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小麥組蛋白甲基化酶在雜交種中干旱脅迫表達模式分析

2022-09-14 09:59:14陳佳敏劉永杰馬錦繡李丹公杰趙昌平耿洪偉高世慶
生物技術通報 2022年7期
關鍵詞:精氨酸同源抗旱

陳佳敏 劉永杰 馬錦繡 李丹 公杰 趙昌平 耿洪偉 高世慶

(1.新疆農業(yè)大學農學院,烏魯木齊 830052;2.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雜交小麥研究所,北京 100097)

表觀遺傳修飾由DNA甲基化、非編碼RNA、染色質重塑和組蛋白修飾組成,對植物發(fā)育、脅迫相關基因的表達具有重要調控作用[1]。組蛋白修飾主要發(fā)生在組蛋白尾部和核心區(qū)的殘基上,包括甲基化、乙?;⒘姿峄?、泛素化、瓜氨酸化和ADP-核糖基化等修飾[2-3],這些修飾共同構成“組蛋白密碼”,并作用于染色質修飾過程[4-5]。組蛋白甲基化(histone methylation,HMT)主要發(fā)生在組蛋白賴氨酸或精氨酸殘基上,根據(jù)作用位點和底物的不同可以分為賴氨酸甲基轉移酶(histone lysine methyltransferases,HKMTs)和蛋白精氨酸甲基轉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s,PRMTs)。 賴氨酸甲基化由賴氨酸甲基轉移酶以S-腺苷甲硫氨酸(SAM)為供體將甲基轉移到賴氨酸的δ-氨基上,大多數(shù)HKMTs包含一個由130-150個氨基酸組成的保守結構,即SET結構域(用于variegation3-9的抑制因子,zeste的增強因子和trithorax)[6-7]。根據(jù)序列同源性和系統(tǒng)發(fā)育關系,將植物SDG蛋白分為7類,分別是E(Z)同系物(H3K27)、ASH1同系物(H3K36)、Trx同系物及相關蛋白(H3K4)、含有SET和PHD結構域的蛋白、SU(var)同系物、含中斷SET結構域的蛋白、RBCMT和其他SET相關蛋白[8]。精氨酸甲基化由精氨酸甲基轉移酶以SAM為供體將甲基轉移到精氨酸胍基的氮原子上。根據(jù)生化特性的不同,精氨酸甲基轉移酶可分為4類[9]:第一類PRMT修飾精氨酸側鏈的ω-N形成單甲基(monomethy-larginine,MMA)和不對稱雙甲基(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第 二 類PRMT修飾精氨酸側鏈的ω-N形成單甲基和對稱型雙甲基(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sDMA);第三類PRMT蛋白修飾精氨酸側鏈的ω-N僅能形成單甲基;第四類PRMT蛋白修飾精氨酸側鏈的δ-N形成單甲基[10-11]。

組蛋白甲基化在生物體細胞增殖、信號傳導、基因轉錄調控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2]。研究證明,組蛋白修飾通過調控基因表達參與逆境脅迫[13-15]。在植物干旱脅迫中,擬南芥TRX家族中的ATX1發(fā)揮重要作用,它能使組蛋白H3在賴氨酸4上發(fā)生三甲基化(H3K4me3),參與依賴和非依賴脫落酸(ABA)途徑中脫水脅迫信號的傳遞。ATX1功能喪失導致植物萌發(fā)率下降,氣孔開度增大,蒸騰加快,對脫水脅迫的耐受性降低[16]。水稻SDG708直接靶向激活ABA生物合成的關鍵基因NINE-CISEPOXYCAROTENIDD3(NCED3)和 NINECIS-EPOXYCAROTENIDD5(NCED5)的表達,促進ABA的生物合成。此外,SDG708還可誘導保衛(wèi)細胞中過氧化氫的積累,促進氣孔關閉以減少水分流失[17]。擬南芥SDG8功能喪失表現(xiàn)蒸騰作用加快,氣孔變大,對ABA的敏感性降低,并且對脫水脅迫的耐受性降低[18]。

