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本刊從今年第2期開始,聚焦統(tǒng)編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課程內容,約請張小兵老師、朱德勇老師、倪峰老師先后分享了第一單元、第二單元、第三單元的文本解讀與教學設想。本期《本刊特稿》欄目繼續(xù)呈現(xiàn)江蘇省揚州中學王舒成老師帶來的第四單元教學設計方案。
摘要: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選擇性必修下冊第四單元屬于“科學與文化論著研究”學習任務群,選編了3篇科學、科普類文章。本單元教學設計試圖以3篇課文為一個整體,通過“求真、尋美、發(fā)現(xiàn)”三個板塊的文本研讀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學習掌握閱讀科學論著、科普文本的一般方法,激發(fā)他們對以求真和實證為基本特點的科學精神的興趣,發(fā)現(xiàn)科學文本和科學探索的獨特美感,體驗語文學習中科學人文相融合的特點。
關鍵詞:科學與文化論著研究;求真;尋美;發(fā)現(xiàn)
一、文本解讀
(一)《自然選擇的證明》解讀
《自然選擇的證明》是一篇條理清晰、論證翔實的科學論文,節(jié)選自達爾文《物種起源》的第15章《綜述和結論》。讀這篇文章,我們首先應該從整體上去了解此文的寫作思路。
全文第1—2節(jié)總述自然條件下存在生物的變異,使自然選擇有存在的理由。在第2節(jié)的最后,作者說:“我已經盡可能忠實地將反對這一學說的種種疑難問題和意見加以概要地綜述,現(xiàn)在我將轉而談談支持這一學說的各種具體事實和論點?!边@是一個承上啟下句,通過這個句子,我們可以得知,這篇文章采取了“總—分”的結構,第3—14節(jié)的內容,都是分述有哪些“具體事實和論點”。而這,正好也驗證了課文編者給選段加的標題“自然選擇的證明”。
這些“事實和論點”包括:物種是變種,一開始即以變種形式存在(第3節(jié));自然選擇使得優(yōu)勢生物類型存在,并可以劃歸成大小不等的類群(第4節(jié));吝于重大革新,奢于微小變異是自然界的重要法則,以及支持它的事實(第5節(jié)、第6節(jié));自然選擇使得自然界處處充滿著美(第7節(jié));本能的存在(第9節(jié));雜交的后代酷似父母(第10節(jié));地質記錄支持遺傳變異理論(第11節(jié));生物遷移所引起的生物在地質地理、時空分布上呈現(xiàn)的平行現(xiàn)象、理論及事實(第12—14節(jié))。
通過以上概括我們會發(fā)現(xiàn),整篇課文中有一小節(jié)的寫作是例外,也就是第8節(jié),它寫的是當地優(yōu)勢物種被外來物種打敗的現(xiàn)象,由此得出“自然界的一切設計,并不是絕對完美無缺的”結論。這個結論無助于論證作者的論點,但仍被保留了下來。這樣的做法,體現(xiàn)了達爾文在進行科學研究時寶貴的求真態(tài)度。
而在對本文主要內容和結構進行概括梳理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科學論著寫作的條理性。本文條理性的具象表達主要在于各小節(jié)的中心句和關聯(lián)句,在閱讀時,要能在第一時間找到它們,并在此基礎上結構全文。中心句有在開頭的,如第7節(jié)的“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理解為什么自然界處處充滿著美,這很大一部分應歸功于自然選擇”;有在結尾的,如第5節(jié)的“總之,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變異的”。前者是對下文所述事實的總領,后者是對上文所述法則的總結。關聯(lián)句一般都在本節(jié)的開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如第13節(jié)“根據這種遷徙的觀點,以及隨之而來的生物變異,我們可以理解……”上承第12節(jié)所講生物遷移引起的生物在地理、時空分布上呈現(xiàn)的平行現(xiàn)象,引出本節(jié)的具體舉例。
從整本書閱讀的視角出發(fā),我們還應該認識到,本文選自《物種起源》全書的第15章,也就是最后一章。最后一章作為對全書的“綜述和結論”,其內容安排的順序和全書的寫作順序是完全契合的,這可以從本書目錄看出。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迅速了解《物種起源》整本書的內容,可以把課文當作概要來讀。下面提供本書目錄(如圖1所示),供大家比對。
