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聽力》是高職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基礎課程,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和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時代外語人肩負國際傳播使命的背景下,《英語聽力》課程的思政教學設計,從課程思政資源建設入手,結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注重語言輸入、精聽精練、以聽促說,在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技能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闡釋能力,提升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更好地踐行外育人溝通中外的使命。
關鍵詞:英語聽力;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教育部2020年印發(fā)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強調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要承擔好育人責任。文秋芳教授(2021)從課堂教學的角度,將外語課程思政的內涵解讀為:“以外語教師為主導,通過外語教學內容、課堂管理、評價制度、教師言行等方面,將立德樹人的理念有機融入外語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致力于為塑造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fā)揮積極作用”。本文主要從外語教學內容的角度,探索《英語聽力》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一、課程思政資源建設
外語教師是外語課程思政的執(zhí)行者。教學內容是外語教師實施課程思政教育的起點,外語教學內容的來源大致分為外語教材、教師自選材料兩類(文秋芳,2021)。
《英語聽力》課程為商務英語專業(yè)大一學生的專業(yè)課程,使用的教材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第一、二冊。教材選材真實地道,題材多樣;活動設計形式生動,操作性強;技能訓練循序漸進,對拓寬學生視野、拓展思維、提高語言應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都有幫助。但是,教材選材主要來自BBC原版音視頻資料,缺乏中國社會文化相關視聽材料。
針對本課程教材中國文化視聽材料不足的現(xiàn)狀,為豐富課程教學資源,教師在長期授課過程中,積累了內容多元的中國社會文化視聽英語資源,自建了思政主題英語視聽素材庫,主要收集了近五年來由China Daily、中國日報雙語新聞、21世紀英文報、CGTN等微信公眾號和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等出品的和中國社會發(fā)展相關的英語視聽素材。素材在選擇時盡量保證多樣性、權威性,確保語音地道、語言準確、內容詳實,既有紀錄片的宏大敘事,也有普通人的采訪,既呈現(xiàn)中國人的生活和觀點,也有外國人視角看中國發(fā)展的視聽材料。視聽素材展現(xiàn)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變遷和豐富多元文化,使學生感知中國社會萬象和改革開放的成果,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增進中國文化表達力,提升文化溝通力。資源庫的內容不斷補充、實時更新,以確保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教學設計的靈活性。
二、課程思政育人元素挖掘
文秋芳教授(2021)指出,在外語教學內容中挖掘育人元素有三項序列任務:理解育人目標—分析教學內容—設計課堂教學方案。在外語教學內容中挖掘育人元素,首先要深入理解育人目標。
(一)課程育人目標
在新時代外語人肩負國際傳播使命的背景下,《英語聽力》課程作為英語專業(yè)基礎課程,以英語聽力技能訓練為核心,為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建設國際傳播能力作內容輸入和語言技能準備,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闡釋能力,提升跨文化溝通力。課程的思政目標是通過中國社會發(fā)展視聽素材的融入,引導學生關注國家發(fā)展,增強文化自信,在提高聽力水平的同時提升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思路
《英語聽力》課程的思政教學設計遵循英語聽力學習和技能訓練規(guī)律,注重語言輸入、精聽精練、聽說結合、以聽促說。在聽力學習內容上,更加關注中國題材,凸顯中國元素。
教學設計思路是通過“教材和素材相結合、精聽和泛聽相結合、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構建“課內精聽精練、課外聽說拓展”的學習閉環(huán)。在聽力材料上,以教材為主,素材補充,包括“聆聽世界”和“傾聽中國”兩部分。
“聆聽世界”部分以教材內容為主,用于精聽精練,作為學生聽力技能訓練的主要材料?!皟A聽中國”部分補充中國社會發(fā)展英語視聽素材,課堂上基于素材設計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中國文化理解力和闡釋力。課外注重視聽資源補充,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導入教材主題相關的視聽材料,為學生講好中國故事提供語言和內容的輸入。補充素材主要用于泛聽,以理解大意、熟悉主題、積累地道的中國社會文化詞匯和表達為主,在此過程中從情感上建立起對祖國文化的認同感和文化自信。
(三)思政元素融入路徑
《英語聽力》課程思政視聽素材融入教學的路徑如下:首先,教師梳理了兩冊教材各單元的主題和教學內容,結合單元主題和視聽素材庫的資源,挖掘出各單元的思政育人元素,如“四史教育”(改革開放史)、健康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鄉(xiāng)村振興、美麗中國、文化自信、脫貧攻堅、傳統(tǒng)文化、愛國敬業(yè)、家風傳承等,見下圖。
接著,針對每個單元的思政元素,從視聽素材庫中精心挑選、匹配擬補充的視聽素材;最后,根據(jù)視聽素材的具體特點,結合本單元的聽力技能目標,設計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活動,把思政主題視聽素材融入課內外的教學活動,使補充素材的學習成為課程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和教材學習互相補充,互相促進,達到拓寬視野、拓展思維,提高聽力技能和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下表中展示的是教材第一冊第1到第4單元的思政育人元素及補充的視聽素材。
三、課程思政教學案例
(一)案例一
