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孝道的內涵層級、評判維度與當代創(chuàng)新與當代創(chuàng)新

2022-05-30 10:48張平仁

摘要:轉化創(chuàng)新是當今孝道煥發(fā)生機的必由之路。區(qū)分孝道內涵的層級,梳理其在形成以來的發(fā)展趨向,是把握其核心內涵、傳承其精神價值的基礎。評判孝道的標準在社會維度是限于家庭、平等自主、簡化義務,在倫理維度要區(qū)分功利論視角、道義論視角,綜合、平衡地把握?;谛⒌喇敶碌膬群?,轉化創(chuàng)新的具體途徑包括:厘清典型觀念和做法,編創(chuàng)新的規(guī)則條目,選編適宜文本,將孝道精神內核推廣到更多道德領域,并借助具體實踐活動進行創(chuàng)新。

關鍵詞:孝道內涵;評判維度;轉化創(chuàng)新

作者簡介:張平仁,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教授,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傳統(tǒng)文化教育、中國古代文學(E-mail:zhangpingren@cnu.edu.cn;北京100048)。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研究”(16ZDA230)

中圖分類號:B823.1;G1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398(2022)05—0015—11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存在較大差異,要使傳統(tǒng)適用于當下,必須要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中國的現(xiàn)代化屬于外化型而非內生型,故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間的差異尤為明顯,區(qū)分精華與糟粕、進行揚棄與轉化,就直接關系到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合理性及價值。另外,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先秦經(jīng)學子學)主要是提供一種理念和原則,具有生發(fā)現(xiàn)代思想的潛力和可能,而不是直接運用于當下,這是時代變遷的必然要求,也是軸心期文明的基本特點和價值所在。這就要求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必須經(jīng)過審辨性反思,以與現(xiàn)代思想相適應,并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新的文化觀念和體系。因此,轉化創(chuàng)新就成為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必要前提與核心環(huán)節(jié),這也是近年來國家對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方針。目前文化傳承正在蓬勃開展,但如何有理、有度、有效地進行轉化創(chuàng)新,是比較新的課題,需要充分探討其中的理念與方式。

孝道是儒家倫理的“首德”,是衍生其他倫理關系的基點,是古代最具宗教情懷和儀式的倫理觀念,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與行為。在當前繼承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的大潮中,孝道成為重點關注的領域,學校、社會、家庭都開展了很多活動。孝道在古代社會是禮教體系的基礎,而傳統(tǒng)禮教中的糟粕在“五四”前后曾被認為“吃人”而大加批判,故孝道在當下的適用性及實施方式也一再受到討論和質疑。對于孝道在理論上的當代價值,學界研究已比較充分,但在實踐中如何轉化創(chuàng)新,尚需進一步探討。

一傳統(tǒng)孝道的內涵層級與演進趨向

轉化創(chuàng)新的前提是正確評估傳統(tǒng)孝道的價值,而評估價值首先需梳理、分辨孝道內涵的層級推衍、發(fā)展趨向。

(一)傳統(tǒng)孝道的內涵層級

倫理道德在形成過程中,一般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中心到四周逐漸演變延伸的,因此,其體系都存在原初與衍生、核心與外延、上位與下位的區(qū)別,原初、核心與上位的內涵往往是出于樸素的需要而首先產(chǎn)生的,因而比較穩(wěn)定,有長久的生命力;而衍生、外圍、下位的內涵一般是沿特定文化背景引申出的結果,易于走向絕對和僵化。長期以來,我們對包括孝道在內的傳統(tǒng)文化組成部分,往往將其作為一個整體而籠統(tǒng)地加以肯定或否定,或在同一個平面上分析其內涵,產(chǎn)生許多不必要的爭論。只有分清其內涵層次,才有利于區(qū)別對待,辨清其原初價值,正確評估當代價值,為轉化創(chuàng)新奠定基礎。

對于孝道的內涵,學界已作了不同角度的探討,我們可以從家庭、家族、社會、國家四個層面,對所含具體范疇作更細致的梳理。孝道在家庭層面的內涵是有關對父母恩惠、權威最直接的回饋和反應,首先是贍養(yǎng)?!鞍ОЦ改?,生我劬勞”(《詩經(jīng)·小雅·蓼莪》),“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論語·陽貨》),父母生養(yǎng)子女,付出了巨大的體力、物力、心力,子女應該報答,在其年老時予以贍養(yǎng),是孝道最原始的出發(fā)點,是人類繁衍的基本要求。其次是尊敬?!敖裰⒄?,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贍養(yǎng)的基礎上還要“愛敬”,才能體現(xiàn)人類的道德情感。愛敬還包括安親,即使父母“不憂”,包括不毀傷身體,如《孝經(jīng)》“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不使聲名蒙羞,如《禮記·祭儀》“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父母既沒,慎行其身,不遺父母惡名,可謂能終矣”;使生活愉悅,如《禮記·內則》“孝子之養(yǎng)老也,樂其心,不違其志”。再次是順從。因子女少時的經(jīng)驗、心智不如父輩,父母負有管教責任,因此子女須順從。順從不僅是功利性需要,也與報恩、愛敬結合在一起,并在幾世同堂的生活環(huán)境下,由年少時期自然延伸到成年時期,以至于父母死后尚且“三年無改于父之道”(《論語·學而》)。一定程度的順從具有合理性,但絕對的、終生的順從卻不符合家庭(族)利益與聲名,故孔子時就將“諫”作為補救措施:“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里仁》)《禮記·內則》也有類似表述。以上贍養(yǎng)、愛敬、順從可以說是孝道的原初內涵,各種文化莫不如此,只是程度深淺不一。

