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勇
▲郭沫若紀念館外景
郭沫若紀念館是一所庭院式兩進四合院,占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大門上方懸掛著鄧穎超同志題寫的“郭沫若故居”的匾額。紀念館內保存了郭沫若的手稿、著作、信函、生活用品等文物,重現(xiàn)了郭沫若作為一位馬克思主義學問家不平凡的一生。
這座二進四合院,是由東西廂房和兩排正房組成的,紅綠相間的抄手回廊、暖廊將其連為一體。迎面三間正房是郭沫若的書房、會客室和臥室,現(xiàn)為原狀展室。
東、西廂房和后罩房兩側的房子是紀念館的常設展覽展室。常設展覽以編年順序講述了郭沫若的生平和學術成就。郭沫若在歷史學、考古學、古文字學、古器物學、文學、藝術等學術領域都有很高造詣,特別是在中國詩歌史、中國古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輝煌的、巨大的,在甲骨文、金文研究方面有原創(chuàng)性的貢獻。鄧小平同志評價郭沫若“是繼魯迅之后,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我國文化戰(zhàn)線上又一面光輝的旗幟”。
常設展覽以郭沫若的一句話作為結語:“我要以松柏的態(tài)度來刻畫出自己的年齡,能成為合抱的大木給天下的勞人以一片清蔭,即使中途遭了電擊或者枯死,我也希望它的殘骸能夠供給貧苦人一把取暖的柴?!?/p>
2021年秋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榆林考察調研。在楊家溝革命舊址,習近平總書記提起一件史實:毛澤東同志早在延安時期將《甲申三百年祭》作為整風學習文件,叫同志們引以為戒。
1644年,農(nóng)歷甲申年,明朝滅亡。300年后的1944年,又逢農(nóng)歷甲申年。3月19日,重慶的《新華日報》刊載了郭沫若撰寫的《甲申三百年祭》,引發(fā)巨大社會反響。郭沫若在文中以主要篇幅論述了李自成的農(nóng)民軍推翻明朝統(tǒng)治的過程,深刻總結了李自成占領北京后被勝利沖昏頭腦,驕傲懈怠,最終從勝利走向失敗的慘痛教訓。
毛澤東同志認為《甲申三百年祭》這篇文章對中國共產(chǎn)黨有著極大的教育意義。1944年4月12日,毛澤東同志在《學習與時局》的報告中指出:“我黨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幾次表現(xiàn)了大的驕傲,都是吃了虧的……近日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p>
▲郭沫若辦公室 (郭沫若紀念館供圖)
一周后,按照毛澤東同志的指示,《解放日報》全文轉載《甲申三百年祭》,并在編者按中寫道:“郭先生根據(jù)確鑿的史實,分析了明朝滅亡的社會原因,把明思宗的統(tǒng)治與當時農(nóng)民起義的主將李自成的始末作了對照的敘述和客觀的評價?!?/p>
6月7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中央軍委政治部聯(lián)合發(fā)出通知,要求全黨“首先是高級領導干部,無論遇到何種有利形勢和實際勝利,無論自己如何功在黨國,德高望重,必須永遠保持清醒與學習態(tài)度,萬萬不可沖昏頭腦,忘其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轍”。
展廳展出了毛澤東同志11月21日寫給郭沫若的信。信中寫道:“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們把它當作整風文件看待。小勝即驕傲,大勝更驕傲,一次又一次吃虧,如何避免此種毛病,實在值得注意……我雖然兢兢業(yè)業(yè),生怕出岔子,但說不定岔子從什么地方跑來;你看到了什么錯誤缺點,希望隨時示知。你的史論、史劇有大益于中國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決不會白費的,希望繼續(xù)努力。”
郭沫若喜歡花草樹木,紀念館內的銀杏、牡丹等花木是他和夫人于立群親手種植的。仲夏時節(jié),清幽的庭院里繁花似錦、綠樹成蔭。銀杏,是郭沫若最喜愛的樹,被他稱為“中國人文的有生命的紀念塔”。銀杏樹下,一尊郭沫若銅像悠然而坐,似在沉思,又似在與朋友傾心交流的樣子。一切仿佛和當年一樣,院內充滿了歡聲笑語。
庭院的影壁墻上題寫著一首詩:“百花齊放百鳥鳴,貴在推陳善出新??戳T牡丹看秋菊,四時佳氣永如春?!?956年,中共中央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確定為繁榮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科學文化事業(yè)的指導方針。郭沫若寫了這首詩,贊揚“雙百方針”,表達了他對科學文化事業(yè)不斷創(chuàng)新、蒸蒸日上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