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嫣然
摘 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中提出的“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學,怎么學就怎么教。學的法子要跟著做的法子,教的法子要跟著學的法子?!痹摻逃砟顚ξ覈斀裰行W的英語教學有一定的啟發(fā)作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shè)生動和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用貼近生活的例句形成在動態(tài)真實環(huán)境中使用英語進行活動的積極性,讓生活走進課堂。
關(guān)鍵詞:例句選擇;生活化;
英語,是人們在生活中進行交流表達的一種活的語言。它來自于生活,并為生活所用?!缎抡n標》強調(diào)“在做中學、在學中用”,生活化教學使教學活動置于真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同時,也要求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設(shè)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要能夠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師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社會需求和實踐使我們充分認識到語言交流的重要性,為更好的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讓學生學到活生生的英語,并勇于使用活生生的英語,我一直尋求著一種最佳的教學方法——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生活化的例句將英語教學與生活融為一體。
初中英語教學中,枯燥的單詞記憶、繁瑣的詞組搭配與復雜的中英翻譯成為中國學生“啞巴英語”的主要原因。由于學習的內(nèi)容偏重于單詞、句子,忽視了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學習的環(huán)境又是在非母語狀態(tài)下,以致許多懂英語的人在某些場合不會說或羞于說,形成心理上的語言交流障礙。從某種程度上極大地扼殺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要使學生愉快輕松地掌握好單詞、短語、和句型,教師需要把詞匯、短語放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讓學生學習體會,這樣教學就離不開例句。用例句來說明教材中的語言點就是十分必要的。
作為一名任教僅一年的新初中英語老師,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英語教學,我深深地感覺到英語教學的不容易。若想要激發(fā)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僅靠教材是遠遠不夠的。英語課堂呼喚生活的回歸,如何讓英語教學與生活融為一體,用生活理念構(gòu)建英語課堂,將生活與英語學習結(jié)合起來,讓現(xiàn)實的生活進入英語課堂,使英語教材變得具體、生動、直觀,提高學習興趣,增強語言交際能力將成為我不斷探索和研究的問題之一,在這個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生活化的例句可以是學好英語的“有水之源,有本之木”。
例句的選擇一定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語言的學習離不開生活。我們在平常的教學中也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總是對那些與他們的生活緊密相聯(lián)、趣味性強的知識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對語言學習者來說,學習語言最終是為了用所學的語言交流和“做事情”??梢哉f離開具體的生活,語言教學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動活潑的語言素材來源于真實的生活。要讓英語課堂充滿活力和想像力,讓學生每天上課都有新鮮感和好奇感,并長期保持濃厚的興趣,我們在課堂上就要巧用例句。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選用例句,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實際生活選用例句,不但可以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增強他們表達的意愿,促進他們展開積極的語言思維活動,而且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交地提高他們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下面是筆者在教學中總結(jié)的例句選擇應體現(xiàn)的特點。
一、典型性
例句的選擇要精練,具有,句子不一定很復雜,但寥寥無幾個詞也值得反復琢磨,細細品味。例如,在講blame的用法時,筆者就興了下面這個例句:Tom rather? than you is to blame.僅僅7個詞卻體現(xiàn)了多重知識:be to blame譯為受責備,rather than意思是“而不是”,連接并列主語時采取“就遠原則”。
二、簡潔性
正如人的認知規(guī)律由易到難,對于語法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而言,復雜的例句只會讓他們更頭痛,對語法更畏懼,對英語學習更沒興趣。選擇結(jié)構(gòu)簡潔的例句,語言上通俗易懂,讀來朗朗上口,學生容易記,也記得牢。
三、針對性
針對學生常犯及易犯的語言錯誤,在舉例時先設(shè)置錯句,讓學生自己找出錯處并加以改正,勢必能加深學生印象,比直接把正確的句子告訴學生效果更好。
四、趣味性
興趣是產(chǎn)生學習激情的巨大動力。選擇內(nèi)容生動有趣的例句,如諺語、成語、俚語等,學生有了興趣,就愿意多念,念熟了就能由此及彼。
五、情境性
充分利用當時當?shù)氐那榫昂蛯W生熟悉的事例舉例,不但能夠使學生直觀地了解該語言現(xiàn)象所使用的場合,還能夠引導學生將所學例句與自己所熟悉的環(huán)境相結(jié)合,老師常以自己身邊的事例,為學生運用英語描述發(fā)生在自己周圍的事情做出示范,起到引導和交流的雙重作用,融洽了師生的關(guān)系。
六、時效性
例句如能與學生當下比較關(guān)心的話題相聯(lián)系,則能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比如這兩年來一直受到廣泛關(guān)注的選秀節(jié)目《歌手》,也可以把它運用到英文例句中。所以說,我們教師如果能夠運用一些學生時下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來編成例句去講解枯燥的語法,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可見,例句是英語教學中最常見而且最具語用價值的媒介,它連接教師信息源與學生信息接收庫這兩個語言空間,所以教師定要仔細推敲,要遵行科學性,實用性和思想性原則,還應具有典型性、簡潔性、針對性、趣味性、情境性、時效性等特點,這樣才能激活學生的智力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對英語教師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我們只有不更新知識,更深入地研究適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語言交際技巧,才能接受這種挑戰(zhàn),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葛炳芳.“以學定教”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月刊,2009(9).
[3]約翰·杜威.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M].趙祥麟,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2.
[4]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C].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