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芳,田昌琴,俞 琦,黃慧蘭,陶明芬
(1.皖南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 血液凈化中心,安徽 蕪湖 241000;2.皖南醫(yī)學院 研究生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2;3.皖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弋磯山醫(yī)院 a.心理科;b.血液凈化中心,安徽 蕪湖 241001)
現階段,我國約有89.5%的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選擇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截止2017年底,我國正在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患者數量已達51萬[1]。MHD雖然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但也會引起多種并發(fā)癥如心血管疾病、貧血等。疾病的威脅性、各種并發(fā)癥及沉重的經濟負擔都會影響MHD患者的生存質量[2]。希望和自我管理行為是影響MHD患者生存質量的重要因素[3]。MHD患者因長期患病導致部分生理和社會功能逐漸喪失,對他人及社會依賴性逐漸增強,他人及社會的支持能為其精神及生活提供強大支撐。本研究結合MHD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現狀,構建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以幫助其堅定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從而提高其生存質量。
1.1 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2020年3~12月皖南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血液透析中心的MHD患者205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13人,女性92人;年齡30~94(62.5±14.3)歲,根據胡宏兵的研究[4]按年齡分為3組,其中<55歲者64例,55~70歲者80例,>70歲者61例。入組標準:①透析時間≥3個月;②每周定期規(guī)律透析者;③神志清晰,溝通和理解能力無問題;④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由本院血液透析中心醫(yī)護人員和心理學專業(yè)人員共同組成研究小組,對MHD患者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前對調查員進行專業(yè)培訓。調查員現場發(fā)放問卷,使用統(tǒng)一指導語進行解釋。根據樣本篩查標準,對及時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
1.3 研究工具
1.3.1 一般情況調查表 包括性別、年齡、并發(fā)癥狀況、透析齡、透析次數、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等內容。
1.3.2 MH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 采用由宋藝君[5]于2009年編制的版本。量表包括4個維度:問題解決、伙伴關系、執(zhí)行自我護理和情緒處理。得分越高者,表示自我管理越好。該量表的Cronbach α值為0.87,重測信度為0.86。
1.3.3 Herth希望量表 采用Herth[6]1991年編制的版本。量表包括3個維度:積極態(tài)度(T)、積極行動(P)和親密關系(I)。得分越高者,表示希望水平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 α值為0.87,重測信度為0.92。
1.3.4 社會支持量表(SSRS) 采用肖水源等[7]編制和修訂的版本。量表包括3個維度: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越高者,表示社會支持度越好。該量表的Cronbach α值為0.825~0.896,信效度良好。
2.1 MHD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現狀 本研究MHD患者(n=205)的自我管理各維度得分與李飛霞等[8]對MHD患者的調查結果(n=102)對比結果顯示,自我管理各維度得分均低于對比值(P<0.001);男性患者自我管理得分高于女性(P<0.05);年齡低于55歲的患者自我管理得分高于55歲以上的患者(P<0.05);透析年份6~10年的患者自我管理得分高于透析齡<6年、>10年的患者(P<0.05),見表1、2。
表1 本研究MHD患者與既往研究自我管理得分情況比較
表2 不同特征的MHD患者自我管理得分比較
2.2 MHD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與希望、社會支持相關性分析 結果顯示,希望總分和各維度得分(態(tài)度維度、行動維度和關系維度)均與自我管理總分呈正相關(P<0.05)。MHD患者的社會支持總分與各維度得分(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也均與自我管理總分呈正相關(P<0.05),見表3。
表3 MHD患者自我管理得分與希望水平及社會支持相關性分析
2.3 MHD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影響因素的多因素線性回歸分析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逐步法)顯示,影響MHD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重要因素依次為對現實和未來的積極態(tài)度、年齡、與他人保持親密的關系和支持利用度?;颊叩哪挲g與自我管理呈負關聯(P<0.05),對現實和未來的積極態(tài)度、與他人保持親密的關系和對支持的利用度與自我管理行為呈正關聯(P<0.05),見表4。
表4 MHD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回歸分析(n=205)
3.1 MHD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現狀分析 MHD患者通過自我管理行為能更好地執(zhí)行自我護理、自覺監(jiān)測癥狀以減少并發(fā)癥和保持積極心理狀態(tài)等,以提高治療過程中的生存質量[9]。本研究中MHD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得分狀況低于相關研究[8]。本研究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執(zhí)行自我護理得分最高,情緒處理得分最低?;颊邎?zhí)行自我護理能力較高,能有效遵醫(yī)囑用藥、控制飲水攝入量和處理一些常見癥狀,減輕對照顧者的依賴;但是患者處理消極情緒的能力較低,這可能與患者長期存在癥狀負擔而易出現各種不良情緒有關。因此,醫(yī)務工作者需在臨床治療中加強對MHD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協(xié)助患者培養(yǎng)健康心理,提高患者的自理水平和情緒處理能力,從而獲得理想療效,提高生存質量。
3.2 MHD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與希望水平及社會支持的關系 希望是一種積極心理品質,能有效調節(jié)人們的日常行為和身心狀態(tài),在慢性病的長期治療中有重要作用[10]。本研究發(fā)現MHD患者的自我管理與希望呈正相關,希望水平越高的個體,自我管理能力越強;希望水平越低,則自我管理能力越差。希望水平越高的個體,在治療過程中多通過采取積極行動、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等,幫助更好地解決問題、恢復身體健康,其自我管理能力越強;而希望水平越低的患者,由于對自身狀況缺乏信心、缺少解決問題的動力,其自我管理能力也越差。本研究中,希望維度中的對現實和未來的積極態(tài)度、與他人保持親密的關系是影響MHD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重要因素。說明在治療過程中患者保持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與他人的親密關系,能更好地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本研究中MHD患者的自我管理與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均呈正相關。研究表明[11],社會支持較低的患者易出現抑郁、焦慮等問題,父母情緒導致患者失去治療信心,進而影響到患者進行自我管理行為的意愿。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可以為患者構建出愉悅的生活環(huán)境,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中,社會支持維度中的對支持的利用度是影響MHD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重要因素。說明個體僅僅獲得主觀和客觀支持是不夠的,如何將社會支持化為己用更為重要。因此,醫(yī)務工作者應積極在治療過程中為MHD患者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使患者可以將醫(yī)務工作者提供的支持運用到自我管理的實踐中。并且通過影響患者的家屬、好友和各類社會團體等,擴大其社會支持網絡,以此提高患者的自理水平。
綜上所述,MHD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應引起醫(yī)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希望和社會支持的作用對MHD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提高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結合MHD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現狀,要求在臨床工作中,醫(yī)務工作者應尋求有效的生物-心理-社會綜合模式干預措施,除了完成基本的醫(yī)療護理,還應從內在提升其希望水平,從外在拓展其社會支持網絡,以此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最終達到改善其生存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