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晉
中國陶瓷歷史上,有一種瓷器,用一抹凝脂如玉的白驚艷了世界,它就是德化白瓷。
德化,環(huán)城皆山,北為龍潯,前臨浐水。德化瓷泥產于山中,制而為器,因此得名。自唐創(chuàng)燒以來,經歷宋元時期的發(fā)展,隨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海外,聲名遠播。明清時期,德化窯發(fā)展達到鼎盛,所燒制的白瓷有著如脂似玉的胎釉質感,獨具匠心的造型藝術傳遞著中華文明的氣息,被西方社會冠以“中國白”的美譽。
廣州博物館藏明清時期德化白瓷涵蓋題材包括佛道塑像、陳設器用、飲食器皿、文房雅玩,它們展現了德化白瓷莊重恬靜的獨特魅力,讓人在欣賞中華藝術珍品時,體悟到自然與人文相互應和的審美旨趣。
釉色豐富、潔白細膩
德化窯白釉瓷器與景德鎮(zhèn)窯的白瓷產品不同,我們所見景德鎮(zhèn)的白釉為青白,德化窯呈現的是“乳白”或“象牙白”,也有俗稱“豬油白”或“蔥根白”,也有“鵝絨白”的形容,法國人稱之為“中國白”(BLANC DE CHINA)。廣州博物館館藏的德化白瓷釉色大體可分為以下幾種:
白色釉
目測為純白色,釉色滋潤,胎體不夠透亮,香爐、大肚佛,觀音塑像都有此種釉色。(如圖1)
乳白色釉(豬油白)
釉色瑩潤,如脂似乳,一般胎體透亮,明代占比較多,佳品亦多。包括人物塑像、爐、刻詩文杯,碗盤亦有。這種釉色是德化白瓷的代表。 (如圖2)
白中閃肉紅色釉
此類釉色在藏品中不多見,對光看白釉通透,泛紅可映指,應為上乘之作。
白中泛黃色釉
又稱牙黃色釉,釉色多有小開片,與明清時期潮州窯的白瓷釉色很相似,在造型和質地上有所不同。德化白瓷厚重堅密,紋飾多為梅花、玉蘭。潮州白瓷胎質稍松,制作規(guī)整,器身紋飾較少。(如圖3)
白中泛青色
近似蔥根白色,這種釉色清代的藏品比較多,器物類型有精美的觀音、佛像,有杯、爐、香插等。(如圖4)
總體看館藏明清時期德化白瓷具有瓷胎密貼,釉色瑩潤潔白,如脂似玉,典雅莊重,造型可愛的獨特風格。
裝飾典雅、精致生動
德化窯瓷器的裝飾技法和裝飾藝術技術嫻熟,匠心獨運,豐富多彩,不但繼承并發(fā)揚傳統(tǒng)的刻花、劃花和印花,我們從館藏中還見到大量采用堆花、貼花、刻寫詩詞美語等裝飾手法,塑造出不加彩繪的白色瓷器。
刻花和劃花
是用竹筆或篾梳在瓷器的坯體上刻劃花紋,線條流暢,樸實大方。在大型碗、盤的制作和裝飾上運用,刻劃花卉、纏枝紋、人物發(fā)式,花草葉脈等運用較多,而刻劃手法書寫的文字題記也常見,這是德化窯瓷器較為特別裝飾工藝。(如圖5)
貼花
先用模印或手工做成各種紋圖案,然后用泥漿貼在已做好的瓷坯上,邊沿要再施釉使銜接處貼合,這樣的裝飾技法,效果立體如同浮雕。紋飾多見梅花、玉蘭、松竹、獅首、龍、鹿等形象。貼花也是德化瓷器的藝術特色,館藏多半器物的紋飾運用了這個技法,在爐、杯、洗、人物、瓶等器物中使用比較多。這類器物裝飾設計巧妙,特別生動可愛,作為日用品,不僅實用,更具有藝術性。(如圖6)
刻寫詩詞紋飾
同樣是用竹筆或篾梳在蘸好釉的器物上,刻上草書、行書等字體的美好詩句作為裝飾,內容多與器物本身的用途相結合,書法和詩句結合的美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作品。(如圖7、圖8)
