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非文學期刊正名及其重要意義與廣闊前景

2022-05-30 05:39凌孟華
中國出版史研究 2022年3期
關鍵詞:文學期刊現代文學抗戰(zhàn)

編者按:近年來,建立中國現代文學史料學已成共識,對現代文學文獻的輯佚、考辨與整理,也被研究者們自覺地應用于研究中,成為推進現代文學研究的重要原則和方法。凌孟華《烽火遺篇:抗戰(zhàn)時期作家佚作與版本》(已收入本刊編輯部的“中國出版史研究”系列,預計于2022年10月出版)一書以“非文學期刊”視野考察抗戰(zhàn)文學,進行抗戰(zhàn)文學輯佚研究,進一步拓展抗戰(zhàn)文學史料發(fā)掘的深度和廣度。本期輯錄該書的序言部分,提出“文學期刊”和“非文學期刊”的兩分法,并為“非文學期刊”正名,輯錄重要作家佚作,并在精心??被A上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廣闊前景。從本期開始,將原“書評”欄目擴展為“書評·書序·書摘”,以期更加全面、及時、充分地反映學界前沿動態(tài)和最新研究成果,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邏輯學告訴我們,劃分是明確概念全部外延的邏輯方法。其中“二分法”是一種特殊的劃分方法,它以“有無某種屬性”為根據,把一個母項劃分為一個正概念和一個負概念兩個子項,正概念反映有某種屬性,而負概念反映沒有這種屬性,如金屬與非金屬、生物與非生物等。這是邏輯學常識。

“文學”與“非文學”也是“二分法”的結果,二者之間的復雜聯系甚至互相轉化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文學問題,引起學界很多關注。諸如欒棟先生關于“文學非文學”“文學既是文學,而又另有所是”的觀點及其“辟文學”主張[欒棟:《辟文學通解——兼論文學非文學》,《文學評論》2008年第3期。],就頗有啟示意義。

與之相應,“文學期刊”與“非文學期刊”的劃分也是“二分法”的運用,其“有無某種屬性”之“屬性”,就是主觀上和客觀上都主要發(fā)表各體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翻譯、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研究等作品的屬性。具有這種屬性的期刊,就是“文學期刊”,不具有這種屬性的期刊,就是“非文學期刊”。這里不僅要查看期刊客觀呈現出來的欄目設置、版面內容等因素,還要考量刊物編者在《發(fā)刊詞》《編后記》《征稿啟事》及廣告宣傳等文字中透露出來的主觀愿望和訴求,把他們的“心”與“跡”結合起來。

當然,“非文學期刊”涉及的范圍非常之廣泛,又可進一步以“文學相關內容”之有無作為“屬性”再次進行“二分法”劃分。在這個意義上,具有此種屬性,才接近劉增人先生所說的“涉文學期刊”,其實應該稱作“涉文學型非文學期刊”;而沒有這種屬性的所有非文學期刊,都可以稱作“其他非文學期刊”。對于現代文學研究界而言,非文學期刊史料發(fā)掘的重點,自然是“涉文學型非文學期刊”。但是否與文學有“涉”,需要翻閱核查之后方能知曉。所以,理論上全部“非文學期刊”都可以是現代文學史料研究的考察對象。

至此,可以嘗試為“非文學期刊”下一簡單定義,以便為之辨正名分。所謂“非文學期刊”,是指不以“文學”為目的,主要刊載“非文學”內容,在主要方面不具有“文學”屬性的期刊。其中發(fā)表有部分各體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翻譯、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研究等作品的,為“涉文學型非文學期刊”,此外的為“其他非文學期刊”。

