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滿 倉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 歷史研究所,北京 100101)
關(guān)于漢初三杰的研究與評價,歷來呈現(xiàn)多種角度與色彩。唐人秦系詩云“長策胸中不復(fù)論,荷衣藍(lán)褸閉柴門。當(dāng)時漢祖無三杰,爭得咸陽與子孫”[1],總結(jié)了三杰的歷史功績。荊煜君從矛盾人格角度對韓信進(jìn)行分析[2],姚振文從軍事角度總結(jié)了三杰的思想精華[3],傅金才從合作角度分析了三杰與劉邦的關(guān)系[4]。但從交換心態(tài)角度分析三杰的成敗得失似未多見,本文欲從這個角度加以分析。春秋戰(zhàn)國是商業(yè)活動極其活躍的時期。管仲與鮑叔合伙做生意、魏國白圭“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夫歲孰取谷,予之絲漆;繭出取帛絮,予之食”[5]3258-3259的生意經(jīng),孔子弟子子貢“鬻財于曹、魯之間,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益”,濮陽人呂不韋販賈于邯鄲,做成“立主定國”、贏利無數(shù)倍的買賣,都是眾所熟知的歷史典故。濃厚的商業(yè)氣息不免會向政治生活滲透,其表現(xiàn)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政治家直接經(jīng)商,一種是政治家、軍事家以商人心態(tài)進(jìn)行活動。前者以春秋范蠡為代表,后者以漢初三杰為典型。
范蠡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其最突出的政治業(yè)績,就是與文種一起,在越國風(fēng)雨飄搖之際,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使越國免于亡國,協(xié)助勾踐最終滅掉吳國,橫行于江、淮東,實現(xiàn)了稱霸的目的。然而在功成名就之際,范蠡卻認(rèn)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并看到勾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便向勾踐辭職說:“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今既已雪恥,臣請從會稽之誅?!盵5]1752當(dāng)然,“請從會稽之誅”并非真的去死,而是表達(dá)自己的去意。面對勾踐的挽留,范蠡說了六個字:“君行令,臣行意?!北阊b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身未返。
范蠡離開越國來到齊國,改名鴟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勠力,父子治產(chǎn),不久便致產(chǎn)數(shù)十萬。齊人聞其賢,以之為相。范蠡喟然嘆曰:“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蹦藲w相印,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xiāng)黨,而懷其重寶,間行以去,止于陶。他看到此地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無之路暢通,是做生意的好地方,便自稱陶朱公。“復(fù)約要父子耕畜,廢居,候時轉(zhuǎn)物,逐什一之利”,沒過多久,便致資財巨萬。在這個時候,范蠡家中發(fā)生了一件大事。