干旱作為影響作物生長發(fā)育和產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對產量的影響超過其它因素的總和[19]。世界上約70%的小麥分布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20],小麥作為繼玉米、水稻之后的全球第三大作物[21],提高小麥的抗旱性對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學手段,對小麥組蛋白甲基化酶基因家族中受干旱脅迫誘導的基因進行篩選,通過檢測其在受干旱脅迫處理的雜交組合中的表達模式,以期為組蛋白甲基化酶在二系雜交小麥抗旱性中的功能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試驗材料 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雜交小麥研究所提供的雜交小麥組合為實驗材料:父本(P)09YH91-5、 母 本(M)BS278及 其 子 一 代(F1)BS278*09YH91-5。

1.1.2 主要試劑 Trizol試劑購自Ambion公司,反轉錄試劑盒5×ABScript III RT Mix反轉錄酶(ABclonal公司)合成cDNA,使用2×Universal SYBR Green試劑(ABclonal公司)進行熒光定量PCR實驗,其他生化試劑為進口或國產試劑。

1.2 方法

1.2.1 小麥TaHMT基因家族干旱脅迫響應基因篩選 為了解TaHMT基因家族干旱脅迫表達情況,將175個TaHMT基因提交到Wheat Expression Brower數(shù)據(jù)庫(http://wheat-expression.com/)和WheatOmics數(shù)據(jù)庫(http://wheatomics.sdau.edu.cn/)獲取小麥在干旱脅迫下的表達數(shù)據(jù),使用TBtools軟件繪制基因表達熱圖,篩選差異表達基因[22]。為進一步篩選旱脅迫響應基因,通過文獻檢索獲取在擬南芥和水稻中已鑒定的抗旱基因并下載蛋白序列,提交到Ensemble plant網 站(https://plants.ensembl.org/index.html)進行Blastp,檢索其在小麥中同源蛋白,選取相似度較高的蛋白(E-value≤1E-100),作為同源蛋白,再將同源蛋白的基因號與175個TaHMT基因進行比較確定小麥TaHMT家族旱脅迫響應候選基因。

1.2.2 小麥TaHMT干旱脅迫響應候選基因理化性質分析 從Ensembl網站獲取有關基因ID,物理位置,基因序列、蛋白質序列以及編碼序列(CDS)的信息。通過在線程序Expasy(http://web.expasy.org/compute_pi/)預測TaHMT蛋白的等電點(pI)、分子量(Mw)、不穩(wěn)定系數(shù)以及親水指數(shù)等信息[23]。通過Cell-PLoc網 站(http://www.csbio.sjtu.edu.cn/bioinf/Cell-PLoc/)預測每個TaHMT基因的亞細胞定位[24]。利用 Prot Scale網 站(https://web.expasy.org/protscale/)對TaHMT蛋白親水性和疏水性進行分析[23]。

1.2.3 小麥TaHMT干旱脅迫候選基因蛋白結構預測分析 利用在線分析網站SOMPA(https://npsa-prabi.ibcp.fr/cgi-bin/npsa_automat.pl?page=npsa_sopma.html)對8個TaHMT旱脅迫候選基因的氨基酸序列進行二級結構預測[25]。利用在線網站Phyre2(http://www.sbg.bio.ic.ac.uk/phyre2/html/page.cgi?id=index)預測TaHMT蛋白的三級結構[26],并通過VMD軟件進行可視化分析。

1.2.4 小麥干旱脅迫候選TaHMT基因系統(tǒng)發(fā)育與基因結構分析 為了研究TaHMT基因外顯子-內含子結構,利用軟件TBtools進行了映射[22]。利用在線工 具 MEME(http://meme-suite.org/index.html) 對 小麥TaHMT蛋白的保守基序進行預測(參數(shù)設置:最大基序數(shù)目=15,最佳基序寬度6-50個殘基)[27],使用TBtools導出相應的可擴展矢量圖形(SVG)[22]。

