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溫儒敏
魯迅《狂人日記》中狂人形象的契機,可能得之于對晚清維新派學者“章瘋子”(章太炎)違世抗俗、追求革命的器識。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曾經聽過章太炎講學。魯迅去世前10 天,還曾寫過兩篇文章為“章瘋子”辯護,追慕他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的精神。而據周作人回憶,魯迅一個表兄弟得了迫害狂的病,總懷疑有人要追殺他,逃到北京來找魯迅,魯迅留他住在會館里。清早起來他就敲窗戶門,說今天就要被殺了,聲音非常凄慘,眼神充滿恐怖。魯迅找人把他護送回鄉(xiāng),后來就好了。周作人認為這也可能是魯迅寫《狂人日記》的一個緣由。當然,促成這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動機很復雜,確定寫一個“瘋子”來抒發(fā)自己的憂思,還可能有其他因素,包括受到外國文學的影響。
《狂人日記》借鑒了俄國果戈理同名小說的寫法,不過那個主人公是個“花癡”,原來是個打雜的小秘書,單相思戀慕上司的女兒,得了精神病,小說就寫這位狂人的日記。果戈理自己也得過嚴重的憂郁癥。魯迅晚年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翻譯果戈理的《死魂靈》,他明確說自己寫《狂人日記》是受到果戈理的啟發(fā)。魯迅又非常贊賞德國哲學家和作家尼采,尼采也是一個死于精神病的“怪才”,魯迅翻譯過他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那是憤世嫉俗而又帶有很強哲理性的散文詩。魯迅《狂人日記》里邊的很多句式,都有“尼采味”。魯迅的《狂人日記》像寓言,又像詩,就是不怎么像中國讀者熟悉的小說。難怪發(fā)表后很多人看不懂,說影響大,是后來的事。
這篇小說的內容是“日記”,沒有什么故事情節(jié),無非是一個瘋子有些顛三倒四的“意識流”似的說話,乍讀起來,簡直不知所云。當然,小說所寫的“狂人”癥狀給人印象頗深,比如他的幻覺,包括幻聽、幻視與妄想。
魯迅曾經學醫(yī),他以醫(yī)學的知識融入創(chuàng)作,筆下“狂人”的病態(tài)是寫得很真實的。從“日記”可以看出,“狂人”患的是“迫害狂”,屬于妄想型精神分裂癥,時刻都在懷疑周圍的人在暗算自己,要把自己 “吃掉”。這種妄想反復出現(xiàn),貫穿整部日記,構成小說的基本內容。但魯迅寫這篇小說并不是要展示精神分裂癥,而是另有深意。讀下去,“吃人”這個詞頻頻出現(xiàn)在眼前,讀者就越來越發(fā)現(xiàn)魯迅是要借“狂人”之口,毫無遮攔地痛快地揭示歷來被掩蓋的歷史“真相”,發(fā)出“鐵屋子里的吶喊”!“狂人”的“日記”中還不時躍出一些類似詩歌而又令人驚悚的句段,類似哲學家、詩人尼采的“警句”,就更加讓人意識到這是一篇不同尋常的小說,不宜用通常欣賞情節(jié)和人物的辦法去讀,而是一邊讀一邊猜度“話中有話”,特別是那些發(fā)人深思的句子。比如: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
細加玩味,感覺到這既是“瘋話”,又是“實話”,是對傳統(tǒng)禮教的犀利攻擊。而魯迅借“狂人”的所思所感,凝聚到“吃人”這個詞,就把整個歷史“打發(fā)”了,雖然偏激,卻也入木三分。我們的確從《狂人日記》中感受到魯迅對于傳統(tǒng),特別是封建禮教壓抑人性的“發(fā)現(xiàn)”,并為此震驚。小說中寫得最多的是“狂人”對于“吃人”的恐懼心理,這本是感知覺障礙,是“起病”的刺激點,但關于“吃人”的恐懼頻頻出現(xiàn),如同詩歌的重章疊句,形成一種特別的旋律,貫穿全篇,甚至纏繞著讀者,迫使他們一邊閱讀,一邊去猜想和思考。
