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東,劉浩昂,王志浩,蘭 凱,陳 蕊,李 凱,劉樹義,Rajiv Kumar JHA 700 西安,西安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院中尼友好拉吉姆醫(yī)學實驗室;70077 西安,西安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婦產(chǎn)科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發(fā)病率逐年增加,位列所有癌癥致死原因第5位,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消化系統(tǒng)腫瘤。由于早期無明顯癥狀、疾病進展快及化療有效率低,患者預后極差,總體5年生存率僅有8%,又將其稱為“癌中之王”[1]。胰腺癌治療目前主要采取手術為主,并輔助放、化療的綜合治療手段,但90%的胰腺癌患者經(jīng)指南推薦的治療后效果欠佳[2]。因此,深入闡明胰腺癌的發(fā)生機制結合分子靶向干預和放化療,是提高胰腺癌療效的重要手段[3]。Smad3是重要的細胞內分子,負責將細胞質膜受體信號傳至細胞核[4-5]。Smad3作為重要的轉錄因子,是轉移生長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β)下游的重要靶點。在細胞增殖[6]、損傷修復[7]、纖維化[8]、癌癥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9-10]。在肝癌后期Smad3通過誘導上皮-間質轉化促進腫瘤轉移[11],然而Smad3在胰腺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
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可將細胞外信息傳遞至細胞核中,在生理及病理過程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其中p38是重要的應激激酶,能對外界刺激迅速做出反應[12]。p38在體內有α、β、γ 和 δ 4種亞型,且胰腺癌細胞均表達p38的4種亞型。研究發(fā)現(xiàn)降低胰腺癌細胞中p38 α和p38 β的表達能夠抑制胰腺癌細胞的體外生長,同時發(fā)現(xiàn)p38 α能促進胰腺癌的遷移,而p38 β對胰腺癌的遷移無明顯調控作用,由此可見p38/MAPK在胰腺癌中發(fā)揮亞型特異性功能[13]。此外,胰腺癌細胞分泌外泌體被T淋巴細胞攝取后激活p38/MAPK信號通路,進而誘導內質網(wǎng)應激介導細胞凋亡,促進胰腺癌發(fā)生、發(fā)展[14]。
自噬在生物體高度保守是維持機體穩(wěn)態(tài)的重要機制[15-16],依賴溶酶體對細胞組分的降解以維持逆境條件下機體的代謝平衡。自噬異常與胰腺癌等眾多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17]。早期研究表明,利用遺傳和藥理抑制自噬會導致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產(chǎn)生,增加DNA損傷和代謝功能障礙,最終抑制胰腺癌的發(fā)展[18]。此外,自噬還可以通過降解MHC-I促進胰腺癌的免疫逃避,表明自噬增加有助于胰腺癌的進展[19]。
p38/MAPK信號通路不僅對自噬具有促進和抑制的雙重性調控[20],而且也是細胞凋亡的主要調控通路之一。胰腺癌細胞對細胞凋亡有抵抗力,從而促進其侵襲性和對常規(guī)治療方式的抵抗力[21]。因此,靶向細胞凋亡途徑是胰腺癌治療的新思路。在生物體內細胞自噬與凋亡過程存在十分復雜的相互作用關系,過度自噬會誘導細胞凋亡。本研究通過干預Smad3的表達初步探討Smad3對胰腺癌細胞Panc-1、BxPC-3自噬和凋亡的影響機制,進而初步驗證Smad3表達水平在人胰腺癌診斷和進展中的價值;同時探究Smad3對胰腺癌細胞自噬的調控能力,以期為胰腺癌的治療提供新的靶點和理論依據(jù)。
