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英
(儋州市中醫(yī)醫(yī)院藥劑科,海南省儋州市 571700)
更年期抑郁癥是指在更年期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乃至消失而引起的以情緒低落、焦慮、緊張、煩躁等為主要癥狀的精神障礙,嚴重影響了更年期婦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1]。艾司西酞普蘭為高選擇性的5-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再攝取抑制劑,對膽堿能受體、組胺受體及腎上腺受體無抑制作用,臨床上用于抑郁癥的治療,由于其高度單一的受體作用特性,具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耐受性良好的優(yōu)勢,已成為治療抑郁癥的一線藥物[2-3]。腦力靜膠囊用于治療神經(jīng)衰弱、失眠健忘、精神憂郁、煩躁、頭暈目眩等,本研究旨在中醫(yī)辨證治療的指導下,采用中西醫(yī)聯(lián)合的方法,采用量表評定臨床效果和實驗檢測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以及性激素來探討其作用機制。
選擇2020年6月—2021年6月海南省儋州市中醫(yī)醫(yī)院門診就診的更年期抑郁癥患者180例為研究對象。均由本人或家屬知情同意后簽署知情同意書,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年齡為(47.34±3.15)歲,病程為(9.87±4.25)月,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評分為(24.75±3.95)分;觀察組年齡為(48.45±3.15)歲,病程為(10.15±3.98)月,HAMD評分為(25.03±3.25)分。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西醫(yī)診斷符合《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DSM-5)》[4]中抑郁發(fā)作或雙相抑郁診斷標準,同時符合HAMD 17項(HAMD-17)評分≥17分。中醫(yī)診斷符合《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5]中“郁病”的中醫(yī)辨證。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心情低落,郁郁寡歡,情志不寧,靜而少動,腰膝酸軟,脅肋脹痛,悲觀失望,或伴多夢易驚、不寐健忘,潮熱盜汗,五心煩熱,頭暈耳鳴,納谷不化,口干咽燥,不思飲食。舌質淡紅偏暗,苔薄白或薄黃,脈細或細緩。
納入標準:①同時符合上述西醫(yī)診斷及中醫(yī)診斷標準;②年齡45~55歲,臨床癥狀持續(xù)3個月以上,且血清雌二醇<73 pmol/L;③自愿接受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者;②伴有精神病以及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者;③既往3個月內(nèi)有激素替代和精神疾病治療以及藥物依賴或酒精依賴者;④存在嚴重的自殺傾向者;⑤入組前1個月曾參與其他抑郁癥臨床研究者;⑥卵巢切除或因其他疾病造成卵巢功能喪失者。本研究所有研究對象均完成試驗研究,無退出病例。
對照組給予艾司西酞普蘭(規(guī)格10 mg/片,四川科倫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0 mg/天,1次/天,早晨口服,根據(jù)患者情況最大劑量可加至20 mg/天,連續(xù)治療8周。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腦力靜膠囊(安徽眾禾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4粒/次,3次/天,口服,連續(xù)治療8周。
于治療前、治療后2、4、6和8周末采用HAMD量表評分評估抑郁程度;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分評估睡眠質量;于治療前和治療8周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評估患者生活質量。采用不良反應量表(treatment emerge symptom scale,TESS)評定藥物不良反應。由經(jīng)培訓的調查員現(xiàn)場指導患者或家屬認真填寫,并當場收回。治療期間進行常規(guī)檢查(血、尿、便)、心腦電圖以及肝腎功能檢查,評價藥物安全性。
治療8周后采用HAMD評分減分率制定療效判定標準。痊愈:減分率≥80%;顯效:減分率50%~80%;有效:減分率25%~50%;無效:減分率<25%。減分率(%)=(治療前HAMD總評分-治療后HAMD總評分)/治療前HAMD總評分×100%。痊愈加有效為總有效。
分別于治療前及結束后取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離心(直徑10 cm)10 min后,取血清,存于-20 ℃冰箱待用。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5-HT、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試劑盒由美國BIM公司提供;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檢測患者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試劑盒由武漢賽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8周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90) 單位:例(%)
兩組治療2、4、6、8周HAMD量表評分較治療前均降低(P<0.05),觀察組治療2、4、6、8周HAMD量表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量表評分比較(n=90) 單位:分
治療8周后,兩組PSQI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WHOQOL-BREF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PSQI量表評分和WHOQOL-BREF評分比較(n=90) 單位:分
治療8周后,兩組血清5-HT和NE水平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5-HT和NE水平變化(n=90) 單位:ng/L
治療8周后,兩組血清E2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8周后,觀察組和對照組血清FSH水平以及觀察組LH水平低于治療前(P<0.05),觀察組血清FSH、LH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E2、FSH和LH水平變化(n=90)
對照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2.22%(20/90),包括多汗4例、口干3例、便秘3例、惡心2例、頭暈6例、震顫2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00%(9/90),包括多汗2例、口干2例、惡心2例、頭暈3例。兩組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TESS評分為(3.16±0.28)分,低于對照組(5.92±0.41)分(P<0.05)。
目前,補虛藥、安神藥和理氣藥是中藥治療抑郁癥的主要藥物[6-7]。本研究使用的腦力靜膠囊中含有甘草、小麥、大棗以及B族維生素等。該復方制劑中,甘草甘緩和中,養(yǎng)心緩急;小麥補心氣,養(yǎng)心神;大棗益脾養(yǎng)心?,F(xiàn)代研究證實,甘草可增加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調節(jié)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對免疫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大棗對5-HT和組胺有抑制作用,對中樞神經(jīng)有抑制作用[8]。而B族維生素缺乏時可能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有研究表明[9],抑郁癥的發(fā)生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一定關系。補充B族維生素有可能避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發(fā)生,也有可能降低了抑郁癥的發(fā)生率。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的中樞神經(jīng)遞質含量下降、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的改變以及所處的社會家庭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與更年期抑郁癥密切相關[10-14]。
本研究結果表明,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低于觀察組,PSQI評分改善情況較觀察組差,提示單用艾司西酞普蘭效果不理想,其原因可能與腦力靜膠囊中大棗、小麥等有益氣養(yǎng)心神的功效有關。HAMD量表評分顯示,觀察組治療2周后與對照組治療4周后的效果相當,提示合用腦力靜膠囊治療更年期抑郁癥起效快,能改善更年期癥狀。治療8周后,兩組間的5-HT和NE以及E2、FSH和LH水平比較差異有顯著性,且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可能與甘草、大棗養(yǎng)心安神,小麥生津淸燥的功效有關。觀察組合用腦力靜膠囊可能促進5-HT、NE的合成,改善患者卵巢功能,促使分泌E2,并能調節(jié)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功能,對中樞產(chǎn)生積極作用,進而改善患者機體紊亂的內(nèi)分泌環(huán)境,提高更年期抑郁癥治療的效果。本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樣本小,且只以本院作為研究對象,存在局限性和單一性,下一步將加大樣本量,并以多地區(qū)多家醫(yī)院為研究目標,以減少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潛在偏倚。
綜上所述,腦力靜膠囊合并艾司西酞普蘭能夠有效治療更年期抑郁癥,二者協(xié)同互補,降低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提高了治療的有效率,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