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立建
你知道智能手機有多少種解鎖方式嗎?
密碼、圖形、指紋、聲紋、人臉……方式可真不少,非常方便。但是,在安全性上,這些方式都有漏洞。
密碼、圖形有可能被泄露,指紋、聲紋、人臉這些依賴身體特征的方式有可能被復制。如果身體受傷,身體特征有可能被破壞,也就無法解鎖手機。
日本科學家發(fā)明了一種新方法,可以免除以上煩惱。這種新方法就是呼氣。
每個人呼出的氣體都有獨特的氣味,可以用于身份識別。
具體如何實現(xiàn)
日本的科研團隊首先分析了人呼出的氣體,找出適合進行身份識別的化合物。
他們搭建了一個“ 人造鼻”嗅覺傳感器系統(tǒng),用于識別人類呼出的氣體的成分,再結合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算法,將各氣體成分的濃度與人對應起來。
效果如何
科研團隊招募了受試者進行試驗。受試者有泰國人、中國人和日本人。為了控制變量,受試者接受試驗前6 小時內(nèi)不進食,且都處于相同的生活環(huán)境里。科研人員首先對 6 位受試者的呼吸樣本進行檢測,準確率達到97.8%。將受試者規(guī)模擴大至20 人,準確率也沒有降低。
同一個人的呼吸成分是否會受飲食因素干預,從而影響到測試結果呢?正是考慮到這點,受試者在相關測試前 6 小時就開始保持禁食狀態(tài),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這個呼氣識別系統(tǒng)目前還不具備實用性,總不能為了解鎖手機而不吃飯吧。不過,研究人員稱,研究表明,使用更多的傳感器、采集更多的數(shù)據(jù),這個呼氣識別系統(tǒng)就可以應用于平常的各種生活場景。
我們期待這種身份識別方式早日配置到手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