。H5︰1,夾砂灰陶,羴合小顆粒石英、砂礫等,器物略變形。盤口,方圓唇,束頸,腹中下部鼓,下腹斜收,平底??趶?6、底徑24.6、通高23.7~24.1厘米(圖九︰7)。
盤/器蓋 6件。泥質(zhì)灰陶,火候燒制高,器物多變形,敞口外撇,尖圓唇,淺盤,腹部微折,大平底微內(nèi)凹,外底多燒制粗糙。H3︰2,口徑28.2、底徑21.4、高3.5厘米(圖九︰8)。H3︰3,淺盤,弧腹,大平底??趶?5.6、底徑20、高3.1厘米(圖九︰9)。TN7W2②︰7,尖唇,敞口。內(nèi)底可見若干輪旋痕??趶?0.6、底徑21.4、通高3厘米(圖九︰10)。
缽 23件。泥質(zhì)灰陶多,燒制較粗糙。口部微斂,平底。根據(jù)唇部特征可以分為兩型。
A型 10件。圓唇。H11︰3,泥質(zhì)橙黃陶?;「?,近底處微折。上腹部飾凹弦紋一道,外底部有煙熏痕跡??趶?2.5、底徑7.6、通高4.8厘米(圖九︰13)。H11︰11,泥質(zhì)灰白陶,有夾炭。上腹部鼓,下腹斜收??趶?2、最大腹徑14.5、底徑6.6、通高5.7厘米(圖九︰14)。
B型 13件。斜方唇。TN6W4②︰1,泥質(zhì)灰陶,斜折沿,微束頸,弧腹。頸下有數(shù)道輪旋痕??趶?5.4、底徑12.2、通高4.1厘米(圖九︰11)。H3︰4,泥質(zhì)灰陶,局部器表呈橙紅色。上腹微鼓,下腹斜收,平底內(nèi)凹。口徑18、底徑14.2、高5.4厘米(圖九︰12)。
網(wǎng)墜 1件。TN5E1②︰2,泥質(zhì)灰陶。截面呈紡錘形,上下各有一道凹槽。長6、寬3.9厘米,槽寬1.2厘米(圖九︰19)。
紡輪 5件。泥質(zhì)灰陶,截面呈算珠形,折腹。TN7W4②︰3,器身外有若干輪旋痕。腹徑2.4、內(nèi)徑0.5、通高2.4厘米(圖九︰15)。
圖九// 出土器物
瓷器數(shù)量相對較少,共52件,種類不甚豐富,有碗、碟、豆、杯、罐、紡輪等。瓷胎多為灰白色,施青釉或青黃釉,胎釉結(jié)合不好,脫釉嚴重。
碗 36件。內(nèi)施滿釉,外施釉至中、下腹。根據(jù)腹部及足的形態(tài)可分為兩型。
A型 25件。腹部較深,餅足稍窄而厚。內(nèi)滿釉,外施釉至下腹,青黃釉,著釉較好,局部有積釉、流釉現(xiàn)象,內(nèi)底或外底可見支燒點,餅足多內(nèi)凹。H17︰2,口微敞,圓唇。唇下飾凹弦紋一道,內(nèi)底有三處不規(guī)整泥塊作為支燒點。口徑12.6、底徑4.4、通高7.6厘米(圖一〇︰2)。H17︰9,釉下飾褐色彩繪。尖圓唇。內(nèi)底有3個支燒痕??趶?2.4、底徑4.3、通高7.2厘米,餅足高1.4厘米(圖一〇︰3)。H15︰1,敞口,尖唇,餅足平底。碗內(nèi)殘存三個支燒點??趶?2.3、底徑4.8、通高7.3厘米,支燒點最厚處0.2厘米(圖一〇︰4)。
