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光芳 王秋雨
《蘭享集序》和《歸去來兮辭》均是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經(jīng)典篇目,被編入統(tǒng)編教材同一單元同一課里。兩篇文章都體現(xiàn)了魏晉時期文人對生命和自然的思索,承載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兩種重要的審美文化:前者是文人雅集,后者是古代隱逸文化。作者本人也都被后代很多文人士大夫所追慕:陶淵明以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支撐起了千年不朽的文人風范,使有良知的中國文人在這里找到依托;王羲之以自己的慧眼明心道出了萬古不變的千古同悲,打動古今無數(shù)讀者。
教完《蘭亭集序》和《歸去來兮辭》后,我們發(fā)現(xiàn)這兩篇文章有許多共通之處。
一、景物美好、天氣舒暢
首先在景物描寫上,這兩篇文章都描繪了同樣能給人帶來美感的景物和舒暢怡人的天氣。《蘭亭集序》中王羲之營造了一處清幽雅致的環(huán)境,“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氣勢高峻的崇山峻嶺,幽深靜謐的茂林修竹,潔凈明朗的溪流,飛花濺玉的激湍,寥寥數(shù)筆,將一派清澈明朗、生機盎然的景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則寫道“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樹木蓬勃生長欣欣向榮,泉水涓涓流淌長流不息,萬物生機蓬勃,人也因自然萬物欣欣向榮而喜悅。
在天氣上,《蘭亭集序》里“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最是適宜雅集詩會吟酒作詩。《歸去來兮辭》中想象歸家時“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借助風的力量,歸舟輕快,歸心似箭,自然的和風吹拂著詩人的衣襟,吹來一陣擺脫樊籠重返自然的舒心和歡暢。
二、生命的感悟、自然的思考
《蘭亭集序》和《歸去來兮辭》都體現(xiàn)了在“人的覺醒”和“山水的發(fā)現(xiàn)”的魏晉時代文士對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蘭亭集序》通過記敘蘭亭盛會和會中諸人的觀感,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狀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生死的看法和高曠的情懷,他認為“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陶淵明則在《歸去來兮辭》中抒寫了歸田的決心、歸田時的愉快心情和歸田后的樂趣,表現(xiàn)了他對官場的認識以及對人生的思索,表達了他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他們都在人生苦短、終必有盡的現(xiàn)實面前有著心靈的悸動和思想的波瀾,都在自然中感受到生命的氣息和衷心的歡愉。
三、人生經(jīng)歷、個人思想
從人生經(jīng)歷和個人思想來看,他們也有相似之處。二人同生東晉,時代背景相同,當時天下亂,國破偏安江南。漢人都想重返中原,希望在治國上有所作為,有朝一日能夠打回去。但是社會環(huán)境復(fù)雜,愿望很美好現(xiàn)實很復(fù)雜,無一例外這個愿望都成了空,所以在失敗之后都回避人事,隱居起來不再卷入利益爭斗中,無官一身輕,因為即使做了官也實現(xiàn)不了自己的抱負,反而身陷各種復(fù)雜的斗爭之中。所以寄情于山水,算是一種逃避。
他們都曾關(guān)注現(xiàn)實,都曾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響。王羲之做過長史、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對天下大勢、軍務(wù)民政都有一定的認識,陶淵明說自己少時“猛志逸四?!保胍皳釀Κ毿杏巍?,都體現(xiàn)了這一點。即使在較早的《勸農(nóng)》篇中,他說“舜既躬耕,禹亦稼穡”,用古圣先賢的例子,勸勉人們勤于農(nóng)事,也是站在儒家的立場上。
他們又都從少年時就深受老莊崇尚自然的思想影響。王羲之“雅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志”,會稽的佳山水讓他一見到就想永居那里。陶淵明則“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他安頓于田園生活之中,生活在田夫野老之中,寄情于飲酒采菊、山氣飛鳥。他們都經(jīng)歷了從“出仕”到“辭官”的過程,最后都在自然田園中“歸盡”。王羲之最后安逝于會稽金庭(今浙江紹興),葬于金庭瀑布山;陶淵明死后被安葬在南山腳下的陶家墓中,實現(xiàn)了他“托體同山阿”的愿望。
但是王羲之和陶淵明畢竟是不同的人,這兩篇文章也有著許多不同之處。
就作為人生關(guān)鍵的“辭官”而言,王羲之主要是因為宦途上的人事矛盾,被動性較強;陶淵明則是因為“質(zhì)性自然,非矯厲所得”,因其天性與官場生活相違而主動辭官,兩人雖都有超凡脫塵之想,但超脫程度有所不同。
就對生死的思考而言,王羲之在感嘆歡樂易逝,人生短暫,并感到痛苦。文字中,他希望通過詩文和后人產(chǎn)生心靈的溝通;文字外,他服食養(yǎng)性,云游采藥,希望將生命延長。陶淵明則不然,盡管“寓形宇內(nèi)復(fù)幾時”,人寄托在天地間沒多長時間,但重要的是怎樣過完這短暫的人生。對于死亡,陶淵明秉承“乘化以歸盡”,順隨自然的變化走到生命的盡頭,他把生命與自然融為一體,因此也就沒有了要突破生死的焦慮,減少了對死亡的沉痛。他平靜隨化,他自然樂天,他把自己的生命和自然融為一體。
有比較才有鑒別,兩篇文章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處。 它們各出機抒,自蘊風流,在同與不同之間體現(xiàn)了古人對生命的沉思,歷經(jīng)時光的淘漉,更加耐心尋味,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