孝道在家族層面的內涵是有關延續(xù)問題。首先是生育后代,這涉及整個家族的傳承,不僅要面對自己,而且要面對祖先,既是動物性本能,也是道德需要,故被提到無后乃“不孝之大”的高度(《孟子·離婁上》)。其次是慎終追遠,即喪祭的悲痛虔敬:“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保ā墩撜Z·學而》)不少論者已指出喪祭是古代儒家文化中最富有宗教色彩的儀式,這不僅是尊崇先輩的道德情感的體現(xiàn),更是克服死亡焦慮、追尋生命終極意義的需求和方式①。第三是榮親,即光宗耀祖,通過做好事、做大事為父母和家族掙得榮譽,既能光前,又可裕后,既有現(xiàn)實利益,又有無形聲名,貫穿生死,統(tǒng)合名利,為家族延續(xù)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故孔子因舜“德為圣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而認為其為“大孝”(《中庸》)。第四是繼志,繼承先輩的遺愿和事業(yè)并發(fā)揚光大,孔子認為武王、周公是代表:“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中庸》)

社會層面是孝為仁本。孔子、孟子都將仁作為倫理道德的核心,并將孝作為仁的基礎和前提:“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保ā缎⒔?jīng)·廣要道章》)孝道因此成為首德。仁的核心是愛,孝的起點也是愛,親子之愛是人類最自然、最豐盈、最持久的情感。由孝到仁的基本路徑是推己及人,即“老人之老,幼人之幼”及“民吾同胞,物吾與也”①。由此可見,孝作為仁之本,主要是由其家庭(族)層面的第一層級內涵,即養(yǎng)、敬、順產(chǎn)生和體現(xiàn)的。仁的外在體現(xiàn)是禮,是差等之愛,孝的敬與順已奠定了這種差等秩序。與基督教的愛來源于上帝不同,儒家將社會倫理植根于家庭倫理,既使社會倫理具有質實的本源,又使孝獲得了根基性前提,也為后世孝的神圣化、神秘化打下基礎。

國家層面是以孝治國,包括理念、制度、法律諸方面。理念方面《孝經(jīng)》是其代表,認為提倡、踐行孝道是治民的根本途徑:“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順可移于長;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所述社會各階層孝道中,只有庶人之孝著眼于贍養(yǎng)父母,其他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之孝都著眼于治民保位。制度方面包括舉孝廉、獎孝子等,法律方面包括親親相隱、傷尊重罪等,共同構成比較完整的體系,總體著眼點是服務于德治理念。不論是孝為仁本還是以孝治國,本質上都是將非血緣關系轉化為擬血緣關系(包括臨時性比擬如呼陌生長輩為“伯”,及規(guī)約性比擬如結拜),將家庭性倫理推衍為社會性倫理。

由以上可以看出,贍養(yǎng)、尊敬、順從是孝道的原初內涵,處于內涵層級的核心;有后、喪祭、榮親、繼志是家族層面的衍生內涵,處于第二層;孝為仁本是社會層面的衍生內涵,處于第三層;以孝治國是國家層面的再衍生內涵,處于最外層。放眼歷史長河,孝道的必要性、合理性總體上由內到外呈遞減態(tài)勢。

(二)傳統(tǒng)孝道的演進趨向

孝道調節(jié)的是長幼之間的權利與義務,尊長的權利增多,卑幼的權利相應就減少,因此在兩者間維持必要的平衡,直接關系到孝道的合理性與生命力。古代孝道總的發(fā)展趨勢是尊長的權利、地位越來越高,而卑幼則相反。這在孔子時代已經(jīng)開始,如孔子主張守孝三年,宰我認為時間過長。在那個禮崩樂壞的年代,孔子推行孝道的禮制化自有其合理性,但也開啟了孝道單向度發(fā)展的趨勢。孝道在后世除正向支撐道德體系、維系社會穩(wěn)定外,主要向三個方向演進:一是絕對化,即將尊長權利、卑幼義務絕對化,將禮制的差等絕對化。具體說,子女的敬須將父母一直視為權威,忍受責罵體罰,以至于發(fā)展到“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順從本有“諫”作為補救,但對諫聽不聽的權力在父母,且缺乏實質約束,子女卻無論如何都得“順”,以至于發(fā)展成“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否生育后代不容選擇,對未有子女或未有男孩者造成巨大壓力;葬禮繁瑣要求高,造成很大經(jīng)濟負擔,守孝三年不但是禮俗,更成為法律,常對個人工作和國家事業(yè)造成直接妨礙和損失;將個人事業(yè)歸結到光宗耀祖,未免帶來虛浮。這些都是孝不斷單向度發(fā)展的結果。二是神圣化。《孝經(jīng)》不但認為孝是“先王至德要道”,圣人之德無出其右,更認為孝是“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將孝看作是上天垂示安排、不容置疑的真理,也就成為了神圣的信仰。后世《孝經(jīng)》列入“十三經(jīng)”,有七位帝王為其傳注,歷代常將其作為蒙學教材,無疑強化了這種神圣化意識。孝確實有天性成分,但主體毫無疑問是人為構建的倫理體系。與神圣化相聯(lián)系的是神秘化,“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孝經(jīng)》),認為孝有神秘的力量,甚至能感動上天,“二十四孝”中的近半數(shù)故事都有此特點。神圣化要求子女為孝需盡力,甚至超力付出。三是泛化。孝本屬家庭倫理,卻很早就走向社會,或隱或顯、廣泛滲透在社會生活與人際關系中,由此成為了一種“全德”。究其原因,一是其仁愛與差等的屬性正符合社會倫理與禮制的要求,二是建立在宗法血緣基礎之上的社會具有鮮明的擬血緣屬性,“孝道泛化減去了層層傳導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將孝道的內在理念直接作用于所接觸的外部對象之中,這種單刀直入的用功方式,有效地保證了儒家倫理體系在親疏遠近等各個范圍中的普遍有效性?!雹僖孕⒅螄菍⑿⑼葡蛘魏头蓪用妫瑥氐淄瓿闪诵⒌赖姆夯?。