范蠡有三個孩子,老二在楚國殺人,犯了死罪。范蠡說:“殺人償命,人之常理。但金錢可以買命?!庇谑菧?zhǔn)備了兩萬兩黃金,讓他的小兒子去楚國救哥哥。大兒子聽說后堅決要求盡哥哥救弟弟的責(zé)任,并以死相爭。范蠡的妻子也主張讓大兒子去。范蠡沒辦法,只得改派大兒子。臨行前,范蠡寫了一封信,讓大兒子到楚國找一個叫莊生的人,把信和金子一并給他,并說交給莊生后一切事都聽他安排,不要與之發(fā)生爭執(zhí)。大兒子出發(fā)時,除了范蠡給他黃金外,自己又私下準(zhǔn)備了一些黃金。大兒子到了楚國,見到莊生,把信和黃金交給了莊生。莊生說:“沒你什么事了。你馬上回去,不要在楚國逗留。你弟弟馬上也會被釋放。”然而,大兒子離開莊生家后并沒有回國,而是用他私下帶的黃金買通了楚國的高官。
再說莊生,他在楚國以廉潔耿直著稱,自楚王以下都像尊敬老師一樣尊敬他。他收下范蠡的黃金之后,并沒有打算自己要,只是想事情辦成之后再歸還給范蠡,以證明自己的能量和信用。他馬上去見楚王,假稱天象異常,請楚王大赦以禳災(zāi)。楚王答應(yīng)了。被買通的楚國高官提前把大赦的消息告訴了范蠡的大兒子。大兒子想,既然要大赦,不用莊生幫忙,弟弟也一定會放出來,那兩萬兩黃金豈不是白白送給他了嗎。于是,便又回到莊生家里,莊生大驚,問:“你怎么還沒走?”大兒子說:“我初次來這里,是為了弟弟的事。聽說弟弟要被赦免了,特向您告辭?!鼻f生知道他是來索要黃金的,便把那兩萬兩黃金退還給了他。
范蠡大兒子走后,莊生感到自己被他耍了,又羞又氣,便又見楚王說:“我聽街上百姓紛紛傳言,說因為陶之富人朱公子因殺人入獄,他家用金錢賄賂大王左右,所以大王欲行大赦,不是為了消災(zāi),而是為了朱公子的緣故。”楚王聞聽大怒,說:“寡人雖不德,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便下令先殺掉朱公子,第二天再下赦令。范蠡的大兒子最終是持其弟喪而歸。聽到這個消息后,范蠡說了這樣一段話:
吾固知必殺其弟也!彼非不愛其弟,顧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與我俱,見苦,為生難,故重棄財。至如少弟者,生而見我富,乘堅驅(qū)良逐狡兔,豈知財所從來,故輕棄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為欲遣少子,固為其能棄財故也。而長者不能,故卒以殺其弟,事之理也,無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喪之來也。[5]1755
范蠡這段話把兒子分為兩種類型,大兒子跟著父親歷盡千辛,深知賺錢不易,所以看重錢財,能花小錢辦到的事絕不花大錢,能不花錢辦的事連小錢也不花,斤斤計較于舍與得之間的天平傾斜。小兒子生在富中,從小錦衣玉食,從未體驗過賺錢的艱辛,在花錢方面從不吝嗇,且無節(jié)制,用花不完的錢買無盡的享受。其實除了兩個兒子以外,還有第三種類型,就是范蠡自己。他功成身退,棄政從商,數(shù)次資財巨萬,又?jǐn)?shù)次將其盡散,能得能舍,聚散自如。范蠡和他的兒子都是商人,他們恰恰代表了商人的三個層次。張良、韓信、蕭何是秦漢之際的杰出人物,他們或在政治或在軍事或在經(jīng)濟(jì)方面具有極高才干,為西漢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如果把他們的才干看作與劉邦進(jìn)行政治交換的資本,則他們在政治軍事實踐中表現(xiàn)出的交換心態(tài),正好能與范蠡父子對應(yīng)起來。
秦末漢初,不少人是抱著以才干換需要的目的加入劉邦集團(tuán)。史籍記載:“漢五年,已殺項羽,即皇帝位,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余不決?!盵6]“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盵5]2722劉邦以蕭何居功最盛,群臣不服。爭功之風(fēng)如此之盛,足見這些人當(dāng)初的出力是為了換取今天的報酬。以己之有換己之需,這種商業(yè)原則同樣體現(xiàn)在劉邦集團(tuán)的政治關(guān)系中。作為劉邦集團(tuán)中的功臣,張良也不例外。
張良具有“運(yùn)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的本事,這是他換取自己所需的資本。張良需要什么呢?觀張良整個行為軌跡,以其資本所換的需要可以用八個字概括:滅秦復(fù)韓,自身安全。