B型 11件。大敞口,腹部稍淺,餅足較寬而略薄,內(nèi)底或外底常見五個支燒點,餅足多內(nèi)凹。多青黃釉,著釉較好,內(nèi)滿釉,外半釉,有流釉、積釉現(xiàn)象。如H2︰1,器物略變形。圓唇,餅足旋切,內(nèi)折腹,內(nèi)底微隆起。口徑16.4、底徑5.6、通高6.1厘米(圖一〇︰7)。TN7W2②︰3,器物略變形。圓唇,斜腹,下腹急弧收,餅足內(nèi)凹。內(nèi)底五個支燒點。口徑17.1、底徑6.7、通高5.8厘米(圖一〇︰5;封三︰5)。TN7W2②︰6,器物輕微變形。圓唇,斜腹,圈足。內(nèi)腹近底處帶一圈弦紋,內(nèi)底有一個支燒點??趶?4.5、底徑6.3、通高5.2厘米(圖一〇︰6)。
5.瓷碗(TN7W2②︰3)
杯 4件。泥質(zhì)灰胎,青釉,餅足。腹部由淺變深,分為兩式。
Ⅰ式 腹部稍淺。H11︰8,器物內(nèi)外釉脫盡??谖浚獯?,上腹微鼓,平底微凹,外底有線切割痕。外唇下飾凹弦紋一道??趶?.6、底徑3.6、通高4.7厘米(圖一〇︰8)。
Ⅱ式 腹部較深。如H17︰5,方圓唇,口沿下微束,下腹折,內(nèi)底有3個支燒痕,局部無釉??趶?.4、底徑3.6、高6.5厘米(圖一〇︰9)。H20︰2,直口,圓唇,口沿處有兩處燒結(jié)粘連,碗內(nèi)底有支燒痕跡。口徑7.4、底徑3、通高5.1厘米(圖一〇︰10)。H20︰3,敞口,尖圓唇,弧腹,內(nèi)底有一處支燒點??趶?.8、底徑3.2、通高5厘米(圖一〇︰11)。
圖一〇// 出土瓷器(一)
罐 1件。H3︰9,殘,僅存口沿與上腹部。泥質(zhì)灰胎,施黃褐色釉,著釉差。侈口,卷沿,尖圓唇,寬沿,頸微束,深腹,腹部略鼓。肩部飾4個泥條耳,耳間、頸部各飾兩組凹弦紋??趶?1.2、最大腹徑24、殘高19.6厘米(圖一〇︰1)。
碟 14件。多為泥質(zhì)灰白胎,施青黃釉,著釉差。根據(jù)腹部形態(tài)可分為兩型。
A型 4件。淺腹。泥質(zhì)灰白胎,施青黃釉,基本已剝落。H17︰12,直口,尖圓唇,平底微內(nèi)凹,內(nèi)底有3個支燒痕??趶?4.4、底徑5.3、通高3.1厘米(圖一一︰1)。H17︰13,敞口,尖圓唇,平底。口徑13.6、底徑6.5、通高2.6厘米(圖一一︰2)。H21︰2,底無釉。敞口,尖圓唇,弧腹,平底微凹。底部有凹弦紋一道??趶?4、底徑5.2、通高2.8厘米(圖一一︰3)。
B型 10件。腹稍深。根據(jù)口沿形態(tài)及施釉狀態(tài)可分為兩式。
Ⅰ式 直口,釉施及下腹。釉色多偏黃。H17︰1,尖圓唇,淺腹,平底較厚不甚規(guī)整。腹部有數(shù)道輪旋痕,底部有多處旋削痕??趶?2.8、底徑4.4、通高4.4厘米(圖一一︰4)。H17︰7,著釉較好,局部有流釉現(xiàn)象。圓唇,弧腹,平底,底部飾凹弦紋一道,下腹近底處飾2道間斷弦紋,內(nèi)底有3個支燒痕??趶?2.4、底徑4.3、通高4.5厘米(圖一一︰5)。H15︰2,局部有流釉堆積現(xiàn)象。敞口,尖圓唇,折腹,平底,內(nèi)底有3個支燒痕??趶?3.1、底徑3.4、通高4.9厘米(圖一一︰6)。