有了這些“印象”,知道《狂人日記》“話中有話”的特點之后,我們很自然會調動和聯(lián)系自己所了解的關于“五四”和新文化運動的一些知識,這些知識對深入領會《狂人日記》的思想意義,是必要的支持。原來魯迅寫這篇小說,“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翱袢恕钡摹叭沼洝被靵y而荒誕,仔細琢磨卻是“狂”中有“醒”,“狂”中有“暴躁凌厲”的情緒宣泄。至此,我們就逐步理解了《狂人日記》這篇小說所代表的“五四”反傳統(tǒng)精神,理解為什么這篇小說會成為現(xiàn)代文學輝煌的開篇。
這部經典的思想藝術含量非常豐厚,光是歸納理解它的主題,只是一半功夫,只有再深入體味隱含其中的情緒與氛圍,理解魯迅的心情,才能更完整地欣賞其藝術精髓。其實魯迅最初動筆寫《狂人日記》,心情是寂寞和悲哀的。魯迅年輕時也曾做過許多改革社會的夢,后來經歷許多艱難世事,加上生活的挫折,魯迅成熟了,不再相信“振臂一呼應者如云”的理想,心情是非常落寞的。事實上,寫《狂人日記》和《吶喊》《彷徨》那時的魯迅,不見得如后來許多論者所想象和描述的那樣斗志昂揚,充當“反封建”的旗手。魯迅并不像《新青年》前驅者們那樣對未來抱有確信的希望,他要更深刻沉穩(wěn)一些。這心情其實也反映在《狂人日記》之中。
我們除了讀出《狂人日記》的憤怒與痛快,還要讀出寂寞、無奈與悲哀。例如,“狂人”對于不能和外界溝通,是寂寞與無奈的;他想象自己無意中也“吃過人”,是無奈與懺悔的;“狂人”渴求“救救孩子”,是悲哀的!諸如此類的描寫很多,當然是“狂人”的心理言行,但整個作品所醞釀的那種寂寞與悲哀,誰說不是魯迅心態(tài)的折射呢?《狂人日記》的氛圍與底色,可以用“憂憤深廣”這四個字來表述。只有讀出其“憂憤深廣”,才能真“懂”這篇杰作。
魯迅寫《狂人日記》揭露“仁義道德”的虛偽,用 “吃人”這一驚悚的概括來表達對封建禮教罪惡的厭惡,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特定語境中的文學性表達,這種偏激,必須回到歷史語境中去理解。魯迅自己也不否定偏激,他是有意矯枉過正,直指傳統(tǒng)弊病的痛處,以突出問題的嚴重性,引起注意。
我們讀經典小說,切忌用既定的理論去“套”。如果只是把經典作品作為演示自己理論(還可能是為了“逐新”而找來的)的材料“支架”,那就可惜了。
閱讀經典,有一點非常要緊,必須切記:文學經典都是獨特的思想和藝術感受的結晶,是黑格爾所說的“這一個”。最好的作家作品都很難被“歸類”,把它裝進某個既定的流派思潮的 “框框”里,又有多大的意思?閱讀經典作品,當然也需要參考一些相關的背景資料或者評論,寫評論也要有理論的提煉,但最要緊的還是從作品自身出發(fā),從“最引起特別的感受和思考”也可能就是“最有創(chuàng)意”的那些部分出發(fā),充分尊重自己原初的文學感受。
中小學語文常常指導學生去歸納分析主題和手法之類,也許可以訓練思維和表達,但對于文學欣賞與評論,這是遠遠不夠的。閱讀作品,不要滿足于尋找主題思想和創(chuàng)作手法。小說有不同類型,閱讀方法沒有萬能的鑰匙。一般情況是,進入閱讀后,會逐漸生成適合閱讀這部作品的“策略”和“姿態(tài)”,決定如何去讀。剛接觸《狂人日記》,會感到“混亂”“不知所云”,對這樣的小說樣式,也可能感到有些“怪”。這都是“正常反應”。但讀下去,就會慢慢形成自己的讀法,會傾向于邊讀邊思索探究。這種“探究式”的讀法,會帶來很多思考的“刺激”,閱讀興趣也隨之而來。
我們會在漸次展開的閱讀中發(fā)現(xiàn)《狂人日記》的獨特性,“閱讀姿態(tài)”自然也會調整,不再用讀一般故事性或者抒情性小說的“姿態(tài)”去讀,而就當它是一篇寓言,或者是詩歌,閱讀的重點放在思考與探究。我們會格外關注“狂人”形象的多重性,以及“日記”詞語背后的潛在含義,讀出那種“狂”中有“醒”?!翱袢恕币驗椤靶盐颉倍陋?,這孤獨更因周遭人們的麻木而倍增,魯迅深感這種孤獨、寂寞與無奈,所以通篇的寓意和氛圍都是“憂憤深廣”的。
