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小娟
(昆山市周市中心小學校,江蘇昆山 215300)
《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指出:“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細化,它建立了核心素養(yǎng)與課程教學的內在聯(lián)系,充分挖掘了學科課程教學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教育的獨特育人價值。” 它提出了指向學科素養(yǎng)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常態(tài)化活動。英語繪本教學正是符合這種觀念的教學活動,受到很多老師的青睞。
繪本基于圖像,由文本為輔,這一類的書籍特別強調通過視覺信息傳達的效果。不僅可以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激發(fā)孩子閱讀的主動探索品質。繪本中的圖畫能給讀者極佳的美感體驗,而且大多數(shù)的繪本會以押韻或反復的句型進行寫作,最容易讓學生掌握聲音。高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能力基礎,他們渴望更加地道、更加豐富的學習材料滿足自己英語學習的需求。
盡管繪本的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優(yōu)點諸多,但是在課堂上進行繪本教學至少要解決兩個難點:第一,如何選擇繪本?選擇繪本有一個five fingers 原則,就是每頁如有超過5個生詞,那么就是太難了,不適合閱讀,如果低于2個生詞,就是偏簡單的,每頁有2到3個生詞正好。在語言難度上能兼顧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最后在題材上最好是跟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或者特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第二,如何整體構建長篇繪本的教學?繪本的長度一般都會比課文長很多,再加上地道純正的語言和配圖,一個故事的信息量會很大,一節(jié)課需要確定語言知識教學重點,細化知識目標、語言能力教學目標和情感目標。為了提高長篇繪本課堂的教學效率,筆者嘗試了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流程:①開展課前導讀(為課堂閱讀掃清一些障礙)。②課中閱讀重點抓故事主干,設計表演活動,提升主題,升華情感。③課后開展延伸拓展活動。
繪本內容介紹:這是一篇童話故事《Blue Jay Finds a Way》,本故事一共圖文并茂14頁,473個單詞,生詞17個。除了第6頁和第8頁生詞每頁達到4個,其他都在2個以內。以寓言的方式講述了藍鳥和朋友大象一起追夢的過程,它們一起嘗試了多種方式,收獲了意外的精彩,讓追夢的過程妙趣橫生,兩個小動物就像兩個可愛的兒童,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幻想和探究精神,故事主人公的心情由悲傷到歡樂,隨著他們一路嘗試和體驗的過程,讓我們看到了純真,浪漫的童心和對夢想的永不放棄。
教師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討論喜歡大象什么部位,也是學生很喜歡的一個話題,學生會說:I like the long trunk. It can carry big things. 教師可以補充:Yes , it can suck the water with truck and take a shower. (新授短語take a shower) ,再次補充動物小知識:大象喝水是用鼻子把水送進嘴巴里的,它還會用鼻子吸水然后噴到自己的身上,用于降溫或洗澡。大象的氣管和食道是相通的,在大象鼻腔的后面,食道的上方有一塊軟骨。當大象用鼻子吸水時,水便進入鼻腔,受大腦中樞神經(jīng)的支配,喉嚨部位的肌肉就發(fā)生收縮,促使食道上方的軟骨暫時將氣管口堵上,水就由鼻腔進入食道,完成喝水的動作。由于氣管口被軟骨堵住,水無法流入氣管進入肺中,也就不會嗆著了。當大象呼吸的時候,食道軟骨周圍的肌肉就放松,軟骨離開原先的位置,空氣就能自由進出了。因此,大象每次只能憋著氣喝一口水,多余的水會被呼出的空氣從鼻子中噴出,這也就是我們常??吹酱笙髧娝脑?。以同樣的方法討論耳朵和象牙。
Q5 What else can you see?
通過剛才的討論和學習,學生已經(jīng)充分認識了藍鳥和大象,現(xiàn)在把關注的重心轉向兩個動物身后的環(huán)境,提醒學生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問題想知道?通過細心觀察,學生會說看到樹和花,看到月亮,說明是晚上,也很自然有了一些問題。
Q6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bviously, the blue bird and the elephant are the two characters. 很顯然,故事的主角應該是這兩個動物,你有什么問題想知道嗎? 學生會問:Blue bird is standing on the elephant’s head,are they friends? Where do they live? What do they eat?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等等。留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學生在期待中開始繪本閱讀之旅。導讀課最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
【設計分析】
使學習內容與學習者建立有意義的聯(lián)系,使學習內容成為學習者自覺自主的行為。導讀課就在于盡可能讓繪本跟學生生活經(jīng)驗發(fā)生聯(lián)系,讓學生更用心關注文本中圖片和內容的表達。
圍繞愛好和夢想主題交流,梳理和提煉學生問題:自由交流環(huán)節(jié),盡可能豐富并且貼近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對學生的參與給予仔細反饋。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察封面,試著讓學生根據(jù)看到的進行描述,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對導讀課內容的有效展示,學生可以有小段的輸出:I can see an elephant , it is big/huge, it has a long trunk. It can carry big things. It has two big ears.因為有之前導讀的圖片,學生已經(jīng)準備好了想知道的問題。
提煉學生關注度比較高的問題:
1. What are their names?
2. Where do they want to go?
3. Why did the bird standing on the elephant’s head?
文本閱讀采用分總的結構,分三次完成,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第一步,帶著問題進故事邊聽邊看圖片,P1到P3,聽完之后解答學生之前的疑問,實際是故事的起因。Q1 The blue bird’s name is Blue Jay and the elephant’s name is Elephant. Q2 They want to go to the moon. Q3 Because… 第三個問題具有開放性,學生可以各抒己見。
通過再次閱讀,不難發(fā)現(xiàn):Blue Jay can’t find a way to:
the moon. He’s talking to Elephant about it. 抓住Blue Jay 的心情來理解這兩句“I’m feeling sad. I’m a blue Blue Jay.”
在情境中學生理解了“blue”表示心情,此時的藍鳥是只傷心的藍鳥。大象朋友會怎么幫它呢?它們嘗試了幾種方法呢?試著猜測一下。此處可以讓學生用中文回答,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進入閱讀的第二步,帶著好奇和猜測讀故事。關注一個問題:How many times did they try?
They tried three times. What did they do every time? 它們嘗試了三次,每一次又是如何做的呢?請學生自己逐圖朗讀,然后對下面的活動排列出嘗試的順序。
【設計解析】
要想讓語言學習變得容易,就必須幫助學習者從整體出發(fā),再去處理于語言的細節(jié)。
設計排序的活動,一方面考慮到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還會遇到生詞和偏難的句子,需要降低學習的難度:另一方面要把閱讀的注意力放在理解意義上,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對文本形成清晰的結構。
在第三次嘗試后,藍鳥和大象收獲了意外的驚喜,是什么呢?請學生默讀故事結尾最后6頁,然后判斷三句話:
1. Blue Jay didn’t have a good time with the elephant.
2. Blue Jay likes staying on the earth.
3. Blue Jay and the elephant are really at the moon.
藍鳥和大象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時光,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呢?這個問題有利于幫助學生將視角重新聚焦到文本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這句話:I am having such time with you. Let’s stay right here on the earth.這樣就很容易判斷出第二句話是正確的。此時抓住藍鳥心情的變化進行對比,從傷心到愉快,追夢的過程雖然充滿挫折,兩個好朋友的心境卻越來越舒坦,藍鳥心中的憂郁漸漸消散了,此情此景,學生也被它們簡單的快樂所感染,不禁發(fā)出了如此感嘆:世上并不缺少幸福,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的眼睛。那么藍鳥和小象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光嗎?有。在哪些地方?你能找出來讀一讀嗎?指導學生劃出表達藍鳥心情的動詞:shouted Blue Jay, called Blue Jay, cried Blue Jay, laughed Blue Jay, 好多情感渲染的詞啊。藍鳥現(xiàn)在一點也不憂郁了,而是越來越興奮,越來越開心,此時的小象也是體驗著藍鳥一樣的心情,shouted Elephant。它在幫助藍鳥實現(xiàn)夢想的過程中,完全投入了飛向月亮的情境中,悲傷著朋友的悲傷,快樂著朋友的快樂。如果說藍鳥是主角的話,小象就是重要的配角,學生又是如何看待小象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對小象贊不絕口。小象身上有著許許多多閃光點,學生用到了kind, nice, clever, helpful 等詞匯來形容,小象熱情幫助朋友,簡單真誠,真正的朋友就應該這樣互相理解與互相支持。你們也希望有這樣一位朋友嗎?學生紛紛回答:是。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可以贏得像小象一樣的朋友,大家會心一笑,就像小象那樣做就可以。那么再看看本課的題目:Blue Jay Finds a Way.教師追問:Blue Jay finds a way to where? 這里的“way”到底是去哪里呢?通過討論發(fā)現(xiàn),“way”的含義豐富:
The way to the moon 追月之旅
The way about dream 追夢之旅
The way about happiness 幸福之旅
The way about friendship 友誼之旅
在跟讀過全文音頻之后,再分組讓學生演一演,因為語言難度對學生是很大的挑戰(zhàn),可以設計成三個場景,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場景表演。
讀了藍鳥追夢的過程,體會了藍鳥追夢的心情,表演了藍鳥追夢的場景,學生對于藍鳥的夢想已經(jīng)非常理解。趁熱打鐵,升華主題:藍鳥有個飛月的夢想,我們中國人也有這個夢想,PPT出現(xiàn)我國宇航員和探測器登月的照片,引導學生要樹立遠大理想并不斷努力實現(xiàn)實際的理想。這個主題也在譯林版六下的教材中出現(xiàn),正好也可把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聯(lián)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