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甜瓜果實長度主基因+多基因遺傳分析

2022-05-07 04:13李文龍梁曉雪胡建斌
中國瓜菜 2022年4期
關鍵詞:顯性甜瓜性狀

黃 松,李文龍,梁曉雪,李 瓊,胡建斌

(1.信陽農(nóng)林學院 河南 信陽 464001; 2.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學院 鄭州 450002)

甜瓜(L.)為葫蘆科一年生蔓生植物,其多樣性僅次于同科植物南瓜。近期進化研究表明,栽培甜瓜歷史上經(jīng)歷了三次獨立馴化,第一次發(fā)生在非洲,隨后的兩次發(fā)生在亞洲,整個亞洲及地中海沿岸的北非和南歐等廣大地區(qū)都有可能是栽培甜瓜的馴化地。甜瓜豐富的多樣性主要表現(xiàn)在果實性狀上,其變異類型眾多,包括果實形狀、果皮底色、果面覆蓋物(網(wǎng)紋、覆紋、果皮毛)、果面特征(溝、棱、皺紋)、果肉厚度、果肉顏色、果肉品質(糖、酸、維生素C 含量及香氣和質地等)等性狀的變異。據(jù)此,Pitrat建議將栽培甜瓜分為長毛亞種(ssp.)和短毛亞種(ssp.)及其下屬的16個變種。其中,長毛亞種和短毛亞種分別對應生產(chǎn)上的厚皮甜瓜類型和薄皮甜瓜類型。果實形狀(或果形指數(shù))是甜瓜重要的外觀性狀,也是甜瓜變異最明顯的性狀之一,主要有圓形、蘋果形、卵形、橢圓形、圓柱形、棒形等6 種類型。生產(chǎn)上推廣應用的厚皮甜瓜品種多以圓形和橢圓形為主,薄皮甜瓜品種以蘋果形和卵形為主。相關性研究表明,決定果實形狀的主要因素是細胞的縱向分裂速率,即果實長度。因此,探明甜瓜果實長度的遺傳基礎,對果實外觀性狀的遺傳改良具有重要意義。

早期Wall認為,甜瓜長果形對圓果形是顯性遺傳。林碧英等對薄皮×厚皮甜瓜雜交后代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長果形或橢圓形對圓球形均為顯性遺傳。然而更多的研究表明,甜瓜果實長度是典型的數(shù)量性狀,無論是在自然群體還是在特定分離群體中,果實長度都會出現(xiàn)連續(xù)變異。目前,在甜瓜的12 條染色體上均發(fā)現(xiàn)有控制果實長度或果形指數(shù)的QTL,大約有130 個,但在不同的遺傳背景下,其定位結果不盡相同。其中,報道的第8 染色體QTL最多,達26 個,而第5 染色體僅有2 個QTL。這些研究結果表明,調控甜瓜果實長度的基因遍布整個基因組,且其效應大小不一,遺傳基礎十分復雜。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遺傳模型是解析復雜數(shù)量性狀遺傳基礎的有效方法,該方法通過分析特定群體的性狀表型,以檢測影響目的性狀的主基因和多基因數(shù)目,并評估其遺傳效應,進而揭示目的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已經(jīng)用于茄子、西葫蘆、黃瓜等果實形狀的遺傳分析。

筆者以果實長度差異明顯的2 份甜瓜材料構建6 個世代群體,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遺傳模型分析方法,對春秋兩季甜瓜果實長度進行遺傳分析,以期明確果實長度所屬的遺傳模型及其基因效應,為甜瓜果實形狀遺傳改良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材料為圓果形自交系H581(P)和長果形H906(P),其果形指數(shù)分別為1.0 和12.0,花期子房長度差異也十分明顯(圖1),兩份材料均選自前期構建的甜瓜核心種質。2017 年秋季雜交配制F,2018 年春季自交獲得F,秋季回交獲得回交1 代B(F×P)和B(F×P)。為了準確統(tǒng)計分離群體單株的果實表型,將B、B和F群體各單株分別自交構建其家系(B、B和F)。

圖1 親本材料H906 和H581 的果實和開花當天的子房表型

1.2 方法

2019 年春季(3—7 月)和秋季(7—10 月)在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毛莊科教園區(qū)試驗基地進行甜瓜各世代群體的育苗和田間種植。春季于日光溫室中育苗,秋季于塑料大棚中遮陽育苗。幼苗長至2 葉1心時定植,非分離群體P、P和F分別種植30 株,分離群體B、B和F分別種植96 個、110 個和140 個家系,每個家系包括7~10 個單株。每株在11~15 節(jié)選留1 個瓜,除去其他雌花及側枝,其他田間管理同常規(guī)。待果實成熟時采用直尺(最小刻度1 mm)測量果實長度。