上述絕對化是孝道內部的演化,神圣化與泛化是向外部的擴展。這些特點使孝逐漸偏離了原本內涵與初衷,由“父慈子孝”(《禮記·禮運》)的雙向互惠制約關系,逐漸走向下對上的單向度服從、付出和敬畏,夸大了孝道的作用,異化了孝道的本意,以至于走向僵化甚至殘酷,成為禮教“吃人”的罪魁之一。這些演化結果當然并非都因孔子而起,事實上孔子很重視孝道內在的溫情,并且有些結果恰恰是沒有貫徹孔子的某些孝道思想如“諫”,導致制約功能缺位而走向極端化。

二當代社會的變遷與孝道評判維度

孝道在古代有著基本明確和固定的評判維度和標準,但進入現(xiàn)代以來,隨著社會思潮的整體變遷,其觀念也與古代產(chǎn)生很大差異。當代需重建孝道倫理,正如學者指出:“家庭倫理的核心是孝道,故復興儒學、治療現(xiàn)代社會、重建人文精神,一切的一切,其實都該從重新恢復孝道開始?!雹诓贿^民眾對于如何才稱得上孝道以及合理的孝道,存在不少盲目和混亂之處,因此需要在理論上探討當代孝道評判的維度和標準,為孝道的繼承發(fā)揚提供可利用的依據(jù)。

倫理道德是特定文化背景與歷史時期的產(chǎn)物,社會、政治、經(jīng)濟、思潮的變遷會直接影響其內涵與表現(xiàn),因此對孝道的評判既要從外部的社會變遷與文化背景入手,又要從倫理道德本身的屬性特點入手,綜合考量,為轉化創(chuàng)新提供評判依據(jù)。

(一)孝道的當代變遷與評判維度

與古代相比,現(xiàn)代社會的經(jīng)濟基礎及思想觀念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其一,古代社會是建立在農業(yè)文明及宗法血緣基礎之上的等級制,而現(xiàn)代社會是建立在工業(yè)文明及民主、平等、人權基礎之上的契約社會,平等意識及個體意識增強。其二,古代農業(yè)文明重土難遷,易于形成穩(wěn)定的家族群體,家庭以縱向的父子關系為核心;當代工業(yè)文明背景下社會流動性加大,家庭向小型化發(fā)展,以橫向的夫妻關系為核心,家族逐漸解體。其三,當代社會法治明顯加強,德治的統(tǒng)領性地位下降,倫理道德,尤其是家庭倫理的地位減弱。其四,當代基本生活更易保障,養(yǎng)老體系日益完善,子女的奉養(yǎng)方式隨之變化。其五,殯葬方式及喪祭意識改變。

社會變遷決定了孝道新的定位。古代孝道與宗法血緣密切相關,現(xiàn)今宗法制度已消失,血緣性聯(lián)系(特別是家族)也已減弱,但家庭依然存在,只要有家庭和代際存在,孝道便會存在。當代契約型社會關系已逐漸取代原有的血緣和地域社會關系,不過,在家庭內部并不適用契約型關系,血緣聯(lián)系、代際不平等關系依然是基本形態(tài),故孝道依然有存在的土壤,況且當代社會依然脫離不開傳統(tǒng)文化背景的影響。

由于生產(chǎn)方式、社會制度、思想觀念的變遷,當代孝道在社會層面的評判維度主要應有以下幾點:其一,平等自主。評判孝道是否合理要基于子女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與父母平等,這是與古代最大的不同。具體而言,對父母需保持尊敬,但父母不具有絕對權威;子女年幼時依然要順從父母,但自主性增強,成年后從法律角度講可以不順從;對父母的過錯需要勸諫,但不必一定“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里仁》),而可以據(jù)理力爭;“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家族延續(xù)意識相對減弱①。總之,既不能無條件服從父母的愚孝,也要保持對父母應有的尊重和必要的順從。其二,簡約實用。對父母給予應有的贍養(yǎng)、關愛,但在形式、禮俗上要去繁文縟節(jié)及儀式化,追求簡約實用;簡化喪祭儀式,更強調心喪、心祭;淡化為父母爭光的榮親意識,且更多地針對父母而非家族??傮w上應該既體諒父母,使其愉悅、無憂,又不超限度、超能力付出。相應地,孝道的神圣化、神秘化色彩應該去除。其三,家庭為主。孝道回歸原初內涵,主要考量贍養(yǎng)、愛敬、順從三個核心點。這也意味著其主要回歸到了家庭層面,而在社會層面不再具有直接的決定、規(guī)約特性,不再直接替代公德,不全是一種“絕對價值”。當然,在當代中國社會,孝道依然是社會倫理的基礎和核心,“百善孝為先”、孝為仁之本仍有其合理性,在恰當路徑下,依然可以由家庭推及社會而發(fā)揮作用。