讀這篇課文,還應該進入具體段落去體會作者嚴謹、理性的論證風格。讓我們以課文第2節(jié)的選段為例。
這一段的結論是“僅此一點,自然選擇學說已是極為可信的了”。為了驗證這個結論,前文用了三個層次來論述:動植物的變異只要有益于自身發(fā)展則必將通過自然選擇保存;既然人能夠選擇有利于己的變異,自然界生物更加可以;自然界中擇優(yōu)棄劣的力量不會受到限制。這三個層次的表達也很有特點——使用了反問和設問句式:前兩個問句是反問句,最后一問兼具反問和設問。三個問句層層推進,加強了論證語氣,肯定和強調了自己的觀點,也營造了一種行文的氣勢。在詞語的選用方面,要注意作者善于使用限定語來增強語句表達的效果。如文段末句,“僅此一點,自然選擇學說已是極為可信的了”?!皟H”和“極”這兩個限定語連起來看,不僅強化了自然選擇學說的可信度,而且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研究成果的自信。
(二)《宇宙的邊疆》解讀
卡爾·薩根是美國著名天文學家、科普作家。《宇宙的邊疆》節(jié)選自他的科普著作《宇宙》的第一章。1980年,他自編自導的大型科學系列片《宇宙》,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放映,觀眾達5億人次。書籍《宇宙》可以看作電視系列片的姊妹篇,在內容上與電視解說詞大致相當,但又有所不同,用卡爾·薩根自己的話來說:“書籍的作者可以自由選定一個章節(jié)主題的范圍和深度,而一個非商業(yè)性電視節(jié)目則只能限制在58分零30秒鐘之內。在許多問題上,本書的討論比電視系列片更深入?!?/p>
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22年6月本刊特稿課文一開篇,就將我們引入一個浩大而充滿未知的宇宙:第1—4節(jié)總述人類應該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既要勇于懷疑,又要富于想象)去探索宇宙,第5—6節(jié)則講述了我們探索宇宙的數量尺度(光年),這些內容對于我們理解下文將要出現(xiàn)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來的11個小節(jié)(第7—17節(jié)),作者從星系開始,依次向我們介紹了星云、恒星、太陽系、系外彗星、行星等天體,最后回到我們居住的淺藍色星球——地球。這樣的行文順序頗值得玩味——作者把對讀者來說最陌生的概念一下子拋了出來,憑借其巨大的體量震驚了讀者,使之陷入一個完全陌生而神奇的世界:“我們隸屬于這些星云,我們所見到的星云離地球80億光年,處在已知宇宙的中心?!睆男窍岛托窃崎_始介紹,還可以讓讀者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敬畏之心,明白相對于宇宙而言,人類之渺小。如此這般,一直來到我們自己的家園——地球,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地球在這里!原來我們剛才體驗了如此浩瀚的宇宙,經歷了如此奇妙的旅程!
課文到這里就結束了。但從整本書閱讀的角度來說,第一章才不過進行了一半?;仡櫟谝徽碌娜績热?,卡爾·薩根沒有停止探尋,而是繼續(xù)帶著我們從地球開始,講述人類探索地球、探索天體、探索宇宙的歷程——人類如何用幾何的方法發(fā)現(xiàn)了地球其實是一個球體,人類怎么在這個認知的基礎上開始航海旅行,并進一步發(fā)現(xiàn)天體的奧秘……《宇宙》第一章的結構是沙漏狀的,從最邊際、最浩大的星系開始,層層縮進到地球,再從地球的歷史開始,層層拓展到宇宙。地球,是這個“沙漏”的連接點。這個結構告訴我們,無論宇宙多么浩大,無論我們人類多么渺小,我們都是認識的主體,我們仍然可以從這一顆藍色的星球出發(fā),向這個藍色的、深邃的汪洋大海進行探索。
就課文的行文而言,我們不妨跳過語文課堂通常會關注的“準確生動的說明語言和靈活多變的說明方法”,而從本文字句間所展示的詩意和激情談起。文章第一節(jié)就奠定了全文的敘述基調:“只要一想起宇宙,我們就難以平靜——我們心情激動,感嘆不已,如同回憶起許久以前的一次懸崖失足那樣令人暈眩戰(zhàn)栗?!边@哪里是理性的科學的探索,這是基于好奇,基于內心的原始本能而對宇宙的終極遐想!卡爾·薩根不僅是科學家,更是詩人,是哲學家——課文正文之前所引帕斯卡爾和赫胥黎的兩段話,也印證了這一點。
