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萬章
賀壽慈(1810~1891)是晚清時期書法家、詩人。他初名于逵,后更名霖若,字云甫、云黼,號楚天漁叟、贅叟,湖北蒲折(今赤壁)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進士,歷官文選司郎中、軍機章京、內(nèi)閣侍讀學士、左副都御史、吏部主事、工部尚書等。他擅詩文,惜無專集刊布,曾批點《陶淵明集》,對陶詩有獨到見解①,且在從政之余,嫻習書藝。其書以行書見長,有論者謂其書法淵源于孫過庭的《書譜》,“圓熟之至,然纖秀無骨”?,“書名滿天下,識者謂在同光四家之上”?,可知其在同治、光緒時期頗得時譽。其傳世作品,多為行書,如《行書對聯(lián)》(安徽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山東博物館、南京市博物館、武漢博物館、西安博物院、青島市博物館、煙臺博物館、遼陽市博物館、宜昌博物館、荊州博物館和諸城市博物館均有藏)、《行書屏》(云南省博物館藏)、《行書扇面》(湖北省博物館、桂林市博物館、柳州市博物館和贛州市博物館均有藏)、《行書軸》(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和《行書橫披》(湖北省博物館藏)等,也有少量的楷書,如《楷書團扇》(長沙市博物館藏)等。在行、楷書作品之外,尚有不少信札,大抵有《致譚宗浚信札》(中國國家博物館藏)、《致仲鵹信札》(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致旭翁信札》(恭王府博物館藏)、《行書信札》(南京市博物館藏)和《行書信札冊》(武漢市博物館藏)等。這些信札大多介乎行楷書之間,與其正式的行書和楷書作品相比,則顯得尤為隨性,筆意灑然。不僅如此,透過這些即興而為的零縑短札,亦可見其文官生涯之一角。對其《致潭宗浚信札》和《致旭翁信札》的解讀,即可見其書藝與宦跡之概貌。
一、《致譚宗浚信札》箋釋
《致譚宗浚信札》為一頁,書寫在小三十二開的畫箋上。箋上印有淺藍色絲欄、小方格和兩個水盂,小方格的留白處印有“竹院敲聲”四字及年款、堂號等,裱邊右側(cè)題:“蒲圻賀云甫尚書壽慈”,不著書寫者姓名,亦無鈐印。其信札書文曰:(圖1)
叔裕學使仁弟大人左右:
昨承枉顧,以請假尚稽,走候為歉。同里敝親分發(fā)蜀中,通守周鳳藻善畫知詩,頗非俗吏,即擬出京,先來叩謁,乞賜一見為荷。至昨面薦仆人,已蒙允諾,稍緩著先來叩見,聽候驅(qū)策可也。余容晤罄,即頌衡祺不一,愚兄賀壽慈頓首。
“叔?!奔礊樘蹲诳#?846~1888),原名懋安, 字叔裕,廣東南海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四川督學、江南鄉(xiāng)試副考官、云南糧儲道、按察使等,擅詩文書法,著有《荔村草堂詩鈔》和《希古堂集》。賀壽慈比譚宗浚年長三十六歲,屬典型的忘年交,故賀壽慈稱其為“仁弟大人”,自己則謙稱“愚兄”。從信札內(nèi)容可知,譚宗浚曾去拜見賀壽慈,譚宗浚擬外調(diào)蜀中。賀壽慈的同鄉(xiāng)周鳳藻亦分發(fā)蜀中,擬先來拜謁,祈望譚氏應(yīng)允會見。賀壽慈還在昨天與譚氏見面時推薦了一個仆人并得到允諾,稍后便來譚氏處聽候差遣。此信表達的除了問候與寒暄外,主要是賀壽慈推薦鄉(xiāng)友周鳳藻去拜見即將同時赴蜀的譚宗浚。
潭宗浚在京城與繆荃孫(1844~1919)一起入國史館參與《清史》列傳的修撰,于光緒二年((1876)外調(diào),赴蜀擔任四川督學①,故可知此信當書于此年。又據(jù)翁同龢(1830~1904)日記載,清光緒二年五月廿一日“分發(fā)四川通判周鳳藻(介卿行一),同年周曜東之子也,贈五十金,卻之?!雹葸@是周鳳藻臨去四川前向時任戶部右侍郎的翁同龢贈送五十金(而翁未接受),亦可作為佐證,進一步可確證此信的書寫時間為1876年,且在是年的五月廿一日后。這一年,賀壽慈六十七歲,時年賀氏任內(nèi)閣侍讀學士,分校順天鄉(xiāng)試。