Ⅱ式 敞口,施半釉。如H2︰2,器物略變形。圓唇,淺盤,平底微凹,內(nèi)折腹??趶?4.8、底徑5.4、通高3.6~3.8厘米(圖一一︰7)。H2︰4,圓唇,唇下微束,平底微內(nèi)凹,內(nèi)底有5個支燒點。口徑14.8、底徑4.8、通高3.7厘米(圖一一︰8)。TN7W2②︰2,器物變形,釉較凝重,施釉不均勻,有流釉現(xiàn)象。圓唇,弧腹,下腹微折,圜底??趶?3.2、通高4厘米(圖一一︰9)。
豆 3件。泥質(zhì)灰白胎,豆盤內(nèi)外施青黃釉,著釉差,豆柄微束。喇叭狀圈足。根據(jù)喇叭形柄由高變矮,分為兩式。
Ⅰ式 高柄。H18︰1,器物輕微變形。敞口,尖圓唇,唇下微束,淺盤,折腹,斜弧下收??趶?3.4、底徑9.2、通高10.9厘米(圖一一︰10)。
Ⅱ式 柄較短。H17︰14,器物略變形。敞口,尖唇,淺盤,盤腹微束。豆盤及柄足上可見輪旋痕跡。盤口徑12.8、深3、柄底徑6.6、高4.3、通高7.3厘米(圖一一︰11;封三︰6)。TN5E1②︰4,器物略變形。尖圓唇,唇下微束,淺盤,盤內(nèi)有3個支燒痕??趶?11.5、底徑 6.3、通高 7~7.4厘米(圖一一︰12)。
圖一一// 出土瓷器(二)
6.瓷豆(H17︰14)
紡輪 H29︰3,灰白胎。器身施青黃釉,剝落嚴重。截面呈算珠形,折腹。腹徑2.6、內(nèi)徑0.7、通高2.6厘米(圖九︰16)。
僅2件,礪石與不明殘石器各一。
礪石 TN8W2②︰1,石質(zhì)近滑石,平面近長方形,一端較厚,雙面呈弧形,使用痕跡明顯,側(cè)面殘損較多。長14.5、寬 5、厚 1.5~4厘米(圖九︰17)。
不明殘石器 H27︰1,灰色,滑石質(zhì),殘,殘存一側(cè)有方形把手,用途不明。長9.6、寬3.8、高3.2厘米,柄寬3.2、高2.6厘米(圖九︰18)。
馬飄嶺遺址中具有類型學分析意義的器物主要為瓷碗、瓷碟、瓷豆、陶罐、陶盆等,通過遺跡中出土物的共存關系,以及與兩廣、江西、湖北等地的遺址與墓葬中出土器物的比對與綜合分析,可將其分為兩期三段。
第一期可分為兩段。
第一期早段年代為南朝晚期偏晚,典型單位有H11、G2,以Ⅰ式瓷杯、Ⅰ式豆、Ba型Ⅰ式陶罐、A型陶盆為代表。
H11中Ⅰ式瓷杯與Ba型Ⅰ式陶罐、A型陶盆、A型陶缽共存,G2中A型陶盆與C型罐共存。Ⅰ式瓷杯中,H11︰8與廣東乳源澤橋山南朝晚期Ⅳ式瓷碗ⅡM6︰2[1]器型接近,為淺腹、餅足略高,但前者餅足更為窄、厚,可能年代略晚。Ⅰ式豆H18︰1與江西豐城前山窯址第二期Ba型Ⅱ式高足盤T8④︰117[2]相似,而前者腹更深、柄更粗,年代應稍晚,可能為南朝晚期。該組年代應為南朝晚期偏晚。
