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娣 高歌 徐晨光 白雪
關鍵詞: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政治認同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2)01 — 0029 — 04
伴隨著5G時代的到來,新媒體迅猛發(fā)展,信息傳播更迅速,新媒體對于大學生的政治認同具有重大影響。研究新媒體對于大學生政治認同的影響,可以在教育基本面上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樹立正確的政治認同觀念,從而有效應對新媒體帶來的負面沖擊,達到其在行與思兩個方面更適應當今社會。以此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意識,提高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gòu)建。
大學生政治認同是一個復合型的概念,主要是指“大學生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產(chǎn)生的對現(xiàn)存政治體系及其運作感情和意識上的歸屬感,以及在政治生活中與政治體系一致下的政治價值取向和相應的行為活動”〔1〕。國內(nèi)大學生政治認同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對中國共產(chǎn)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新媒體下大學生政治認同就是指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大學生對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新媒體是隨著科技進步出現(xiàn)的,它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最易接受新鮮事物的大學生,成為大學生溝通和交流的主要渠道。新媒體下大學生群體的政治認同有以下三個特點。
1.隱匿性
新媒體實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隱匿性,突破了時間、空間和地域的限制。新媒體打破了大學生政治認同教育的傳統(tǒng)模式,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和溝通,新媒體隱匿性的特點可以消除教師和大學生彼此的顧慮,師生可以放心大膽地相互交流,增強了二者交流的有效性,促進了大學生政治認同的發(fā)展。
2.即時性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微信、微博等軟件被應用得越來越多,這些軟件的即時性不斷加強教育工作者和大學生的溝通。教師可以隨時隨地與大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對大學生進行及時的引導,以此不斷強化大學生的政治認知,有利于提高大學生政治認同教育的效果。
3.可接受性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新媒體的形式也隨之向多樣化發(fā)展。微博、微信、人人和抖音等平臺都成為大學生接受信息的傳播渠道,這些平臺十分新穎,其傳播的內(nèi)容直觀生動,容易被大學生接受。教師可以將這些新奇的平臺和教學內(nèi)容融合在一起,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寓教于樂,“充分凸顯新媒體在信息傳播過程中的優(yōu)勢”〔2〕,從而不斷提升大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
新媒體為大學生政治認同提供一個嶄新的場域支撐,也給大學生政治認同帶來了一些積極的效應??偟膩砜矗旅襟w對大學生政治認同具有現(xiàn)實和歷史雙重意義。
1.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素質(zhì)
新媒體信息能使大學生更全面地了解社會和國情,更深刻地了解政治,這樣對于“大學生自身政治觀的構(gòu)建”有極大的好處〔3〕。大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來觀看“杭州峰會”文藝晚會的盛況,神舟十二號的壯觀情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的場景,以及港珠澳大橋順利開通的恢弘場景,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意識,更加堅定地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促進大學生政治觀的構(gòu)建。新媒體有助于青年個體社會化,它突破了時空的局限,使大學生提早接觸社會,促進他們對社會有更深刻的認識。新媒體對于大學生視野的拓寬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都具有積極意義。
2.有利于推動高校良序發(fā)展
大學生是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開展各項工作的主體。在學生管理事業(yè)中,大學生可以借助新媒體來宣揚自己的主張和意見,“形成‘訴求—服務—持續(xù)改進’管理互動機制”〔4〕,以此提升教育管理的效度,從而促進高校秩序良好發(fā)展。高??梢岳眯旅襟w“提供及時的網(wǎng)絡預警”〔5〕,以便教育者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tài),更有效地監(jiān)管學生,減少破壞學校秩序事件的發(fā)生,促進高校的穩(wěn)定發(fā)展。
3.有利于培養(yǎng)社會合格的建設者
新媒體作為新興媒體,對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在新媒體下宣傳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內(nèi)的主流思想,有利于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的認同感,提高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的責任感。通過新媒體這一有效途徑,能促進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的培養(yǎng),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提供生生不息的人才資源。
4.有利于助力“中國夢”的實現(xiàn)
習近平總書記曾談到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偉業(yè)“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yōu)楝F(xiàn)實”〔6〕。大學生作為國家的一份子,更要有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貢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新媒體使得大學生對“中國夢”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明確了大學生自身的責任與使命,他們將積極地加入到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的建設之中,助力“中國夢”的實現(xiàn),使我們民族屹立于不敗之地。