其實,小說特別是經典小說的閱讀,角度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像《狂人日記》這樣格式特別的小說,我們應當格外關注其藝術結構。下面,我們就重點探討一下《狂人日記》的結構藝術,以及它獨一無二的反諷效果。
什么是反諷?大致而言,是指說反話,字面上表達的意思,可能與實際上要說明的事實相反,需要對整個語境進行分析才能了解其真實用意。這是很復雜的現(xiàn)代創(chuàng)作技巧,詩歌、小說或戲劇都有使用的。就敘事性作品而言,敘述者和作者的觀點不一致,而讀者的理解又和敘述者或作者有差異,都可能形成反諷。反諷容易造成不確定性和多義性。魯迅寫《狂人日記》時不一定明確“反諷”這個概念,但他的創(chuàng)作實踐的確體現(xiàn)了反諷的藝術。如果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個技巧的奧秘,就能更好地領略這篇小說的藝術特色。
《狂人日記》是白話小說,說它是現(xiàn)代小說的“開篇”,跟它率先使用現(xiàn)代漢語寫作(當然同時又是現(xiàn)代體式的小說)有關。文學史歷來都是從這方面給予高度評價的。這就出現(xiàn)一個問題了:這樣一篇白話小說,為何正文用白話,而小說前面的那節(jié)“小序”,卻仍然使用文言呢?一般讀者可能不太在意,在閱讀中可能跳過去,把它忽略了。其實“小序”是整個小說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小說的結構上起著重要的作用?!靶⌒颉碧峁┝诉@樣一些信息,琢磨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它和“日記”之間是有矛盾的:
一、“日記”是“迫害狂”的狂人所寫的,不過“荒唐之言”。
二、從前的“狂人”已經康復,并且候補做官去了。也就是說,“狂人”實際上有兩個不同的身份,一個是“日記”中患病的“狂人”,一個是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的人。
三、交代《狂人日記》這一書名是“狂人”康復之后所題,也就是暗示“日記”的敘寫者和后來的命名者,實際上處于“對立”的精神狀態(tài)的。
所以“小序”不是簡單地以故事套故事,它敘述了“日記”是怎樣變成為“狂人日記”的,它造成了“小序”與“日記”之間的矛盾和對立。一方面,作品的主體“日記”的敘述,也就是“狂人”的感受,他擺脫了習慣眼光,感覺敏銳,對中國歷史傳統(tǒng)和社會現(xiàn)實有驚人的發(fā)現(xiàn)。另一方面,“小序”的敘述說明“日記”的作者不過是一個“狂人”,他的話是瘋言亂語,沒有意義的。
這樣,我們就看到了《狂人日記》其實并不簡單,它包含著雙重觀點和雙重敘述:一種是“日記”的敘述,“狂人”的感受 ;另一種是“小序”的敘述,對“日記”的否定。這兩重敘述觀點對立,連語言也分別采用文言與白話,表示彼此的根本不同。顯然,“小序”在顛覆和破壞讀者進入日記正文時可能產生的認同和幻覺,它的敘述功能對“日記”形成強大的壓力和否定,在扭轉和消解“日記”?!靶⌒颉焙汀叭沼洝钡拿芫驮斐闪碎喿x上的反諷。整個《狂人日記》其實是一種反諷的結構。
《狂人日記》有多重敘述,包括“小序”的敘述、日記的敘述,還有隱含的作者的敘述,幾種敘述的立場、觀點甚至形式都不一樣,這就產生了一種多重敘述交織的 “反諷場”?!叭沼洝笔艿?“小序”的語境壓力?!叭沼洝弊髡叨床鞖v史,抨擊社會普遍的思維惰性與麻木,但他的這些發(fā)現(xiàn)卻被“小序”所代表的“正?!钡囊簿褪恰翱祻汀敝蟮目捶ㄋまD和否定,斥之為荒唐之言。這暗示“狂人”自以為發(fā)現(xiàn)了歷史和真理,可是實際上他就因為這些發(fā)現(xiàn)而被“正?!钡纳鐣暈榀偪瘛7催^來,“小序”也受到“日記”的語境壓力。“小序”的觀點,連同它正經八百地使用的文言,在“日記”的激情和睿智的反襯下顯得麻木不仁、頑固保守?!叭沼洝毙迈r強大的敘述沖力又顛覆了“小序”所謂“正常”的立場。這兩重敘述造成反諷循環(huán),形成了張力結構,使敘事效果變得無限豐富。