張良出身韓國貴族,韓國被秦國所滅后,張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尋得大力士,用一百二十斤的鐵椎在博浪沙狙擊東游的秦始皇,未遂,在朝廷“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的情況下,更名改姓,亡匿下邳。當(dāng)然,即使刺殺成功,這個舉動也不足以滅秦,但它包含著其滅秦的思想傾向。
陳勝起兵后,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投奔楚王景駒的途中與劉邦相遇。劉邦拜張良為廄將。此時張良之所以依屬劉邦,一來是因為劉邦“常用其策”,與劉邦合得來;二來深知自己少年百余人不足以滅秦,與劉邦相合,力量增大。這一舉動顯示了他滅秦的欲望。
項梁起兵后,勢力強(qiáng)大,張良與劉邦一起投到項梁麾下。項梁立楚懷王,張良對項梁說:“君已立楚后,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賢,可立為王,益樹黨。”[5]2036于是項梁派他尋求韓成,立其為韓王,以張良為韓司徒,與韓王將千余人西略韓地,得數(shù)城。劉邦從洛陽南出轅關(guān),張良又領(lǐng)兵跟隨劉邦,攻下韓國故地十余城。沛公乃令韓王成留守陽翟,與張良一起南下,攻下宛,西入武關(guān)。一路上破峣下、藍(lán)田秦軍,一直打到咸陽,秦王子嬰投降,標(biāo)志著秦朝的滅亡。在此期間,張良為劉邦出謀劃策,可以說是以才智換取滅秦復(fù)韓的實踐。
鴻門之宴,張良幫助劉邦脫險,一是受韓王成之命隨劉邦入關(guān),“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二是因為劉邦是秦王朝的終結(jié)者,是張良滅秦要求的滿足者,所以張良覺得有保護(hù)劉邦的責(zé)任和義務(wù)。此時張良并沒有與項羽徹底決裂?!妒酚洝ち艉钍兰摇份d:
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王賜良金百溢(鎰),珠二斗,良具以獻(xiàn)項伯。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項王乃許之,遂得漢中地。漢王之國,良送至褒中,遣良?xì)w韓。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蹦耸沽歼€。行,燒絕棧道。[5]2038-2039
這是鴻門危機(jī)后項羽稱霸分封天下后的事。項羽分封不公,把不好的地區(qū)分封給韓趙魏燕齊等國之后,而將好地域分封給自己的親信。張良為劉邦爭取封地漢中,并送他到褒中,為他出主意燒絕棧道,以去項羽之疑心。與劉邦分別后,回到韓王成處,說明張良雖然對項羽分封不公不滿,但仍想扶持韓王成,維持韓國復(fù)國的現(xiàn)狀。然而項羽接下來的行為讓張良大為失望。史載張良到韓王成身邊后,項羽并沒有讓他們到封國去,而是把他們帶到彭城。不久廢韓王成為侯,旋又將其殺害。于是“良亡,間行歸漢王”,這標(biāo)志著張良與項羽決裂,完全站到劉邦一邊,為劉邦滅楚盡心盡力。
張良選擇幫助劉邦滅楚,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劉邦是他滅秦愿望的實現(xiàn)者,也是他復(fù)韓愿望的寄托者。劉邦始終給張良以復(fù)韓的希望。比如他在歷數(shù)項羽十大罪狀時,其中第八條就是“出逐義帝彭城,自都之,奪韓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劉邦在西入長安途中,使張良以韓司徒征略韓故地,得故韓襄王庶孫韓信。劉邦被封為漢王,也把韓信帶到漢中。后來出關(guān)中定三秦,拜韓信為韓太尉,讓他將兵略韓地,答應(yīng)事成后封他為韓王。韓信略定韓十余城,被劉邦立為韓王。劉邦對韓王的態(tài)度,讓張良堅定地選擇了支持劉邦反對項羽的立場。
在劉邦與項羽爭天下過程中,張良曾經(jīng)阻止了劉邦接受酈食其分封六國之后的建議,這似乎與他復(fù)韓的要求相矛盾。其實不然,我們看一下張良阻止分封的理由。
第一,現(xiàn)在如果不能置項羽于死地,則不可以效法商湯伐桀而封其后代那樣搞分封。
第二,如果不能得到項羽的人頭,則不可效法周武王封商紂后人那樣搞分封。