案例1選自教材第一冊第4單元,主題是Getting from A to B, 本單元挖掘的育人元素是科技創(chuàng)新。案例1選自教材第一冊第4單元,主題是Getting from A to B, 本單元挖掘的育人元素是科技創(chuàng)新。本單元討論不同類型的交通工具、出行方式、上下班通勤、人們的出行喜好等。本單元訓練的聽力技能是:聽前提出問題、預測聽力材料中的重要信息的能力(ask yourself information questions before listening)。課前:通過學習通發(fā)布視頻素材,請學生結合視頻描述中國交通變遷(when, what, where, for what purpose),準備課堂上口頭復述。選用的視聽素材為:1分鐘帶你感受40年中國交通變遷:從自行車王國到世界級交通網絡(40 Years of Opening-Up,How Chinas Transportation Has Changed),視頻時長1分鐘。課中:結合教材Sharing環(huán)節(jié),請學生分享日常的出行方式選擇及原因,引導學生討論新四大發(fā)明之高鐵、共享單車在日常出行中給生活帶來的便利;觀看英國小哥體驗中國高鐵的視頻,記錄并復述主要內容。選用的素材為:中國日報雙語新聞-英國小哥體驗中國高鐵,視頻時長 2分鐘。課后:請學生觀看紀錄片,以文字和語音的方式復述中國高鐵發(fā)展的故事,談一談自己的感受。選用的素材為:紀錄片《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中國創(chuàng)造》,(The Story of Chinas reform & opening up -designed in China),視頻時長14分鐘。
該案例教學設計通過介紹中國高鐵發(fā)展的故事(從落后到奮起直追、到引領世界的發(fā)展歷程)激發(fā)學生對民族自強、民族復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高鐵的發(fā)展是國家發(fā)展的縮影,學生通過高鐵的發(fā)展感知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堅定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
(二)案例二
案例2是課程思政理念指導下的學生活動設計,本案例的育人元素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活動形式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視頻分享。學生課前查找、下載自己感興趣的文化主題的英語短視頻,課上分享,陳述推薦理由、簡介視頻內容、提取關鍵詞匯、提出互動問題。
該教學設計旨在引導學生關注和分享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為講好中國故事的輸入環(huán)節(jié),為講好中國故事作話題和語言儲備。在學生準備分享的過程中,會關注素材選擇和內容表達,積累詞匯和中國文化話題,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激發(fā)對傳統(tǒng)文化探究的興趣。
四、教學體會與反思
教學相長。思政教學是一次學習之旅、探究之旅,素材庫中的很多英語視聽材料,對教師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有助于提高教師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學生對中國文化和社會發(fā)展主題的英語素材接受良好,表現(xiàn)出較大的興趣。從學生參與話題討論的感悟中,能感受到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和認同,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濃厚的家國情懷,課程思政教學的育人功能初見成效。
素材先行?!队⒄Z聽力》課程的思政教學設計,離不開體現(xiàn)思政育人元素的視聽素材的融入。有了適當?shù)乃夭牟庞型麑崿F(xiàn)潤物無聲、如鹽如水的課程思政育人效果。素材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補充,需要教師關注中國社會發(fā)展相關的英語視聽素材并及時跟進收集整理,思政教學資源的建設永遠在路上。
教學設計是關鍵,也是難點。《英語聽力》課程思政育人價值的實現(xiàn),需要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設計能力,在知識傳授中實現(xiàn)價值引領。有了和育人元素相匹配的視聽素材,如何設計符合聽力教學規(guī)律、符合素材特點和學生興趣和認知的教學活動,是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需要不斷在實踐中探索精進。聽力理解是語言能力的重要部分,也是《英語聽力》課程思政育人的起點。如何在基于思政主題視聽素材的基礎上,進行靈活多樣的聽力教學任務設計,以涵蓋不同層次的語言能力及育人目標,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思政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如何通過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來提升思政育人的效果,都需要長期的探索實踐。
五、結語
在課程思政理念指導下,《英語聽力》課程從課程思政資源建設出發(fā),結合聽力課程的教學特點,進行了思政教學設計探索和實踐。思政主題視聽素材庫建設的初衷,是為學生講好中國故事提供語言和內容輸入,使學生能在課內外學習中,進行多樣化、個性化的自我訓練和提高。資源庫中的素材宏觀微觀兼?zhèn)?,包括外國人視角看待中國社會發(fā)展變化的英語視聽材料,幫助學生了解在“他者”和本國人眼里的中國文化,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通中外,雙向交流,尤其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的能力。
課程融入中國文化英語視聽素材,為學生講好中國故事提供規(guī)范地道的語言輸入和話題參考,聽說結合,以聽促說,提高口語表達能力。以中國文化視聽材料為輸入,有助于學生理清思路,通過聽說練習,幫助學生激活相關知識,重復理解和挖掘視頻內容,聯(lián)系主題進行拓展性思考和口語輸出訓練。
在教學實踐中,課程線上線下結合,確保思政教學活動全員參與。課程使用超星學習通平臺進行課堂互動和課外練習,方便通過平臺導入視頻、音頻和文本等多模態(tài)信息,靈活運用在線討論、口語展示等學練形式,拓展課程教學時空,確保思政教學活動生生參與,實現(xiàn)課程的思政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歐旦陽.信息化時代大學英語聽力教學與研究指南——評《英語聽力教學與研究》[J].人民長江. 2021,52(06)
[2]孫桐,王萌萌.課程思政建設背景下外語聽力測試的改革方向[J].中國考試,2022,(02)
[3]唐黎卿.《綜合英語》課程思政在線教學實踐與反思[J].內蒙古電大學刊,2021,(01)
[3]文秋芳.大學外語課程思政的內涵和實施框架[J].中國外語,202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