值得指出的是,我們這里的“涉文學型非文學期刊”與劉增人先生提出的“涉文學期刊”并不是同一概念,并不是繞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原點,而是基于不同的邏輯,有著重要的區(qū)別。也就是說,“涉文學期刊”在邏輯上對應的是“文學期刊”,而“涉文學型非文學期刊”的邏輯對應是“其他非文學期刊”?!吧嫖膶W期刊”是作為“期刊”之一類,而“涉文學型非文學期刊”只是“非文學期刊”之一類,其再上一級單位才是“期刊”,二者不在同一個邏輯層面。兩者的首要區(qū)別在于立足點或曰立場不同,“涉文學期刊”的立足點(立場)在“文學期刊”,試圖將“涉文學期刊”納入“文學期刊”研究,完成對“涉文學期刊”的收編;而“涉文學型非文學期刊”的立足點(立場)在“非文學期刊”,正視相關刊物的“非文學期刊”屬性,客觀地討論“非文學期刊”及其中的部分文學內容。也就是說,“涉文學期刊”首先關注的是“文學”,是因涉及文學而關注“期刊”,其處理方式類乎文學期刊,把“非文學期刊”當作“文學期刊”進行梳理;而“涉文學型非文學期刊”首先關注的是“期刊”,繼而注目其中的“文學”,其討論角度不同于文學期刊,把“非文學期刊”視為“期刊”本身進行發(fā)掘。

在我們看來,為“非文學期刊”正名,回到“非文學期刊”,以“非文學期刊”視野考察抗日烽火中的抗戰(zhàn)文學(故本書命名凸顯“烽火”),進行抗戰(zhàn)文學拾遺輯佚研究(故本書命名強調“遺篇”),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值得期待的廣闊前景。具體而言,至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只有回到“非文學期刊”,才能正視“非文學期刊”在抗戰(zhàn)文學中的重要作用,厘清許多優(yōu)秀的經典抗戰(zhàn)作品首發(fā)于“非文學期刊”的歷史,還原“非文學期刊”與文學期刊既相互競爭又相互影響,共同形成抗戰(zhàn)文學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環(huán)境、場域與生態(tài)的文學史現場;能夠不再無奈地把非文學期刊納入文學期刊進行研究,告別名不副實的尷尬,理直氣壯地走進抗戰(zhàn)文學研究的殿堂。朱曉進曾指出:“20世紀各種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需求,尤其是包括戰(zhàn)爭、國共政治斗爭和黨內斗爭在內的政治原因,使20世紀成為一個非文學的世紀?!盵朱曉進等:《非文學的世紀:20世紀中國文學與政治文化關系史論》,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3頁。]在“非文學的世紀”,特別是抗戰(zhàn)時期,無論是共產黨系統(tǒng)、國民黨陣營或是“中間黨派”方面,甚至日偽勢力范圍,都支持、培植、出版著眾多的“非文學期刊”,深入的現代文學研究不僅需要繼續(xù)專門考察“文學與政治文化關系”,而且需要及時關注抗戰(zhàn)文學與“非文學期刊”的關系,輯校研究散佚在“非文學期刊”上的作家佚文和文學史料。比如《國訊》旬刊,就是典型的“中間黨派”雜志,主事者黃炎培及其背后的中華職業(yè)教育社,就是重要的“中間黨派”成員之一。已有成果指出:“中間黨派是在抗日戰(zhàn)爭這一民族危亡的時期產生、發(fā)展起來的國共兩黨以外的政黨和派別,以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為其社會基礎,以知識分子為主體,有獨立的政治主張或利益訴求?!盵周勇:《序》,楊力主編:《中國抗戰(zhàn)大后方中間黨派文獻資料選編》,重慶出版社2016年版,第27頁。]而翻開《中國抗戰(zhàn)大后方中間黨派文獻資料選編》(上、下),打頭的就是“中華職業(yè)教育社文獻資料選編”。《國訊》這樣的非文學期刊,及其文學內容與政治文化的關系,仍是一個有待研究的重要問題。

