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甫超(江蘇:宿遷市湖濱新區(qū)祥和小學)
一般來說,在小學階段只要提到閱讀的重要性,大家都會想到語文、英語等學科,大家往往會認為這些學科學生需要閱讀,是的,這沒錯。而像數(shù)學這樣的學科大家往往認為不需要閱讀,或認為即使要閱讀,也是不怎么重要的。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閱讀教學對數(shù)學教學來說十分重要,但在現(xiàn)代數(shù)學教育中卻常常被忽視,許多學生不能學會正確的閱讀方式,從而導致成績不理想。數(shù)學并不僅僅是一種學科,它也是一門語言。最新的課程標準認為,鑒于中小學生所在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家庭教育背景以及他們思維方式上的差異,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實踐活動也必須是一種生動有趣的、活躍的、積極向上的和充滿自我個性的學習過程。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常常都會碰到這樣的問題。當學生的作業(yè)或考卷上出現(xiàn)錯誤問題,只要我再將這些錯誤問題讓學生多讀幾遍,或讓學生再重復做一遍,這時學生就會做對了。這就是因為學生的讀題、審題能力差造成的。由此可見,認真研讀題目內容是學生解題的開始,也是解題的關鍵。而學生審題能力的好壞也會直接影響解題的準確與否。因此,所有數(shù)學問題都必須經過學生的認真讀題、審題,才能得到解決。數(shù)學閱讀是指學生通過研讀數(shù)學內容建構數(shù)學意義與方法的學習活動。不知道大家有無關注到這一現(xiàn)象,在語文成績較差的學生中,很多時候數(shù)學成績也不理想。人們或許會說,這說明了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不認真學習,成績自然不好。我承認有這方面的因素,但我也認為這與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關,因為數(shù)學需要分析,需要理解。在數(shù)學中不只有數(shù)值的計算,還考驗學生空間關系與邏輯思維能力。良好的閱讀理解,也常常是處理數(shù)學問題,尤其是數(shù)學文本問題的必要前提條件。數(shù)學文本閱讀能力是數(shù)學其他能力的起點、基礎。因此,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文本閱讀能力,是每個數(shù)學教師都應深入思考的問題。
數(shù)學閱讀要將讀與思結合。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在閱讀時抓住有用條件,把題目中起干擾作用的多余條件去掉。這就是去偽存真。
蘇教版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長方體與正方體表面積”中就有這么一種問題:一個長方體的玻璃魚缸在內部測量總長為1.2 米,寬0.9 米,高0.7 米,魚缸中水深為0.5 米,這玻璃魚缸里的水有多少立方米?很多學生讀完一遍后,不去思考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和所求問題是什么,直接拿筆就算。一想這道題是求長方體體積就直接用長方體體積公式長乘以寬再乘以高就行了,直接拿1.2×0.9×0.7=0.756(立方米),這就是不會閱讀、不用心閱讀造成的。這些問題都是由于平時閱讀不認真,不去思考,很大程度上更是由于閱讀能力差造成的。而會閱讀的學生就會多想一想,題目中為什么會給2 個高,這2 個高都有用嗎?肯定不是,題目中要求的是玻璃魚缸中水的體積,而不是要求玻璃魚缸的體積。要求水的體積,此時水在玻璃魚缸中的形狀就是一個長方體。只要知道水的長、寬、高是多少就可以了,水在玻璃魚缸中是一個長方體形狀,那么玻璃魚缸內部的長1.2 米就是水體積的長度,寬為0.9 米也是水體積的寬,那么知道水在玻璃魚缸中的深度就行了,那么玻璃魚缸的高度就沒有用了,這是起干擾作用的條件。所以我們在解題時要學會把無用的條件屏蔽掉,這就是去偽存真。
