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巍巍 安競源
圖案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其應用的范圍也特別廣。我們在紡織品、工藝品、生活用品、建筑物上,都能發(fā)現各式各樣、形態(tài)豐富的圖案。下列圖片中的圖案,相信你很容易就能發(fā)現。
圖案在我國擁有特別悠久的歷史。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chuàng)造了彩陶文化。每個朝代也都產生了諸多帶圖案的工藝品,如青銅器、陶瓷、絲綢、漆器、金銀錯、玉雕、牙雕、磚雕、刺繡、編織、蠟染等等。從那些巧奪天工、精美絕倫的圖案里,我們可以充分領略和感悟當時的工藝技術水平和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tǒng)。這些圖案源遠流長、經久不衰,許多至今仍在沿用,成為中國現代工藝美術發(fā)展的重要先導。
藝術源自生活。人們在生產勞動中對工具留下痕跡形態(tài)的聯想,對自然界的紋理、色彩以及景觀的欣賞,逐漸演變成為最初的圖案,如右圖的甲骨文。
睿智的祖先會從飛鳥走獸、花草樹木、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甚至是神話傳說、民間諺語中找尋創(chuàng)造圖案的靈感,還會運用借喻、比擬、雙關、象征等多種手法,創(chuàng)造出圖形與寓意完美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
人們會對自然界中的生物進行簡化歸納——通過觀察、體驗、模仿其形態(tài)特征而創(chuàng)造圖案。
人們也會對自然界中的生物進行發(fā)揮演繹——在其原有形態(tài)基礎上加以豐富而創(chuàng)造圖案。
人們還會對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態(tài)、神態(tài)、動態(tài)進行大量的夸張?zhí)幚?,形成新的圖案。
此外,人們還逐漸學會了運用分解構成的方式,即依據特定的構思將幾何形狀進行分解,再重新構成另一種形狀并重復使用,最后創(chuàng)造出新的圖案。
在漫長的歲月里,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出許多向往美好、追求吉祥的圖案。這種具有歷史文化淵源、富于民間特色又蘊涵吉祥寓意的圖案就是中國傳統(tǒng)吉祥圖案。
圖案不僅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還擁有不可忽視的藝術價值及應用價值。千百年來,它以獨特的魅力為人們生產和生活增輝添彩。
幼兒活動建議
一、理解圖案的形成
教師以圖片啟發(fā)幼兒理解圖案的含義,即重復的形狀、線條和顏色通過有規(guī)律的排列而組成的花紋或圖形。顏色、線條和形狀是圖案的三要素。
引導幼兒看圖案猜動物,說說這些動物身上的圖案有什么特點,都是怎么排列的。
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圖案,讓幼兒思考和討論如果沒有圖案物體會受到什么影響,從而進一步領會圖案在繪畫等藝術中的重要性。
二、賞析藝術作品中的圖案
教師跟幼兒一起觀察圖片,通過互動問答,探索發(fā)現藝術家是如何運用線條、形狀、顏色有規(guī)律地排列出圖案的。
以下問題供教學時參考:
1. 描述:這件藝術作品像什么?
2. 分析:上面的圖案都有哪些細節(jié)?它的排列有規(guī)律嗎?
3. 解釋:你覺得藝術家為什么要運用這么多不同的色彩、線條和形狀呢?它帶給你怎樣的感覺?
4. 評價:你喜歡這塊毛毯上的圖案嗎?為什么?
三、創(chuàng)作漂亮的毛毯
工具材料:正8K黑卡、4張正方形(11×11cm)的生宣、可水洗水彩筆、酒精和噴壺等。
創(chuàng)作啟發(fā):引導幼兒回憶在哪里見過毛毯,上面都有什么樣的圖案。
創(chuàng)作步驟:
1. 回憶學過的線條和形狀,通過有規(guī)律地重復、間隔、圍繞等方法將它們組成圖案,可以先在白紙上畫出來并上色;
2. 拿出生宣對折,在其中一側畫好圖案并用噴壺打濕,用手按壓直到另一側洇出對稱的顏色和線條,不清晰的地方可以用水彩筆補充描畫;
3. 請幼兒分享他們毛毯的設計思路,例如使用了哪些線條、形狀和顏色裝飾,通過什么樣式排列,可以放在哪里使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