其次,只有回到“非文學期刊”,才能有效拓展抗戰(zhàn)文學研究的邊界,進一步彰顯抗戰(zhàn)文學與抗戰(zhàn)社會歷史的緊密聯系,展示她以文學的方式參與抗戰(zhàn)建國,推動抗戰(zhàn)動員,促成抗戰(zhàn)勝利的過程與實績;才能形成對中國現代文學形態(tài)變化的新認識,重新梳理其從雜文學形態(tài),到走向純文學形態(tài),再到抗戰(zhàn)時期重新迎來新的雜文學形態(tài)的發(fā)展歷程,正視抗戰(zhàn)文學的“雜文學形態(tài)”特征,形成抗戰(zhàn)文學研究觀念的創(chuàng)新與突圍。李怡曾指出,在大文學視野下解讀作家日記“并不是簡單地把這些定位模糊的文體捧進‘文學的光榮殿堂,而是在兼顧歷史性與文學性的方向上,挖掘中國知識分子思想、個性和情懷的別樣的表達,解釋一種屬于中國自己的文學樣式”[李怡:《大文學視野下的〈吳宓日記〉》,《文學評論》2015年第3期。]。我們強調回到“非文學期刊”,也不是簡單地把這些定位模糊的抗戰(zhàn)期刊“捧進‘文學的光榮殿堂”,而是“在兼顧歷史性與文學性的方向上,挖掘中國知識分子思想、個性和情懷的別樣的表達”,解釋一種屬于中國抗戰(zhàn)文學的存在方式。這種存在方式的最突出特點,即其“雜文學形態(tài)”。

抗戰(zhàn)時期,作家的身份非常復雜。無論是郭沫若、茅盾,還是老舍、曹禺,以及其他更多的文學作者,往往都會或多或少地參與一些戰(zhàn)時組織與戰(zhàn)時團體,在原有的作家身份之外,有了在戰(zhàn)時背景下形形色色的新頭銜。郭沫若之于第三廳與文工會,老舍之于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就是典型的例子。而身份的變化會帶來文學活動與文學書寫的變化,包括體裁、內容、語言形式等,特別是在一些特殊的場合可能留下純文學觀念不能涵蓋的雜文學作品。與此同時,還有跨界的新進文學作者加入抗戰(zhàn)文學活動,比如政界、軍界、商界、教育界人士,包括青年學生、職員等,他們創(chuàng)作的作品,也多有不拘體裁、內容和語言形式的雜文學特征,進一步豐富了抗戰(zhàn)文學的駁雜景觀。僅報告文學方面,就有論者指出其“作者的廣泛性”,強調“他們中間不僅有詩人,小說家,戲劇藝術家,還有工人,士兵和學生;不僅有叱咤風云的將軍,還有政府官員和各黨派民主人士”[孫震、梁國?。骸逗笥洝罚桃爸骶帲骸吨袊谷諔?zhàn)爭時期大后方文學書系》第4編報告文學第3集,重慶出版社1989年版,第2226頁。]。

抗戰(zhàn)時期,現實的社會生活異常復雜。即使是和平年代的衣食住行、柴米油鹽、婚喪嫁娶、紀念、祝壽、祭祀、考察、演講等日常生活,也因為戰(zhàn)爭的影響而在內容、方式、質量、規(guī)模等方面有了新的變化,打上了戰(zhàn)時色彩。而那些和平年代沒有的生活內容,比如募捐、獻金、流亡、逃難、雞毛信、防空洞、躲警報、過封鎖線、慰問傷兵、國際援助、戰(zhàn)時動員等,更是刺激著人們的神經,觸動著作家的靈魂。毫無疑問,戰(zhàn)時復雜的社會生活,影響著文學的活動,改寫著文學的內容,也改變著文學的形態(tài)。于是,文學作者們寫日記,憶行蹤,廣場上公開演講,朋友間詩詞唱和、鴻雁傳書,創(chuàng)作各體文學作品,投向各類報紙雜志,留下很多日記、游記、書信、演講記錄、紀念文章,甚至舊詩詞、壽言、祭文、悼詞、挽聯等,有著不同的語言形式,不同的文體樣式,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情感內容,超出了一般意義的“文學”范疇,形成抗戰(zhàn)文學的雜文學形態(tài)。