1.2.5 小麥TaHMT旱脅迫候選基因同源序列比對分析 利用Ensemble plant網站搜索候選基因的直系同源序列,然后用Pfam網站(http://pfam.xfam.org/)對同源基因蛋白序列進行保守結構域驗證,保留具有SET、PRMT結構域的蛋白序列。用MEGA11.0的ClustalW程序對普通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烏拉爾圖小麥(Triticum urartu L.)、大麥(Hordeum vulgare L.)、節(jié)節(jié)麥(Aegilops tauschii L.)、 二 粒 小 麥(Triticum dicoccoides L.)、 短 柄 草(Brachypodium distuchyon L.)、 水 稻(Oryza sativa L.)、 擬 南 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8個 物 種的全長氨基酸序列進行多序列比對[28],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構建系統(tǒng)發(fā)育進化樹,Jones Taylor Thornton 模型,Bootstrap值設為1 000。 用 Evolview2.0網 站(http://www.omicsclass.com/article/671)進行可視化[29]。

1.2.6 小麥TaHMT干旱脅迫候選基因順式作用元件分析 利用TBtools軟件搜索TaHMT基因轉錄起始位點上游2 000 bp的小麥基因組DNA序列,并用PlantCare數(shù) 據(jù) 庫(http://bioinformatics.psb.ugent.be/webtools/plantcare/html/)對這8個基因的順式作用元件進行分析[30]。

1.2.7 實時熒光定量PCR 在田間選取生長狀況一致的營養(yǎng)生長期小麥,對清洗好的植株進行干旱脅迫處理,分別在干旱0 h,3 h,6 h,24 h的時間點對小麥葉片進行取樣;將大小均一、成熟且飽滿的小麥種子種在含有相同質量的土壤的花盆中,等小麥生長7 d左右時,對花盆進行不澆水的干旱處理,注意觀察表型,對干旱處理 20 d 后的材料分別取樣,每個處理設3個重復,液氮冷凍并保存在-80℃。利用Trizol提取植物材料總RNA,使用5×ABScript III RT Mix反轉錄酶進行反轉錄,得到cDNA后進行實時定量PCR。實時定量PCR使用2×Universal SYBR Green試劑在Rotor-Gene 3000定量PCR儀(gene company limited)上進行。利用Primer3.0(https://bioinfo.ut.ee/primer3-0.4.0/)設計基因引物,小麥Actin基因為內參,每個樣品3次重復(表1)。擴增程序:預變性95℃,3 min,變性95℃,5 s,退火 /延伸 60℃,30 s,40個循環(huán);95℃,15 s,55℃持續(xù)升溫到95℃。實時定量結果采用2-ΔΔCT比較定量法進行分析,然后使用SPSS21軟件進行多重比較,P<0.05表示差異顯著。

表1 實時定量PCR引物序列Table 1 Primer sequences fo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2 結果