大學生政治認同事關高校“立德樹人”的中心工作,大學生政治認同教育工作至關重要,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提升大學生政治認同具有廣泛而深遠的意義。但新媒體畢竟是一個新興的媒體,對這一領域,我們尚未完全了解。從客觀角度分析研判,新媒體對大學生的政治認同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新媒體只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在這一環(huán)境中發(fā)揮主要作用的是人。人們?yōu)榱俗约旱睦?,使新媒體這一環(huán)境復雜化。而大學生能力有限,在新媒體這個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問題是在所難免的。
1.大學生政治信念不堅
政治信念作為理想信念的一種表現(xiàn),反應了人們對于未來的一種不懈追求。大學生政治理想信念是指大學生對未來社會政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對此深信不疑“身體力行的心理態(tài)度和精神狀態(tài)”〔7〕。綜上所述,大學生的政治信念就是大學生堅信馬克思主義、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以及堅信共產(chǎn)主義。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這一群體政治信念不堅定有兩個集中體現(xiàn):一是政治信念功利化;二是政治信念模糊,認識不清。
2.大學生價值認知偏失
價值認知就是指對于價值這種特殊現(xiàn)象的認知。大學生的價值偏失就是指大學生的價值觀出現(xiàn)了問題,對價值的理解與判斷出現(xiàn)了偏失。在新媒體傳播信息泥沙俱下的情況下,以功利主義和個人主義為代表的多元價值觀充斥在大學生周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會被新媒體所宣揚的價值觀念誤導,讓大學生的價值觀念產(chǎn)生失去或偏離正確價值觀念的現(xiàn)象。
3.大學生政治行為失當
大學生的政治行為“包括內(nèi)在的政治反應和外在的政治活動”〔8〕,大學生在新媒體環(huán)境的影響下,出現(xiàn)了行為失當?shù)膯栴}。大學生的政治行為失當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xiàn):一是政治疏離感強烈。政治疏離感就是指“個體對于參與政治生活的不關心、不討論、不作為的消極態(tài)度與行為”〔9〕,這種感覺使得大學生對于政治事件不發(fā)表任何看法和見解,也不參加政治活動。二是盲目參加政治活動。大學生參與政治熱情十分高漲,對于一些政治活動不分好與壞,不假思索地參與其中。
4.大學生政治結(jié)果淡漠
政治結(jié)果淡漠主要是指大學生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對一些政治議題、政治事件的結(jié)果不關心。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大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政治信念、個人經(jīng)歷以及家庭政治背景等因素,會對政治事件隨意發(fā)表見解。甚至出現(xiàn)政治事件娛樂化的現(xiàn)象,這會影響到大學生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指“人們對某種政治體系、理論學說及相應政治理想的認同、信服和敬仰”〔10〕,政治信仰堅定與否直接關系到大學生對政治結(jié)果的態(tài)度。簡言之,大學生政治結(jié)果與政治信仰是相互影響的。
新媒體時代是伴隨著科技進步而出現(xiàn)的時代,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簡單說,新媒體對大學生政治認同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1.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不充分
新媒體信息“去中心化”和“碎片化”的傳播方式影響大學生理想信念。新媒體的“去中心化”主要表現(xiàn)為“傳播主體的多樣化和傳播影響力的非壟斷化”〔11〕,導致信息質(zhì)量千差萬別。新媒體的“碎片化”是指新媒體在傳播信息時受篇幅、時長的限制,無法完整弘揚理想信念,大學生難以接受正確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學生政治認同課程教育設置得不完善也會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產(chǎn)生影響。大部分學校的“政治認同教育多以知識灌輸和基礎理論教學為目標”〔12〕,加之課程設置時間較短,老師講授內(nèi)容不夠完整,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不充分,使學生對這些知識了解得不透徹。
2.大學生核心價值觀踐行力不足
大學生既是新媒體的受眾也是新媒體的傳播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是當代大學生實現(xiàn)自身知情意行理性轉(zhuǎn)換的過程”〔13〕,但是大學生還處于閱歷不夠豐富、視野不夠開闊、思想不夠成熟,以及三觀尚未正確樹立的時期,面對雜亂的信息“難以用理性的價值標準及正確的價值立場去評判”〔14〕。加之西方國家利用新媒體對其他國家進行文化滲透和意識形態(tài)的輸出,“企圖沖擊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陣地,弱化和消解民眾的政治認同”〔15〕,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大學生,使得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不到位。
3.大學生政治融入度不夠
大學生還處于政治心理尚不成熟的時期,對政治帶有一定的偏見,認為政治是枯燥乏味的,政治活動與自身利益無關,致使大學生不愿參加政治活動。另外,新媒體的發(fā)展十分迅速,變化不定,致使法律法規(guī)相對落后。國家對新媒體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導致出現(xiàn)了一些利用新媒體手段的違法犯罪行為”〔16〕。社會不良風氣的出現(xiàn)和政治氛圍的缺乏,大學生經(jīng)常會被新媒體傳播的錯誤輿論引導,做出一些不符合大學生身份的政治行為,使得大學生政治行為失當。
4.大學生政治參與隨性