抗戰(zhàn)時期,文學與期刊的關系也相當復雜。一方面,不少文學期刊難以為繼,歇業(yè)的歇業(yè),??耐??,即使隨后又誕生了新的文學期刊,在總體上也呈現式微趨勢,不及戰(zhàn)前的規(guī)模與印刷水準;另一方面,是眾多非文學期刊涉足文學內容,刊發(fā)文學作品,發(fā)揮戰(zhàn)時背景之下文學的特殊作用,為讀者提供精神食糧,宣傳和鼓舞抗戰(zhàn)精神。雖然期刊又稱“雜志”,本來就有“雜”的特征,但隨著期刊的發(fā)展,分類清晰的專業(yè)性期刊越來越多,而在特殊的戰(zhàn)時文化背景下,文學受到特別的關注,得以游走在諸多文學期刊與非文學期刊之間,較之戰(zhàn)前戰(zhàn)后更為突出,也是客觀的事實。對于非文學期刊來說,往往看重的是文學本身,看重的是文學的精神力量,因而沒有過多的條件和限制,不論是白話文還是文言文,不論是新詩還是舊體,不論是紀實還是虛構,都給予刊發(fā)的機會和展示的舞臺,從而拆解了新文學與舊文學之間的壁壘,形成雅文學與俗文學的合流,以自身的一方天地,一個“公共空間”,呈現出抗戰(zhàn)文學雜文學形態(tài)之另一側影。

在我們看來,抗戰(zhàn)時期與文學關系復雜的各類文學期刊和非文學期刊展示著身份復雜的作家對復雜社會生活的書寫,形成其“雜文學”形態(tài),具有在語言選擇上文言詩文與白話作品并行不悖,在表現手法上虛構文學與紀實文學比翼齊飛,在表達方式上演講形態(tài)與述論形態(tài)相得益彰,在體裁上雅俗文學諸樣式皆齊備,在內容上大江南北各區(qū)域都兼容等特征。其中發(fā)表于非文學期刊之上的不少文言形態(tài)作品、紀實形態(tài)作品、演講形態(tài)作品與討論非文學問題的述論作品,往往超出了通常的“純文學”的范疇,似乎不便納入新文學的研究范疇。但若轉變考察觀念,就會發(fā)現這些作品正是抗戰(zhàn)文學之“雜文學形態(tài)”的重要表征。換言之,只有回到“非文學期刊”,整理研究其中豐富的作家佚作與文學史料,才能充分認識和把握抗戰(zhàn)文學的“雜文學形態(tài)”特征,以邊界的拓展和觀念的突圍促進抗戰(zhàn)文學研究的深入發(fā)展。

最后,只有回到“非文學期刊”,才能解釋抗戰(zhàn)文學輯佚研究與新史料發(fā)掘的特點與趨向,才能從新史料出發(fā),打開考察抗戰(zhàn)文學的“非文學期刊”窗口,看到抗戰(zhàn)文學發(fā)展變化的新景觀,也有助于解決目前抗戰(zhàn)文學輯佚研究的某些問題。所謂抗戰(zhàn)文學輯佚研究與新史料發(fā)掘的特點與趨向,是指從近二十年新發(fā)現佚作的創(chuàng)作年代看,第一個十年、第二個十年、抗戰(zhàn)時期與戰(zhàn)后時期并不平衡。從數量上看,在中國知網收錄的2001—2019年論文成果中,檢索篇名包含“佚”“軼”“新見”“新發(fā)現”等關鍵詞的成果,剔除無關現代文學的部分,總量約600篇,包含抗戰(zhàn)時期佚作的近190篇,所占比例近30%??紤]到“中國知網”收錄的期刊雖然宏富,但并未包含所有的重要報刊,所以600篇的統(tǒng)計數據還比較保守,而且發(fā)掘佚作的成果篇名并不包含前述關鍵詞的也絕非個例,比如商金林先生刊于《新文學史料》2009年第4期的長文《〈胡風全集〉中的空缺及修改》,解志熙先生刊于《文藝爭鳴》2014年第11期的《楊振聲隨筆復原拾遺錄》;比如《收獲》2013年第1期刊發(fā)的《沈從文書簡》,《現代中文學刊》2014年第5期發(fā)表的巴金《致鐘時函15通》(山口守整理)等。也就是說,近二十年事實上涉及抗戰(zhàn)期間作家佚作發(fā)掘的成果應該在230篇以上。新發(fā)掘的抗戰(zhàn)時期佚作之數量,已遠遠超過1950—2000年抗戰(zhàn)時期佚作發(fā)掘的總和,說明抗戰(zhàn)時期已成為作家佚作發(fā)掘的一個重要時段,得到快速的發(fā)展。從比例上看,抗戰(zhàn)時期(指全面抗戰(zhàn)時期,1937—1945年)佚作的比例已經漸漸超過其他時段。