2.1 小麥TaHMT基因家族干旱脅迫響應基因的篩選

通過對小麥組蛋白甲基轉移酶基因家族研究,我們篩選到175個TaHMT基因。在Wheat Expression Brower數(shù) 據(jù) 庫(SRP068165) 和WheatOmics數(shù)據(jù)庫(PRJNA306536)獲取所有基因干旱脅迫下的表達數(shù)據(jù)(附圖1)。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選擇脅迫處理前后差異倍數(shù)大于2的基因作為干旱響應基因。在Wheat Expression Brower數(shù)據(jù)庫和WheatOmics數(shù)據(jù)庫中分別篩選到24、81個干旱響應基因。通過比較基因組學策略對擬南芥、水稻中已報道的抗旱相關組蛋白甲基化酶基因ATX1、SDG8、SDG708 同源比對[17-18,31],篩選到 8個抗旱 候 選 基 因:TaHMT19、TaHMT21、TaHMT28、TaHMT31、TaHMT39、TaHMT42、TaHMT105、TaHMT113。在Wheat Expression Brower數(shù)據(jù)庫和WheatOmics數(shù)據(jù)庫中有17個重疊的干旱響應基因,WheatOmics數(shù)據(jù)庫和同源比對基因有4個重疊的干旱響應基因(圖1-A)。同源比對重疊的4個基因 TaHMT21、TaHMT31、TaHMT42、TaHMT105和從17個重疊基因中選取差異倍數(shù)較大的4個基因TaHMT24、TaHMT49、TaHMT143、TaHMT157, 總共8個基因作為組蛋白甲基化干旱脅迫響應候選基因(圖1-B、圖1-C),其中 TaHMT21、TaHMT31、TaHMT42為同源基因。

圖1 小麥TaHMT候選基因干旱脅迫表達熱圖Fig.1 Heatmap of TaHMT candidate gene expressions under drought stress in wheat

2.2 小麥TaHMT干旱脅迫響應候選基因理化性質分析

小麥干旱脅迫響應候選TaHMT基因分子量在42 293.23-122 007.19 kD之間,編碼蛋白由309-1 086個氨基酸組成,蛋白質的理論等電點各不相同,大部分等電點在7以下,偏酸性,但TaHMT49和TaHMT105的等電點呈弱堿性,分別為7.09和7.59。不穩(wěn)定蛋白指數(shù)介于38.91-54.59之間,大部分蛋白不穩(wěn)定指數(shù)大于40是不穩(wěn)定蛋白,但TaHMT157不穩(wěn)定指數(shù)為38.91,穩(wěn)定性較好。用Cell-PLoc預測蛋白在細胞中的位置,發(fā)現(xiàn)8個基因都定位于細胞核(表2)。利用Prot Scale網站分析候選基因氨基酸序列的親水性和疏水性,發(fā)現(xiàn)部分蛋白的親水性和疏水性不同,其中TaHMT21、TaHMT31、TaHMT42的親疏水性相同(圖2)??傮w而言,TaHMT蛋白的親水氨基酸比疏水氨基酸多,表現(xiàn)為親水蛋白。

表2 TaHMT干旱脅迫候選基因基本信息Table 2 Basic informationof TaHMTdrought stress candidate genes

2.3 小麥干旱脅迫候選TaHMT基因蛋白結構預測

為進一步了解TaHMT干旱脅迫候選基因的蛋白結構,對候選基因的氨基酸序列進行二、三級結構預測。通過二級結構分析發(fā)現(xiàn),TaHMT蛋白均由α螺旋、β轉角、延伸鏈和無規(guī)則卷曲等結構元件組成,α螺旋和無規(guī)則卷曲所占的比例最高,延伸鏈次之,β轉角最 少(表3)。 其中 TaHMT21、TaHMT31、TaHMT42、TaHMT49、TaHMT105、TaHMT143、TaHMT157蛋白無規(guī)則卷曲所占的比例最高達到50%左右,而TaHMT24蛋白中α螺旋所占比例最高,這可能導致TaHMT24與其它蛋白具有不同的功能。通過對蛋白三級結構的預測(TaHMT105蛋白未知),發(fā)現(xiàn)TaHMT21、TaHMT31、TaHMT42的三級結構非常相似,但與其他基因的蛋白結構存在差異(附圖2)。

表3 小麥TaHMT蛋白的二級結構分析Table 3 Secondary structure analysis of TaHMT proteins

圖2 TaHMT蛋白親疏水性分析Fig.2 Analyzed hydrophilicity and hydrophobicity for TaHMT protein