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好學生怎樣去選擇條件。有些條件在解題時可以選擇用,也可以選擇不用,這就要求學生要選擇對題目所要求的結果有用的條件,學生在閱讀時要學會分析提煉。在數(shù)學解題過程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光明超市生肖卡片每套12 張,15 元一套,今天一共賣了20 套生肖卡片,一共賣了多少元?求一共賣了多少元的生肖卡片,用每套的價格乘以今天一共賣的套數(shù)就可以了,而題中每套生肖卡片12 張就是一個多余的無用條件,不仔細閱讀、不會分析的學生就會受到這類無用條件的干擾,往往很容易在這方面丟分。因此,在數(shù)學教育中我們應該注重數(shù)學閱讀,并充分運用讀書的形式,訓練學生增強閱讀、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數(shù)學閱讀與語文、英語等其他科目的閱讀方式是不相同的,但數(shù)學閱讀也有著自己的學術特色。由于數(shù)學語言存在著高度的抽象化、嚴密性、精確性,特別是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與自然語言的出入較大。我們在閱讀時需要邊讀邊想、仔細分析、反復推敲:如何將某個抽象的概念,轉變?yōu)榫唧w的而不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如何把用符號語言、圖形語言等表達的關系,轉變?yōu)槲淖值幕蛘Z言的形式。
我們在平時的數(shù)學教學中,常常只強調學生解題的方式和技能等,卻忽略了對數(shù)學閱讀的引導,致使文本語言無法順利地轉換為學習者本身的語言。很多題目讀了一遍無從下手,把復雜的、煩瑣的題目轉換成簡單的、容易理解的題目,這是去繁就簡。如:大小猴子一共50 只,它們同時去采摘果園里的水蜜桃。當猴王不在的時候,一個大猴子1小時內能收獲15千克,一個小猴子1 小時都能夠摘11 千克;猴王在場監(jiān)督的時候,結果每只猴無論大小每小時都能夠摘12 千克,一天共摘了8 個小時,其中第一個小時和最后一小時有猴王到場監(jiān)督,結果總共收獲了5220 千克水蜜桃。在這些猴群中共有大、小猴子各幾只?這是六年級數(shù)學在學習假設法時出現(xiàn)的一道題目,文字太多,學生在讀完一遍后,無從下手。閱讀能力差的學生讀完后根本不知說的是什么,更不可能知道這道題要求什么、怎么求、用什么方法。
但是閱讀能力強的學生讀完后就能抓住題目中的重點。一邊讀的時候腦海中也能產生這種采摘桃子的情景,因為猴王到場時間只有第一個小時和最后一個小時,也就是說猴王到場的時候有2 個小時,所以在這2 個小時的時間里大猴和小猴所摘的桃子數(shù)量都是相同的,50 只猴子采摘的桃子數(shù)量就可以求出來是1200 千克。剩下4020 千克桃子是猴王不在的6 小時采摘完的,可以求出實際上1 小時大猴和小猴采摘量是670 千克。大猴和小猴采摘的數(shù)量又不相同,我們可以假設50 只全是大猴1 小時可以采摘750千克。再用假設的總量750 減去實際上一小時采摘量。實際與假設之間就存在80 的差,而一只大猴和一只小猴的差只有4 千克。這就說明有20 只小猴被我們看成大猴了,所以大猴只有30 只,小猴有20 只。本題的復雜性在時間這個量上,一個是在猴王在的2 小時分為第一小時和最后一小時迷惑學生,另一個是在猴王不在的6小時里采摘量不同,不去細心閱讀的學生會被這6 小時迷惑住,無從下手。而閱讀能力強的學生會化繁為簡直接求出1 小時的總量。針對這些重復的、枯燥的問題,有部分學生缺乏解答的勇氣,這在很大程度上是閱讀能力弱而導致的。因此,數(shù)學教育應該注重數(shù)學文本閱讀。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閱讀的形式,再現(xiàn)數(shù)學文本所描繪的畫面,抓住解決問題的信息,去繁就簡,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分析能力。
在數(shù)學閱讀中要學會把握重點,不被表象所迷惑,因為各種各樣的數(shù)理模型都有各種各樣的背景,也就是一個數(shù)學模型也有各種各樣的載體,各種各樣的表達形式。這里的“精”指的是該問題所包含的數(shù)學步驟、數(shù)學用語、數(shù)量關聯(lián)等,我們要引導學生抓住題目中經常出現(xiàn)的和、差、倍、份等關鍵字,去粗取精,然后進一步理解題目的數(shù)量關系。五六年級經常出現(xiàn)的文字題,如:3.5和6.7的和除以0.4是多少?閱讀能力不強的學生就直接拿3.5+6.7÷0.4,而閱讀能力強的學生會抓住關鍵字是和除以0.4,而不是6.7 除以0.4。教師要指導學生加強這方面的訓練,通過抓住題中的關鍵字詞去解決問題。再如,六年級分數(shù)應用題中經常出現(xiàn)的節(jié)約了幾分之幾、增加了幾分之幾等,我們要讓學生通過閱讀來理解節(jié)約了、增加了誰的幾分之幾。我們可以抓住重點句來達到“去粗取精”的目的,找出這句話中隱含的單位“1”是誰,確定題目的數(shù)量關系。學生只有找出誰比誰節(jié)約了、增加了、減少了等諸如此類的文字,才能夠準確解答這一類題目。在小學數(shù)學中像這樣的文字題和應用題數(shù)不勝數(shù)。
