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叢越
不知不覺,與溫州這座城市結緣已十余年了。每一天早晨的喧鬧都像是打著生活的節(jié)拍,充滿活力。
有七點五十分的上課鈴在前方等著我,我要準時背著書包匯入快節(jié)奏的車水馬龍以及緊張的校園生活里。而在這之前,有一件事是我一定要做的——去吃一碗溫州獨有的糯米飯。
盡管我來的只是一家路邊隨處可見的早餐店,每天早上吃的是一碗一成不變的糯米飯,但它每次都能讓我嘖嘖稱贊。碗中的白色糯米團成一個半圓形,上面零零散散地綴著些油條碎,還覆著一層細碎的肉末。香氣四溢開去,似是要將那一面白墻酥個徹底透亮。
時值凜冬,朔風不住地襲往店內(nèi),而我還面臨上課鈴只有二十五分鐘就要響起的窘境。但當我端坐在熟悉的條凳上,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進第一口糯米飯,竟還能驚異地發(fā)現(xiàn)它的口感較之往常的不同——
仿佛是在嘴里化開了,軟硬剛好,咸淡剛好,溫度也剛好。我感覺自己咽下去的不是一口飯,而是一份熱乎乎的慰籍。整個人仿佛浸沒在了那飄散的糯香中。
吃完飯,離上課鈴響還有十分鐘,一路大步走,也能及時趕到學校。似乎也就是沒有發(fā)生什么讓人印象深刻的大事的平平無奇的一天,但那帶著糯香的冬日記憶,已經(jīng)烙印在了我的腦海里。那份糯香已經(jīng)不只是一種感覺,而是溫州在與我對話。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早餐店的店主和她每天笑著與我寒暄的模樣,都內(nèi)蘊于這份香氣中了。
在有記憶的溫州的這些年里,糯米飯的香味陪著我一路走來,那沒在酥香里的難以言傳、揮之不去的深情感知,是我對溫州民俗最溫馨的印象。
王維有詩云:“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案前一樹如雪的蠟梅是詩人與故鄉(xiāng)柔韌而穩(wěn)固的紐帶,而那帶著糯香的記憶,則是我與溫州民俗不可湮滅的情結,也是這方天地給予我的最溫柔的撫觸與最慷慨的饋贈。
【老師評】
以早餐糯米飯的香味為切入點,寫出了溫州民俗生活的特色。充滿糯香的不僅僅是溫州的早餐,更是溫州的人與事,以及背后的溫情。選材貼近生活,敘述自然流暢,又不失細膩。結尾以王維的詩與自己心中的情思相照應,增強了抒情色彩,留下了詩意的余味。
(指導教師:陳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