第一期晚段年代為隋至唐初期,典型單位有H3、H17、H20等,以A型瓷碗、Ⅱ式瓷杯、A型與B型Ⅰ式瓷碟、Ⅱ式瓷豆,Aa型、Ab型、Ba型Ⅱ式與Bb型陶罐、B型陶盆為代表。
H20中Ⅱ式瓷杯與Ab型陶罐共存,H3中瓷罐與Aa型、Ba型Ⅱ式、Bb型陶罐以及B型陶缽共存,H17中A型瓷碗、A型與B型Ⅰ式瓷碟、Ⅱ式瓷豆與B型陶盆共存。A型瓷碗與廣東乳源、和平以及廣西欽州、灌陽等地墓葬中出土的同類器接近,如H15︰1與灌陽畫眉井隋墓(大業(yè)七年,611年)出土的Ⅰ式碗M3︰01[3]、乳源澤橋山隋代Ⅵ式碗ⅡM11︰013[4]接近,均為斜方唇、餅足外撇。Ⅱ式瓷杯H20︰2與廣西欽州寧氏墓葬瓷杯M1︰1[5]接近,H20︰3與廣州執(zhí)信中學隋至初唐墓M26︰1瓷杯[6]器型相近。A型瓷碟H17︰12、13分別與乳源澤橋山墓葬中南朝晚期B型碟ⅠM58︰4、5器型相似,前者器底更厚,可能晚至隋代。B型Ⅰ式瓷碟與乳源澤橋山墓葬的Ⅱ式缽形碗形似,如H17︰1與澤橋山第六期ⅠM10︰3類似。Ⅱ式豆與湖北武昌馬頭山隋墓[7]、江西各地的隋墓[8]及豐城前山窯址第三期Ba型Ⅳ、Ⅴ式高足盤[9]相似,考慮到地域差異與文化傳播的滯后性,推測前者年代為隋代或稍晚[10]。瓷罐H3︰9與廣東英德浛洸隋至初唐墓M14︰1[11]接近。
陶罐在粵西、桂南同類遺址中大量出土,而墓葬中出土較少,Ba型Ⅱ式陶罐H3︰7與欽州寧氏墓葬Ⅱ式陶四系罐 M4︰11[12]接近,Bb 型陶罐H3︰6與寧氏墓葬Ⅴ式陶四系罐M5︰11[13]接近,寧氏墓葬中M4、M5為夫妻合葬的雙室墓,年代應相去不遠。B型陶盆H17︰11與欽州寧氏墓葬M6︰17陶缽[14]相似。本組年代應為隋至唐初期。
第二期年代為唐中期,典型單位有H2,以B型瓷碗、B型Ⅱ式瓷碟為代表。
B型瓷碗與廣東電白、廣州、乳源等唐代墓葬出土同類器相似,如H2︰1與電白許夫人墓(龍朔元年)中出土瓷碗[15]接近,TN7W2②︰3與廣州太和崗唐中期M4︰11瓷碗[16]接近。B型Ⅱ式瓷碟H2︰2與乳源澤橋山墓葬中盛中唐ⅠM19︰1[17]接近,TN7W2②︰2與連州鐵鬼坪唐墓M11︰8[18]類似。另外,上述兩種器物也與新會官沖窯中唐Ⅰ、Ⅱ式瓷碗、Ⅲ型瓷盤[19]器型相似,但施釉工藝不及后者。該組年代應為唐中期。
粵西地區(qū)六朝隋唐時期的文化遺存具有自身特色,以飾水波紋的陶器群及大量袋狀灰坑為主要特征,分部范圍較廣,遺址數(shù)量眾多。有學者稱之為“俚人文化”[20],在兩廣境內(nèi)皆有發(fā)現(xiàn)。廣東省內(nèi)發(fā)現(xiàn)的該類遺存北可至郁南、封開,東可至新興、恩平,南至徐聞,西至遂溪,遺址分布最為密集、遺物數(shù)量與種類最為豐富者則集中于茂名地區(qū)。在廣西欽州、梧州[21]亦有同類型遺存發(fā)現(xiàn),海南省陵水軍屯坡、崖縣番嶺坡等地也發(fā)現(xiàn)有甕棺葬[22]。但目前見諸刊物的考古報告卻較少,缺乏較為詳細的器物類型學研究,尚未建立可靠的編年序列。