2.4 小麥TaHMT干旱脅迫候選基因同源蛋白序列比對

通過對普通小麥(T.aestivum L.)、烏拉爾圖小麥(T.urartu L.)、大麥(H.vulgare L.)、節(jié)節(jié)麥(A.tauschii L.)、 二 粒 小 麥(T.dicoccoides L.)、 短柄草(B.distuchyon L.)、水稻(O.sativa L.)、擬南芥(A.thaliana L.)8個物種的進化分析(圖3),發(fā)現(xiàn)TaHMT42和TaHMT49蛋白序列與節(jié)節(jié)麥(AET-2Gv20684800.3和AET2GV21311500.2)的親緣關系最近;TaHMT24蛋白序列與水稻(Os07t0640000-01)的親緣關系較近;TaHMT31蛋白序列與二粒小麥(TRIDC2BG046490.4)的親緣關系最近;TaHMT105蛋白序列與短柄草(KQJ86923)的親緣關系較近;TaHMT21和TaHMT143分別與大麥(HORVU2Hr1G074910.1和HORVU7Hr1G086320.1) 的親緣關系最近;TaHMT157蛋白序列與烏拉爾圖小麥(TRIUR3 10876-T1)的親緣關系最近。其中TaHMT21、TaHMT31、TaHMT42聚集在同一分支上,TaHMT24和TaHMT157聚集在同一分支上,它們的關系更近,可能具有相同的功能。

圖3 TaHMT蛋白的系統(tǒng)進化分析Fig.3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aHMT

2.5 小麥干旱脅迫候選TaHMT基因系統(tǒng)發(fā)育與基因結構分析

通過基因結構分析發(fā)現(xiàn)8個TaHMT基因結構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中TaHMT105外顯子數(shù)量最多(24個),TaHMT21、TaHMT31、TaHMT42外顯子相似,TaHMT143僅有2個外顯子。利用MEME網站對TaHMT基因的氨基酸序列進行保守基序分析,發(fā)現(xiàn)TaHMT21、TaHMT31、TaHMT42蛋白motif組成及其分布與其他基因差異較大,含有多種motif結構;TaHMT24、TaHMT143、TaHMT157蛋白僅含有1個motif結 構:motif10 或 motif15( 圖4)。TaHMT21、TaHMT31、TaHMT42和TaHMT49蛋白都有motif4;TaHMT21、TaHMT31、TaHMT42和 TaHMT105都有motif1;TaHMT24、TaHMT105和TaHMT157都有motif15。

圖4 小麥TaHMT干旱脅迫候選基因基因結構和保守基序分析Fig.4 Gene structure and conserved motifs analysis of wheat TaHMT drought stress candidate genes

2.6 小麥TaHMT干旱脅迫候選基因啟動子順式作用元件分析

順式作用元件在植物的非生物脅迫應激反應中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32]。通過對TaHMT干旱脅迫候選基因啟動子順式作用元件分析發(fā)現(xiàn),8個候選基因都含有干旱響應相關順式作用元件如:ABRE[33]、MBS[34-35]、CGTCA-motif 和 TGACG-motif[36-38]( 附表1)。TaHMT42只 有 TGACG-motif,CGTCA-motif兩種響應元件;TaHMT21,TaHMT24,TaHMT49有3種響應元件,其作用元件的種類和數(shù)目有所不同;TaHMT31,TaHMT105,TaHMT143和TaHMT157有4種旱響應元件,但每種響應元件的數(shù)目不同;其中TGACG-motif,CGTCA-motif兩種響應元件是8個基因所共同擁有的(圖5)。我們推測啟動子作用元件的不同,從而受上游調控的轉錄因子不同,可能是導致干旱脅迫下TaHMT基因表達量差異的重要原因。

圖5 TaHMT干旱脅迫候選基因干旱響應元件種類和數(shù)目Fig.5 Types and number of drought response elements of TaHMT drought stress candidate genes