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狂人日記》作者的觀點是游弋的,沒有像普通小說中常見的那樣有一個明確固定的視點。作者不是從一個焦點講述故事,或者做出一種鮮明的判斷。他有意要讀者在兩重敘述所形成的張力支配下“漂移”,你必須在反諷循環(huán)的催促下自己去選擇,去判斷。這樣,作品閱讀的空間就大大拓展了,小說的含義就變得豐富甚至多義,讀者不能不調動起自己的主動性,而且必須超脫出來,才能讀懂作品,做出自己的整體思考。
這樣,明智的讀者就不會簡單認同“小序”,當然也不會單純如同“狂人”,而會努力做到超越一點,對“狂人”及其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做清醒的反思。
我們會看到“狂人”往往是所謂“正?!钡纳鐣髿惗说摹懊?,其實“狂人”的內心充滿激情,對歷史和社會有獨特的發(fā)現(xiàn)和中肯的批判,但是因為他的超越和批判,不僅不會被社會所理解接納,反而有被宣布為“狂人”而摒棄于社會之外的危險。
《狂人日記》的反諷結構產生了一般直接敘述所無法達到的奇特效果,使小說的主題深化,意蘊更加豐厚,在憤怒的宣泄和抨擊背后有著悲劇性的無奈。
我們只有充分認識《狂人日記》的反諷結構,才能真正領會“鐵屋子里的吶喊”的悲劇性意味,領會魯迅作品的“憂憤深廣”,同時也領會魯迅思想的獨特與深邃。
①魯迅去世前10 天,寫《關于炎先生二三事》(《魯迅全集》第6 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年版,第545—547 頁),去世前2 天,寫《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魯迅全集》第6 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年版,第556-559 頁),未寫完,這是魯迅最后的一篇文章。
②參見周作人:《魯迅小說里的人物》,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3 年版。
③魯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導言》曾談到《狂人日記》寫作受到果戈理和尼采的影響?!吨袊挛膶W大系·小說二集》,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年初版(影印本),第2 頁。有關研究,可參見溫儒敏:《外國文學對魯迅〈狂人日記〉的影響》,北京大學《國外文學》1982 年第4 期。
④魯迅在《吶喊·序》中有個著名的對話和比喻:“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里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F(xiàn)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p>
⑤魯迅:《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導言》,《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年初版(影印本),第2 頁。
⑥周揚:《郭沫若和他的〈女神〉》,《解放日報》1941 年11 月16 日。
⑦魯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導言》中談《狂人日記》寫作受果戈理影響時,提到“卻比果戈理的憂憤深廣”。
⑧參見溫儒敏:《“五四”辯證:傳統(tǒng)的顛覆與賡續(xù)》,《文史哲》2019 年第5 期。
⑨以下部分內容與觀點,參照了本人與曠新年撰寫的《〈狂人日記〉:反諷的迷宮》,《魯迅研究月刊》1989 年第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