第三,如果不能樹立并大力表彰項羽陣營中持有異見的圣者賢者智者,則不可效法周武王封商紂后代那樣搞分封。
第四,如果不能散發(fā)項羽府庫里的資財給百姓,則不可效法周武王那樣搞分封。
第五,如果不能刀槍入庫、休兵止戰(zhàn),則不可效法周武王那樣搞分封。
這趟班列,一頭是正致力成為長江經(jīng)濟(jì)帶西部中心樞紐的重慶,一頭是全球首個10億噸大港、已與全球600多個港口架起貿(mào)易通道的超級大港——寧波舟山港。
第六,如果不能馬放南山,以示馬無所用,則不可效法周武王搞分封。
第七,如果不能放牛桃林之蔭,以示不再輸送軍用物資,則不可效法周武王搞分封。
第八,“且天下游士離其親戚,棄墳?zāi)?,去故舊,從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復(fù)六國,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后,天下游士各歸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zāi)?,陛下與誰取天下乎?”[5]2041
上述八個理由可分成兩部分,第一至第七是說現(xiàn)在不具備分封六國后代的條件。第八個理由是分析了條件不具備時分封六國的危害。最后張良說:
且夫楚唯無強(qiáng),六國立者復(fù)橈而從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誠用客之謀,陛下事去矣。[5]2041
這番話包含了三層意思:第一,所立六國之后只能是“臣”的地位,或者稱臣于楚,或者稱臣于漢;第二,唯其如此,所以要弱楚滅楚;第三,建立六國稱臣于漢的社會秩序。這是張良復(fù)韓思想的清晰表達(dá)。
縱觀張良全部社會政治實踐,是追求實現(xiàn)滅秦復(fù)韓的目標(biāo)。追求實現(xiàn)這個目標(biāo)的過程也是一個交換過程。這個交換有兩個特點。一個特點是不計成本。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biāo),他曾用自己全部家財進(jìn)行交換,散盡家財仍得不到,又投入反秦浪潮用自己的才智進(jìn)行交換。在楚漢相爭之前,張良已經(jīng)投入了一部分智力,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需要投入更多的智力幫助劉邦戰(zhàn)勝項羽才能換得復(fù)韓的需要時,便毫無保留地為劉邦集團(tuán)出謀劃策。楚漢相爭過程中,三杰中蕭何任丞相,韓信任大將軍、齊王,只有張良沒有職務(wù),但絲毫不影響他獻(xiàn)計獻(xiàn)策。
韓信為漢初三杰之一,具有“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攻必取”的軍事才能,懷著這樣的才能,韓信非常自信地走進(jìn)以自己所有換取自己所需的交換場中。
韓信所要換得的東西是什么?從司馬遷所說的一件事中可知。司馬遷實地考察時,來到淮陰,淮陰人對他說,韓信還是布衣百姓時,家境貧寒,他母親去世,盡管“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5]2629-2630。司馬遷親自到韓信母親的墓地查驗,果真如此??芍萌f家相陪的陵墓其規(guī)格非同一般,可見封王封侯是布衣時候的韓信就已經(jīng)夢寐以求的目標(biāo)。
韓信對自己以本事?lián)Q王侯的前景充滿了自信。布衣時候的韓信一貧如洗,又不能治生經(jīng)商,常靠人施舍飲食為生。他在淮陰城北淮河畔釣魚時,一位在河邊漂洗的老媼見他餓得可憐,便一連幾十天將自己的食物分給他吃。常人看來,這是施舍,而在韓信眼中,這是一場交易,他不白接受老媼的接濟(jì),“吾必有以重報母”,這句話既表達(dá)了他對老媼的賒欠,又表現(xiàn)了對自己以本事?lián)Q富貴的自信。封楚王后,韓信在封地找來當(dāng)初幫助他的老媼,賜以千金,還清了當(dāng)初的賒欠。
