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將』有三種讀音,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意義。大多數(shù)人或許覺得這三者之間毫無關(guān)聯(lián),但事實是,三者均由同一個意義演化而來。
在象棋術(shù)語中,只有吃對方將(jiànɡ)或帥的時候叫作“將(jiānɡ)軍”。“將軍”如果成功,就“將”死了對方,贏得棋局勝利。在這里,“軍”的意義十分明確,即指對方的整個軍隊,包括卒、象、仕、馬、炮、車和帥等。那么,動詞“將”的意思是吃、吞并嗎?它和表示將(jiānɡ)要的“將”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和“將進酒”的“將”(qiānɡ)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將”的本義又是什么?
象棋“將軍”之意
參照《漢語大詞典》的“將軍”詞條,“將軍”主要有以下三種用法:
其一,官名,在先秦時期,“將軍”指統(tǒng)領軍隊的將官,如《墨子·非攻》有語“昔者晉有六將軍”。這里“六將軍”就是六位統(tǒng)兵的官員,“將軍”與現(xiàn)代用法無異。上古時期,貴族以從事軍事活動為榮耀,孫詒讓《墨子間詁》講“六將軍,即六卿為軍將者也。春秋時通稱軍將為將軍”?!傲鶎④姟奔础傲洹保敃r以卿大夫統(tǒng)兵。
其二,石硫黃的別名,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曰:“硫黃……含其猛毒,為七十二石之將,故藥品中號為將軍。外家謂之陽侯,亦曰黃牙,又曰黃硇砂?!边@里的“將軍”由將官義引申,把石硫黃比作“率領”陽性藥物的“軍事統(tǒng)帥”,“陽侯”“將軍”都是暗指石硫磺的強陽性藥理作用。
其三,象棋術(shù)語,可簡稱為“將”,指吃對方的帥或?qū)?,從而贏得整盤棋局。
《漢語大詞典》認為象棋中的“將軍”和“照將”可以互相替換,對這一點有人有疑義?!罢諏ⅰ敝鸽p方的將和帥正好相對,中間的格子上沒有任何棋子相隔。在此意義上,“照將”只是一條規(guī)則,違反這條規(guī)則即判負?!皩④姟眲t是著子策略。從形式上看,“將軍”的“將”是動詞,而“照將”的“將”是名詞,兩者存在明顯的區(qū)別。
值得注意的是,“將軍”還有動賓詞組的用法,表示“率領軍隊”?!稘h語大詞典》沒有列出這一義項,因為在這一用法中,“將軍”代表兩個詞,屬于動賓短語,文獻中出現(xiàn)的兩字間往往夾有其他修飾成分,如“將水陸軍”(《宋元詩會》)、“將御林軍”(《全相平話》)等用法。
“將水”是帶領水上軍隊完成軍事任務。此處,“將”意為“帶領”,獨用時專指我方帶領的軍隊能脅迫對方主帥從而影響整個棋局的一著?!耙獙ⅰ庇袃煞N分析方法:一種視“將”為名詞,指“要了對方的將或帥”;一種視“將”為動詞,“要將”為動詞賓語結(jié)構(gòu),指“想要將對方的軍”。
由此可見,象棋術(shù)語的“將軍”和“將水陸軍”意義大致相同,象棋中的“將軍”起初就是率領軍隊以完成軍事任務,而在固定的語境中,“將軍”的動賓詞語形式逐漸固定為雙音節(jié)動詞形式,專指吃對方的將或帥,從而贏得整盤棋局勝利。在這里,“將”有持拿、率領的意思。
然而,象棋術(shù)語“將軍”和“將水陸軍”仍然有一定差別。兩者中的“將”雖然均有持拿之義,但也有細微不同。“將水陸軍”中的“將”帶有捧奉、捧持的恭敬的意思,統(tǒng)帥執(zhí)掌的印信來自君主的授予;而象棋中“將軍”的“將”則沒有恭敬的感情色彩,反而因為“帶領軍隊捉拿對方將領”而帶有脅迫、威逼的語義色彩。正是由于象棋中“將軍”的這一層語義特點,生活中也會用“將某人的軍”來指代威脅、脅迫,如“你這是在將我軍嗎”。
那么,“將”的持拿之義又是從何而來?
