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南京 210094)
青少年是受到重視的群體,該年齡段多為學生。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研究表明,我國青少年的體質健康狀況下降問題日益凸顯,令人擔憂。2016年6月頒布實施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 年)》提到,要將青少年作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重點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體育活動,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2017 年1 月印發(fā)的《“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學校體育場地設施與器材配置達標率達到100%,學生每周參與體育活動達到中等強度3 次以上,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yōu)秀率將在25%以上。2021年4月,教育部一份針對115萬余名在校學生體質健康的抽測復核數據顯示,學生體質健康不及格率基本呈下降趨勢。
青少年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才是教育的方向,也是素質教育的根本所在。作為未來現(xiàn)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青少年需要具備良好的人格素質,一定的知識修養(yǎng),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心理。有鑒于此,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王宗平教授提出了動商理論,強調青少年的成長不僅需要培養(yǎng)智商和情商,也要重視動商的積累。智商、情商和動商在造就人才方面,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動商主要包括運動素質、運動心理、身體機能等,主旨是培養(yǎng)主動鍛煉意識、終生鍛煉習慣、挖掘運動興趣、發(fā)揮運動潛能等,可以用來表示個體綜合運動能力的高低。
體育意識來自體育實踐活動,是人們在運動實踐中學習獲得的知識、感受和經驗等的集合,也是人們對體育運動的地位、作用、現(xiàn)實狀況和發(fā)展趨勢等的主觀認識。對于個體而言,意識決定行為,只有個體自覺形成了體育運動的意識,才會更積極主動地依據自身的身體素質、興趣愛好、時間安排、經濟條件等選擇適合的體育項目,參與相應的體育運動。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意識的強弱,更是能直接關系到體育活動的參與度,因此,加強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中學體育教學大綱中提出的教育任務之一,就是要教育學生自覺地參加體育鍛煉,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要通過體育教學使學生懂得參與體育運動對健康、生長發(fā)育、人際交往和相互協(xié)作等的影響。要教導學生通過對周邊的觀察、媒體信息、人際交流等多渠道知曉體育運動的意義和價值,學會相關體育運動方法和技巧。要讓青少年學會結合體育測試成績發(fā)現(xiàn)自身體質的不足,學會自主鍛煉,促進體質健康。
2016 年,廣州市教育系統(tǒng)抽測廣州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比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yōu)秀率只有2.6%,良好率為17%,不及格率達16.2%;總體肺活量不及格率為20.5%,重度近視率為49.8%。青少年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周圍環(huán)境和重要接觸者的影響,尤其是家庭和學校會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要求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的綜合培養(yǎng),然而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普遍存在“重智輕體”等現(xiàn)象,與之相應的教育理念也普遍被狹隘地局限在應試教育上,更多地重視智力開發(fā)和知識傳授,忽視學生運動素質和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
學校和家庭在青少年體育鍛煉過程上,需要增加更多的互動,可以考慮每學期多增加體質測試考核的次數,讓教師、學生及其家長對青少年身體素質有更及時、更全面、更準確的了解;也可以考慮讓家長參與到部分體質測試的考核中,按照要求對孩子進行定期考核,有針對性地進行鍛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現(xiàn)狀進行分析,結合個人需求制定個人的鍛煉計劃,由教師和家長監(jiān)督進度及效果。通過這些互動,讓有限的體育活動時間得到更充分的利用,達到更好的體育鍛煉效果。
中小學的體育課程,更多以基本身體素質鍛煉為主,很難對各項體育運動進行深入細致的教學,這就需要讓青少年有更多接觸各項體育活動的機會,尋找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從學校的角度來看,可以結合每天在校體育鍛煉一小時的時間以及課后延時服務的時間,根據學生的需求多開設一些體育類的興趣班。對家長來說,社會上種類繁多的體育類興趣班相對會更加系統(tǒng)和專業(yè),可以多讓孩子嘗試各項運動,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運動的好習慣。對青少年來說,興趣班的學習氛圍會更加濃厚,更容易得到專業(yè)的指導,也能交到更多有相同愛好的朋友。
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國6~17歲兒童青少年的身高、體重等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但近年來,隨著營養(yǎng)過剩、運動不足、久坐等問題的出現(xiàn),我國兒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呈現(xiàn)不斷上升的趨勢,2016—2017年學齡兒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達到11.1%和7.9%。在青少年超重與肥胖問題不斷加重的同時,不能忽視對青少年營養(yǎng)不良問題的關注。由于挑食偏食導致的營養(yǎng)不均衡,為了追求身材而故意節(jié)食,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壓力,都會導致青少年營養(yǎng)不良,影響身體健康。
如何合理安排青少年的日常膳食,確保營養(yǎng)全面均衡,督促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何在體育運動時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緩解疲勞,恢復身體機能,最終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這些應當成為青少年體質提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身體素質一般是指人體在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主要包括速度素質、力量素質、耐力素質、靈敏素質和柔韌素質等方面,是一個人體質強弱的外在表現(xiàn)。