風(fēng)起云涌的反秦浪潮以及后來的楚漢相爭,為韓信以才能換所需提供了市場。他首先是選擇交換對象,即誰需要他的才能同時也能滿足他的需要。他曾仗劍隨從項梁,項梁死后又為項羽郎中?!皵?shù)以策干項羽,羽不用”,因此知道項羽不是他要選擇的交換對象,便離開項羽進(jìn)入漢中投奔劉邦。由于沒有名氣,開始作連敖這樣的小官。后坐法當(dāng)斬,在斬完一同犯法的13個人以后,就輪到了韓信。韓信大呼:“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負(fù)責(zé)監(jiān)斬的夏侯嬰見他不凡,釋而不斬,“與語,大悅之”,推薦給劉邦,劉邦任之為治粟都尉。這次歷險,客觀上也幫助韓信了解了劉邦的需要,即能幫他取天下的人。
韓信知道劉邦缺什么和自己有什么。韓信曾與劉邦閑聊,劉邦問韓信諸位將領(lǐng)帶兵的本事,韓信的回答是各不一樣。劉邦又問:“如我能將幾何?”韓信答:“陛下不過能將十萬?!眲顔枺骸坝诰稳??”韓信說:“臣多多而益善耳?!眲钚α?,說:“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韓信答:“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盵5]2628這段對話雖然是劉邦戰(zhàn)勝項羽后的事,但反映出韓信在與劉邦交換過程中的知己知彼。
有幾件事反映出韓信在處理與劉邦的關(guān)系中的交換心態(tài)。
韓信初入劉邦集團(tuán),很長時間不被重用,于是便不辭而別。蕭何把他追回來,又向劉邦力薦,最后劉邦拜韓信為大將。拜將之后,劉邦問:“丞相數(shù)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韓信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劉邦:“今東向爭權(quán)天下,豈非項王邪?”劉邦說:“是?!表n信又問:“大王自料勇悍仁強(qiáng)孰與項王?”劉邦沉默良久,說:“我不如他?!闭劦竭@個地步,韓信便開始了交換的正題。他先分析項羽的“勇”和“仁”:“項王喑惡叱咤,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dāng)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盵5]2612接著他為劉邦出主意說:“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5]2612這就是有名的《漢中對》。徐業(yè)龍認(rèn)為韓信此對“充分借鑒和應(yīng)用《孫子兵法》一系列軍事思想和原則,是中國歷史上一份上乘的戰(zhàn)略計劃”[7]。這是從軍事角度肯定了其價值。王夫之則從交換的角度指出:“信之為此言也,欲以脅高帝而市之也。”[8]細(xì)言之,《漢中對》有三層意思:第一,項羽之勇是“匹夫之勇”,項羽之仁是“婦人之仁”,因此不是真正的強(qiáng)大,可以戰(zhàn)勝;第二,要劉邦反其道而行之,不要吝嗇爵位;第三,對有功之臣要舍得城邑之封。這是在暗示劉邦要舍得用爵位封地?fù)Q取功臣之功。
僅有暗示是不夠的,當(dāng)本錢積攢到一定程度,韓信便明碼標(biāo)價提出交換條件。劉邦出關(guān)中與項羽爭天下,開始并不順利。彭城之?dāng)?,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齊王田都、趙王張耳、魏王豹相繼背漢降楚。而后韓信率兵相繼下魏破代,又東下井陘破趙軍擒趙王,使燕王望風(fēng)而降。有了這一系列勝利作資本,韓信便開始了與劉邦討價還價。
漢王四年,當(dāng)韓信平定齊國之時,正值劉邦在滎陽被項羽苦苦圍打。韓信不但不發(fā)兵相救,反而要求作“假齊王”。劉邦怒不可遏,而張良陳平勸劉邦說:“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盵5]2621劉邦這才順?biāo)浦郏忭n信為齊王。其實這場交易張良早就明白,彭城之?dāng)?,劉邦問張良:“吾欲捐關(guān)以東等棄之,誰可與共功者?”張良說:“九江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郄;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dāng)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盵5]2039劉邦問張良,他想拿關(guān)東的廣袤土地?fù)Q取擊敗項羽之功,和誰換合適。張良說黥布、彭越、韓信??梢姀埩紕駝罱邮茼n信的條件不是隨便的,他對韓信與劉邦之間的交換關(guān)系洞若觀火。