人的胰腺癌細胞系Panc-1、AsPC-1、BxPC-3購自美國ATCC細胞庫(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胰腺正常導管上皮細胞HPDE購自武漢普諾賽公司。對照和胰腺癌患者組織標本來自2015-2020年西安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和咸陽人民醫(yī)院。標本獲取經(jīng)捐贈者或親屬的書面知情同意,研究獲得西安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XYL2022122)。主要試劑:胎牛血清、DMEM細胞培養(yǎng)基、胰蛋白酶購自HyClone公司;LipofectamineTM2000購自美國英杰生命技術有限公司;總蛋白提取試劑盒、PI-Annexin-V試劑盒購自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抗體Smad3、p-Smad3購自愛博泰克生物有限公司;GAPDH購自康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p-p38、p38、LC3、p62購自美國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SB203580購自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山羊抗小鼠二抗購自美國Sigma公司;DAB檢測試劑盒購自中杉金橋公司。對照組(Sh-Scramble)病毒及Smad3敲減序列(Sh-Smad3、CRISPR/Cas9-Smad3)由擎科生物公司合成,見表1。
表1 shSmad3、CRISPR/Cas9-Smad3與shScramble序列
利用GEPIA2數(shù)據(jù)庫(http: //gepia.cancer - pku.cn/)對Smad3在胰腺正常組織(n=171)及癌組織(n=179)中的表達差異和存活相關性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將臨床標本組織切片放置60 ℃ 烘箱烘片1 h,將切片放入環(huán)保透明劑中脫蠟2次,每次20 min。之后依次放入100%、95%、70%、50%乙醇中各水化5 min,去離子水中浸泡5~10 min后置于10 mmol/L pH 6.0 檸檬酸-檸檬酸鈉緩沖溶液中抗原修復3.5 min,室溫自然冷卻。PBS中浸泡5~10 min,3% H2O2室溫放置10 min,0.1% TX-100室溫孵育10 min,PBS洗2~3次,每次5 min,3% BSA室溫封閉1 h。一抗Smad3(1∶500)溶于 1% BSA,4 ℃ 過夜。1×PBS 洗4次,每次5 min,二抗室溫孵育1 h。PBS 洗4次,每次5 min,DAB顯色后,蘇木精復染3~5 min后自來水充分沖洗顯色。1% HCl(75% 乙醇中)水化5 s,自來水沖洗3~5 min,95%、100%乙醇各脫水5 min,最后用中性樹膠封片保存。
胰腺癌細胞株Panc-1、BxPC-3生長于37 ℃、5% CO2以及飽和濕度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細胞培養(yǎng)使用含10% FBS、1%雙抗(鏈霉素、青霉素)的完全培養(yǎng)基,2 d進行一次傳代。敲減實驗分為對照組(Scr)和Smad3敲減組(ShSmad3-1、ShSmad3-2組:細胞分別轉染ShSmad3-1、ShSmad3-2慢病毒);敲除實驗分為空白對照組(WT)和Smad3敲除組(Smad3 KO-1、Smad3 KO-2組:Panc-1細胞分別轉入CRISPR/Cas9-Smad3質粒,經(jīng)嘌呤霉素篩選后的單克隆細胞系1#、2#)?;貜蛯嶒炘谇脺p實驗3組基礎上再加入25、50 μmol/L羥氯喹(HCQ);過表達實驗在敲減實驗3組基礎上再加入外源過表達Smad3(pLVX- Smad3);抑制實驗在敲減實驗3組基礎上再加入p38抑制劑SB203580 20 μmol/L(SB203580)。處理細胞48 h后,收集各組細胞進行相關檢測。
當293T細胞生長至60%~70%時進行轉染。將PMD2.G、PSPAX2、pLKO.1 sh-Smad3 按1∶1∶1各8 μg及60 μL轉染試劑PEI加入750 μL DMEM培養(yǎng)基(不含血清、雙抗),混合均勻,室溫放置20 min后加入293T細胞轉染4~6 h,換新鮮完全培養(yǎng)基,繼續(xù)培養(yǎng)48 h可收集培養(yǎng)基上清,1 500×g離心10 min,取上清,再用0.45 μm 濾膜過濾,所得液體即為包裝后病毒。
BxPC-3細胞在6孔板中長到融合度為50%~60%時,按培養(yǎng)基與病毒液體積比1∶1進行加液,同時加入1 μL (2 000×) polybrene混勻。2 d后,加入1.5 μg/mL嘌呤霉素篩選2 d,收樣進行檢測。
將合成的gRNA及ShRNA正義鏈與反義鏈進行退火,退火產(chǎn)物與經(jīng)過雙酶切的pLKO.1(EcoRⅠ、AgeⅠ)、PX459(BbsⅠ)載體進行連接,小提質粒,并經(jīng)測序驗證。
將構建好的針對Smad3基因的CRISPR/Cas9敲除質粒純化后轉入胰腺癌細胞(Panc-1)中。經(jīng)過穩(wěn)定篩選挑單克隆,并通過提取基因組DNA和Western blot確定其表達情況。經(jīng)過鑒定篩選2個獨立的細胞系用于后續(xù)實驗。基因組PCR上游引物序列:5′-GCCTTC-AATATGAAGAAGGAC-3′,下游引物序列:5′-CATTCG-GGTCAACTGGTA-3′。