(二)孝道的倫理屬性與評判維度

孝道是倫理學的重要命題。倫理學一般分為規(guī)范倫理學和美德倫理學,前者從評價角度又分為功利論(目的論、結果論)與道義論(義務論、非目的論、非結果論)。國外倫理學研究傾向于將功利論和道義論并列為不同的視角,是為雙本原;國內倫理學研究則傾向于認為追求功利是道德最原初的基點和屬性,是為單本原,而道義論應是構成美德的基本屬性②。對于一般道德和美德的區(qū)別,或認為是規(guī)則與主體的區(qū)分,或認為是抽象與具體的區(qū)分,或認為是底線與優(yōu)良的區(qū)分。本文參照唐代興《倫理學原理》的觀點,將倫理分為道德與美德兩個層面,道德層面是底線,是普遍性規(guī)范,基于功利論;美德層面是優(yōu)良,是個性化追求,基于道義論③。孝道既是基礎道德,其基本要求、原初內涵屬于社會成員普遍承擔的底線;同時也屬于美德,圣賢所提倡的盡力而為、達至盡善的高標準屬于優(yōu)良道德。兩個層面有各自的評判標準,將兩者綜合起來考察才更為全面和穩(wěn)妥。

1.功利論視角

對于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學界有不同看法,由此也造成對道德標準的不同認知。有學者直接將功利作為道德生成的原初目的或其本質:“‘增減每個人利益總量或‘增減全社會和每個人利益總量是衡量一切行為之善惡和一切道德之優(yōu)劣的道德終極標準,更確切些說,是道德的終極總標準。”④也就是說,維護實實在在的利益,而非某種抽象的理念和規(guī)則,才是道德的本質,故墨子直截了當?shù)卣f“義,利也”(《墨子·經(jīng)上》),程頤也認為:“義與利,只是個公與私也。才出義,便以利言也?!雹贋楣词橇x,也直接指出了神圣道德的利益本質。將利益作為衡量標準并非導致非正義,因為其遵從這些條件,最大利益凈余額:利益沖突的道德終極標準;最大多數(shù)人的最大利益:他人之間利益沖突的道德終極標準;無私利他:己他利益沖突的道德終極標準;無害一人地增進利益總量:利益不相沖突的道德終極標準②。

從這一角度來看,剝開附加在孝道身上的層層光環(huán),就會發(fā)現(xiàn)其作為一種倫理觀念,本質其實是追求家庭(族)總體利益和社會總體利益的最大化。一般認為代際撫養(yǎng)在西方是接力模式,在中國是反饋模式,這種反饋也可從經(jīng)濟學角度得到驗證:“在信貸市場極不完備的古代,孝道作為一個獨特的代際契約履約機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代際契約中的證實和承諾問題,從而以一種增加儲蓄的方式有效促進古代社會的經(jīng)濟增長?!雹劢?jīng)濟反饋正是功利性的。除了物質化的儲蓄代際轉移外,非物質化的家族的溫情、和諧也是一種利益,正如《禮記·禮運》所言:“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币虼耍覀円q證看待孝道所隱含的義與利,評價孝道是否合理的重要標準便應是看其是否促進了家庭(族)利益及社會利益的最大化。

近代以來之所以有“愚孝”“禮教吃人”的評價和論斷,就是因為常為了長輩較小的利益或某種抽象的理念而極大地犧牲子女的權益甚至生命,大大超過了利益與情感的分際,損害與回報嚴重失衡,沒有帶來家庭(族)或社會利益的最大化。如孔子認為“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意即守孝期內不改變父親的作法,這是為尊重、維護父親的意志與權威。但從現(xiàn)實角度看,對父母不合理的作法應盡快改正才更為恰當,生前也可提出建議,這從根本上反而有利于維護家庭利益與父母的聲譽。再如王祥臥冰求鯉、郭巨埋兒養(yǎng)母,孩子在父母眼里只有倫理上的意義而無生命本身的意義,孝絕對性地壓倒了慈??傮w利益的失衡實際上也反映在愛與差等的消長上,子女的權益被壓縮、剝奪,自然就減弱了愛的自然得到與真心付出。

2.道義論視角

美德論則將人作為重心,從人的內心探索道德發(fā)展,強調的是人們自身所具有的善性及其對人德行發(fā)展的意義,而不是抽象的規(guī)則或行為及結果。美德基于道義論,“美德的存在本質,是求義。美德的生存本質,是合意,其求義行為就是做到個性、自由、性情的情境化張揚?!薄皬谋举|講,美德也是求利的,只是美德之所求之利不是物質性的利,而是更高水平的心靈利益、精神利益、情感利益甚至是認知、思想、個性、性情等方面的利益。”④與道德的普遍適用、統(tǒng)一要求不同,美德具有個性化、情境化特點。