從遺跡、遺物所呈現(xiàn)的文化面貌來看,馬飄嶺遺址應屬上述“俚人文化”遺存。
馬飄嶺遺址的遺跡數(shù)量較多,但種類單一,僅見灰溝與灰坑。袋狀坑占灰坑比重近71%,是最為主要的遺跡,但其形制則不如高州亞公山遺址中袋狀坑規(guī)整,可能與所處地域的土質(zhì)有關。此種袋狀坑的功能,學界認識并不統(tǒng)一。有學者認為其為儲藏坑,但也存在過于潮濕、雨水滲漏、難以保存有機質(zhì)的問題。遺址中H11、H12、H16填土中均含有蜆殼,且H11從上至下在填土中均有,H12在坑口以下約0.6米有較多分布,H16則少量分布于坑口,其他袋狀坑中則未發(fā)現(xiàn)。這顯然是有意識的填埋行為,可能是在其廢棄使用后,作為垃圾坑被填埋,且這三處袋狀坑結(jié)構(gòu)均較為完好,或許廢棄前作為儲藏以外的其他功能,推測與祭祀有關。另外,H3內(nèi)東南部出現(xiàn)三個陶罐整齊排列,一個陶罐口向北橫置于三者之上的現(xiàn)象,這種有意識的排列行為或許有特殊的含義。
馬飄嶺遺址的出土器物表現(xiàn)出了與高州、信宜等地同類遺存既一致又有較大區(qū)別的特點。陶器燒制火候高,器身不少有鼓泡,器內(nèi)外底多粗糙,種類以卷沿或盤口四系罐、盆、器蓋、缽為主,尤其是四系罐上腹部飾多重水波紋,這些都與高州亞公山、信宜白墳嶺等遺址出土陶器特征相近。但本遺址陶器中缺乏內(nèi)耳器、提梁壺等,陶甑形器數(shù)量少,僅見殘片,又表現(xiàn)出了較大的自身特色。
此外,遺址出土青釉瓷器數(shù)量較多、類型豐富的瓷器,且與陶器有共存單位,這在本地區(qū)同類遺存中較為少見,尤其瓷豆為其他同類遺址所罕見。Ⅰ、Ⅱ式瓷豆與豐城洪州窯、武昌及江西等地隋墓中瓷高足盤類似,B型瓷碗與廣州唐墓、新會唐窯中瓷碗相似,B型Ⅱ式瓷碟亦與新會唐窯瓷盤相似,似乎暗示了近海的該類遺存與廣州乃至內(nèi)陸的水上交通關聯(lián)。但本遺址的瓷器的來源尚無法明確,需更為深入的研究。
本次考古發(fā)掘所獲文物資料顯示,馬飄嶺遺址為南朝晚期至唐代中期的小型聚落遺址,文化面貌上與“俚人文化”遺存基本一致。其中南朝晚期至唐初期應為該遺址較為繁盛的時期,遺跡數(shù)量與出土器物種類、數(shù)量均較多,至唐中期則有衰落之勢。本遺址的發(fā)掘為粵西該類考古學遺存的研究增添了新的材料,尤其為嶺南六朝隋唐時期俚人文化遺存的類型學與年代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附記:本次發(fā)掘項目負責人為卜工,執(zhí)行領隊劉鎖強;發(fā)掘者有劉鎖強、劉亭利、吳榮濤、徐安民、鄒儉平、齊雪芳、樊慶平、葉巍、丁日平等;線圖由朱柯、齊雪芳、朱雅卉繪制;照片由劉鎖強、朱柯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