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友
清代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三重境界。他認為三種境界分別從最初的醞釀,中間反復的推敲,最后通過藝術實踐達到一個圓滿飛躍的創(chuàng)作過程。三重境界就是把“頓悟”與“漸修”二者辯證地統(tǒng)一起來。閱讀也有著三重境界,謂之讀懂、讀通、讀明。
讀懂,于細讀文本中明晰主旨
讀懂即“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懂裝懂就必然要鬧笑話。譬如一教師執(zhí)教《九色鹿》一文時,提問學生打算用什么方法處死調達。學生七嘴八舌,群情激憤,頓時喊殺聲一片。聽課者普遍認為教師善于調動課堂氛圍,學生踴躍發(fā)言,教學效果顯著。殊不知,會聽者看門道,不會聽者看熱鬧?!毒派埂肥歉鶕鼗捅诋嫛堵雇醣旧饭适赂木?,講述了釋迦牟尼前世善行。佛家倡行救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學生喊殺聲一片,這顯然與教學主旨背道而馳了。讀懂,須于細讀文本中明晰主旨,不偏不倚。
讀通,于系統(tǒng)閱讀中把握整體
不懂則不通,懂則通,通則達。讀懂是讀通的前提。何謂“讀通”,即能夠把握文章的結構方式和敘事線索。這就要求閱讀者在閱讀中按圖索驥,把握文章“線索”或“脈絡”。知“頭尾”,明“始終”,熟知文章板塊之間的關聯(lián)。如閱讀《紅樓夢》這本名著時,我們就能夠看到,曹雪芹比較徹底地突破了中國古代小說單線結構的方式,采取了多條線索齊頭并進、交相連結又互相制約的網狀結構。它改變了以往如《水滸傳》《西游記》等一類長篇小說情節(jié)和人物單線發(fā)展的特點,創(chuàng)造了一個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藝術結構,使眾多的人物活動于同一空間和時間,并且使情節(jié)的推移也具有整體性,表現出作者卓越的藝術才思。
讀明,于思辨閱讀中啟智增慧
閱讀的最高層次在于讀者能夠辯證地看待文章的主題、人物的行為,而非不假思索地全盤地吸收、認可。如教授《大禹治水》與《諾亞方舟》兩個故事時,聰明的執(zhí)教者往往不會設計“在大洪水面前,你更喜歡哪一種解決方式”的非此即彼的選擇,而是會更為理智地提出一些包容性問題:“大禹和諾亞應對洪災的方式各有優(yōu)點和不足,你能比較一下嗎?”這樣的問題具有包容性。學生會在閱讀中一點點地走進故事、走進人物,會在比較中較為全面地認識影響人物抉擇的諸要素,更能夠認識到無論東方還是西方,人類求存的勇氣和智慧是相同的。這樣的閱讀才會啟智增慧,更有價值。
讀懂、讀通、讀明,方可直達“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知行合一”的求學境界與“讀”行天下的精神氣魄。
(作者系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獨墅湖學校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