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琨
同其他歐美國家相比,法國對中國當代文學(xué)的譯介與接受時常顯得更超前、果敢,這大抵受惠于其延綿古老、高度發(fā)展的漢學(xué)傳統(tǒng)的積累和沉淀,也得益于其系統(tǒng)完善且恒常優(yōu)化的面向外國文學(xué)的翻譯、編輯與出版機制。用法國翻譯家林雅翎(Sylvie Gentil)的話來說,“這源于多家出版社的膽量,源于其探尋新作家時所擁有的鑒賞力,也源于始終對其他文化抱有極大興趣的法國傳統(tǒng)”。上世紀末已有書評人打趣,“在法國,沒有哪個月份是沒有一本中國小說出版的”。當今法國翻譯出版外國書籍的數(shù)目與質(zhì)量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顯示,法國每年翻譯中國當代小說的總量比英語國家多兩到三倍。十年過去,《讀書周刊》()發(fā)布的法國出版業(yè)2020年翻譯書籍統(tǒng)計報告則指出,受全球公共衛(wèi)生危機和購入版權(quán)數(shù)量縮減的影響,是年法國出版翻譯書籍數(shù)目下滑且已連續(xù)三年呈現(xiàn)負增長,中文小說的法譯本亦未能幸免??部琅c阻隔或難規(guī)避,但中國文學(xué)近三十年來在法國譯介所取得的成績?nèi)钥扇牲c。
報紙雜志在當今法國擁有廣泛受眾,《世界報》()、《費加羅報》()、《解放報》()等全國日報定期發(fā)行文學(xué)副刊,傳遞書界新聞、刊登文學(xué)評論,是各大出版社推介圖書的重要陣地;《人道報》()、《十字架報》()、《回聲報》()等日報、《新觀察家》()、《觀點》()、《快報》()、《電視全覽》()等周刊,以及《世界外交論衡》()等月刊也常設(shè)文學(xué)版面發(fā)布書訊;《文學(xué)雜志》()等??遣蝗莺鲆暤闹匾浇?,曾多次出版中國專題特輯。上述媒體相對的權(quán)威性、影響力和可信度使它們成為當今中國文學(xué)進入法國公眾視野的重要門戶。隨著一批作家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進入創(chuàng)作活躍期,中國當代文學(xué)開始吸引法國出版社、文學(xué)代理人、漢學(xué)家及譯者的關(guān)注,法國報刊對其報道的頻密度逐年上升,作家及作品不時成為專文、書評探討的話題。本文借助Europresse 報刊數(shù)據(jù)庫的相關(guān)文獻,從宏觀與微觀兩方面檢視三十余年來中國當代作家及作品在法國報刊的評介中所呈現(xiàn)的形象,考察報道模式與內(nèi)容的動態(tài)變化,分析評價與闡釋背后的原因,或可為中國文學(xué)更好地“走出去”提供些許啟迪。
莫言是最受法國報刊關(guān)注的中國作家。早在1990年,漢學(xué)家、翻譯家杜特萊(No?l Dutrait)便在《世界報》上高度評價莫言等作家的創(chuàng)作,稱其“極具革新性的作品是世界文學(xué)的珍寶”。1997年《世界報》稱贊莫言是“真正的語言大師”,2004年法新社(AFP)將莫言稱為中國文學(xué)界“燈塔式的人物之一”,肯定《豐乳肥臀》是“最受法國文學(xué)批評界關(guān)注的小說之一”。當2012年莫言受諾貝爾文學(xué)獎加冕時,各大報刊均不吝版面共同見證了這一中國文學(xué)史乃至世界文學(xué)史上的重要事件?!妒澜鐖蟆氛J為,透過莫言,瑞典文學(xué)院致敬的正是1949年以后出生的一整代作家?!皬馁Z平凹到余華,從蘇童到閻連科,那是將中國當代小說重新推上世界文學(xué)舞臺的一個世代,莫言大抵是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多產(chǎn)的作家”。從10月公布得獎?wù)叩?2月作家赴斯德哥爾摩領(lǐng)獎的兩個月間,上述媒體圍繞莫言發(fā)表的文章多達近百篇,相當于三十年間有關(guān)莫言的全部報道的三分之一。得益于法國出版界較早的發(fā)現(xiàn)和相對系統(tǒng)的譯介,又經(jīng)權(quán)威大獎的價值認可,莫言成了法國人最熟悉的中國作家。即便近年莫言的文學(xué)產(chǎn)出有所下降,但其待譯作品仍有不少,新譯本的陸續(xù)問世和學(xué)界的研究熱情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法國媒體并不會太快將這位已被法國人閱讀了三十余年的作家遺忘。