信中談及的“周鳳藻”,字介卿,號竹邨,一號夢槑,史載其“少穎異,負干才,善丹青,兼工題詠,尤時研究星象地輿之學”⑥。據(jù)信中可知,周鳳藻不僅與賀壽慈同里(即也為湖北蒲圻人),還是親戚,且“善畫知詩”⑦。周鳳藻的生平事跡,史載不詳。在江瀚(1857~1935)和翁曾翰(1837~1878)的日記中偶有提及其名。前者談到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十月初六,江瀚與其會晤?;后者談到在光緒二年六月二十五,翁曾翰拜見周介卿(鳳藻)⑨,由此在晚清文官集團的交游圈中可見周鳳藻的身影。但在相關(guān)的畫史論著中一尤其是搜羅歷代畫家較為詳備的俞劍華(1895~1979)的《中國美術(shù)家人名辭典(修訂本)》中,周鳳藻的名字卻闕佚。從傳世的畫作看,周鳳藻有《山水》扇面(圖2)、《竹石圖》(均藏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竹石圖》軸(廣東梅州市梅縣區(qū)博物館藏)和《墨竹圖》兩件(分別藏汕頭市博物館和義烏市博物館)等行世,可知其擅畫竹石、山水。從這些畫作可看出其山水大抵學“吳門畫派”沈周(1427~1509)和文徵明(1470~1559)一路的風格,頗具文人意趣,而竹石則并無傳承,以水墨為之,意筆草草,似要比山水略遜一籌。賀壽慈稱其“頗非俗吏”,從其畫作可看出其確無俗韻,尤其是山水畫,傳承了“吳門畫派”以來的文人畫傳統(tǒng)。其《竹石圖》(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題)自題:“同治九年平陽月鄂渚竹村周鳳藻寫于申江客次?!蓖尉拍隇?870年,此時他尚未赴四川任通判,而是客居上海(申江),可補證其行跡之闕如。
二、《致旭翁信札》箋釋
《致旭翁信札》也為一頁,亦書寫在小三十二開的畫箋上。箋上印有折枝朱竹,左下側(cè)印有“瑯?gòu)窒绅^摹制”字樣。其信札書文曰:(圖3)
旭翁老前輩太宰大人左右:
昨在禮部朝房,承示二小兒截取稿,已畫齊,如可于初二日附入引見,則感泐尤深。統(tǒng)祈酌之,瑣瑣,容再敏謝。手此。敬頌臺綏不一!侍賀壽慈頓首。卅日。
關(guān)于“旭翁”其人,與賀壽慈有過時空交集的可能人選有兩個,一為盛康,一為毛昶熙。盛康(1814~1902),字勖存,號旭人,別號待云庵主,晚號留園主人,江蘇常州人,盛宣懷(1844~1916)之父,道光二十四年(1844)進士,歷任廬州府、寧國府知府和直隸州知州及布政使、按察使等,編有《皇朝經(jīng)世文續(xù)編》。毛昶熙(1817~1882),字熙初,一字旭初,河南武陟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進士,歷官翰林院庶吉士、江南道和山西道監(jiān)察御史、工科給事中、順天府府丞、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太仆寺卿、
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吏部右侍郎、戶部左侍郎、工部尚書、吏部尚書、禮部尚書、兵部尚書等。兩人都被稱為“旭翁”:在陳寶箴(1831~1900)致盛康的信札(上海圖書館藏)中,便稱盛氏為“旭翁”①;在《翁曾翰日記》《王文韶日記》《李鴻章全集·信函》和《翁同爵家書系年考》中,均稱毛昶熙為“毛旭翁”?。從所處時代看,兩人都和賀壽慈相近。但從宦跡看,此“旭翁”當為毛昶熙。因信中談及賀壽慈在禮部朝房與“旭翁”相見,毛昶熙先后供職禮部侍郎和禮部尚書,而盛康并無任何禮部任職的經(jīng)歷,且毛昶熙從政生涯中,大部分在京城,與賀壽慈交集的幾率較高;而盛康幾乎都在京外任職,與長期京城任職的賀壽慈交集的幾率較低。