縱觀這些抗戰(zhàn)文學佚作發(fā)掘成果,不難發(fā)現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關注到一些非文學期刊,并從中發(fā)掘出不少抗戰(zhàn)文學佚作,拓展了抗戰(zhàn)文學研究視野,豐富了抗戰(zhàn)文學研究史料,推進了相關作家研究的發(fā)展,如《振華校友通訊》《時代》《中國建設》《四友月刊》《抗戰(zhàn)十日畫刊》《江西地方教育》《聯合周報》《中華公論》《世界知識》《大眾文化》《青年大眾》《民族思潮》《文化先鋒》《自由論壇》等,這是值得肯定和欣喜的。需要追問的是,何以如此呢?

在我們看來,就是因為非文學期刊雖然全程陪伴著中國現代文學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在第一個十年、第二個十年均有重要作用和不俗表現,但其真正勃興,卻是在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之后。當抗日救亡、抗戰(zhàn)建國成為時代主題與社會訴求,包括文學期刊與非文學期刊在內的各種社會力量都要服務于抗戰(zhàn)需求,而文學正是抗戰(zhàn)宣傳、抗戰(zhàn)動員的有力武器與有效渠道,文學的精神食糧地位和精神動員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與發(fā)揮。1938年3月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召開成立大會時,就響亮地提出了“文章下鄉(xiāng)、文章入伍”口號,老舍在闡釋文章中更是直言“我們寧可以缺少一些槍炮,而不能缺乏戰(zhàn)斗的精神;抗戰(zhàn)文學便是戰(zhàn)斗精神的發(fā)動機”[老舍:《文章下鄉(xiāng),文章入伍》,《老舍全集》第17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314頁。]。所以,非文學期刊紛紛對文學敞開懷抱,借助文學的力量服務抗戰(zhàn)大業(yè),打開銷路,維持運營,而且不論新舊、文白、雅俗,也不管是聲音記錄還是文字書寫,只要能夠滿足為讀者提供精神食糧、思想武器與激勵抗戰(zhàn)之需要,就予以刊載。也就是說,在民族危亡的關頭,在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在全面抗戰(zhàn)的時代,文學期刊與非文學期刊的“專業(yè)”界限與壁壘似乎被有意無意地打破了,文學的純粹化歷程與純粹性追求似乎自然而然地解體了,非文學期刊不會因為自己的“專業(yè)”而拒絕文學作品,反而會暫時放下自己的“專業(yè)”來刊發(fā)文學作品;作家也不會因為非文學期刊的“不專業(yè)”而拒絕向其供稿,而是因地制宜地予以支持,甚至創(chuàng)作一些不夠“純文學”的作品。在我們看來,所謂“佚作”問題,其實原本是“非佚作”問題。作家在創(chuàng)作與投稿之際,不會預知此篇是否成為“佚作”,也不會有“佚作”與“非佚作”的區(qū)分,而是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柏鳌敝柏?,乃是在期刊傳播與全集整理過程中形成的。正是抗戰(zhàn)文學的特殊生態(tài),使得非文學期刊與文學的關系變得更加密切,使得眾多非文學期刊發(fā)表了大量的作家作品。而作家全集整理者的觀念與視野的局限,又使得這些作品長期散佚,使得非文學期刊在抗戰(zhàn)文學佚作輯校研究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有望在將來成為抗戰(zhàn)文學輯佚的主戰(zhàn)場。可以說是“非文學期刊”進一步形成和放大了抗戰(zhàn)文學的“雜文學”特征,從而表現出超越前后現代文學的最為突出的“雜文學”形態(tài)。對這種“雜文學”形態(tài)的重新勾勒與具體闡釋,有望以別樣的抗戰(zhàn)文學史觀打開抗戰(zhàn)文學的新視野,看到更加豐富復雜和全面的抗戰(zhàn)文學新景觀,從而推動抗戰(zhàn)文學研究的深入與“突圍”。

