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小銜接教育中,教師除了要關注幼兒所獲得的知識,更要注重對幼兒的素養(yǎng)、能力、習慣等方面的培養(yǎng)與引導。這樣幼兒才能做好充分準備,為順利進入小學這一嶄新的人生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文章立足于幼兒園教育實踐,從銜接良好閱讀習慣、銜接科學學習方式、銜接培養(yǎng)規(guī)則意識、銜接培養(yǎng)人際交往能力、銜接培養(yǎng)時間規(guī)劃分配以及銜接健康生活方式這六個方面入手,針對幼小銜接應當銜接的內容進行集中闡述與探討,以期幫助更多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為幼兒的健康成長貢獻一份應有的力量。
【關鍵詞】幼小;銜接;
作者簡介:蔡丹梅(1987—),女,福建省晉江市第三實驗幼兒園。
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在很多人的認識里,幼小銜接就是幼兒將在小學階段要學習的知識提前學一遍,這樣幼兒在進入小學之后壓力就會小很多。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幼兒教師需要知道,在幼小銜接中,著重銜接的應當是習慣,是行為,是品質,是意識,而不是具體的拼音、漢字、數(shù)學以及英語等學科知識[1]。身為一名幼兒教師,筆者在教育實踐中高度關注幼小銜接工作的組織與開展,以下,筆者僅結合自身的幼兒教育實踐經驗,針對幼小銜接過程中真正值得銜接的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與探討。
一、幼小銜接,應當銜接良好閱讀習慣
幼兒接觸到的圖書往往圖文并茂,且以大量的插圖為主,文字少而簡練。但是,進入小學階段,學生閱讀的內容圖片明顯減少,文字顯著增加。若學生不具備良好的閱讀素養(yǎng)以及閱讀能力,將很難適應小學階段的閱讀需求。因此,作為幼兒教師,在幼小銜接階段應當著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幼兒能夠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并且能夠初步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與技巧[2]。這樣當幼兒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面對文字較多的閱讀文本時,才能從容應對,而不是手忙腳亂,被其他同學拉開差距。
在幼兒階段,教師可以為幼兒推薦他們喜歡的、感興趣的繪本內容。優(yōu)質的繪本往往用簡單有趣的故事描繪深刻的人生道理,幼兒往往容易被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并能夠在認真閱讀、感知與體驗的過程中揣摩與分析其中所蘊含的道理。例如,《花婆婆》這一繪本告訴幼兒:要做一件令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情;《爺爺一定有辦法》這一繪本告訴幼兒:爺爺很厲害,總是能想到各種解決問題的辦法;《猜猜我有多愛你》這一繪本通過一只大兔子和一只小兔子之間的對話告訴幼兒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深厚情感。幼兒教師要鼓勵幼兒多讀書,多讀好書,并引導幼兒嘗試根據(jù)繪本精彩的插圖進行自主閱讀。這樣,幼兒在幼兒園產生對閱讀的興趣,并且愛上閱讀之后,他們到了小學自然也能夠繼續(xù)保持對閱讀的熱愛。
二、幼小銜接,應當銜接科學學習方式
幼兒在幼兒園接觸的多是基礎性的知識,比如安全知識、衛(wèi)生知識、禮貌知識,等等。這些知識相對簡單,培養(yǎng)的是幼兒的基本素養(yǎng)與能力。反觀小學,學生所要學習的學科明顯增多,學習難度與深度也明顯增強,若學生仍像幼兒園那般,可能無法跟上正常的學習節(jié)奏,與他人的差距也會在無形中變得越來越大。因此,作為幼兒教師,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應當適當?shù)匾龑в變赫莆湛茖W的學習方式。
例如,在帶領幼兒繪畫的時候,筆者向幼兒強調先不要急于動筆,而是要先認真思考自己想要畫什么,待到思考清楚之后再動筆去操作。這便教給幼兒一種構思與準備的方式,讓幼兒意識到無論做什么事情,無論學習什么內容,都不要操之過急,而要有意識地做好準備,這樣學習的效率與質量都會更高。又如,在帶領幼兒觀察植物的時候,筆者告訴幼兒植物的成長與變化是細微的,所以在觀察的時候不要粗枝大葉,匆匆掃過一眼便進行總結。而要認真地觀察與對比,觀察植物相比之前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新的變化是什么,等等。通過這樣的教育引導,幼兒能夠學習與掌握基本的觀察技巧與要領,從而能夠在實際學習與生活中做一個善于觀察與發(fā)現(xiàn)的人。再如,筆者引導幼兒在聆聽教師講解知識的時候,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要做與聽講無關的事情,不要做小動作,不要與身邊的小朋友說話,而要邊聽邊思考。這樣有關學習方式的引導,將為幼兒順利升入小學,接受高效率、高質量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幼小銜接,應當銜接培養(yǎng)規(guī)則意識