余華和閻連科同樣是令法國報刊極感興趣的兩位作家,相關(guān)報道數(shù)量皆在百篇左右。不同之處在于,余華早在1994年就憑借《活著》引起《快報》的注意,在2006年前,媒體針對余華在1994年至2002年間先后出版的《世事如煙》《許三觀賣血記》《古典愛情》《在細雨中呼喊》等作品法譯本所作的推介、評述與專訪已有20 余篇,而閻連科則自2006年起進入法國報刊的視野。截至2020年,菲利普·畢基耶(Philippe Picquier)出版社以穩(wěn)健的節(jié)奏陸續(xù)翻譯出版了《年月日》《受活》《我與父輩》《日光流年》《炸裂志》《耙耬天歌》《發(fā)現(xiàn)小說》等作品,從而保證了閻連科的名字在各大文學(xué)副刊上的高頻出現(xiàn),專訪、評論、譯文摘錄不一而足。2014年作家榮膺卡夫卡獎后,媒體也著重強調(diào)他是第一位受該獎加冕的中國作家。相較于閻連科及其譯者、出版商的高產(chǎn),余華則更多地依靠2008年出版、深受法國讀者喜愛的《兄弟》以及隨筆集《十個詞匯里的中國》、經(jīng)典小說《活著》等幾部作品保持著長期的評議熱度?!敖?jīng)典暢銷書”《兄弟》于2008年被《國際信使報》()評為最佳外國小說,2019年被《世界報》評為1940年代至今全球百佳小說之一。近年來,余華、閻連科和殘雪更被各大媒體頻頻列入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預(yù)測名單。
法國報刊對畢飛宇、殘雪、池莉、韓少功、賈平凹、劉震云、蘇童、王安憶等作家也有較為持續(xù)、穩(wěn)定的關(guān)注,三十年來各自被報道的頻次介于15 至30 篇之間,阿城、陳忠實、遲子建、格非、麥家等作家受到的關(guān)注則相對少些,文章數(shù)目均低于10 篇。至于姜戎、劉慈欣、王朔等作家,媒體對他們的關(guān)注雖不算少,但往往集中在若干特定事件與時間節(jié)點上,例如姜戎暢銷書《狼圖騰》,從譯本出版到中法合拍的同名電影上映,商業(yè)鏈條上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未曾受到媒體冷落;再如劉慈欣成為第一位獲雨果獎的中國人后,法國以每年一冊的速度完成《三體》三部曲的翻譯出版,每一部的問世都在短時間內(nèi)引起媒體熱議;至于王朔,從改編自《動物兇猛》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起,媒體對他的興趣似乎始終在文學(xué)的外圍徘徊,一度熱衷于討論他在1990年代的中國文藝界所引起的風(fēng)波,后期則更多地聚焦于他在電影方面的業(yè)績。
作家受邀訪法參加活動、作家本人或其作品因各種契機進入法國視野等諸事都會成為各大報刊關(guān)注和評論的議題。1988年法國文化部邀請中國參加文學(xué)節(jié),阿城、北島、芒克、韓少功、陸文夫、劉心武、張辛欣等十三位作家赴法,《世界外交論衡》在當月便刊登《中國文學(xué)的重生》一文,指出在中國向世界開放的十周年之際,經(jīng)歷了重生的中國文學(xué)向世界自我開放,世界也開始將關(guān)注的眼光投向中國。該文介紹了中國當代文學(xué)的過去、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提及了十多位作家及其作品,字里行間滿溢對中國文學(xué)未來的期待。
