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露 楊麗
“厘米”是學生接觸的第一個長度單位。教材先簡要介紹了長度單位產生的過程,再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生活中,學生雖然已經對長短有了初步的認識,并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但不一定能進行量化比較。基于此,筆者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在認識厘米的前提下,學習測量長度的方法,在此基礎上認識線段,培養(yǎng)空間觀念,提升估測意識和能力。
一、在實踐中體驗,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將以數學思維為核心的腦力活動和動手操作活動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在多樣化的活動中積累經驗,提升觀察、猜想、驗證、推理及概括的能力。本課的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學習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認識到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自主建構對新知的理解。
課上,筆者設計了“看一看、學一學”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觀察教師如何用自己的“一拃”測量手臂的長和課桌桌面的長。經過筆者的講解與演示,學生嘗試用自己的“一拃”測量課桌桌面的長。以上活動引發(fā)學生思考“同樣的課桌,為什么教師和自己測量得出的結果卻不同”,為學生用直尺測量“一拃”的長度做了鋪墊。通過反思與討論,學生發(fā)現測量結果不同是因為教師和自己的“一拃”大小不一樣,進而感悟到選用統(tǒng)一的測量工具、建立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很有必要。
二、在體驗中感悟,建構“1厘米”的表象
“厘米尺”是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體會測量含義的常用工具。在教學長度單位“厘米”時,筆者結合“厘米尺”展開教學,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測量等學習活動,認識1厘米、幾厘米的長度,積累測量經驗,為后續(xù)估測和實測打下基礎。
教學認識厘米時,筆者先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找一找”認識生活中常用的測量工具——直尺,初步認識直尺上的刻度線、刻度數和長度單位“厘米”。接著,筆者引導學生借助生活經驗在直尺上找一找、指一指、說一說1厘米有多長,并小結“在尺子上,刻度‘0到刻度‘1之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然后,筆者追問:“是不是只有刻度‘0到刻度‘1之間的長度是1厘米?”以此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讓學生在直尺上再認一認,還有哪兩個刻度之間的長度也是1厘米,促使學生充分認識直尺,深化對1厘米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筆者讓學生用兩根手指比畫1厘米有多長,并與直尺上的1厘米作對比,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最后,筆者引導學生找一找、估一估,發(fā)現自己身邊哪些物體或身體上的哪些部分長度大約是1厘米。以上教學,使學生在豐富的活動中反復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建立正確而清晰的1厘米的表象。
三、在感悟中理解,深度認識“幾厘米”
認識“幾厘米”時,學生一般都能利用直尺正確讀出物體長多少厘米,但當筆者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時,學生卻不能正確表達。筆者引導:“幾厘米就是有幾個1厘米”,并用動畫演示直尺上“1厘米1厘米”地動態(tài)呈現物體長度的過程,讓學生邊看邊數。然后筆者增加難度,以“刻度‘2到刻度‘6之間的距離是幾厘米、刻度‘4到刻度‘11之間的距離是幾厘米、刻度‘7到刻度‘15之間的距離是幾厘米”等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幾厘米”與兩個刻度數之間的關系。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小組交流得出結論:用表示刻度的較大數字減去較小數字就能得到這段距離是幾厘米,進而理解了即使是沒有“0”刻度的斷尺,也能準確測量出物體的長度。
四、在理解中運用,解決相關問題
當堂檢測的設計要注重再現知識產生與形成的過程,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本質去分析、探索。基于這樣的認識,筆者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讀尺。筆者出示圖片(如下圖),讓學生分別讀出鉛筆、唇膏、曲別針的長是多少厘米。當學生讀出正確的厘米數時,筆者追問:你是怎樣看出來的?以此鞏固學生在直尺上認、讀整厘米數的技能,強化學生對測量本質的理解。
辨一辨。筆者出示下圖,并提問:這樣測量鉛筆的長度對不對?為什么?這個問題意圖引導學生領會用直尺測量的細節(jié),即所量物體的左端要與直尺的“0”刻度線對齊,才能直接讀出物體長幾厘米。
估測。筆者拿出課前準備的紙條,讓學生估一估大約有幾厘米長。有的學生說3厘米,有的學生說5厘米,還有的學生說4厘米……答案五花八門。一名學生建議:想知道究竟是幾厘米,要用尺子量一量。筆者及時肯定了該生的想法,并請這名學生邊演示邊介紹測量方法。最后,筆者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估的結果與實際測量的數據,調整自己的估測策略和方法。以上教學,使學生經歷了估、量長度的實踐活動,提高了估測的準確性。
(作者單位:襄陽市松鶴路小學教育集團)
責任編輯? 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