隨著新媒體的發(fā)展,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社會建設步伐加快,就業(yè)壓力增大,而且我國處于社會轉(zhuǎn)型期,人們大多數(shù)只關心經(jīng)濟發(fā)展。面對巨大的就業(yè)壓力和不關心政治的大環(huán)境,大學生對政治淡漠。加之新媒體傳播速度快且更加透明,使得大量腐敗信息迅速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同時缺乏對大學生的正確引導,這使得大學生對政治興趣不濃。這些因素使得大學生政治參與隨性。
當今社會新媒體迅猛發(fā)展,大學生在政治認同方面涌現(xiàn)的問題都有待解決。因此,要從多方面著手,以此提升大學生政治認同水平,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且堅定的政治認同。
新媒體時代下,面對各種文化和價值觀念的沖擊,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是極其重要的。作為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的大學生是寶貴的人才資源,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狀況“關系到我國能否實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17〕。因此,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是極其重要的。
1.強化新媒體對理想信念的傳播
理想信念是屬于意識層面的,宣傳起來是不太容易的,但官方宣傳媒體對此有了重要領地,我們要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宣傳陣地。經(jīng)過多年來的發(fā)展,我國已經(jīng)“建立了以中央重點新聞網(wǎng)站為主干、中央新聞網(wǎng)站與地方新聞網(wǎng)站優(yōu)勢互補、發(fā)揮主要商業(yè)網(wǎng)站積極作用的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體系”〔18〕,借助已有媒體進行理想信念的宣傳,加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的認同。還要充分發(fā)揮新媒體的優(yōu)點,將正確的理想信念和新媒體融合起來,并將理想信念這種形而上的意識具體化、形象化,以此方便新媒體對理想信念的傳播,便于大學生對理想信念的理解。
2.完善大學生政治認同教育體系
大學生的主要生活范圍就是校園,主要學習活動就是課堂。應該增加大學生政治認同的理論課程,并注重實踐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不斷完善政治認同教育體系。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類的課程,加強引導“最大程度上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認同”〔19〕,將理想信念的教育與社團活動等大學生日常生活結(jié)合起來,使得理想信念不脫離實際,易于大學生理解。老師也要幫助大學生對理想信念進行深層次的挖掘,避免其只停留在淺層認知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大學生應知應會的內(nèi)容,要通過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來提升大學生政治認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意識和政治觀念,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
1.思想上領會價值觀內(nèi)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凝練。大學生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結(jié)合自身實際,從現(xiàn)實出發(fā),其根本要義在于從思想上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涵,整體把握其內(nèi)涵體系,進而加深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挖掘其潛在的內(nèi)涵意蘊,做到真真正正從內(nèi)心深處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此來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2.行動上領會價值觀內(nèi)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想讓價值觀發(fā)揮真正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20〕。這就進一步要求大學生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自己做起,“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體力行大力將其推廣到全社會去”〔21〕,從行動上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容。以此提升大學生的愛國主義和歷史使命感,提高大學生對于主旋律的政治認知能力,進而提升大學生對社會和國家的政治認同。
要提高大學生的政治認知能力,就需要對新媒體進行有效的治理。不但要從新媒體自身進行規(guī)范,更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建設,用法律這一利器去監(jiān)管新媒體,以此促進新媒體環(huán)境的生態(tài)化。
1.注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
新媒體是一個傳播信息的自由環(huán)境,而我們國家處于社會轉(zhuǎn)型時期,新媒體這一新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還不健全,這使得新媒體在傳播信息時經(jīng)常會鉆法律的空子,導致新媒體傳播的信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例如現(xiàn)今較為流行的以“抖音”為代表的視頻軟件,為博眼球會出現(xiàn)游走在法律邊緣的現(xiàn)象,對事情斷章取義甚至是隨意歪曲,使得大學生對事情的認知一知半解,難以形成正確的、系統(tǒng)的政治認同。另外,“互聯(lián)網(wǎng)也不是法外之地”〔22〕,因此,必須要加強和完善法律法規(guī)建設,規(guī)范新媒體行業(yè),建立嚴厲的懲罰制度,以此來減少新媒體對于不良信息的傳播,控制不良風氣對大學生的影響,引導新媒體有序健康的發(fā)展。
2.提升新媒體的自律能力
新媒體的出現(xiàn)是人們追逐利益的結(jié)果。新媒體去中心化的交流方式會帶來更多的轉(zhuǎn)載量和點擊率,為新媒體獲得更大的利益。但新媒體不能僅僅為獲取利益而存在,還要考慮到社會效益。因此,新媒體在獲取自身利益的同時要兼顧社會利益,努力提高自律能力,為受眾營造一個良好的信息運行空間。那么,就能減輕大學生面對紛繁復雜的信息的壓力了,促進大學生做出合理的政治行為。
面對大學生政治參與淡漠的問題,國家和政府應想辦法,采取有效的政治手段,克服新媒體所帶來的問題。大學生也要提高自身素質(zhì),多方努力共同提升大學生政治參與的有效性。