本世紀初兩國合辦“中法文化年”,2004年中國首次以主賓國身份參加巴黎圖書沙龍,法國各大出版社在書展前夕紛紛增量翻譯出版中國文學(xué)作品,畢飛宇、殘雪、遲子建、格非、韓少功、莫言、蘇童、余華、張煒等三十余位中文作家空降巴黎,親臨這場文化交流盛會,成為報刊媒體熱議的話題。《文學(xué)雜志》率先出版中國專題特刊為沙龍預(yù)熱,深度介紹中國文學(xué)與文化,多位法國知名漢學(xué)家、翻譯家基于自身研究領(lǐng)域參與了雜志的編寫,其中有杜特萊對二十世紀中國文學(xué)發(fā)展脈絡(luò)高屋建瓴的梳理和對莫言創(chuàng)作的概述,有安必諾(Angel Pino)、何碧玉(Isabelle Rabut)對巴金、余華作品的解讀,有安博蘭(Geneviève Imbot-Bichet)對殘雪、池莉、王安憶等中國女性作家的關(guān)注,亦有侯芷明(Marie Holzman)對魯迅、莫言等作家的批判精神的探索。日報與周刊方面,作品在當時擁有最多法譯本、已被評論人稱為“中國當代文學(xué)‘頭號人物’”的莫言得到了撰稿人的普遍青睞,《新觀察家》《人道報》《世界報》先后刊載莫言專訪長文,《解放報》《十字架報》《快報》《觀點》等也發(fā)表文章介紹莫言,推介新近出版的莫言譯本《豐乳肥臀》《藏寶圖》《鐵孩》以及先前出版的《酒國》《紅高粱家族》等作品。與此同時,各大報刊以或長或短的篇幅推介了畢飛宇的《青衣》、蘇童的《米》、池莉的《你是一條河》、格非的《雨季的感覺》等多種法譯本。整體觀照方面,法新社看到了中國作家創(chuàng)作風(fēng)格的多樣性,《世界報》描繪了追尋個性的中國作家群像,《人道報》聚焦于中國書市和圖書出版情況,《解放報》采訪了未能赴法出席沙龍的池莉,《新觀察家》《費加羅報》將發(fā)言權(quán)交給翻譯家、出版人安博蘭,《人道報》則邀請中國文學(xué)研究者、翻譯家安妮·居里安(Annie Curien)為讀者解讀中國當代文學(xué)的主要流派,分析外國文學(xué)如何影響作家的創(chuàng)作。時隔十年,中國上海市于2014年受邀參加巴黎圖書沙龍,王安憶、畢飛宇、劉震云、金宇澄、李洱、路內(nèi)等二十余位作家赴法,《世界報》以早前已有多部作品被譯介到法國、擁有一定讀者群體的王安憶和畢飛宇為切入點報道了這一活動,《世界外交論衡》也借不久前《溫故一九四二》和《一句頂一萬句》法譯本出版的熱度發(fā)表了對劉震云的專訪,同年還有莫言《紅高粱家族》首個全譯本、余華《第七天》譯本等作品在法國出版,各報刊均作了常規(guī)推介。
當人們面對未知的、相異的事物時,不免傾向于借助已知的、熟悉的相似品達到認知的目的,由此建立的參照系或許不夠準確客觀,但就效用而言似乎確能推動接受的進程。法國報刊媒體在傳遞如中國文學(xué)那樣相對陌生的信息時,最初往往須將之置于西方文學(xué)乃至本國文學(xué)的參照系內(nèi),在淺層的比對中尋找最大公約數(shù),以提取一般共性,繼而在多方因素的促進下漸次勾勒并接納中國文學(xué)的個性,并且領(lǐng)會其作為世界文學(xué)的一部分所蘊藏的普遍價值。
莫言在被譯介的早期即被多家媒體指出其作品有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影子,《十字架報》在《豐乳肥臀》書評中將這部小說與《百年孤獨》相提并論,同時認為莫言作品的風(fēng)格“讓人聯(lián)想到莫泊桑的一些中短篇小說”;《觀點》周刊直接將莫言喚作“中國的馬爾克斯”,《費加羅報》則稱之為“中國的??思{”。莫言獲諾獎后,法新社結(jié)合莫言本人“我的父親??思{”的話語,將通訊標題定作“諾貝爾獎得主莫言,福克納和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兒子”;而在更早些時候,鑒于莫言作品強烈的隱喻性和諷刺性,《快報》書評人就提出,“莫言的名字將被刻在一座神殿的三角楣上,馬爾科姆·勞瑞(Malcolm Lowry)、威廉·巴勒斯(William Burroughs)和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ois Rabelais)則是這座神殿的立柱”。其中本土文豪拉伯雷逐漸成為莫言在法媒筆下的另一個代稱,莫言小說拉伯雷式的怪誕與粗獷令《新觀察家》相信,“這是他們(中國人)的拉伯雷”,《人道報》則據(jù)《生死疲勞》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指出,于法國讀者而言,這部虛構(gòu)作品仿佛是“拉伯雷住進了狄德羅的軀殼”,法新社也曾將莫言稱為“中國的拉伯雷”,《文學(xué)雜志》著眼于莫言“充滿諷刺的文風(fēng)所蘊藏的能量”,認為他擁有“拉伯雷、斯威夫特和伏爾泰等作家的才氣”。也許是由于莫言在接受《世界報》專訪時曾笑稱自己搶了記者的工作,《費加羅報》在評價揭露社會弊端的《酒國》時便將他比作“說中國話的亨特·S·湯普森(Hunter S.Thompson)”。另有評論人被莫言小說生動的圖像性和影像感所打動,稱小說家是“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與卓別林(Charlie Chaplin)的混合體,在借助最離奇的個體命運描繪宏大的歷史圖景方面,這位文學(xué)巨人是大師”。諸如此類,莫言的媒體畫像不可謂不多變。