目前從非文學期刊中輯校研究抗戰(zhàn)文學佚作的成果有一個突出的問題,或曰不令人滿足的地方,就是研究者往往不太注意對相關非文學期刊的總體把握和介紹,有的介紹非常簡略,惜墨如金,三言兩語之后就不再繼續(xù),讓人意猶未盡;有的甚至僅在注釋中出現刊物名稱,并不進行相關的說明和交代,讀來一頭霧水。究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如篇幅限制、體例規(guī)約、個人寫作習慣使然、資料查閱范圍不夠等。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以作家為抗戰(zhàn)文學佚作發(fā)掘線索所致。這里不是說以作家為抗戰(zhàn)文學佚作發(fā)掘線索有什么不對,而是認為這樣可能形成如此局面:研究A作家的研究者在某報刊中找到A作家的某佚作,輯錄完成,就鳴金收兵;換一個關注B作家的研究者,又繼續(xù)翻閱某報刊,爬梳到B作家的某佚作,心滿意足,就班師回朝……我們知道,翻閱泛黃的民國期刊,搖動卷曲的縮微膠片,雖有陳子善先生所謂“發(fā)現的愉悅”,但王風先生“終于手酸目倦,又終至于犯困打盹”[王風:《后記》,《廢名集》第6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3579頁。]的經驗與劉增人先生“對我的視力和耐心的一種相當嚴峻的考驗”[劉增人:《一卷編就,滿頭霜雪——五十余年,我陪文學期刊走過》,劉增人等編著:《1872—1949文學期刊信息總匯》(4),青島出版社2015年版,第2頁。]之體會,也是人之常情,史料輯佚終究是劉增杰先生坦言的“人所共知的苦差事”[劉增杰:《厚積薄發(fā)——〈現代作家佚文考信錄〉序》,劉濤:《現代作家佚文考信錄》,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頁。]。那么,這種翻了再翻,搖了又搖,目倦復目倦,考驗加考驗的分頭發(fā)掘,明顯有重復勞動、效率不高之弊,不利于抗戰(zhàn)文學佚作發(fā)掘工作的順利推進。

而解決的辦法,或曰有助于問題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明確抗戰(zhàn)文學輯校研究的“非文學期刊”視野,探索以“非文學期刊”視野輯校研究抗戰(zhàn)文學佚作與文學史料的問題與方法,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完成一個根本轉變,即從以作家為線索的檢索搜羅轉變?yōu)橐云诳癁閱挝坏南到y(tǒng)發(fā)掘。