有域外學者指出:“中國人的道德自我修養(yǎng)論的核心是美德概念?!薄叭寮乙恢抡J為,美德要通過道德自我修養(yǎng)來發(fā)展,直到美德成為習慣和人品觀念。這一修養(yǎng)過程不僅是成為好人、善人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成為全人的過程。”⑤雖然此處所說美德內涵與本文所用略有不同,但上述觀點基本成立。儒家認為孝道是美德的基礎,故在古人看來孝道本身就是美善之德,孝道教育和實踐的重要目的便是使人人成為知孝、守孝、崇孝的人,并以此為基點促進個人德行的全面發(fā)展。在此過程中,考量的重點不是行孝的功利性后果和客觀的規(guī)則,而是行為人強烈的主觀意愿、濃厚的親情溫度和向善的自我滿足。古代孝道的核心評價視角便是美德,將原本屬于基礎道德的原初內涵、基本要求拔高為優(yōu)良道德,具體表現(xiàn)在神圣化定位、單向度發(fā)展及盡心力付出,并產(chǎn)生了大量感人的孝子故事。作為美德,評價時關鍵是看是否屬于孝行、是否符合孝道、是否符合個人精神追求的初心,至于行孝收獲的利益,所依規(guī)則是否合理,是否與其他禮教、法令沖突等,并非判斷的重點。

當代仍需明確肯定孝道的美德視角,包括兩方面:一是行孝是正義善舉,是家庭秩序和情感賴以產(chǎn)生的基礎。也就是說,合理的知孝、行孝本身就值得肯定,而不僅僅是從孝道的規(guī)則是否適用特定情境、結果是否符合利益預期來判定。二是對于子女盡心盡力、超出必要層面要求的孝行,只要是自愿的、個人認為應該且由此獲得了自我滿足,就應該認可和肯定。

上述道德與美德兩種視角都有各自的適用范圍,對孝道合理與否的判定應當將兩方面綜合起來,進行持中的判斷。這也就意味著對孝道的評判實際上是平衡度的把握,不明顯偏向任何一種視角—孝道應盡可能符合家庭(族)全體成員的最大利益;遵守基本的、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符合一般的道德認知和理念;對于個人自愿的、超出必要限度的孝行可以不普遍提倡,但應該肯定??傮w而言,孝道應具有普遍適用性,又有個別靈活性;既是可具體測量評價的,又具有一定的超越性、抽象性;既是一種理性的認知,也充盈著自然情感。

三傳統(tǒng)孝道轉化創(chuàng)新的具體思路

當代孝道體系正在建設過程中,大家普遍認為孝道是必要的,但其內涵、評判標準已與古代有較大差別,基于這種差別的具體規(guī)定性方面卻并未形成較為明確和穩(wěn)固的理念與做法,特別是面對新時代、新條件,如何對傳統(tǒng)孝道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既不復古也不拋棄,通過具體路徑、方式,使其在當代土壤中開花結果?這些依然需要進行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轉化創(chuàng)新首先需要進行內涵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需依據(jù)當代孝道的評判標準和定位重新確定其內涵,前文討論孝道的當代評判標準時已涉及內涵轉換,要點是基于民主平等觀念,聚焦處于家庭第一層級、屬于原初內涵的贍養(yǎng)、愛敬、順從,并適當改變具體要求;對家族第二層級的內涵予以簡化;社會層面不強調孝道對倫理道德的支配地位;國家層面放棄以孝治國。重新界定內涵的根本目的是使孝道符合當代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使孝道成為可接受、可實行的公序良俗,重新成為民眾心目中理所應當?shù)男袨椋脖阌谠诋敶鷤惱韺W體系下進行探索。

當代孝道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除了繼承傳統(tǒng)孝道至今仍存的合理之處,摒棄不合理之處,關鍵是改變、轉化合理與不合理共生的部分,根據(jù)當今社會理念和條件創(chuàng)造新的,過去沒有的方式。

(一)厘清觀念做法

目前,孝道建設屬于繼承與發(fā)展的二重奏,傳統(tǒng)的慣性依然強大,首先需要依據(jù)孝道評判標準,厘清一些典型觀念和做法,思考一些典型問題。其中核心問題是區(qū)分普適性、強制性的道德層面與基于個性化、自愿性的美德層面,即作為普遍約束力層面的孝道,需將平等互惠作為基本理念,破除孝道的單向度服從和超過必要限度的付出,追求家庭成員總體利益的最大化;而作為具體情境化層面的孝道,可以有更多靈活的體現(xiàn)方式,如心甘情愿地超限度付出,追求長幼心靈契合及個體精神建構。作為普遍適用的典型觀念和做法,應該使其處于道德層面,而不應隨意拔高到美德層面。

1.典型觀念反思

孝道屬于代際關系,代際關系的核心在于權利與義務的界定與擔當。在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的演進過程中,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也在演進中,一些觀念尚帶有較多傳統(tǒng)不合理色彩或較為絕對,需要在轉化創(chuàng)新過程中首先厘清。具體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如何看待子女對父母的單向度服從。一些古代流行的觀念現(xiàn)在依然縈繞在很多人心中,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滿足父母心愿即為不孝”。事實上,不能將順從作為當今孝道的核心要素,在信息化社會中,子女掌握的信息與技能往往比長輩更多、更新,與農業(yè)社會有根本差異,加之當今已非等級社會,沒必要完全服從長輩。父慈與子孝應是相互依存的,或者說父慈是子孝的前提。如果父母不慈,如不盡撫養(yǎng)義務、長期態(tài)度惡劣甚至加害等,則對子女就少恩或無恩甚至有罪,子女就可以少孝,不必一味遷就。另外,有些長輩(特別是老年人)因各種原因有時會提出一些超限度要求,給晚輩造成較大負擔,而自身受益并不大,按照倫理學的功利論原理,晚輩就可以適當拒絕。