毛昶熙先是于清咸豐十一年(1861)十二月擢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再于光緒三年(1877)五月以會試副考官兼署禮部尚書,九月充武英殿總裁,次年三月復兼署禮部尚書⑧。據(jù)此,可知毛昶熙至少三次在禮部供職。而彼時賀壽慈的升遷幾乎與毛昶熙同步,且職階也相近:他于咸豐十一年遷內(nèi)閣侍讀學士,分校順天鄉(xiāng)試,又于光緒三年升工部尚書⑧。其時,轟動朝廷的書商李鐘銘案中的主角李鐘銘與賀壽慈脫不了干系,而毛昶熙則“與之親昵”⑤,可見賀壽慈與毛昶熙應(yīng)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同屬一個官場圈子。正因如此,在此信中,賀壽慈向毛昶熙舉薦其次子,祈望毛氏能“附入引見”,以獲取晉身之階。賀壽慈有二子,分別為賀良楨和賀良樾?。長子賀良楨(1833~1889),字伯岷,號幼甫,歷官南昌知府、長蘆鹽運使、貴州按察使等;次子賀良樾,歷官中書、浙江候補知府等,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任浙江建德知縣。從信札內(nèi)容看,“二小兒”應(yīng)指賀良樾。
三、兩通賀壽慈信札中的書學與文化狀態(tài)譚宗浚在《學書軒記》中這樣寫道:“余素不工書,年十七初應(yīng)禮部試,同邑林樵山前輩謂余書可企魁鼎,聞?wù)呋蚰湫χ?。越九年,肄業(yè)應(yīng)元書院。山長馮展云師亦屢勖余習書,授以筆法,督課甚勤,而書亦不少進。同治甲戌,以第二人及第,時廷試閱卷為蒲圻賀云甫總憲師,朝考閱卷為歙黃孝侯侍郎師。二公皆以能書名于都中,獨賞譽余書,甚至于是求書者滿宅門,然往往不能愜其意以去。蓋余書初學率更,繼參虞、褚,時有拘樸,致終不能與時輩妍媚者爭一日之長,即自視之亦深愧名之不副其實也”①,這是譚宗浚談到了自己學書的歷程。其中,“蒲圻賀云甫”即為賀壽慈,而“歙黃孝侯侍郎”則為黃鈺(?~1881),字孝侯,安徽休寧人,咸豐三年(1853)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南書房行走、日講起居注官、實錄館總纂、刑部左侍郎、考試閱卷大臣等。譚氏稱賀壽慈曾擔任參加廷試時的閱卷官,而朝考的閱卷官則為黃鈺。兩人兼擅書法,以能書揚名于京城,且對譚宗浚書法贊譽有加,因此之故,向譚宗浚求書者“滿宅門”。賀壽慈既是進士出身,又曾擔綱科考的閱卷官,自然對仕途的敲門磚一書法極為重視。在其信札中,便可見其嫻熟而放達的書寫風格。其《行書七言聯(lián)》(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圖4),亦可見其隨性而為且能彰顯館閣氣息的職業(yè)書風,而譚宗浚的《行書七言聯(lián)》(香港問學社藏)和《行書養(yǎng)一齋詩屏》(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圖5)也與此有著類似的書寫特色。與賀壽慈同為閱卷官的黃鈺的書風也大抵相類,其《行書軸》(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亦有相近的時代書風。賀壽慈和黃鈺等閱卷官對譚宗浚書法的“賞譽”,亦可見其對早年就勤于臨池的潭宗浚書藝的肯定。但耐人尋味的是,無論是作為前輩的賀壽慈還是黃鈺,亦無論是譚宗浚的書法還是前述周鳳藻的繪畫,此時的書畫狀態(tài)都彌漫著一種揮之不去的時代氣息,也即摹古之風,正如有學者指出,“傳統(tǒng)的繪畫、書法等由于一味因襲模仿古人,遠離現(xiàn)實社會,脫離人民大眾,至清代中葉已日趨衰敗”?。尤其是賀壽慈、譚宗浚、黃鈺等一批進士及第的官員兼書家的筆下,更出現(xiàn)一種近乎館閣體的書風,多以四平八穩(wěn)的行楷書為主,且多寫大字的對聯(lián)、條幅,以便于應(yīng)酬、交際。相比之下,以小字行書或行楷書為主體的簡短書札,或許更能反映作者書法的本真。
