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院門,大嫂站在門外臺階上?!皫c(diǎn)醬給你們,自己做的,不曉得合不合口味?!贝笊泥l(xiāng)下墩子來,手里捧著一罐醬??粗菆A圓的、黑得發(fā)亮的陶罐,我的鼻子瞬間發(fā)酸。大嫂七十大幾了,還惦念我們。睹物思鄉(xiāng)。晨曦中的雞鳴,金黃的麥田,晚霞中的炊煙,靜靜流淌的串場河……瞬間,高家墩子在我腦海里徘徊。
童年的飯桌上,總少不了一小碗醬。
天空浩瀚,四野無際。矮矮的高家墩子,被串場河、池塘和廣闊的稻田環(huán)抱,謙卑,素樸。好像是每年的二月二,龍?zhí)ь^,做醬就開始了。母親把陳年黃豆淘洗干凈,在大鍋里煮。香氣四溢時(shí),?;?,出鍋。盛入篩子攤平,蓋上稻草。又將小麥磨成粉、做成餅,放在鍋里蒸。文火,香噴噴的。餅熟了,倒入適量的涼白開,與黃豆碎塊混合起來,攪拌成糊,揉捏成“磚”,用我上學(xué)用的一張張練習(xí)簿的紙,細(xì)細(xì)裹了。待晴天自然風(fēng)干,搬到外面暴曬。爾后,排在家神柜的抽屜里,焐到發(fā)酵。麥豆粗粗的,渾身長滿了綠茸茸的細(xì)毛。洗干凈牛頭缸,溫水,粗鹽,把整塊掰開,攪拌成粥樣。
屋前那棵沉睡的梔子花,青枝,綠葉?;ò咝叩?,惹人憐愛。大暑來了,曬醬大多在門前菜園中央。牛頭缸就在花枝一旁,我一天天走近,倚缸凝望。時(shí)節(jié)到了,梔子花如期綻放。曬醬的架子高大堅(jiān)實(shí),是幾根交叉的樹棍。小孩子必須跨過高高的菜園柵欄,才能靠得近前。這些考慮,一是避開樹蔭。暴烈充足的光照下,醬才能曬熟,否則不香;二是擔(dān)心我們淘氣頑皮,碰倒醬缸,一季的心血?jiǎng)x那傾覆無遺。缸口或用玻璃板蓋著,或蒙著一層塑料薄膜。擋蒼蠅,阻臭蟲,防鳥啄食,也可遮雨。不日,醬味出來了,很誘人。母親喜歡把紫茄、黃瓜、蒜頭等放在醬缸中腌制醬瓜什錦菜。此時(shí),梔子花開得更旺了,娓娓述說著動人的醬事。傍晚,天氣稍涼,母親用筷子上下攪動。白天太陽曬,夜晚露水滋潤。半月之后,大醬的顏色由淺黃變?yōu)槿辄S、再到金黃,直到黑與紅相融的色澤,烏黑發(fā)亮。缸面上滲出一層油來,香味一陣陣的。我們抑制不住地貪饞,望著咽口水。未等熟透了,食指一伸,蘸著就吃,熱乎乎的。雖咸得灼口,但別有風(fēng)味。
那時(shí),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有的事。然而,再窮再苦,三餐飯桌上,高家墩子每家都少不了一碗醬。門開著,鍋上炊氣繚繞,一家人圍坐一桌。對著青翠的菜園和漫天晚霞,一筷子蘸醬,濃香、可口。無論多粗糙難咽的食物,有了醬,都明麗起來。晚風(fēng)從我們身邊吹過,不等我們吃完,蚊子嗡嗡地來了。我們打著飽嗝,母親把飯碗撤了,擦干凈桌子,留著我們坐上去乘涼。暑氣將盡,蟬聲俱寂,蟋蟀在草叢中多情合唱。我過生日了,清貧無肴。二哥和我陷在孤零零的黃昏里,推杯換盞。咬一口蘸醬黃瓜,抿一口酒。清朗的月亮爬上樹梢,夜醉了。雪,很大。門口的梅花開了,綺麗奇崛,燦爛芬芳。我們喝一口南瓜粥,舀一勺醬。母親不時(shí)地點(diǎn)醒:“吃多了燒人。”這一缸醬,我們少則吃半年,儉省著吃一年。
光陰慢慢地流,來去不知?!渡嗉馍系闹袊房倢?dǎo)演陳曉卿說:醬是中國人的發(fā)明,有幾千年歷史。細(xì)細(xì)想,天南海北,我國似乎沒有一個(gè)地方是與醬無緣的。古人以發(fā)酵儲存食物,乃為生存,竟有意外收獲。時(shí)代發(fā)展,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好風(fēng)良味沿襲至今。眼下,魚肉蔬果四季豐盈,可人們?nèi)早娗橛谟凶逃形兜拇筢u。
解開罐頸扎絲,拉去紅布蓋,醬香撲鼻。
高桂荇:中國辭賦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東臺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發(fā)表散文、辭賦百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