中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及國內其他的研究結果表明,我國學生的體格發(fā)育水平不斷提高,但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指標明顯下降,肺功能相關指標也持續(xù)降低,并且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青少年身體素質的發(fā)展應該更加平衡,做到全面發(fā)展。
2019 年7 月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指出,學校和家庭要積極引導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或體育鍛煉,鼓勵支持孩子參加校外多種形式的體育活動,使其掌握1~2項體育運動技能,引導孩子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習慣。體育運動項目的各項技能,需要通過學習和不斷地練習,逐步掌握直至熟練,這本身也是身體素質提升的過程。很多青少年不喜歡參與體育活動,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運動技能,不懂運動項目,所以不愿參與。但隨著運動技能的不斷提升,青少年對運動本身也會更易產生更多的興趣。興趣是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的重要動機,能提升其參與體育運動的可能性。
團隊合作意識是青少年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集體項目因其特有的群體性和合作性,要求參與者必須具備集體觀念和大局意識,成員之間不僅需要配合默契,也應榮辱與共。因此,集體項目更加有利于培養(yǎng)青少年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其綜合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實現(xiàn)個人能力的全面發(fā)展。
當今社會更需要競爭與合作,讓青少年意識到團隊合作作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不僅關系到青少年個人的成長與發(fā)展,也關系到社會的進步和祖國的未來發(fā)展。
意志品質對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與成才是非常重要的,但人的意志品質不是天生的,只能在后天成長過程中通過鍛煉才能養(yǎng)成?,F(xiàn)在的青少年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生活中普遍備受呵護,甚至是溺愛,習慣于依靠教師或者父母,缺乏鍛煉意志力的機會,面對困難時軟弱易退縮,意志力不高。而很多需要耐力的運動,如跑步,需要持之以恒,不畏勞累,對青少年意志品質的提升有著明顯的幫助,同樣也會對德智的發(fā)展提供助力。
對教學質量進行評估,最普遍的手段是考試,難度過大或過小都不利于反映考生的真實水平,也達不到考試的目的。以青少年階段體育考核中最重要的中考體育為例,從2021年起,絕大多數省份的體育中考分值大幅增加,這也意味著體育的地位提升,但體育中考中的評分標準普遍偏低,導致滿分率奇高,變成了送分考試,無法調動青少年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不利于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提升。因此,在青少年身體素質的考核中,和其他文化課的考試類似,應適當增加一些難度,保證一定的成績區(qū)分度,是完全有必要的。
在青少年的素質培養(yǎng)中,德智體每個方面都要全面發(fā)展,早已成為共識。而德智體每個方面也都有許多更細化的方面,需要全面發(fā)展。以智商的培養(yǎng)為例,智商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等,每個方面的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故智商的考核是細化成語文、數學、物理和化學等許多學科來分別進行考核,這些不同的學科相對應地涉及智商的一個或幾個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
動商的培養(yǎng)和考核也應該有所兼顧,不同運動項目所涉及的動商能力會有所差別,不能一概而論。以2018年江蘇省各地區(qū)的體育中考為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 年修訂)》確定的5 個必考項目并沒有列為必考;從小學到大學唯一能衡量學生柔韌素質的坐位體前屈項目,除了揚州列為選考外,其余地區(qū)均未納入體育中考考核范圍;青少年身體素質里相對最薄弱的1000m 跑(男)(800m 跑(女))和引體向上(男)(1min 仰臥起坐(女))這兩個項目基本被列為選考,甚至不考。動商的考核工作不能只是看各個單項測試成績加權后得出的總分,要能夠對動商所包含的各方面能力均進行單獨的評價工作,讓社會、學校、家庭以及青少年自身能意識到自己動商的長處和不足,后續(xù)能在體育鍛煉中揚長補短,全面提升身體素質。
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 年修訂)》中,不再設置選擇測試內容,而是直接明確用5 個必考項目來測試學生的力量、耐力、速度和柔韌性等身體素質,包括引體向上(男)(1min 仰臥起坐(女))、1000m 跑(男)(800m 跑(女))、50m 跑、坐位體前屈和立定跳遠;身高、體重和肺活量也都被列為必測項目。但以2018年江蘇省體育中考為例,現(xiàn)場測試的項目選擇方式上仍普遍以老版本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07版)》為主,體重指數(BMI)和肺活量的測試均沒有納入體育中考。從表1 中可以看出,江蘇省各地區(qū)體育中考涉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里所含項目時,評分標準普遍偏低。測試項目和考核標準的統(tǒng)一,有助于更全面、更直觀地反映青少年動商的真實情況。
表1 2018年江蘇省各地區(qū)體育中考現(xiàn)場測試項目情況
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提升是一個不斷積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系統(tǒng)地科學訓練。體育鍛煉要重在平時,循序漸進,切不可僅僅為了應付體育測試而突擊訓練,這樣即便身體素質有了暫時的提升,也很容易快速出現(xiàn)斷崖式下降,甚至有很大風險因短時間內過度運動而造成損傷,違背了強身健體的初衷。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提升,應該結合對某一項或者幾項體育運動的愛好培養(yǎng)來進行,讓興趣成為最好的老師,鼓勵青少年更加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運動。青少年身體素質的提升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和青少年自身的重視,最終讓青少年獲得足夠的動商,在未來的人生中能有良好的身體素質,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