“將”的持拿之義
漢字“將”分別代表三種音義不同的語素。如作動詞時,讀“jiānɡ”,意為:取拿;遵行;供養(yǎng);將近;與。作名詞時,讀“jiànɡ”,意為:將領;負責指揮的統(tǒng)帥。還有一個動詞形式,讀“qiānɡ”,意為:愿;請。
從字形上看“將”的意義演變:
《說文解字》曰:“將,從寸,醬省聲?!倍搬u,從肉從酉,丬(qiānɡ)聲”。段注本《說文解字·丬部》云:“丬,反片為丬。讀若墻?!笨梢姡皩ⅰ钡穆暦恰搬u”,“醬”的聲符是“丬”。
“將(jiānɡ)”是異體字,其繁體字為“醬”,指一塊木板上面放著一瓶盛有醢(hǎi)醬(一種肉醬)的罐子?!皩ⅰ笔茄赜昧饲叵滴淖值男误w,戰(zhàn)國時期秦《詛楚文》中始作“將”,把“酉”換成了“寸”“肉”。
因此,從字形上可以看出,“將”的本義是指祭祀時供奉在供桌上的盛有醢醬的罐子?!坝稀笔枪拮樱⒎诺牟皇且话愕娜?,而是經(jīng)過精制加工的醢醬一類的肉。秦系文字將“酉”寫作“寸”“肉”,更突出以手持肉進行祭祀的動作性。
由于這種醬醢是專門用來祭祀的,所以用“寸”字形表示雙手捧奉的樣子,意味著在這個案板上的醬肉通常不是自己吃,而是恭恭敬敬捧奉給神靈祖先的祭品。由此,“將”從表示所“捧持的祭品”引申為“捧持”這一動作,如“將水陸軍”即“持水陸軍符節(jié)”(符節(jié),古代軍隊調(diào)度需憑借印信,持有虎符者擁有軍隊調(diào)度之權(quán),方可節(jié)制軍隊)。
“將”的捧持之義在《詩經(jīng)》中有很多例證。如“之子于歸,百兩將之”(《召南·鵲巢》),是百輛馬車一同捧持心愛的人返回娘家;“樂只君子,福履將之”(《周南·樛木》),表示作者希望美好和幸福一同捧持這位仁愛的君子;“王事靡盬(ɡǔ),不遑將父”(《小雅·四牡》),表示沒有時間捧持奉養(yǎng)家中的父親;“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周頌·敬之》),表示日月星辰的運轉(zhuǎn)如同捧持醢醬行進一樣不可逆、不可阻。
后來,由于祭祀儀式的變化和醢醬的神圣地位逐漸式微,“將(jiānɡ)”作捧持的恭敬意義也不復存在,僅表示持拿之義,如唐代李白《俠客吟》云:“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薄皩ⅰ焙汀俺帧被ノ囊娏x,用法并無太大差別。
至于近代白話文,“將”和現(xiàn)代漢語中的處置式有類似之處,如元代史九敬先《莊周夢》第二折載:“〔末云〕:‘將酒來。〔生云〕:‘賜飯足矣。小人酒上不明?!薄皩ⅰ钡奶幹檬接梅ㄊ菑某帜昧x引申而來的,由于“將+動詞”的連動結(jié)構(gòu)普遍運用,“將”相當于介詞“拿”“把”的意義,如食譜中會說“將米煮熟”。
“將(qiānɡ)”作愿、請的用法,也是從捧奉義引申出來的。古人恭敬捧奉祭品進行盛大的祭祀儀式,是希望祖先能庇佑一方生靈,保佑百姓無病無災?!对娊?jīng)》中“將子無怒,秋以為期”即為“祈愿君子不要生氣”之意。
至于語音,“將”在普通話“將軍”中讀為陰平聲(jiānɡ)。但是,根據(jù)方言音系,象棋中出現(xiàn)的“將”在甘肅靖遠方言中是去聲調(diào)(第四聲)。語音是用來別義的,無論“將”是什么讀音,在漢語史中都是同源的,聲母和聲調(diào)的差異只是后來分化的結(jié)果。
“將”的持拿義與上古時期捧持醢醬祭祀儀式有關(guān),由于醬在上古時期是用來祭祀宗廟社稷的貴重之物,表示持拿義的“將”于是也帶有較為莊重嚴肅的感情色彩。象棋術(shù)語的“將軍”“將水”都是持拿義的引申用法,“將軍”指持拿軍隊印信完成特定軍事任務(吞并并消滅對方軍隊),“將水”指帶領軍隊在水路完成軍事任務。
張清禹,蘭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