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約577秒后,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飛行乘組狀態(tài)良好,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23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第3次載人飛行任務。飛船入軌后,將按照預定程序,與空間站組合體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續(xù),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將進駐天和核心艙,開啟為期6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空間站平臺維護與照料、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艙段轉移等工作以及空間科學實驗、技術試驗。
目前,空間站組合體已進入對接軌道,狀態(tài)良好,滿足與神舟十四號交會對接的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
從中國進入太空第一人楊利偉,到首位在軌100天的聶海勝,再到首位出艙女航天員王亞平……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三號,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中國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從未停止。
(選自《光明日報》2022年6月5日)
◆素材解讀
1.肩負重任。宇航員為期6個月的在軌,將完成一系列的任務,見證并推動中國空間站完成建造并轉入在軌運營階段,任務艱巨,意義重大。
2.航天精神。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為了完成“飛天夢”,克服困難,不斷奮斗,孕育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偉大的載人航天精神。
◆適用話題
肩負重任 航天精神 家國情懷 科技文明
【李學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