1.3 數(shù)據(jù)分析

非分離群體(P、P和F)各單株的果長實測值為其表型值,分離群體(B、B和F)各單株的果實表型值以其對應的家系單株實測值的平均值代替。

2 結果與分析

2.1 果實長度的變異分析

春秋兩季對甜瓜6 個世代群體的果實長度進行統(tǒng)計,結果見表1。春季非分離群體P、P和F果實長度均值分別為10.2、110.9、43.4 cm,秋季果實長度均值分別為和9.7、98.8、39.4 cm,且群體內變異較?。ǎ?7%)。春季果實長度平均值普遍高于秋季,可能是春季果實生長發(fā)育時期比秋季長的緣故。F均值處于P和P之間,但無論是在春季還是秋季,其均值明顯偏向圓果親本P。分離群體(B、B和F)的果實長度變異較大,春季>25%,秋季>40%,秋季果實長度變異更明顯。無論是春季還是秋季,B果實長度均值最小,B果實長度均值最大,F(xiàn)果實長度均值介于二者之間。各分離群體的峰度均為負值,說明存在主效基因的作用。果實長度在3 個分離群體中呈現(xiàn)連續(xù)分布,春秋兩季B和F果實長度偏向圓果親本P,B偏向長果親本P2,且均呈現(xiàn)單偏峰分布(B和F偏度均為正值,B偏度為負值)(圖2),符合主基因+多基因表型變異的基本特征。

圖2 甜瓜果實長度在分離群體中的頻次分布

表1 甜瓜果實長度表型統(tǒng)計

2.2 遺傳模型的選擇和檢驗

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遺傳模型對6 個世代群體果實長度表型值進行遺傳分析,分別計算24種模型MLV 值和AIC 值,結果見表2。根據(jù)AIC值最小原則,選取最小AIC 值及與之差異不大的遺傳模型作為備選模型。春季3 個最小AIC 值分別為2 188.243、2 192.339 和2 184.243,所對應的模型分別為C-0、D-0 和E-1,秋季3 個最小AIC 值分別為867.288、859.539 和860.129,所對應的模型也是C-0、D-0 和E-1,即這3 種模型為春秋兩季所共有,均可作為果實長度的備選模型。C-0 對應PG-ADI,為加性-顯性-上位多基因模型,無主基因效應;D-0和E-1 分別對應MX1-AD-ADI 和MX2-ADI-AD,受1 對或2 對主效基因控制,也受多種效應的多基因影響。由此可見,備選的3 種遺傳模型存在一定的差異,特別是C-0 與D-0、E-1 的差異較大,需要進一步檢驗,以確定最適遺傳模型。

表2 各遺傳模型的MLV 及AIC 值

對3 個備選模型進行適合性檢驗,結果見表3。C-0 模型在春秋兩季共出現(xiàn)7 個顯著性統(tǒng)計量,D-0模型在兩季共有3 個顯著性統(tǒng)計量,而E-1 模型在兩季未出現(xiàn)顯著性統(tǒng)計量。根據(jù)顯著性統(tǒng)計量數(shù)最少原則,E-1 模型可認為是最適遺傳模型,即2 對加性-顯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模型。因此,甜瓜果實長度由主基因和多基因聯(lián)合調控,主基因的遺傳效應包括加性、顯性和上位性效應。

表3 備選模型C-0、D-0 和E-1 的適合性檢驗

2.3 E-1模型遺傳參數(shù)的估測

基于最適遺傳模型E-1,各類參數(shù)估算結果見表4。一階參數(shù)估算表明,控制果實長度的主基因有2 對(、),其加性效應()在春秋兩季均為正值,但效應值的差異較大。第1 對主基因()的效應值較大(春季12.22,秋季9.74),第2 對主基因()的效應值相對較?。ù杭?.06,秋季1.69),均能增加果實的長度。兩對主基因的顯性作用()均為負向,能減少果實長度,但效應值差異明顯?;虼杭撅@性效應最強(-12.08),秋季則較弱(-3.67),基因在春秋兩季的顯性效應不同,但效應值均較低(||<2),說明顯性效應受環(huán)境影響較大。由此可知,基因的加性和顯性效應明顯強于基因,且在春季的作用更為明顯,說明基因在春季能更好地發(fā)揮其育種價值。

表4 最適模型E-1 的一階和二階參數(shù)估算

注::群體均方;、:第一、二主基因的加性效應;、:第一、二主基因的顯性效應;:兩主基因間的加性×加性互作效應;:兩主基因之間的加性×顯性互作效應;:兩主基因之間的顯性×加性互作效應;:兩主基因之間的顯性×顯性互作效應;:多基因方差;:主基因方差;:主基因遺傳率;:多基因遺傳率。

2 對主基因存在多種互作效應,其中加性×加性互作效應()較強,秋季(14.11)高于春季(5.98),可用于增加果實長度。盡管2 對主基因的加性-顯性互作效應(和)和顯性-顯性互作效應()均能被檢測到,但其效應值均很低(||、||和||均小于5),且不同季節(jié)的作用方向不同,說明互作效應對表型的貢獻甚微,且易受環(huán)境影響,難以用于果實長度的遺傳改良。