2.7 小麥TaHMT干旱脅迫下實時定量PCR分析

為進一步驗證TaHMT基因的干旱表達模式,使用雜交組合 BS278(M)、BS278*09YH91-5(F1)、09YH91-5(P)對TaHMT基因表達進行熒光定量PCR分析,其中BS278母本不抗旱,09YH91-5父本抗旱,BS278*09YH91-5和父本09YH91-5表型相似表現(xiàn)為抗旱,即在定量表達時干旱處理后BS278*09YH91-5和09YH91-5的表達應相似,但與BS278的表達存在顯著性差異。結果顯示,TaHMT21、TaHMT24、TaHMT31、TaHMT42、TaHMT49、TaHMT105、TaHMT143和 TaHMT157均受到干旱脅迫的誘導,隨脅迫時間的增加表達量先上調后下調(圖6-A)。其中在某一時間段,母本BS278的表達量高于父本09YH91-5和雜交種BS278*09YH91-5的表達,這可能與組蛋白甲基化酶干旱脅迫誘導表達特性相關,即基因表達量越高越不抗旱。在營養(yǎng)生長期TaHMT21、TaHMT24、TaHMT31、TaHMT42、TaHMT49、TaHMT143 和TaHMT157定量表達結果符合雜交種及父母本的干旱表型(圖6-A);在苗期地上部分的定量表達中 TaHMT21、TaHMT24、TaHMT42、TaHMT49和TaHMT143符合雜交種及父母本的干旱表型(圖6-B);在苗期地下部分的定量表達中TaHMT21、TaHMT24、TaHMT42和TaHMT105符 合 雜 交 種及父母本的干旱表型(圖6-C),其中TaHMT21、TaHMT24和TaHMT42在小麥不同時期不同組織的材料中都符合雜交種及父母本的表型。因此,推測TaHMT21、TaHMT24和TaHMT42可能參與調控雜交種的抗旱性。

圖6 TaHMT干旱脅迫下的表達模式分析Fig.6 Expressions of TaHMT under drought stress

3 討論

組蛋白甲基化作為一種表觀遺傳調控機制,在動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包括細胞周期調節(jié)、異染色質形成、應激反應、轉錄激活與沉默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3,39]。本研究對已鑒定的175個組蛋白甲基化酶基因家族成員通過干旱數(shù)據(jù)庫和同源序列比對共篩選到8個旱脅迫響應候選基因。理化性質分析發(fā) 現(xiàn) TaHMT21、TaHMT24、TaHMT31、TaHMT42、TaHMT143、TaHMT157都偏酸性、分子量大小相近、都位于細胞核中,推測這幾個基因的功能相似。蛋白結構預測發(fā)現(xiàn)TaHMT蛋白結構組成元件相同,但每種元件的比例與分布存在差異,其中TaHMT24蛋白α螺旋比例最高,可能形成某種特殊的結構使其具有獨特的功能。基因結構分析發(fā)現(xiàn)TaHMT基因所含內含子外顯子數(shù)目不同,但其富集區(qū)域相似;motif分析發(fā)現(xiàn)TaHMT蛋白具有不同的motif,但也具有相同的motif基序如motif1和motif15,推測這兩種motif基序可能在組蛋白甲基化酶干旱脅迫響應中發(fā)揮重要作用。順式作用元件分析發(fā)現(xiàn)8個TaHMT旱脅迫候選基因都含有旱脅迫響應元件,但元件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同,說明TaHMT基因可能受到旱脅迫響應,但每個基因受響應的程度不同,存在表達差異。