舉個小例子,比如江西泰和之四友實業(yè)公司文化部編輯的非文學期刊《四友月刊》。學者在介紹何其芳佚作《流亡瑣憶》時[李卉:《何其芳三、四十年代佚作輯錄與考訂》,《新文學史料》2012年第3期。],若能全面把握和梳理刊發(fā)這篇佚作的《四友月刊》,介紹其文學作者陣容和重要文學作品,那么,就可能提供發(fā)現臧克家佚詩《鐵的行列》的線索。要么自己發(fā)掘,要么為同行提供方便,都可以促成《鐵的行列》早些浮出水面,免去后來者的搜羅、翻閱之苦。而論者在討論臧克家佚詩《鐵的行列》時[李朝平:《臧克家佚作考略》,《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年第5期。],若能全面把握和介紹《四友月刊》的文學作者隊伍和文藝欄情況,就可以發(fā)現其中另外的一些重要作品,比如同期(第四期,1942年2月出版)發(fā)表的艾蕪之《學習民間文藝的長處》,就應當是《艾蕪全集》失收的一篇作于桂林的重要佚文(此文龔明德先生新著《艾蕪年譜》也沒有提及[龔明德執(zhí)筆:《艾蕪年譜》,四川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第81頁。],可供修訂時參考)。其“‘民間文藝是文藝作者的一只奶子”之說,仿佛是學到了民間文藝的長處,雖顯粗野,但形象生動,理在其中,富有生命力。也就是說,以期刊為單位對《四友月刊》這樣的非文學期刊進行系統(tǒng)發(fā)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推出更厚重更有價值的抗戰(zhàn)文學佚作發(fā)掘成果。

此外,我們雖然不贊同鄧集田將“有比較多的文學內容(一般要占刊物內容的1/4或1/3以上)”的綜合性期刊稱為“綜合性文學期刊”,以及“也算作文學期刊”的處理方式,但其“許多文學期刊都會適量刊登非文學性內容,綜合性期刊也一樣,常常到文學領域內搶生意,以便爭奪更多的讀者。這使得各種類型的期刊之間相互交錯的現象比較明顯”[鄧集田:《中國現代文學出版平臺:晚清民國時期文學出版情況統(tǒng)計與分析(1902—1949)》,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第80頁。]的觀點,卻是卓見。也就是說,非文學期刊可以有文學內容,而有的文學期刊也存在非文學內容;非文學期刊的文學內容不能左右其“非文學”屬性,文學期刊的非文學內容也不能改變其“文學”屬性。

總之,我們嘗試進一步為“非文學期刊”正名,都是出于對“非文學期刊”概念與相關問題之理論意義的自信與期許。聚焦非文學期刊,鉤沉其中散落的作家集外作品與相關史料,不僅能夠進一步拓展抗戰(zhàn)文學史料發(fā)掘的深度和廣度,而且能夠深度還原抗戰(zhàn)文學的歷史現場與原始形態(tài),照亮其結構與細節(jié),闡發(fā)其特質與規(guī)律,從而推動21世紀抗戰(zhàn)文學研究的縱深發(fā)展。

陳子善先生高度肯定筆者提出的輯佚應該具有“非文學期刊”視野之觀點,在給拙著《舊刊有聲:中國現代文學佚文輯校與版本考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6月版)撰寫的序言中指出“孟華的看法很有見地,確實為現代作家作品輯佚和從一個新的角度考察現代文學史打開了天地”,并以《現代中文學刊》2018年發(fā)表的輯佚成果為例,指出“研究者在《聚星月刊》上發(fā)現了多篇‘東郭生(周作人)的集外文,在《春秋導報》上發(fā)現了沈從文、穆旦、汪曾祺等的集外文,等等,都是‘非文學期刊輯佚的可喜收獲,也都驗證了孟華的這個主張”[陳子善:《序言》,凌孟華:《舊刊有聲:中國現代文學佚文輯校與版本考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2頁。]。

王富仁先生三十多年前就有“開創(chuàng)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新局面”需要四個“新”(即“新的眼光”“新的角度”“新的標準”“新的態(tài)度”[王富仁:《開創(chuàng)新局面所需要的“新”》,《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4年第1期。])的倡導,我們以為,若以“非文學期刊”的眼光、角度、標準和態(tài)度考察抗戰(zhàn)文學,拓展抗戰(zhàn)文學研究的“非文學期刊”視野,完全有可能打開抗戰(zhàn)文學研究和史料發(fā)掘的“新局面”。我們希望有更多師友就“非文學期刊”概念及其意義與前景展開討論,在“非文學期刊”的旗幟之下匯集更多同路人,共同致力于抗戰(zhàn)文學新史料的發(fā)掘與研究事業(yè)。