將生長良好的105個細胞鋪在6孔板上,分別在生長0、3、5 d用血球計數(shù)板進行細胞計數(shù),并用結晶紫進行染色。
收好的細胞加入含有蛋白酶抑制劑的裂解溶液Lysis Buffer (DTT、mG132、Cocktail、DTT、PhosSTOP)置于冰上,每隔5 min劇烈渦旋1次,共裂解20 min后,12 500×g、4 ℃離心5 min,取上清進行BCA蛋白定量,加入對應體積的蛋白上樣緩沖液(5×Loading buffer),95 ℃加熱 5 min后進行蛋白電泳。10% SDS-PAGE電泳分離,轉移至PVDF膜(使用前用甲醇浸泡激活30 s),用含5%脫脂奶粉的PBST搖床封閉1 h。加入一抗p-p38、p38、LC3、p62(1∶1 000)、Smad、p-Smad3(1∶1 000)、GAPDH(1∶10 000),4 ℃孵育過夜,PBST洗膜4次,每次5 min,室溫孵育二抗1 h,PBST洗膜4次,每次5 min,用ECL法發(fā)光后膠片曝光。
BxPC3、Panc-1胰腺癌細胞用PBS洗滌2次,用不含EDTA的胰酶進行完全消化,1 000×g離心5 min,棄上清收集細胞,并用PBS輕輕重懸細胞計數(shù),然后再1 000×g離心5 min,加入195 μL Annexin V-FITC結合液輕輕重懸細胞,加入5 μL Annexin V-FITC輕輕混勻,加入10 μL碘化丙啶染色液(PI),然后在室溫下避光孵育15 min,最后通過流式細胞儀檢測分析。
GEPIA2數(shù)據(jù)庫分析結果顯示,與正常胰腺組織相比,Smad3在胰腺癌組織中高表達(P<0.05,圖1A),同時在胰腺癌不同分期Smad3的表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3 22,圖1B)。進一步將胰腺癌患者分為Smad3高表達組(n=45)和Smad3低表達組(n=45),通過生存分析發(fā)現(xiàn)Smad3的表達與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呈負相關(P=0.006 1,圖1C)。利用臨床病理標本進行免疫組化染色,發(fā)現(xiàn)Smad3在胰腺癌組織中高表達(圖1D)。
A:GEPIA2數(shù)據(jù)庫分析胰腺癌組織與正常組織中Smad3的表達 a:P<0.05;B:GEPIA2數(shù)據(jù)庫分析胰腺癌不同分期中Smad3的表達差異;C:Smad3表達與患者生存的相關性;D:免疫組化檢測Smad3在胰腺病理切片中的表達
收集胰腺正常導管上皮細胞HPDE、胰腺癌細胞BxPC-3、AsPC-1、Panc-1。通過Western blot檢測Smad3的表達情況。與胰腺正常導管上皮細胞相比,Smad3在胰腺癌細胞BxPC-3、Panc-1中表達較高(圖2)。因此,后續(xù)實驗選擇這2個細胞系進行。
A:Western blot檢測Smad3的表達;B:半定量分析 a:P<0.05,與HPDE比較;b:P<0.05,與AsPC -1比較
分別利用ShRNA以及CRISPR/Cas9兩種不同的體系干預Smad3的表達。BxPC-3細胞中轉入ShSmad3-1、ShSmad3-2慢病毒72 h后,qPCR檢測結果顯示Smad3 mRNA水平下調明顯(P<0.05,圖3A),同時利用Western blot從蛋白水平進行驗證,發(fā)現(xiàn)2個ShRNA的敲減效果較好(圖3B)。進一步在Panc-1細胞中轉入CRISPR/Cas9-Smad3質粒經(jīng)嘌呤霉素篩選后挑取單克隆。利用Western blot和測序進行驗證,發(fā)現(xiàn)單克隆細胞系1#、2#敲除較好(圖3C、D),可以用于后續(xù)實驗。
Scr:對照組;ShSmad3-1、ShSmad3-2:Smad3敲減組;a:P<0.05,與對照組(Scr)比較
WT:空白對照組;Smad3-KO:Smad3敲除組;M:標準
利用構建好的Smad3敲減BxPC-3穩(wěn)轉細胞系鋪板(105個細胞)繪制細胞的生長曲線(圖4A),并進行結晶紫染色(圖4B)。敲減Smad3后,胰腺癌細胞BxPC-3、Panc-1的數(shù)目均顯著減少。同時利用Smad3敲減的Panc-1、BxPC-3細胞進行PI-Annexin V標記并進行流式分析,發(fā)現(xiàn)敲減Smad3后凋亡細胞顯著增加(P<0.05,圖4C),提示Smad3對胰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至關重要。
A:敲減Smad3后各組胰腺癌細胞計數(shù)分析 a:P<0.05,與對照組(Scr)比較;B:結晶紫染色觀察敲減Smad3后各組胰腺癌細胞生長情況;C:流式細胞儀檢測敲減Smad3后胰腺癌細胞的凋亡情況