二是如何看待父母生養(yǎng)之恩。在傳統(tǒng)觀念中,賦予生命本身就是父母對子女最大的恩惠,“生我者父母”成為古代文獻中的常見語,蘊含著對父母生育之恩無可置疑的認可、敬畏和感恩,于是“父母的生養(yǎng)之恩需無條件報答”也成為流行觀念。實際上父母撫養(yǎng)孩子自然辛苦,但也非純粹的付出,因為撫養(yǎng)過程中也獲得了很多樂趣和親情,獲得了人生完整的體驗及生命的延續(xù)。因此,生與養(yǎng)兩方面對子女都非絕對、單一的付出,也就不能以此為理由要求子女無條件地回報生養(yǎng)之恩。

三是如何看待父母管教與法律平等的沖突。當今長幼法律平等并不意味著父母不可以管教,法律意義上的人權、人格平等并不意味著家長與未成年子女在家庭權利與義務上的完全平等,管教與服從是二者應有的基本狀態(tài),這是人類延續(xù)的必然要求,并不因古代是等級制而當今是民主制而有根本不同,差異只在于管教與服從的方式及程度。有學者指出:“西方現(xiàn)代社會提倡的自由、平等原則,不僅首先不是從家庭開始的,甚至很多重要的思想家從未想到過要把這一原則貫徹到家庭當中?!雹偌彝ト穗H關系有其特殊性,中國更是如此,需要把握好維護子女權利與服從父母管教之間的關系。

2.典型做法反思

如何使孝道落實到現(xiàn)實生活中,近些年學校、社會等進行了不少探索。人類活動常把重要的事件和環(huán)節(jié)儀式化,以起到強調、固化、宣傳、督促、評價等作用。古代孝道很多方面就走向程序化、儀式化,如昏定晨省、喪禮祭禮等,為孝道的推廣、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當代一些孝道實踐活動也部分地走向公共的、非合理限度的儀式化,在當代孝道內涵轉變、作用弱化的背景下,就欠缺合理性。最典型的是提倡為父母洗腳,甚至有學校將幾百學生和家長集中在操場上洗腳。其他如每天固定說感謝父母、為父母捶背、為父母泡茶等,就未免生硬,反而拉大了親子之間的距離,沒有做到家庭成員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及長幼真誠情感的培養(yǎng)。孝道教育要按長輩實際的需求開展,不能追求形式和作秀,子女原則上應是做自己分內應做、父母不能做及不便做的事情,如做家務、照顧病患、情感交流等,這才符合當代價值觀及作為道德的孝道評判標準。另外,對于民眾而言,道德培養(yǎng)的內化目標應是達到“百姓日用而不知”(《周易·系辭上》),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貫徹在日常實踐中,而非成為顯性的儀式,這更符合日常道德的特點。

(二)創(chuàng)新規(guī)則條目

孝道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形成了明確的規(guī)則并取得了絕對權威,集中體現(xiàn)在《禮記》《論語》《孟子》《孝經(jīng)》等典籍的相關論述。漢代在“以孝治國”理念下得到全面發(fā)展,以后歷代不斷補充完善,并上升到法律層面,形成了穩(wěn)固而成熟的規(guī)則體系和信仰理念,各種族規(guī)、鄉(xiāng)約、蒙書、俗文學、法律文書等都有各種具體化的規(guī)則、做法。其好處是使人們有了相對簡單而明確的指引,可以照依相關理念、規(guī)矩、事例去做即可,不必考慮規(guī)則是否合理、結果是否正確等復雜問題,對孝道的推廣普及、深入人心起到了積極作用。

當今也應在不同層面(如政府、社區(qū)、學校等)、不同場合,將孝道的具體理念和要求有針對性地條目化,從而有明確的標準和指引,不但作為教育資源供人效法遵循,也作為獎懲依據(jù)使用,使民眾易解、易行、易評,對孝道觀念的普及、固化提供保障,而不是停留在孝敬的空泛提倡上。條目化實際上就是轉化創(chuàng)新的過程,條目所列既有理念,也有具體做法,都需符合當代價值觀、社會條件及孝道評判標準,編寫過程就是對孝道主動認識思考、生活化情境化的過程,是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

編創(chuàng)孝道條目自然包括對傳統(tǒng)孝道理念和規(guī)則進行借鑒、對比并創(chuàng)新,其基本思路是“遺貌取神”—傳承精神,改變做法。要想使固有文本重新鮮活起來,變得可學、可用,就必須依據(jù)當代條件變化,對其實施方式進行新的探索。對于古代沒有或少有的情況當今更應該創(chuàng)新,如父母與子女常分居兩地,父母也不需要物質贍養(yǎng),而需要子女的精神交流??傊?,孝道的具體實踐紛繁復雜,尚有很大開拓空間,需要根據(jù)不同情況去發(fā)掘探索,并提煉成簡明的條目規(guī)則。