印花
采用壓模成坯,加工修飾后施釉。圖案紋樣清晰,有仿古青銅器的奎龍、云雷、弦紋等,線條流暢,印制勻稱,清新明快。在爐身、瓶身上運用較多。(如圖9)
堆花
用筆蘸著泥漿,在器物表面堆成各種花紋,這樣呈現的紋飾與器物融合在一起,沒有連接的痕跡,似乎是器物表面自然形成凸起的狀態(tài)。從館藏看,堆貼的圖案線條粗細不一,高低有錯,活潑自然。從器物看,往往與貼花結合出現,具有浮雕的效果。圖案有梅花、玉蘭、鳥獸,見用于蓋盅、杯的造型。(如圖10)
胎質、器型、紋飾相結合斷代
德化白瓷所見文獻資料較多從釉色區(qū)分年代,見葉喆民著《中國古陶瓷淺談》載:“其明代作品多為象牙色,而清代作品便成略帶幾分水白的瓷器了”①。屈志仁先生在《德化瓷展覽簡介》中說:“一般來說,中明以至清初的瓷色是擺鐘泛紅,清代的釉色是擺鐘泛青?!睆酿^藏整理的明清時期白瓷看,以上釉色的白瓷都有,我們單從釉色用以區(qū)分年代應該是不準確的,而從釉色結合胎質、器型、紋飾等幾方面綜合判斷較為穩(wěn)妥。試舉例:
釉色
釉色是判斷年代的一個重要方面,從館藏看明代乳白色和白中泛紅色較多,其中白中泛青的亦有,但是釉色的瑩潤和清代的略有不同,清代的白釉呈泛青或青灰色,光澤會更為明亮。(如圖11、圖12)
胎質
館藏德化明代白瓷胎質均勻細膩厚重,較透亮光滑,清代白瓷胎體均勻和透亮度都稍差一些,露胎處可見氧化的淺紅色,底足占有沙粒,胎體較薄。
紋飾
明代紋飾多見較為簡潔,線條簡練,紋飾較多采用印、刻、劃工藝,素身的器物也比較多,紋飾有夔龍紋、回紋、弦紋等;清代紋飾較為纖細,堆貼的紋飾比較多。(如圖13、圖14)
器型
從明代器型看拙樸,爐器器身較淺,部分爐內不施釉,人物內膽挖空。清代器型花樣則繁復。(如圖15、圖16)
廣州博物館館藏明清時期德化白瓷從釉色、裝飾藝術、年代特征看,有著獨特的風格,釉色瑩潤,潔白細膩,如脂似玉,有的作品優(yōu)勝于宋代定窯及同時期的景德鎮(zhèn)白瓷。在裝飾藝術上,精細典雅,可愛生動。它繼承了傳統(tǒng)的刻花、劃花和印花裝飾手法,又運用優(yōu)良的德化瓷胎釉加以創(chuàng)造和突破,創(chuàng)作出人們喜聞樂見的題材,包括我們看到的堆花貼花、刻寫詩詞美語,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為我們研究明清時期德化白瓷提供了珍貴的物證。
德化窯產品在很多方面都有著獨具的特點和杰出的成就,明代更創(chuàng)造性地形成中國傳統(tǒng)自然與人文和諧思想統(tǒng)一體現的瓷塑技藝及其文化范疇,向世人傳遞著獨特的東方神韻。其創(chuàng)燒和發(fā)展過程,在我國陶瓷工藝史上有著重要的貢獻,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編輯/余彩霞)
注釋:
① 葉文程、徐本章《德化瓷器史話》1980年6月油印本,第1頁3A4D964E-19C3-4017-AD18-A6BE687DA2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