幼兒園與小學兩個階段有著截然不同的規(guī)則。幼兒階段的教學以游戲化的方式為主,幼兒教師會通過各種做游戲的方式告訴幼兒應當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此外,幼兒園教學的氛圍格外靈活、輕松,幼兒也不用固定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中。反觀小學階段的教學,則表現(xiàn)得比較正式。比如,學生必須要安靜地坐在各自的座位上,不允許有隨意離開座位的行為出現(xiàn);學生不能隨意打斷教師正在說的話,有問題可以舉手示意,在得到允許之后再回答,等等。因此,作為幼兒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讓幼兒懂得遵守規(guī)則。這樣,當幼兒進入小學之后,便能很好地適應與遵守小學的各種規(guī)則,也能更好地融入小學正常的學習節(jié)奏中[3]。
例如,在幼小銜接的日常教學活動中,作為幼兒教師,筆者有意識地向幼兒強調規(guī)則意識。筆者告訴幼兒:“在教師為小朋友們閱讀有趣的繪本故事時,小朋友們想到問題,或者產生疑問,不要輕易地打斷教師,因為這樣很容易影響教師正常的教學節(jié)奏。小朋友們可以等到教師讀完之后再積極舉手,提出自己的疑問?!庇秩?,教師告訴幼兒:“在小朋友們一起參與建構區(qū)游戲時,若自己很快完成了搭建,不要大聲喧嘩,擾亂他人的搭建計劃,可以舉手示意,告訴教師自己已經完成了,在得到教師的同意之后,再選擇離開建構區(qū)前往其他區(qū)域參與游戲?!苯處熯@樣在日常教育中以靈活的方式對幼兒進行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有助于幼兒在離開幼兒園之后更加自然地適應稍顯嚴格的小學學習與生活,讓幼兒不至于到小學之后,因無法適應小學的規(guī)則而影響正常的學習與生活。
四、幼小銜接,應當銜接培養(yǎng)人際交往能力
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幼兒的活動范圍很多時候局限于本班的班級空間,接觸最多的也是本班的幾名教師以及本班的其他幼兒。而小學階段,班級的學生數(shù)量增多,學生接觸各學科教師的機會也會增多。與此同時,小學的校園空間更大。這些都在無形中擴大了學生的活動與交際范圍,對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幼兒教師,要想更好地引導幼兒適應小學的生活,使其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條件,就必須在幼兒園著重培養(yǎng)幼兒的人際交往意識及能力[4]。
作為幼兒教師,應當在日常教育實踐中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培養(yǎng)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例如,在參與戶外游戲的過程中,兩名幼兒因為爭搶誰先從滑梯上滑下去而發(fā)生了爭執(zhí),甚至還動起了手。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筆者及時介入,首先對兩名幼兒動手的行為提出了嚴厲批評,告訴他們要文明解決問題,動手只能讓事情進一步惡化,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的幫助。其次,筆者告訴兩名幼兒,應當具備謙讓的心態(tài),要能包容別人,而不是一味地爭搶。最后,筆者的介入使這場幼兒間的沖突得到了及時疏導。此外,也令幼兒懂得了一個道理,即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不要爭搶,要學會適當?shù)刈尣?,包容他人,友善地同他人相處。這是在日常幼小銜接教育的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人際交往意識及能力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再如,筆者有意識地為幼兒朗讀一些經典的、以人際交往為主題的繪本,借助這些繪本,帶領幼兒走進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故事,讓幼兒在了解這些故事的同時也明白其中的人際交往技巧,學習與他人相處時所必需的素養(yǎng)及能力。
五、幼小銜接,應當銜接培養(yǎng)時間規(guī)劃分配
幼兒園的時間限制相對沒有那么嚴格,但是小學階段,學生卻可以明顯地感覺時間變得緊張起來。學生需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到達學校,需要在課間十分鐘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去上廁所,去喝水,去交做好的作業(yè),等等。這都對學生的自我時間規(guī)劃意識及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即學生不能依賴家長或者教師整天督促去做什么,而應當自主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做正確的、應當做的事情。也正因如此,幼兒園教師在日常幼小銜接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時間意識,讓幼兒懂得時間的珍貴,并能學會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地安排時間,做到對時間的妥善利用。明確而清晰的時間意識,能夠為幼兒更好地適應小學相對緊張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5]。