作為規(guī)則應當處于道德層面,是普遍可實施的,一些個別美德式情形不可成為規(guī)則。如有子女偶爾很情愿地像子路百里負米那樣,花較大代價為父母求得理想食物,再如有報道說幾個子女為全力照顧植物人母親,都不娶不嫁。這些行為我們都可以敬佩,但應作為個案對待,不能作為普遍性的準則加以提倡和要求,否則有違美德的自愿原則。

編創(chuàng)的規(guī)則條目不但要提倡、規(guī)定子女應盡的義務,也要提出長輩的義務并限制其權力,使其盡到慈惠、撫養(yǎng)的義務,并體諒子女處境,防止一些過分要求。

(三)選編適宜文本

孝道從古代而來,不可避免地需從古代吸取養(yǎng)分,而古代孝道理念主要體現(xiàn)在相關經(jīng)典文本中,文本既是孝道形成、成熟的載體,又是宣揚、傳承的媒介和依據(jù),具有經(jīng)典性、便捷性。當代孝道的轉化創(chuàng)新也需借助經(jīng)典文本,包括傳統(tǒng)的與新編的。傳統(tǒng)文本重在提供理論依據(jù)、精神指引和經(jīng)典做法,新編文本重在提煉當代理念、做法并條理化。目前,因孝道轉化創(chuàng)新正在實踐中,在理念闡釋與行為示范兩個層面尚未取得廣泛共識,各層面的新編文本不多,堪稱經(jīng)典的更少,故學校等更多的是利用傳統(tǒng)文本舊瓶裝新酒,繼承的同時加以發(fā)展。

傳統(tǒng)文本最大問題是其理念、做法不能完全適用于當下,故常遭人詬病。不過,在不得不倚重傳統(tǒng)文本的當下,應當以轉化創(chuàng)新的視角來審視,不是看靜態(tài)的文本是否符合當代觀念,而是看其基本精神是否有轉化創(chuàng)新的可能與價值,若能經(jīng)過轉化創(chuàng)新成為經(jīng)典、實用的文本,就是可資利用的文本。典型的如《弟子規(guī)》,社會爭議頗大,尤其是開篇的孝悌部分,貶者(主要是一些學者)認為其迂腐過時,褒者(主要是教育者)認為其細致可行,爭論未已。若從轉化創(chuàng)新角度看,可以取其孝養(yǎng)敬老精神,改變、創(chuàng)新具體做法,則其所述行為規(guī)范大都繼續(xù)可用。其他如《論語》《孟子》《禮記》等經(jīng)典和后世文獻中,都有不少較為典范、基本不違孝道原初內涵、當代可轉化利用的表述,可選取構成理念性文本。同時可選取歷代比較典型而又符合情理,當今仍適合作為示范的故事,也可加上當代典型故事,構成新的孝道故事譜系,作為教育普及的樣例。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家與經(jīng)學層面代表的《孝經(jīng)》與作為民間與故事層面代表的《二十四孝》,很多理念及做法與當代要求差異較大,不大適合學習利用。

(四)由孝走向仁愛

孝道固然產(chǎn)生于家庭,最初屬于私德,卻可以向公德推衍。仁為儒家理念的核心,而孝是仁的基礎:“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其思路在于:“仁”是道德的基礎,道德倫理并不只是供人遵循的冷冰冰的條文規(guī)范,而是建立在社會成員相互慈愛、溫情、禮讓的基礎上。孝(悌是其衍生觀念)則是仁的基礎—父母是對自己恩情最多、最為親近之人,仁愛之心首先應產(chǎn)生于、施之于父母,一個不孝、對父母缺乏恩情與敬意的人,是不可能對其他人有仁愛之心的。有了孝心,就有了將仁愛之心推廣到其他社會成員身上的基礎,就可以培養(yǎng)出比較深厚、完善的道德,故《孝經(jīng)》認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所謂仁愛之心,是一種利他型品質,是典型的美德。這一思路當今仍然是可借鑒的。

從倫理學角度看,美德重在人內在善性的培養(yǎng),“美德倫理學力圖造就的是善良的即有道德的人,而不光是善良的行為或規(guī)則,不是光指導遵守預先制定之規(guī)則的機器人,或根據(jù)幻想而行動、努力求得好結果的人。它試圖激勵人們行善而培養(yǎng)美德觀念,其目的在于造就此后能持續(xù)行善的、有道德習慣的好人?!雹俸芏嗟赖乱筇貏e是社會公德多是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的“規(guī)范”,缺乏仁愛之心的底蘊,只能做到有秩序、不出錯,而古代儒家倫理道德以孝為基礎、仁為核心,能導向情感化與內化,從而較好地實現(xiàn)德治。由此,當今在提倡個人性孝道的同時,要著眼于提高社會整體道德水平,讓學生及民眾認識到孝與其他道德規(guī)范的關系,由孝而產(chǎn)生對他人的仁愛之心,將本為私德的孝道遷移到社會公德中去,由“老吾老”而及于“人之老”,由“兄道友”而及于“皆親愛”,將社會道德建設提升到更高層次。同時,由“親親而仁民”可以到“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推及到對自然的尊重、親近、順應之心,在更廣闊的背景上提升個體人生境界。當然,這種遷移應是建立在精神性相通基礎上的轉化,而非如古代那樣直接將私德延伸、作用到公德領域,或以孝道統(tǒng)領其他倫理道德。這就要求孝道轉化創(chuàng)新時應置于更深廣的背景下來考量,思考孝道的理念與做法如何導向個人德性的自我圓滿,如何導向社會整體道德水平的提升及和諧發(fā)展。