賀壽慈致譚宗浚和毛昶熙的兩通信札,從內(nèi)容看,一是為鄉(xiāng)黨兼親戚的周鳳藻引見,一是為兒子疏通關(guān)系,都是在正史或正傳的記錄之外難得一見的夤緣之事,反映出以賀壽慈為中心的朋友圈的社交關(guān)聯(lián)。賀壽慈是潭宗浚的前輩,與毛昶熙為同輩,但都是有求于對方,故即便自己位高權(quán)重,也不免屈身致函,曲意相求,反映出一種歷史的真實狀態(tài)。這種近似春秋筆法的信函在刊行的典籍中并無記載,故透過兩通短札,我們看到了一個富有人情且還原歷史真實的官場生態(tài)。賀壽慈的兩通信札,書藝與情感俱存,或可折射出晚清文化之一角。
注釋:
①張貴《賀壽慈批,點〈陶淵明集〉考述》,《中國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
②馬宗霍輯《書林藻鑒·書林紀事》卷12,文物出版社,1984,第244頁。
③海納川《冷禪室詩話》,引自賀怡蘭《淺析賀良樸的書法藝術(shù)》,《書法》2021年第11期。
④《清國史·文苑傳》卷73《潭瑩傳》,中華書局,1993,第1039頁。
⑤陳義杰整理《翁同穌日記》(第了冊),中華書局,1993,第1212頁。
⑥[光緒]《續(xù)輯咸寧縣志》卷6,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第3頁。
⑦清代光緒年間另有一人也叫周鳳藻,字密庵, 江蘇江都人,為光緒三年(1877)進士,不少人易將兩人混淆,參見江慶柏編著《清朝進士題名錄(中冊)》,中華書局,2007,第1141頁。
⑧江瀚著,鄭園整理《江瀚日記》,鳳凰出版社,2017,第120頁。
⑨翁曾翰著,張方整理《翁曾翰日記》,鳳凰出版社,2014。
10俞劍華《中國美術(shù)家人名鋅典(修訂本)》,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91。
11黃嬿婉《陳寶箴書札》,《歷史文獻》2014年刊總第18輯,第144頁。
12王文韶著,袁英光、胡逢祥整理《王文韶日記》,中華書局,1989;顧廷龍、戴逸主編《李鴻章全集·信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翁曾翰著,張方整理《翁曾翰日記》,鳳凰出版社,2014;翁同爵著,李紅英輯考《翁同爵家書系年考》,鳳凰出版社,2015。
13蔡冠洛編著《清代七百名人傳(上)·第一編政治·政事》,中國書店,1984,第411~417頁。
14王定安《致仕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前工部尚書賀公神道碑銘》,繆荃孫纂錄《續(xù)碑傳集》卷15,《清代碑傳全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869頁
15金梁輯《近世人物志》,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第85頁。
16《清國史·新辦國史大臣傳·賀壽慈列傳》,中華書局,1993,第130~132頁。
17譚宗?!秾W書軒記》,譚宗?!断9盘梦募准肪?,清光緒刻本,第14頁。
18汪林茂《晚清文化史(修訂本)》,安徽文藝出版社,2016,第422頁。
(責任編輯:田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