在敲除、敲減Smad3的Panc-1細胞中,LC3、p62均顯著下調(圖5A、B)。同時在BxPC-3細胞中利用shRNA敲減Smad3后加入25、50 μmol/L羥氯喹(HCQ),利用Western blot檢測發(fā)現(xiàn)LC3、p62蛋白水平能回復(圖5C)。進一步說明降低Smad3的表達影響胰腺癌細胞的自噬過程。
WT:空白對照組;Scr:對照組;Smad3 KO-1、Smad3 KO-2:Smad3敲除組;ShSmad3-1、ShSmad3-2:Smad3敲減組;a:P<0.01,與對照組比較;b:P<0.01,與Smad3敲減組比較
Western blot檢測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在敲減Smad3的BxPC-3細胞中p-p38顯著上調(P<0.05,圖6A),同時在敲除Smad3的胰腺癌細胞中p-p38蛋白水平也升高(P<0.05,圖6B)。為了進一步證明Smad3通過p38通路調控自噬誘導細胞凋亡進行了回補實驗。外源過表達Smad3后發(fā)現(xiàn)LC3、p62蛋白水平能夠回復(P<0.01,圖6C),同時利用p38抑制劑SB203580處理胰腺癌細胞同樣發(fā)現(xiàn)LC3、p62蛋白水平增加(P<0.01,圖6D)。提示下調Smad3后胰腺癌細胞生物學過程的改變,很有可能是通過p38/MAPK信號通路。
a:P<0.05,與對照組(Scr)比較;b:P<0.01,與Smad3敲減組比較
a:P<0.05,與對照組(Scr)比較;b:P<0.01,與Smad3敲減組比較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消化道腫瘤。由于早期沒有特別有效的診斷標志物,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就已進入中晚期,5年存活率極低。因此,相關的靶向治療研究亟待開展[22-23]。本研究發(fā)現(xiàn)Smad3在胰腺癌中高表達且與患者的生存呈負相關,同時敲減Smad3后導致胰腺癌細胞凋亡增加。結果提示Smad3對胰腺癌發(fā)生、發(fā)展有重要的調控作用。研究表明植物類黃酮化合物影響TGF-β1/Smad3和TGF-β1/p38 MAPK信號通路調控自噬,可以減輕肝臟纖維化[24-25],同時發(fā)現(xiàn)Smad3能促進自噬失調調控細胞溶酶體缺失[26],然而Smad3在胰腺癌中調控自噬與凋亡的機制尚不明確。本研究發(fā)現(xiàn)干擾Smad3通過激活p38/MAPK信號通路誘導細胞過度自噬,從而導致其凋亡增加。
自噬是維持細胞穩(wěn)態(tài)的關鍵機制,也是一種高度保守的生物學過程。通過對自身蛋白質和細胞器的降解使細胞能夠在極端環(huán)境下存活[27]。因此,自噬調控受阻將會導致許多疾病的發(fā)生[28]。隨著研究的深入,發(fā)現(xiàn)自噬蛋白Beclin 1基因在小鼠和人體中具有腫瘤抑制作用,進一步說明自噬具有腫瘤抑制功能[29]。由于自噬在腫瘤的形成過程中具有雙重作用,因此抑制或誘導自噬途徑對腫瘤的預防和治療具有很大優(yōu)勢。本研究發(fā)現(xiàn)Smad3能夠增加自噬相關蛋白LC3、p62的表達,具有自噬抑制作用,進而促進胰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因此,針對Smad3的靶向研究將為胰腺癌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細胞自噬與凋亡存在復雜的作用關系。自噬是細胞凋亡所需的過程,然而過度自噬能夠誘導細胞凋亡[30]。p38/MAPK是調控細胞自噬及凋亡過程的重要信號通路。本研究發(fā)現(xiàn)干預Smad3的表達,p-p38蛋白水平顯著增加,而自噬蛋白LC3、p62下調,同時胰腺癌細胞凋亡也顯著增加。結果提示靶向干預Smad3后,導致胰腺癌細胞過度自噬,進而誘導胰腺癌細胞凋亡。用p38抑制劑SB203580處理Smad3敲減胰腺癌細胞相關蛋白的變化又能回復,進一步提示可能通過p38/MAPK信號通路進行調節(jié)。
綜上所述,本研究探討了Smad3表達水平與胰腺癌發(fā)生、發(fā)展以及患者生存的關系,結果表明Smad3高表達與胰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正相關,與患者生存負相關。此外,Smad3在胰腺癌細胞系中高表達,敲減(敲除)Smad3可明顯促進胰腺癌細胞凋亡,且能上調p-p38蛋白的表達,同時下調LC3、p62的表達。提示Smad3在胰腺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的促進作用,為臨床治療胰腺癌提供新的靶點。Smad3可作為胰腺癌一個潛在的臨床診療的生物標記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