再來看余華和閻連科。2008年《解放報》專訪余華時指出《兄弟》在整體上是相當“拉伯雷式的(rabelaisien)”,而作者也表示了自己對《巨人傳》的喜愛。2017年閻連科的《耙耬天歌》法譯本出版,《費加羅報》認為小說情節(jié)“可能會讓人聯(lián)想起一部拉伯雷式的小說”,《新觀察家》同樣肯定“其風(fēng)格引人聯(lián)想到拉伯雷筆下的鄉(xiāng)村情景”。而此前不久,《世界外交論衡》在評述《炸裂志》的“神實主義”寫作手法時強調(diào)了南美魔幻現(xiàn)實主義對閻連科作品的影響,《炸裂志》則是“向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的有意致敬”,《文學(xué)雜志》也指出“神實主義”是“一種讓人不能不想到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體裁”。在更寬廣的文藝視角下,《費加羅報》將閻連科作品的主人公比作法國軍旅喜劇的著名演員搭檔費南代爾(Fernandel Contandin)和波利娜·卡爾東(Pauline Carton),《世界報》和《快報》由《受活》聯(lián)想到了托德·布朗寧(Tod Browning)的電影《畸形人》(),《新觀察家》則在《耙耬天歌》里設(shè)想出了一部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 Malick)電影的布景。《費加羅報》曾在《年月日》里看到閻連科與海明威的共同點,感嘆這部作品“很美,像是用中文重新寫就的《老人與?!贰?,而余華作品似乎兼有海明威、司湯達、巴爾扎克和薩特創(chuàng)作的質(zhì)感,《世界報》曾寫道,“作為一位懷有雄心的作家,一位對社會失望的作家,一位描寫矛盾而委婉的愛的作家,余華身上當然有海明威的影子,也有司湯達的痕跡”。《電視全覽》也認為余華節(jié)制而樸實的語言接近海明威?!妒澜鐖蟆贩Q余華是“中國當代類似于巴爾扎克的作家”,“采用社會小說的暗碼和西方的現(xiàn)實主義描繪其所在國家的新近轉(zhuǎn)變”?!缎掠^察家》的書評人則視《第七天》為薩特的“《死無葬身之地》(Morts sans sépulture)的中國版本”。至此,莫言、余華、閻連科三人都被認為有拉伯雷的特質(zhì),其中莫言和閻連科同時有馬爾克斯的味道,而余華和閻連科則兼具海明威的文風(fēng),三位作家又各自擁有與其他作家、藝術(shù)創(chuàng)作者的相通之處。
此外,賈平凹曾以《古爐》中粗獷的對話將法國讀者“帶進奧威爾《動物農(nóng)莊》的世界”,他們還能在《長恨歌》“對女性與城市的長篇描摹”中找到王安憶文字里“左拉和狄更斯的印記”。蘇童的《妻妾成群》“有著些許基尼亞爾(Pascal Quignard)作品的修道士般的澄明,這是做減法的語言的魔力”,阿城以“輕輕拂過現(xiàn)實的極短句”觀察與記錄世界,這種方式“有時讓人想起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在《緩慢的歸鄉(xiāng)》()里的寫作風(fēng)格以及他對阿拉斯加的考察”。殘雪是“制度的迷宮里惘然若失的卡夫卡的小妹妹”,王朔是“中國的杰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有一個中國表弟”名叫麥家,陳忠實和賈平凹兩人都寫出了自己的《克洛什梅爾勒》()。
正如有學(xué)者指出,“我們對他者的理解和接受都有主觀的一面。受制于自己的‘先見’甚至‘偏見’,我們對他者的理解總是摻雜著自己的想象”。無論中國作家和作品被媒體賦予的西方世界里的“另一個自我”或“另一部分自我”是否悉數(shù)合理,我們都應(yīng)以發(fā)展的眼光、開放的態(tài)度對待這些評論,因為在狹義的個體層面,認識共性常常是承認個性的先導(dