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娜
大觀念是小學英語教學和新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但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對于大觀念的教學理念和理解能力并不清晰。對此,在大觀念的背景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內容要重視對知識結構的處理,以及在情境當中的理解與運用。在實際開展大觀念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過程當中,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提前制定好教學目標。經過相關的調查研究表明,要整體把握英語教材中的每一個單元,對每個單元的內容進行合理地劃分,了解各單元之間的聯(lián)系,并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充分將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區(qū)分開來,從而進一步提升小學英語單元課堂的效率。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發(fā)展,我國的英語課程已經進入了核心素養(yǎng)的階段,在實際的小學英語教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問題,已經成為了廣大英語教育工作人員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大觀念具有很強的概括性和普遍性等特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英語學科的核心內容,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將碎片化的教學進行整合。但當前在大觀念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對大觀念的理解并不是很透徹,導致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當中,無法發(fā)揮出大觀念真正的優(yōu)勢。對此,相關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與管理辦法,來更好地構建與實現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內容,為大觀念的具體落實提供新的思路。
一、大觀念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含義
小學英語課程當中的大觀念,是學生通過某一階段的學習,來取得英語學科中特有的概念和原則,從而對英語教學形成新的認識,并掌握有新的解題思路與方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便于學生解決實際的問題。而更大觀念的小學英文單元整體課程設計,是指教師必須按照相關教學的特點和規(guī)范,針對特定的主題進行深度的理解和剖析,再將其進行整合與重組的一個過程,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現階段英語教學的需求,形成了一個由單元主體所引領的,并與各種主體之間互相聯(lián)系的整體課程單元,并且有邏輯清晰的內容,使具體的課程可以圍繞著一個整體的單元主體,來制訂出合理的教學目標。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通過對不同的語篇學習,提煉其中的內容,并聯(lián)想它們之間存在的關聯(lián)性,并生成該單元主題的基本觀念。而開展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有助于單元知識的結構化和系統(tǒng)化,讓學生在實際的情景教學當中充分理解并應用所學的相關英語知識,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格,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個人能力。大觀念可以針對不同教學層次或不同的學生,在這樣的前提下,對于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來說,不僅要在宏觀層面上有關于英語學科本質的英語統(tǒng)一大主題、大任務的概念,而且要在微觀層面上有效地探索相關的英語內容主題和語言學習的概念。而從英語教師的角度來說,大觀念是英語課的核心概念。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大觀念是讓他們完成一個單元教學以后,還能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會對學生的行為和思想產生影響的觀念。對此,大觀念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的構建與實施,要以單元為主要的載體,將單元內部的知識與有所聯(lián)系的內容進行整合。還要重視單元的整體性,將大觀念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培養(yǎng)能力,另外還要重視與英語課時的關聯(lián)性。
二、大觀念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建構與實踐
(一)明確單元整體教學目標
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做到明確教學目標,重點教學任務通常是對于課程會使學習者的生活有什么改變的具體描述,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其重點教育任務則是通過訓練學習者基礎的英語口語表達、書寫能力,增加小學生對英語相關知識的基礎記憶并培養(yǎng)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后續(xù)更高學段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應在單元綜合教學法的實施活動中,確定單元總體教育任務,進而針對性地制訂英語教學方案,并調整教育側重點,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首先,教師應全面了解英語教材的全部教學內容,并提取其中具有一定相關性的英語知識,在教案設計過程中,打破教材規(guī)定的教學先后順序,最終形成個性化教學方案,為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有序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教師所制定的教學目標應圍繞大觀念展開,在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大觀念,并利用大觀念將教師所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有機結合,最終形成自身的獨特理解,加深對英語知識的記憶深度。另一方面,教師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自身大觀念意識,將教師所傳授內容做到融會貫通,將舊知識與新知識進行關聯(lián)思考,以自身實際英語水平,解決新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思維,使其對英語內容產生自主思考。如在教學Time一單元時,其教學內容主要針對“時間”一詞進行相關學習,教師應將教學基礎目標制定為學生完成單元整體學習后,能夠利用所學習知識,利用英語描述具體時間,并在教材插圖等元素的助力下,理解教材附帶相應故事情節(jié)。最終教學目標應為:在基礎目標前提下,對教材故事情節(jié)進行升華,總結出“做事專注”主旨,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完善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而實現單元整體教學目標。