1.提升大學生的政治參與能力
提升大學生的政治參與能力就要提升大學生的自我修為,包括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素養(yǎng)和媒介素養(yǎng)。在新媒體下加強黨建工作,注重對大學生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以此減少新媒體對于大學生的影響,讓大學生客觀地面對信息,做到不混亂、不偏信、不盲從。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因此,大學生自身也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樹立正確且成熟的三觀,注重培養(yǎng)自己理性思考的能力,學會自我控制,遇事冷靜,做一名具有良好政治素養(yǎng)的好公民。
2.加強對大學生的引導
大學生自身能力不強需要多方面的引導,以此來提高大學生政治參與的有效性。國家和政府要多為大學生提供一些政治參與的機會,增加大學生政治參與的次數(shù),引導大學生逐漸樹立政治生活與我相關的意識。學校和家庭也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日常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的政治責任感,使大學生有責任意識,減少大學生政治參與的隨意性。
大學生的社會經(jīng)驗較少,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和文化沖擊,他們往往很迷茫,這對于他們的政治認同來說都是沖擊。大學生政治認同的樹立,不僅促進其全面發(fā)展,還會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對于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的政治認同的樹立,不僅需要國家和政府的努力,更需要學校、家庭以及新媒體的積極配合,也需要大學生自身的態(tài)度。只有充分調(diào)動各方面積極因素,通過多方努力,才能使新媒體有一個良好的宣傳環(huán)境,才能更好地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認同,才能把大學生培養(yǎng)成祖國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才能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 考 文 獻〕
〔1〕王武,盧吉超.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黨員政治認同研究〔J〕.當代青年研究,2020,(05):38.
〔2〕羅威.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政教育載體合力〔J〕.高教探索,2020,(07):141.
〔3〕王玉婷.試論新媒體對大學生政治思想的影響與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02):78.
〔4〕楊明剛.新媒體對高校學生的影響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3,(09):101.
〔5〕張愛華,王振剛.新媒體技術與環(huán)境對高校德育工作的影響與對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45.
〔6〕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9.
〔7〕曾令輝.當代大學生政治理想信念形成規(guī)律及對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5):48.
〔8〕俞可平.中國大百科大辭典·政治學卷〔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0:162.
〔9〕黃蓉生,王華敏.大學生政治行為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引導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11):10.
〔10〕荊學民,施惠玲.馬克思政治信仰的邏輯演進〔J〕.哲學研究,2010,(09):18.
〔11〕唐平秋.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04):73.
〔12〕胡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視域下大學生政治認同教育問題及對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6,(08):70.
〔13〕王樹蔭,石亞玲.當代青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指南〔J〕.中國高等教育,2014,(07):9.
〔14〕韓文乾.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途徑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03):69.
〔15〕劉瑞.新時代青年政治認同建構(gòu)的路徑探析——以當代大學生為例〔J〕.學習與探索,2020,(02):71.
〔16〕白燕燕.淺析新媒體發(fā)展態(tài)勢及對社會影響〔J〕.中國出版,2013,(03):34.
〔17〕王易,宋友文.新形勢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04):59.
〔18〕鄒國振.新媒體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影響與應對〔J〕.學術論壇,2012,(01):225.
〔19〕顧棟棟.新媒體時代政治傳播與青年大學生政治認同探究〔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04):124.
〔20〕習近平.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2-25.
〔21〕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中國高等教育,2014,(10):6.
〔2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6.
〔責任編輯:丁 冬〕
收稿日期:2022 — 01 — 07
基金項目:文章系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高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xié)同育人實踐路徑研究(GJB1421340);黑龍江省省屬高等學校思想政治課專項——“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135509604);齊齊哈爾大學黨建項目——新媒體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QQHRUDJ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