項羽領(lǐng)略了韓信軍事才能后,深感后悔,派人勸韓信叛漢連楚,韓信回絕說:“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zhí)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shù)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幸為信謝項王!”[5]2622官微位卑與上將軍印,言不聽畫不用與解衣推食言聽計從,在韓信心中有細(xì)致入微的比較,其交換心態(tài)是真實的,而“倍之不祥”“雖死不易”不過是交換心態(tài)所披上的光鮮外衣。
漢王五年,劉邦與韓信、彭越等約定合兵共擊項羽。劉邦軍至固陵,由于韓信、彭越不來會合而被項羽打敗。劉邦只得躲入營中,深塹自守。他問張良:“諸侯不從約,為之奈何?”張良說:“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與共分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zhàn),則楚易敗也?!盵5]331-332劉邦采納了張良勸告,把自陳國東至大海的大片土地封給齊國,換來了韓信的出兵。
韓信對自己的付出從來都不是無償?shù)?,有一分功,必要一分賞。當(dāng)他達(dá)到“功無二于天下”“挾不賞之功”使劉邦感到賞無可賞時,便促使劉邦停止了交換,先是徙其齊王為楚王,不久又廢其王位為淮陰侯。從此韓信“日夜怨望,居常鞅鞅”,感到自己在這場交易中吃了大虧。正是這種交易心態(tài),把他推向了圖謀反叛的不歸路。
漢初三杰的第三位是蕭何。蕭何具有“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的才能,是優(yōu)秀的后勤部長。他把自己全部才智都奉獻(xiàn)出來,所要換取的是劉邦的信任。
蕭何之所以以劉邦的信任為付出的回報,是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把自己的命運(yùn)和劉邦綁在了一起。蕭何與劉邦是同鄉(xiāng),也許是出于對劉邦深刻的了解,也許是出于對劉邦種種神話的篤信,在劉邦還是平民布衣時,已任縣功曹的蕭何就常常利用自己的職務(wù)之便對劉邦加以保護(hù)。后來劉邦做了亭長,蕭何又加以擁戴輔佐。劉邦要到咸陽服役,手下人紛紛出錢以作行資,一般人出錢三百,唯獨蕭何出錢五百,可見為體現(xiàn)與劉邦關(guān)系的不一般,蕭何對劉邦是不吝付出的。
蕭何對劉邦的付出是竭盡全力的。楚漢相爭,歷時4年,在此期間,蕭何致力于后方建設(shè)。史載蕭何“守關(guān)中,侍太子,治櫟陽”,“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前線劉邦常吃敗仗,幾次失軍亡眾,落荒而逃。每當(dāng)這種關(guān)頭,蕭何總是不待劉邦發(fā)詔,主動派遣數(shù)萬之眾為前線補(bǔ)充兵員。楚漢在滎陽相持?jǐn)?shù)年,每當(dāng)漢軍糧食匱乏之際,蕭何便轉(zhuǎn)漕關(guān)中,使?jié)h軍糧草供給有保障。使劉邦有了一個鞏固的后方。