(二)處理好單元目標與英語課時目標的關系
在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對單元教學目標與英語課時教學目標之間關系進行良好地把控。首先,英語課時教學目標是對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階段性拆分。由于單元整體知識內容較為復雜,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利用多個英語課時開展單元整體教學,為保障單元整體教學效率與質量,教師需對單元整體教學目標進行拆分,使其合理融入每一節(jié)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而使英語教學進度能夠依照所制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有序推進。其次,教師應將單元整體教學目標以及英語計劃教學所用課時作為參考依據,合理拆分單元整體教學目標作為英語課時目標,以綜合提升英語課時教學有效性,體現出課堂教學的連續(xù)性以及循序漸進性。比如在教學Days of the Week時,其主要教學內容為對“星期”單詞的記憶與運用,要求學生能夠識別并應用有關“星期”的名詞,在口語中能夠流利使用What day is it today?等經典語句形式,并在此基礎上能夠完成相關練習題,識別錄音內容等等,實現對單元內容的全面掌握。教師應分別從理論知識學習、口語練習、習題練習以及聽力練習等方面制定英語課時教學目標,且課時教學目標應與學生的學習進度完全對應,學生在完成理論知識學習基礎上,實現對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通過口語練習,對知識進一步加深記憶與理解,通過課后習題的練習,實現單元學習內容的全面調用,全面提高對整體知識的掌握。通過實現前三個教學目標,學生的英語水平較高,此時開展英語聽力練習,能夠極大程度地提升英語聽力教學有效性。教師需對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與課時教學目標關系有明確的認知,充分利用自身專業(yè)知識以及教學經驗,對課時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劃分,并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確保在不斷完成英語課時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能夠逐漸實現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綜合提升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學生后續(xù)更高學段的英語學習提供重要的基礎保障。
(三)設計問題鏈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問題既屬于維系小學英語課堂教育中各環(huán)節(jié)與各過程的重要樞紐,也屬于激勵學習者積極參與學校英語課程教學活動的關鍵手段。所以,英語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并不在于多,而是在于精準,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課堂情境中,關注到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生活語境,從多方位與全新的角度對問題加以總結與剖析,并不斷建立問題鏈?;诖笥^念設計問題鏈,可以使得英語課程教育過程更具連續(xù)性與緊湊性,從而實現了小學階段學生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的進一步擴展?;诖耍恼轮饕獓@著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目的及其教學內容,尋找完全適合小學階段學生生活的銜接點,引導學生帶著期待向文本中走去,并獨立思考文本中的內容,其中教師設計了以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分析:“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arth? Why should we protect the earth? How can we protect the earth?” 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與研究,能夠將其當作英語課程中的重要核心內容,并不斷向下延伸,從平面向深層分析關于本章節(jié)的有關問題,繼續(xù)形成深入的問題鏈,確保小學階段的學生對環(huán)保課程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與理解。比如在開展關于水資源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以下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water? What makes the water dirty? What do we use water to do?”等等。在提煉文本內容與重新構建問題鏈過程中的邏輯語境時,學生必須從水資源的地位、重要性及保護的基本措施入手加以描述,以全面提高小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消化所有語言知識,以確保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四)設計評價方案
基于小學英語課程單元教學評價的宏大理念,教師必須要采用一種全面的績效評價方法,其中績效評估主要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場景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創(chuàng)造新事物,完全了解每個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多實踐與多發(fā)現,通過工作小組的交流與批判思維模式的發(fā)展等問題。所以,藝術表現力評價大多通過展示任務的方式出現,而正確的藝術表現力任務通常包括情境的任務說明、透明性的任務結果以及嚴格的任務要求等內容。而合理的任務展現也非常重要,既可以充分體現出專業(yè)知識與能力應用的重點,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幫助學生的研究工作順利進行,也充分提升了學生對英語課程的認知。與此同時,教學測試、考核與作業(yè)也同樣可以作為學生能夠實現學業(yè)理想的有力證明,比如在Then and Now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就需要采用分組學習形式進行教學,每個小組都有義務完成環(huán)境保護提案,豐富其內容,表達其準確性與一致性,并從不同的角度對每個小組進行評估。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以大觀念為主要核心,以語篇為重要依據。因此,基于大觀念單元的教學理念下,教師必須創(chuàng)造單元情境,構建單元體系,通過評估和考慮本單元的學習活動以及單元評估方面,并促進教學,其中大觀念單元教學設計屬于十分復雜的過程,必須經過長期的思考、設計和實踐,再經過反思、重新設計與再實踐而形成。
*本文為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課題“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英語‘SMILE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建構與實踐”(課題編號:FJJKZX21-261)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