例如,筆者告知幼兒早上來幼兒園時不能遲到,要在幼兒園規(guī)定的時間之前到達幼兒園并進入班級。筆者還同幼兒約定,每天按時到達幼兒園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一枚小貼畫的獎勵,看看一個月下來,哪個小朋友得到的小貼畫最多,得到小貼畫最多的小朋友便是班級的“時間小達人”。小小的貼畫并不貴重,但是卻能激發(fā)幼兒積極的競爭心理,促使幼兒在幼兒園生活中增強按時到達幼兒園、不遲到的時間意識。此外,筆者還嘗試與幼兒一起約定,喝水的時間都要認真喝水,這樣在參與游戲的時候就不會出現(xiàn)有小朋友因為口渴而要退出游戲的情況了。當然,筆者還向家長提出建議,在家庭生活中給予幼兒充分的時間規(guī)劃與分配自由。比如周日,家長可以嘗試讓幼兒規(guī)劃自己一天的時間。周日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又做什么,都由幼兒嘗試進行規(guī)劃,并給出自己規(guī)劃的理由。這樣,使得幼兒對時間以及對時間的規(guī)劃都有了更直觀且深刻的認識。幼兒在嘗試自己規(guī)劃時間的過程中逐漸懂得如何珍惜時間,為自己日后更加順利地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六、幼小銜接,應當銜接健康生活方式
幼兒的戶外活動多以游戲為主,而小學階段則會有專門的體育課程,還會有較為嚴格的體育測評。小學階段的教學,既注重知識的傳授,又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教師培養(yǎng)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機能,以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日后的社會生活。因此,作為幼兒教師,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幼兒加強體育鍛煉,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筆者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高度重視銜接幼兒的體育鍛煉與健康生活方式。例如筆者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帶領幼兒進行一些戶外體育活動,包括常見的跑步、跳繩等。此外,還包括一些民間體育游戲的融入,像丟手絹、滾鐵環(huán),等等。這些戶外體育活動,提高了幼兒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也提高了幼兒的身體素質。再如,筆者積極地爭取家長的支持,指導家長在家中做好幼兒的榜樣,家長自己先養(yǎng)成堅持鍛煉的習慣,再以此為正向引導,讓幼兒以家長為目標,向家長看齊,向家長學習堅持進行體育鍛煉的健康生活方式。筆者還鼓勵家長帶領幼兒適當做一些親子運動。如家長在家中躺在床上或者地上,兩腿分開合攏、分開合攏,幼兒則同時跳進跳出……在家長的引導下,幼兒更加自然地愛上體育運動,從而積極地參與其中,并將體育運動作為一種長期的習慣去堅持。這為幼兒以良好的身體素質升入小學,更好地適應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體育測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結語
從幼兒園這一熟悉的場所進入小學校園,很多幼兒表現(xiàn)得不適應,難以順利地融入。這顯然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作為幼兒教師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在日常的幼兒教育實踐中注重全方位、多角度地對幼兒進行細致的培養(yǎng)與引導,幫助幼兒從幼兒園畢業(yè)之后順利且高效地融入小學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日后的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筆者將進一步著重對幼小銜接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深入探討,以期帶給教育同仁些許參考,助力幼兒更好地進步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小英,劉潔紅.幼小銜接中大班幼兒心理壓力分析:基于兒童視角的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18(02):3-11.
[2]宋平瑩.談如何注重幼兒良好習慣培養(yǎng),為幼小銜接助力[J].才智,2018(16):70.
[3]周燕.國內幼小銜接研究文獻綜述[J].知識經濟,2020(06):103-104.
[4]馬娥,馬亞玲.基于幼兒當下幸福的幼小銜接問題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31(01):15-18.
[5]高艷婷.幼小銜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華少年,2018(0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