所以他告訴我們:“我們探索宇宙的時候,既要勇于懷疑,又要富于想象?!睉岩僧斎皇强茖W精神的外顯,想象卻源自人類內心基本的詩情。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才能理解,為什么卡爾·薩根在探索宇宙時會熱切發(fā)問:“在這樣龐大的數量里,難道只有一個普通的恒星——太陽——是被有人居住的行星伴隨著嗎?”“他們(可能存在的外星生物)跟我們的差別很大嗎?他們的形狀、生物、化學、神經、生態(tài)、歷史、政治、科學、技術、藝術、音樂、宗教、哲學等方面的情況如何?”這樣的問題充滿了純真的好奇和美麗的想象。也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才能理解,為什么他會用如此巧妙、有趣和充滿人情味的筆調去描繪恒星,似乎它們的感情豐度和它們的生命長度成正比:“有些恒星的光彩長年不減;有些恒星閃爍不定,或以勻稱的節(jié)奏閃爍著。有些恒星穩(wěn)重端莊地轉動著;有些恒星狂熱地旋轉著,弄得自己面目全非,成了扁圓形?!睂τ诳茖W家來說,準確是第一要義;對于詩人來說,情感和有趣才是。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讀懂了卡爾·薩根作為一個渺小而卑微的人,立于湛藍浩瀚的宇宙之下的那種驚奇、敬畏和小心虔誠,這實際上超越了宗教,更超越了科學,而走向對自身價值和終極意義的探尋:“宇宙汪洋茫無際涯,范圍之大,難以想象,而這個星球僅是其中之一,完全淹沒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僅僅對我們有意義。地球是我們的家,我們的母親,人類是在這里誕生和成長的,是在這里成熟起來的。正是在這個星球上,我們激發(fā)了探索宇宙的熱情;也是在這里,我們正在痛苦和不安之中掌握我們自己的命運。”
我們竟然是在激情和哲思之中,體會到未知宇宙的巨大魅力和科學探索的真正意義的。
(三)《天文學上的曠世之爭》解讀
本文選自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江曉原主編的《科學史十五講》的第三講《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選段主要就中國古代天文學中對宇宙結構認識的爭論做了要言不煩的介紹,并用科學的眼光對這段爭論進行了評價。
課文篇幅較長,可嘗試長文短讀,較快地把握行文思路和主要內容。就行文思路而言,通過迅速瀏覽每節(jié)的中心句或關聯(lián)句(基本在每一節(jié)的第一句),可以發(fā)現(xiàn),文章按照歷史的先后順序來介紹人們對宇宙結構的認知,并對每種學說都作出優(yōu)劣評價,進而在科學史的層面進行定位分析。
就主要內容而言,本文涉及的學說較多,每種學說也各有其特點,可以通過下頁表1所示的表格來把握它們的不同,進而了解它們的分歧以及相關爭論。
本文在歷數中國古代天文學關于宇宙結構的諸種說法之后,還總結了這場爭論在科學史上的價值和意義,即“渾蓋之爭”注重實際校驗,不以先驗的哲學信念為依據判斷是非,也沒有讓政治和宗教等非學術因素介入到爭論中。同時,概述了中國古代科學史上由此促成的眾多問題的解決和取得的成果。
就閱讀和理解而言,應該注意的是本文征引了好幾段中國古代典籍中的文言文。在具體的行文論述中,這些文言文選段或參與描述,或闡明觀點,或提供論據,或作為例證,較好地融入作者的字里行間,成為文章的有機部分,不著痕跡。這樣的寫作對學生也是一種有益的示范,說明文言文迄今仍有生命力,文言資料迄今仍有價值,文言文仍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二、教學設想
(一)構想綜述
本單元屬于“科學與文化論著研究”學習任務群,分為兩課。第一課選取科學、科普論著,第二課則選取一段中國古代科學史。我們應該學會通過理解文本中的關鍵概念,揣摩文本論證觀點、行文結構的內在邏輯,進而在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寫作理路;還要在精讀文段中體會3篇文章各具特色的論證語言。
并且,爭取以此為學習起點,讀一兩本完整的科學論著。
本設計試圖以3篇課文為一個整體,通過“求真、尋美、發(fā)現(xiàn)”三個板塊的文本研讀活動,讓學生在讀懂科學、科普論著的前提下,體驗科學的理性、求真、實證精神,并進一步體會科學領域中的美感。任務較多,耗費時間較長,宜在班級內分出若干學習小組,由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各項任務。
(二)學習任務和提示
認真研讀《自然選擇的證明》《宇宙的邊疆》和《天文學上的曠世之爭》,完成各個板塊的學習任務。
【板塊1】 求真之旅
1.用簡短的語言概括《自然選擇的證明》中的每一條“證明”,在此基礎上畫出課文的結構思路圖。
提示:學會找出關鍵的詞句,學會跳讀。
2.搜尋、整理《宇宙的邊疆》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天體名稱,根據課文內容,給每一種天體做一張說明卡片,要求圖文并茂,文字準確、有趣;圖片來源有據,與文字契合。