(五)借助實踐創(chuàng)新

目前在家庭、社會及學校開展了不少立足于傳統(tǒng)文化的實踐活動,如弘揚優(yōu)良家風、新鄉(xiāng)賢治村、中小學傳統(tǒng)文化教育等,可以將孝道融入其中,并進行轉化創(chuàng)新。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離婁上》)在倫理性文化的背景下,家訓家風直接體現(xiàn)著儒家核心價值觀,其中睦親揚善是家訓家風的根基,而孝道是其第一要義,明清時尤其如此。當代家庭依然是社會的最小細胞,是道德教育的第一場所,弘揚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yōu)良家風,是提升整個社會優(yōu)良風氣和道德建設的基礎。符合時代價值觀的孝道依然是當今優(yōu)良家風的基礎性要素,弘揚優(yōu)良家風當然包含對孝道的重視與弘揚。家風具有鮮明的生活化特點,將德行理念貫徹在具體而微的日常實踐中,在“具體如何做”的展開中自然蘊含著創(chuàng)造性。以孝道而言,需要依據(jù)當代社會觀念、社會條件,將孝道化為可接受、可執(zhí)行的具體行為,需要在觀念與現(xiàn)實、精神與物質、暫時與長遠、老輩與新代等之間綜合考量,采取物質利益、情感收益最大化的方式,其間包含有大量創(chuàng)造性、創(chuàng)新性空間。家風也具有鮮明的個性化特點,每個家庭成員的職業(yè)、經(jīng)歷、年齡、個性等都不同,父母與子女的各種關系也千差萬別,對孝道的理解、要求也就不同。這就需要根據(jù)家庭情況,在符合孝道基本內涵基礎上,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制定個性化的家規(guī)家誡和相處之道。進一步看,借助弘揚優(yōu)良家風進行孝道的轉化創(chuàng)新實踐的同時,孝道實踐形式本身也為家庭教育形式創(chuàng)新提供了思路與保障。

近年來在鄉(xiāng)村振興背景下,不少地方開始探索“新鄉(xiāng)賢治村”模式。新鄉(xiāng)賢借鑒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鄉(xiāng)紳”階層的定位及作用,將有德望、有才干、有熱情的當?shù)丶芭c當?shù)叵嚓P的人員組織起來,對現(xiàn)有鄉(xiāng)村行政運行起到輔助、補充作用,深入村民日常生活,著眼于鄰里和睦、禮俗改進、道德提升、民生改善、民主監(jiān)督等。新鄉(xiāng)賢治村“應深入挖掘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中鄉(xiāng)賢文化所蘊含的諸如向上向善、尊老愛幼、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等道德規(guī)范”①,孝道及以其為基礎形成的宗族,是傳統(tǒng)社會中鄉(xiāng)村自治的基本依托,當代雖然在價值觀念、經(jīng)濟方式、人口流動等因素變動作用下,孝道受到較大沖擊,但在鄉(xiāng)村依然有較深厚的基礎,也是人際關系、道德建設的基石。新鄉(xiāng)賢治村,需要在借鑒傳統(tǒng)基礎上,根據(jù)當下鄉(xiāng)村建設現(xiàn)實及需求,重建孝道的理念、規(guī)約及具體做法,特別是根據(jù)各地具體情況,針對與孝道相關的家庭矛盾、不當禮俗等,將孝道的合理內涵和評判標準創(chuàng)造性運用到具體事例中,并帶動整個民風社風轉變,助力民俗文化健康發(fā)展。這將是新鄉(xiāng)賢治村中富有挑戰(zhàn)性的部分。

孝道是理念,更是實踐,對它的轉化創(chuàng)新,需要仔細梳理其內涵的不同層次,考察其在歷史上的演進趨向,準確把握具有核心特質的原初內涵。需依據(jù)當代思想觀念及社會條件,確立孝道合理的評判標準,并由此確定當代內涵價值,為轉化創(chuàng)新提供理論依據(jù)。在此基礎上,依托現(xiàn)實生活大力弘揚孝道,根據(jù)具體情境轉變理念、編創(chuàng)條規(guī),并付諸具體實踐,在具體而微的做法中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轉化創(chuàng)新,并在其中運用、檢驗、完善孝道的當代內涵和價值研究,使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創(chuàng)新在雙向互動中不斷深化。孝道作為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性范疇,其轉化創(chuàng)新的理論與實踐具有重要的導向性,可為其他傳統(tǒng)文化范疇提供借鑒。

Connotation, Evaluation and Contemporary Innovation of Filial Piety

ZHANG Ping-ren

Abstract: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filial piety to glow with vitality. To distinguish the level of the connotation of filial piety and to sort out its development trend since its formation are the basis to grasp its core connotation and inherit its spiritual value. The criteria for judging filial piety in the social dimension are limited to family,equality and autonomy,and simplified obligations;and the criteria in the ethical dimension should be grasped comprehensively and bal- anc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tilitarianism and deontology.Based on the new connotation of filial piety in the contemporary era,the specific ways to transform and innovate include clarifying typical concepts and practices,making new rules and i- tems,selecting and compiling appropriate texts, extending the spirit of filial pietyto more moral fields,and promoting its innovation in specific practical activities.

Keywords:filialpiety;connotation;evaluation;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責任編輯:龔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