當然,在這里我們也要發(fā)揮好教師的作用,多引導學生正確閱讀,準確把握題目中的重要關鍵字和關鍵詞句。但作為教師,不要過快給出結果,而要給學生足夠時間去閱讀,給學生創(chuàng)造動腦、動口的機會。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在閱讀問題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到“眼看、手動、心想”,通過長期的練習,形成良好的讀題、審題習慣。同時,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在閱讀問題時,讀到關鍵字詞句要增加語調或加強音調,從而使每個學生在閱讀問題中學會把握重點句、關鍵字,并掌握重點句、關鍵字的實際意思,引導學生形成認真正確地閱讀問題的良好習慣。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種情況,還有一些題目中有隱含條件,學生也很容易出錯。隱含條件包括全隱含條件和半隱含條件。如:小明從家去學校,行了全程的三分之一,距離中點還有200 米,小明從家到學校一共多少米?這道題中的“終點”和“中點”學生很容易出錯。距離中點也就是二分之一,這就是一個半隱含的條件,找到二分之一這個半隱含條件,全程三分之一和全程二分之一之間的距離是200 米,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解答這道題目了。又如:小剛滿12 周歲了,但一共只過了3 個生日,大家可以猜一猜小剛的生日是幾月幾日?過生日這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話題,他們都特別喜歡,因為大家都是每年過一次生日的,但小剛12年才過了3 個生日,大家一定很不明白,這怎么可能呢?這就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其實這里面也隱含了平年與閏月的問題。每年只是二月特殊,平年二月二十八天,閏年二月二十九天,而閏月四年才有一個。所以,學生也只有掌握了這些常識,才能明白小剛12歲為什么只過了3 個生日,這就說明小剛的生日是2月29日。當然,這些半隱含條件和全隱含條件,我們還可以多做一些這方面的練習。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題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讀題即理解題意、明白題意。在長期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的讀題意識不好,甚至根本不去認真讀題、審題,拿起筆就做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這樣做就造成了不懂的不會做對,懂的還做錯。鑒于此,我們的數(shù)學教育不僅要使學生能夠解決一些數(shù)學難題,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數(shù)學文本的習慣,閱讀數(shù)學文本是正確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根本保障。只要我們堅持努力讓學生學會讀數(shù)學文本,常抓不懈,我想一定會使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有一個質的提高,我們的數(shù)學教學也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隨著人類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更加需要會閱讀的人才,而社會生活環(huán)境日趨數(shù)學化、數(shù)字化,缺乏數(shù)學閱讀能力是無法適應的。身為小學數(shù)學教師,我們更應注重數(shù)學閱讀的教學,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