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蕾
將一個單元的課文整合到一起引導學生閱讀,不僅可以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也是分單元編寫的。每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充分展現了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對此,教師不妨在單元教學中引導學生比較閱讀,讓他們在“同”中求“異”。接下來,筆者就談一談怎樣在單元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閱讀。
一、引導學生關注寫作視角之“異”
在進行單元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需將整個單元中的所有選文視為一個整體,找到選文的共同要素,明確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二單元的主題為“勞動最光榮”,選人了三篇通訊,分別為《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探界者”鐘揚》。對此,教師可以開展單元教學,引導學生思考這三篇通訊的寫作視角有何不同。
這三篇通訊所報道的人物都為社會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都是受人們尊重的先進人物。他們的思想觀念、情感態(tài)度等,都對學生有著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但是,在報道的過程中,各位作者的寫作視角卻是不同的。對此,我們可以鼓勵學生逐一閱讀這三篇文章并分析。
《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的采訪對象是袁隆平,而作者是親歷者。他以親歷者的視角闡述了自己對袁隆平的認識,通過記錄自己親眼所見的人與事,還原了當時的景象和場面,使袁隆平院士仿佛真的出現在了學生的面前。這樣的寫作視角能幫助讀者更好地去感受這一人物形象,拉近讀者與采訪對象之間的距離。
《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采用的則是全知視角。這種敘事視角十分靈活。作者以群眾的視角切人,帶領讀者去了解張秉貴這一人物形象,隨著群眾一起去看、去聽,如“我們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走進百貨大樓”“他站在柜臺里的那股精神勁兒,售貨動作的迅速勁兒,接待顧客的熱情勁兒,像一團火一樣,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這樣寫既能增強文章的真實性,又能讓讀者有代人感。
《“探界者”鐘揚》采用的是第三人稱。作者以第三者的身份進行敘述,通過列舉典型事例,展現他為國家的科研事業(yè)不畏辛勞、不斷努力、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作者用事實說話,使文章充滿了理性美。
三位作者分別從不同的視角寫作,能給讀者帶來不同的感受。在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人物形象,從不同的視角切入,對人物進行描寫,以幫助他們寫出更優(yōu)質的文章。
二、引導學生關注寫作材料之“異”
人物通訊的典型特征就是通過典型事件去表現人物形象。這三篇通訊都在寫人,但其中引述的材料卻大不相同。在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寫作材料之間的差異。
《喜看稻菽千重浪——記首屆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引述了很多關于生物學的知識,如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遺傳學的分離律等。這些材料具有一定的科普性質,有利于讀者在閱讀的基礎上了解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內容。此外,作者還引述了當時國際上對雜交水稻的認識。在這樣的背景下,袁隆平卻突破了這一局限。引述這樣的材料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到袁隆平院士的偉大。當然,作者還引述了大量的數據以及美國學者對袁隆平院士的評價,同樣能夠幫助學生感受到他身上那種樂于奉獻的精神。
《“探界者”鐘揚》中引述了受訪者的話。作者將這些話語融入文章中,能極大程度地還原與鐘揚相關的事件。同樣,這些話語中還包含著對鐘揚的評價,比如他的學生所說的:“聽他的課你永遠不會感到無聊?!蹦茏屪x者感受到鐘揚的有趣與親和。作者還引述了大量的數據,如收集4000萬顆種子,參與500多塊圖文展板的寫作,讓讀者能夠直觀地了解鐘揚所做的一切。
相對于前兩篇文章來說,《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引述的材料比較單一,只是在結尾處引用了青年農民的一首詩,突出了主人公的榜樣作用。
通過分析這些材料,學生能夠學會從不同的渠道去收集材料,使筆下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實、立體,而不僅是描寫人物的語言、外貌、動作。
總之,在單元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文章,關注這些文章的不同點,學習其中的寫作方法。筆者只結合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勞動最光榮”這一單元的文本進行了簡單的論述,希望能給各位教師帶來幫助。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