二階參數(shù)的估算結果表明,春季主基因在B、B和F群體中的遺傳率()分別為42.67%、69.59%和81.05%,秋季3 個群體的分別為61.03%、70.42%和83.33%,主基因在B和F中表現(xiàn)出高遺傳率,說明B和F世代有利于果實長度的選擇與改良。多基因遺傳率()相對較低,且僅在部分群體中被檢出。如春季B的最大,也僅為26.57%,其他群體很低(<14%),秋季B和春秋兩季F的h均為0。由此可見,甜瓜果實長度主要受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遺傳率在各世代的比重較高,早期選擇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 討論與結論

果實長度是決定果實形狀的重要因素,也是果實重要的外觀性狀。作為遺傳多樣性最豐富的葫蘆科植物之一,甜瓜果實形狀變化多樣,不同果形的商業(yè)品種也十分常見,如長果形的羊角蜜,橢圓形的西州密25,圓果形的玉菇。因此,果實長度也是甜瓜重要的商品性狀。甜瓜果實長度除了受遺傳因素調控外,還受光照強度、花期溫度、土壤營養(yǎng)狀況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盡管前人已經(jīng)對甜瓜果實形狀(果實長度、果形指數(shù)等)進行了大量遺傳研究,如通過配制各種作圖群體(BC、F、RIL 等),并在可控的條件(如溫室、大棚等)下觀測果實表型性狀以減少環(huán)境影響,但至今仍然未克隆到調控甜瓜果長的關鍵基因,這從側面反映了甜瓜果實長度遺傳基礎的復雜性。

作為剖析復雜數(shù)量性狀遺傳結構的一種有效方法,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遺傳模型已經(jīng)應用于果實形狀的遺傳基礎分析。如甜瓜同屬植物黃瓜,其果實長度符合2 對加性-顯主基因模型(B-2),主基因遺傳率最高達88.09%。茄子和辣椒的果實長度均符合2 對加性-顯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顯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1),主基因遺傳率較高(>50%)。西葫蘆果實長度受1 對加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D-2),但主基因遺傳率較低(<30%)。不同種類植物的果實長度遺傳模型不盡一致,但大多受少數(shù)主基因和多基因聯(lián)合調控,為挖掘果實長度調控基因提供了理論依據(jù)。筆者從前期構建的甜瓜核心種質中鑒定了一份果實極長的種質材料H906,該種質為甜瓜長毛亞種(ssp.)下的蛇瓜變種(var.),是目前所知的甜瓜中果實最長的類型,可能包含了控制果長的關鍵基因。筆者通過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遺傳模型分析發(fā)現(xiàn),甜瓜果實長度符合2 對加性-顯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顯性多基因模型(E-1),受主基因和多基因的聯(lián)合調控,且包含多種遺傳效應,與前人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在本試驗中,E-1 模型中主基因的遺傳效應顯得更為復雜。其中,加性和顯性效應對果實長度起主要調控作用,尤其是春季的作用更明顯,且以第1對主基因()為主,互作效應影響較?。ǔ有曰プ餍猓S捎诩有院惋@性效應在育種實踐中有較大的利用價值,因此甜瓜果實長度的遺傳改良可從關鍵的基因入手,在特定季節(jié)(如春季)加強對基因的選擇。由于主基因的遺傳率較高(除春季B外均高于60%),多基因遺傳率較低(除春季B外均低于14%),因此,甜瓜果實長度的遺傳改良可考慮在F、B及其自交后代中開展,在早期世代加強對主基因(特別是基因)的選擇,以便快速獲得所需的單株。同時,考慮到主基因的加性和顯性效應均發(fā)揮重要作用,而顯性效應是不可固定的遺傳變量(隨世代推移可能會消失),遺傳操控難度較大,因而在實際選擇育種過程中,應盡量擴大群體規(guī)模,選擇同時具備加性和顯性效應的基因型單株,從而獲得理想的育種材料。

盡管本試驗探明了甜瓜果實長度所屬的遺傳模型,證實了果實長度具備遺傳改良的潛力,但僅僅通過傳統(tǒng)的田間性狀重組來改良果實長度不可避免的存在盲目性。因此,在明確其遺傳方式的基礎上,借助現(xiàn)代高通量基因分型技術,采用正向遺傳學方法鑒定控制果實長度的主效基因或QTL,通過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可實現(xiàn)果實長度的精準改良。

猜你喜歡
顯性甜瓜性狀
珠海長肋日月貝形態(tài)性狀對體質量的影響
織錦巴非蛤形態(tài)性狀對體質量的影響
甜玉米主要農(nóng)藝性狀的研究
關于現(xiàn)代設計應用中中國元素的顯性和隱性表現(xiàn)
巧抓“隱性”表達 精彩“顯性”表達
大學生生命觀教育的顯性途徑探究
“顯性”之異與“隱性”之通
我喜歡吃甜瓜
甜瓜有多重
你是如何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