提示:可以依照課文呈現(xiàn)的說明風格,也可以進行語言風格的轉換,反其道而行之(平實說明和生動說明的轉換)。
3.了解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這一段“曠世之爭”,做一個表格,呈現(xiàn)文中提到的這幾種學說的主要觀點、歷史貢獻和不足之處。
提示:學會分別從表格的橫行和縱列去整理、解讀、綜合相關信息。
4.完成以上任務,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閱讀文章。嘗試結合自己的閱讀實際,整理出兩三條契合本單元課文內容的閱讀方法,舉例說明,并與同學們交流。
【板塊2】 尋美之旅
1.理性的科學論著也可以流露出作者本人的個性。讀《自然選擇的證明》和《宇宙的邊疆》,就好像是在和兩位不同的作者進行對話交流。結合具體的文字風格,談談達爾文和卡爾·薩根分別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提示:從整體上把握作者的寫作風格,于字句的細微處求索作者的文心。
2.卡爾·薩根在《宇宙》的引言里說:“本書和電視系列片是同時形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相輔相成的?!潜緯淖x者和電視觀眾不盡相同,因此編輯方法也就不一樣。在許多問題上,本書的討論比電視系列片更深入。有些題目本書沒有討論,但在電視片里討論了。……電視系列片中的每一集都跟本書相應的章節(jié)密切相關。我希望讀者觀眾能夠受益于兩者,且相得益彰?!?/p>
觀看《宇宙》紀錄片第一集,在具象的視頻中體驗課文中提到的諸種天體之美;比對紀錄片的解說詞和課文文本(最好是《宇宙》這本書完整的第一章),找出不同,結合卡爾·薩根的上述話語理解這種差異。
提示:跨媒介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學會從對不同媒介的比較閱讀中加深對語言文字和描述對象的理解。
3.達爾文提到生物的美歸功于自然選擇,卡爾·薩根眼中的宇宙浩瀚迷人,中國古代的“宣夜說”描繪的宇宙圖景“高遠無極”,引人遐想。請以“科學和美”為主題,從課文出發(fā),搜集自己所知道的例子,闡發(fā)自己的遐思,在QQ空間或豆瓣日記里發(fā)表一篇圖文并茂的文章,和同學進行交流。
提示:科學既是嚴謹理性的,又是具有獨特美感的,要有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和樂于求索的心靈。網絡是現(xiàn)代人的重要寫作平臺之一,它靈活、快速、方便交流,也能體現(xiàn)“生活即語文”這一理念。嘗試進行網絡寫作,借此鍛煉自己的文字表達,體會它與實體寫作的不同,培養(yǎng)良好的網絡社交禮儀。
【板塊3】? 發(fā)現(xiàn)之旅
1.有人評價達爾文“是一個優(yōu)秀的觀察者,但缺乏推理能力”。而達爾文自己卻說“《物種起源》一書從開頭直到結尾,就是一篇長篇論證,而且它已使不少有見識的專家信服。如果沒有推理能力,誰也寫不出這部著作來”。請從《自然選擇的證明》中找出不少于三處的邏輯推理并簡要分析,為達爾文的推理能力正名。
提示:復習語文教材選擇性必修上冊第四單元《邏輯的力量》的相關知識,并結合本文的內容分析。
2.《天文學上的曠世之爭》不僅介紹了中國古代關于宇宙結構的一系列學說,還從科學史的角度對其中“渾蓋之爭”的特點和意義做了說明。但有人卻認為,中國古代并無真正的科學。請閱讀吳國盛的《中國古代無科學》(可在知網下載),在本學習小組內就這兩個文本的寫作角度、立場和分歧進行討論,并在全班范圍內交流討論結果。
提示:這個任務涉及“什么是科學”這一問題,不必將結論固化。有興趣還可以去了解什么是“李約瑟難題”。
3.選讀作品(埃德·揚的《我包羅萬象》,江曉原的《科學史的意義》,劉慈欣的《夢之?!贰段⒓o元》,伊麗莎白·吉爾伯特的《萬物的簽名》),撰寫讀書筆記。結合本單元的學習,進一步掌握科學文化論著的閱讀方法,并通過不同類型體裁的作品(如小說)培養(yǎng)自己對科學話題的興趣,理解科學人文相融合的意義。
提示:《我包羅萬象》是一本“筆力雄健、筆調詼諧”的科普作品,讀之能引發(fā)大家對微生物學以及我們生活著的這個世界的興趣;《科學史的意義》是江曉原教授給《科學史十五講》撰寫的導論,其中對“科學”的定義會顛覆我們通常的認知。劉慈欣的兩篇科幻小說雖短小但想象視閾驚人,體現(xiàn)了科學知識和想象碰撞后的魅力;吉爾伯特則虛構了一位與達爾文同時代的女植物學家,深入、細致、精彩地呈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人對自然的無限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