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思辨”是個哲學概念,對一、二年級的兒童講“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是不是太難了?不用擔心,兒童天生就愛問“我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具有哲學的性質(zhì)。蘇格拉底說:“人類最高形式的優(yōu)異之處,即質(zhì)疑自己和他人。”兒童天生就對世界充滿了困惑與懷疑,并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這是他們的天性。
遵循兒童認知規(guī)律,教師要警惕:不要以自己的經(jīng)驗和認識的局限去限制兒童,要保護兒童的好奇心,順應兒童的天性,創(chuàng)設合理的認知階梯,幫助他們順利成長。
隨著兒童生活領域的不斷拓展,“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在學段目標、內(nèi)容、方式等的設定上既體現(xiàn)遞進性,又注重銜接性。我們可以從“思辨性閱讀”與“思辨性表達(口頭表達、書面表達)”兩個方面來進行梳理。
1.學習目標。關于思辨性閱讀,圍繞“觀點、事實與材料及其關系”的辨別,第一學段重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事物的奇妙之處、有趣之處,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異同點,旨在引導學生勤于觀察,學習辨別。關于思辨性表達,圍繞“看法、觀點”的表達,提出了“大膽提問、樂于分享”的觀點,旨在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師要鼓勵學生敢問、敢想、樂說。
2.學習內(nèi)容。思辨性閱讀包括兩部分,一是閱讀文本,“閱讀有趣的短文”;二是觀察生活,觀察身邊的日常事物,將閱讀短文和生活相結(jié)合。思辨性表達則重在說出自己的想法,提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分享“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說出一兩個理由”。
3.學習活動。我們要關注學段要求中的動詞性表述,依照這些“動詞”設計學習活動,進而將之轉(zhuǎn)化為學生的思辨行動。第一學段要重視組織“閱讀、觀察、發(fā)現(xiàn)、請教、討論、思考、探究與分享”等學習活動。
如何依據(jù)本學段學生特點教學該學習任務群?建議如下。
新課標在第一學段“閱讀與鑒賞”中第一句話就是“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對低年級學生而言,讓他們感受到閱讀“有意思”比“有意義”更重要。低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閱讀能力有待提高,閱讀習慣尚待養(yǎng)成。因此,教師提問時要避免帶著強烈的暗示,或者將自己的閱讀結(jié)論灌輸給學生,要鼓勵學生懷著好奇、自信、客觀的態(tài)度自主閱讀、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觀點,產(chǎn)生閱讀的成就感。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內(nèi)容、表達、思辨的有趣之處和挑戰(zhàn)之點,激發(fā)其探究、質(zhì)疑、討論的興趣,讓他們樂在其中。
對低年級兒童而言,通過閱讀文本培養(yǎng)思辨能力,僅僅是起步階段。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培養(yǎng)思辨能力的最終目的是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思考、探究、討論并解決,兒童不知不覺沉浸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之中,在任務情境中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新課標對第一學段“表達與交流”的要求是:“有交流表達的自信心”“能認真聽……能復述……能講述……”“積極參加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低年級學生識字量有限,書寫能力較低,書面表達定位在“寫話”,且特別關注“興趣、信心”。教師要用陪伴蹣跚學步的嬰兒那樣的心態(tài),不必過多教孩子先出左腳還是右腳、如何邁步等技能技巧,要相信孩子一定能以自己的方式學會走路。讓學生“多說少寫”,注重培養(yǎng)表達的準確性、清晰度,引導兒童說清楚、說明白、說連貫。
就“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而言,讀懂文本自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在閱讀中建構思辨能力。能否形成思辨能力,關鍵在于閱讀中有沒有行之有效的思辨過程。沒有思辨過程,閱讀只能成為獲取信息的方式。
第一學段思辨性閱讀重在“問題導向”,重在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提問。至于學生提什么問題、從什么角度提問,教師都應給予鼓勵,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思考。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的目的是開闊學生的思路,把問題引向多元;討論問題的目的不是為了找到標準答案,而是重在引導學生從多個視角去探索尋找答案的路徑;不在于學生如何說理,而是鼓勵他們?yōu)樽约旱恼f法找出一兩個理由。
當然,兒童認知能力與表達風格的差異很大,同一個班未必所有學生都能以語言和文字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發(fā)現(xiàn)。根據(jù)心理學理論,學生全身心沉浸于探究的情境之中,以身體之、以心驗之,他的眼耳口鼻舌、皮膚、四肢都可能成為其探究的工具,身體動作、面部表情、肢體表演、繪畫、聲音也都可能成為他們表達的方式,我們要鼓勵學生敢于、樂于以自己的方式多元表達?!?/p>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