多物種同源序列比對分析顯示:TaHMT21、TaHMT31、TaHMT42 和 Os04t0429100(SDG708)聚集在同一分支,而研究發(fā)現(xiàn)水稻SDG708與ABA生物合成關鍵基因結合,增加內源ABA含量,從而調控水稻的耐旱性[17],由此推測TaHMT21、TaHMT31和TaHMT42參與小麥旱脅迫響應。AT2G31650(ATX1)通過催化H3K4me3,激活ABA生物合成基因NCED3,提高擬南芥的抗旱性[16-31]。另外ATX1參與根的發(fā)育、干細胞生態(tài)維持和細胞模 式 的 形 成 過 程[40];Os09t0134500(Ostrx1) 與開花時間調控相關[41]。因此,推測作為與ATX1、Ostrx1聚集在同一分支的TaHMT105具有提高小麥抗旱性的功能。AT5G12270(AtPRMT3)是前體RNA加工和核糖體生物合成所必需的,能夠促進植物的生長發(fā)育[42],AT5G43990(SUVR2)參與基因沉默[43-44],作為分別和AtPRMT3、SUVR2處于同一分支的TaHMT157、TaHMT49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

此外,本研究對TaHMT旱脅迫候選基因的表達模式進行分析。TaHMT21、TaHMT24、TaHMT31、TaHMT42、TaHMT49、TaHMT105、TaHMT143 和TaHMT157基因均受到干旱脅迫的誘導,隨著處理時間的增加表達量呈先上調后下調的模式,但除了在WheatOmics數(shù)據(jù)庫中TaHMT49表現(xiàn)為先下調后上調,TaHMT143表現(xiàn)為先上調后下調外,大部分基因在Wheat Expression Brower數(shù)據(jù)庫和WheatOmics數(shù)據(jù)庫中都呈現(xiàn)下調表達模式,這可能是由于在不同材料中不同基因受干旱脅迫誘導表達程度不同,取樣時間不同造成的差異。在過表達的SDG708能夠增加水稻的抗旱性[17],但與SDG708同源的TaHMT21、TaHMT31、TaHMT42基因在小麥雜交組合中的表達表現(xiàn)為表達量較高的母本不抗旱,表達量較低的父本抗旱,推測該基因可能具有物種特異性。這些抗旱相關基因符合雜交種(F1)BS278*09YH91-5及父母本的表型,推測這些基因可能參與雜交種的抗旱調控。下一步將對這些TaHMT候選基因對小麥雜交種逆境脅迫的應答調控進行功能驗證。

4 結論

通過對組蛋白甲基化酶基因家族干旱脅迫響應候選基因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和實時定量PCR驗證,發(fā)現(xiàn)TaHMT21、TaHMT24、TaHMT42基因可能參與調控小麥雜交種的抗旱,為二系雜交小麥抗逆分子育種提供了重要的抗旱功能標記。

文章所有附圖附表數(shù)據(jù)請到本刊網站下載(http://biotech.aiijournal.com)。

猜你喜歡
精氨酸同源抗旱
藥食同源
——紫 蘇
兩岸年味連根同源
華人時刊(2023年1期)2023-03-14 06:43:36
美國聯(lián)邦政府撥款8 400萬美元用于西部地區(qū)抗旱
種子穿新“外衣”鎖水抗旱長得好
以同源詞看《詩經》的訓釋三則
果園抗旱“24字方針”
防汛抗旱
虔誠書畫乃同源
精氨酸聯(lián)合谷氨酰胺腸內營養(yǎng)對燒傷患者的支持作用
精氨酸、可樂定、精氨酸聯(lián)合左旋多巴不同激發(fā)試驗對GH分泌的影響
江油市| 门头沟区| 皮山县| 朔州市| 四平市| 丰原市| 施秉县| 石狮市| 铁岭市| 古蔺县| 江阴市| 崇阳县| 吉木乃县| 泸西县| 永定县| 前郭尔| 襄城县| 凤翔县| 石景山区| 房产| 平谷区| 靖宇县| 修水县| 龙江县| 二连浩特市| 黔江区| 武定县| 韶关市| 万年县| 乐平市| 夏河县| 万宁市| 济南市| 石阡县| 高碑店市| 哈巴河县| 盱眙县| 内黄县| 松潘县| 南涧|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