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提起芭蕉這種植物,你們會想起什么?是《紅樓夢》中的“綠蠟春猶卷,紅妝夜未眠”,還是《青花瓷》里的“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huán)惹銅綠”?芭蕉,作為江南庭院里不可或缺的一員,給人們帶來賞心悅目的景色的同時,也帶來了美好的意蘊和無盡的遐思。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借助芭蕉又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文學意境呢?
│植物名片│
芭蕉
科屬:芭蕉科,芭蕉屬。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外形像樹,高2~5米;葉柄粗壯,葉片特別寬大;夏季開花,花序從植株頂部垂下,花序上部為雄花,下部為雌花;結三棱狀果,形似香蕉而偏小。
用途:入藥;觀賞;人工栽培的芭蕉,果實可食用,野生芭蕉的果實常有毒;莖纖維可織布,嫩莖可做牲畜飼料;葉片可用于烹飪,如包粽子、包糍粑等。
│詩詞賞析│
山石(節(jié)選)
[唐]韓 愈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這首詩是有一年夏天,韓愈游覽某座山寺時所作。原詩共有十句,這里節(jié)選了前半部分。節(jié)選部分主要交代了韓愈剛剛抵達寺院時所看到的景象。犖確,意為險峻不平;微,意為狹窄。韓愈在登山的路上頗費了些周折,一直走到黃昏時分,才到達寺廟門口。此時,晝伏夜出的蝙蝠已經出來活動了。韓愈邁步走上臺階,來到寺院的正堂,看見雨后的芭蕉、梔子愈顯茁壯,心緒從趕路時的急切變得舒緩。接下來,他又在熱情的寺僧的帶領下,就著火把欣賞了壁畫,然后吃了飯,并在寺中借宿一晚。
總體而言,這首詩格調清新,語言平淡,流露出一種閑逸的情緒,在韓愈的眾多詩作中顯得較為別致,也充分體現(xiàn)了他“以文為詩”的創(chuàng)作風格。
│典故鏈接│
芭蕉最容易辨識的外形特征就是它那特別寬大的葉片。芭蕉的葉片長可達2~3 米,寬可達25~30 厘米,就好像一大張長條形的紙,古人常用其來寫字。唐代書法家懷素,幼年時比較貧窮,沒有紙張練習書法。他在家鄉(xiāng)種植芭蕉萬余棵,供自己揮灑筆墨,并為芭蕉葉取名叫“綠天”。他還建造了一間草屋,起名“種紙庵”。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韋應物在《閑居寄諸弟》一詩中說“盡日高齋無一事,芭蕉葉上獨題詩”,邊塞詩人岑參也在《東歸留題太常徐卿草堂》中說“題詩芭蕉滑”,這些詩句都反映了古代文人在芭蕉葉上寫詩的雅趣。
主持人
石潤宏,文學博士,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教研室教師,主要著作有《古詩詞里的動物植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