為了取得劉邦的信任,蕭何不僅付出了自己全部才干,而且還付出了自己的宗族家人、家財、封賞甚至更多。劉邦曾面對爭功的諸人說:“諸君獨以身隨我,多者兩三人。今蕭何舉宗數(shù)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比欢捄蔚呐e宗相隨,有時候也是出于使劉邦對其更加放心和信任。當(dāng)劉邦與項羽在關(guān)外長期爭斗時,多次派人入關(guān)中慰勞蕭何。蕭何不明白其中就里,一個姓鮑的智者對蕭何說:“王暴衣露蓋,數(shù)使使勞苦君者,有疑君心也。為君計,莫若遣君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軍所,上必益信君。”[5]2015蕭何這才恍然大悟,派能打仗的子孫昆弟去前線幫助劉邦,免除了劉邦的疑心。漢十一年,當(dāng)劉邦率軍平定陳豨反叛時,蕭何在后方與呂后合謀誅除了謀反的韓信。劉邦聽說后,派人拜蕭何為相國,益封五千戶,令卒五百人一都尉為相國衛(wèi)。正當(dāng)蕭何準(zhǔn)備欣然接受時,一個叫召平的人說:“禍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衛(wèi)者,以今者淮陰侯新反于中,疑君心矣。夫置衛(wèi)衛(wèi)君,非以寵君也。愿君讓封勿受,悉以家私財佐軍?!盵5]2017蕭何接受了召平的勸告,讓封辭衛(wèi),悉出家財助軍,又一次解除了劉邦的疑慮。然而就在當(dāng)年秋天,又發(fā)生了黥布反叛事件,劉邦率軍鎮(zhèn)壓的同時,又多次派人問蕭何在做什么。蕭何請劉邦放心,說自己就像當(dāng)初支持平定陳豨那樣,在后方撫慰勸勉百姓,拿出自己所有支援前方打仗。這時候有個明白人對蕭何說:“您這樣回答主上離滅門之禍不遠(yuǎn)了。您位為相國,功居第一,不可復(fù)加。然而從您入關(guān)到現(xiàn)在十多年了,一直得百姓之心,他們都?xì)w心于您。現(xiàn)在您還在孜孜以求得到民和。主上多次對您詢問,就是怕您在關(guān)中獲得舉足輕重的影響。如今免除禍患的辦法,就是放貸求利,多買民田,讓百姓對您不滿。這樣,主上才能安心?!笔捄位腥淮笪?,依言行事。果然,劉邦班師回來,數(shù)千百姓遮路告狀,說蕭何強(qiáng)行賤買農(nóng)田民宅。劉邦見到蕭何,笑呵呵地說:“如今相國會與民爭利了。你自己去向百姓致歉吧?!眲畹膽B(tài)度反映了他對蕭何的放心。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蕭何為相多年,沒有給后代留下豐厚遺產(chǎn),“所置田宅,多在窮鄉(xiāng)僻壤,而且不建圍墻”[9],這是為了自保的全身之道。
剖析了漢初三杰的交換心態(tài),現(xiàn)在可以把他們與范蠡父子做一個比較了。
韓信與劉邦的關(guān)系,也是一種互通有無、各取所需的關(guān)系。劉邦是漢王,是與項羽抗衡的另一半天下的主人,他手里有對韓信拜將封王封地封戶的權(quán)力。他所需要的是韓信幫助他打敗項羽。同樣,韓信懷有杰出的軍事才能,有著貢獻(xiàn)多少的權(quán)力,手里握有重兵,有著援助劉邦積極和不積極的權(quán)力。他要用這種權(quán)力換取封王封地。在這種交換中,韓信就像范蠡的長子一樣,過于看重自己的資本,在付出與收獲之間錙銖計較、精于算計。算計的結(jié)果,就覺得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最終結(jié)果,就像范蠡的長子葬送了弟弟一樣,韓信最終葬送了自己。
蕭何在交換中的付出是不計多少的,不但不計多少,甚至到了察覺不到利害的程度。蕭何曾三次讓劉邦放心不下,一次是劉邦在楚漢相爭的前線,一次是劉邦在平定陳豨叛亂前線,第三次是在劉邦平定黥布叛亂的前線。而對這三次劉邦的懷疑,蕭何卻渾然不覺,依然努力地為前線的劉邦做著奉獻(xiàn)。為什么蕭何一而再再而三地靠別人的提醒才能解除劉邦對自己的懷疑?其原因在于蕭何根本沒有擴(kuò)大自己影響以威脅劉邦地位的想法。他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換取劉邦的成功和信任。蕭何的這些表現(xiàn)與范蠡的小兒子非常相似。在《史記》關(guān)于范蠡救兒子的事,主要是記載大兒子過于計較錢財而害了弟弟,對小兒子則沒有什么具體的描述。然而我們可以通過范蠡開始不派長子而是派小兒子的決定,以及后來他對于為什么要派小兒子的解釋可以知道,范蠡的小兒子是一個揮金如土的人,為了救哥哥,范蠡給他帶多少錢,他都會毫不吝嗇的全部用上。就交換而言,蕭何為取得劉邦的信任毫不保留地貢獻(xiàn)自己的聰明才智,與范蠡的小兒子為救哥哥會毫不保留地用光所帶錢財,二者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