金宏宇帶有輯佚學總結與研究性質的重要論文《中國現代文學輯佚的學術規(guī)范與價值判斷》指出,“在發(fā)現的喜悅之中,更需要對輯佚的學術規(guī)范和價值層面進行‘二重批判,質疑、審思輯佚成果”,認為“佚文的價值只有在進一步的闡發(fā)中才能充分體現,否則,搜集得再全再備都是死的文獻和史料”[金宏宇:《中國現代文學輯佚的學術規(guī)范與價值判斷》,《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3期。]。王本朝也強調“能夠發(fā)現文獻史料對研究非常重要,能夠運用好文獻史料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有一個非常形象的說法——“發(fā)掘文獻史料如同為別人抬轎子,能夠對文獻史料加以有效研究,也還要會坐轎子”[王本朝:《序二》,凌孟華:《故紙無言:民國文學文獻脞談錄》,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頁。]。的確,甘于抬轎子,樂于抬轎子固然是輯佚者的自由和權利,也是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選擇;但是,也許只有坐上轎子之后,輯佚者才會有更高的眼光、更廣的視野,才能看得更清晰更完整,想得更深入更透徹,才能走得更持久更遙遠,才能為現代文學研究作出更大的貢獻。也即陳子善先生所言:“如果有更敏銳的文學史視野,有更準確的學術判斷,還有更扎實的文本分析能力,那么現代作家集外文的和集外書簡的蒐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就一定會減少隨意性,更具學術性?!盵陳子善:《序一》,宮立:《中國現代作家佚文佚簡考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第3頁。]

還是在《舊刊有聲》緒論中,筆者曾預告對該書涉及的《國訊》《大中》《學僧天地》《新新新聞每旬增刊》等非文學期刊“已做過以期刊為單位的發(fā)掘嘗試”[凌孟華:《舊刊有聲:中國現代文學佚文輯校與版本考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10頁。]。這些發(fā)掘成果仍然只有部分編入本書。關于非文學期刊《國訊》的系統(tǒng)發(fā)掘與研究,是筆者博士學位論文的主要內容,2020年又以此為基礎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訊》與抗戰(zhàn)文學形態(tài)研究”(批準號:20BZW126),進一步的修訂與深化,將在下一本結項書稿中全面呈現。

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我們都有理由確信,對抗戰(zhàn)文學研究乃至整個“擁擠”而又充滿活力的中國現代文學學科而言,“非文學期刊”都是有待開采的富礦,期待更多的研究者一道披沙揀金,“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fā)言”。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烽火”時代,蘊含偉大抗戰(zhàn)精神的“遺篇”甚多,《烽火遺篇》這本小書,靜候“知音”“諍友”和“同路人”。

〔作者凌孟華,重慶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猜你喜歡
文學期刊現代文學抗戰(zhàn)
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第三只眼——評季進、余夏云《英語世界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綜論》
我們家的抗戰(zhàn)
我們家的抗戰(zhàn)
論中國現代文學多重視角下的鄉(xiāng)土敘事
文學期刊從未,也不曾離開
抗戰(zhàn)音畫
抗戰(zhàn),在未被占領的中國
端木蕻良:草原文學在現代文學中發(fā)聲
新形勢下文學期刊的現狀問題與出路
講授到接受:中國現代文學課程“互動式”教學的再思考——兼及現代文學教學改革新路徑的探析
即墨市| 柘荣县| 长顺县| 台南市| 新密市| 宁都县| 沙河市| 武功县| 钟祥市| 五莲县| 铁岭市| 台湾省| 稷山县| 凤翔县| 恭城| 丽水市| 太康县| 尤溪县| 台山市| 永顺县| 五华县| 双牌县| 永宁县| 句容市| 迁安市| 大理市| 赫章县| 嘉禾县| 普陀区| 吉隆县| 鄂伦春自治旗| 辽中县| 邵东县| 青冈县| 白水县| 灵寿县| 武汉市| 拉孜县| 岳池县| 大厂| 宜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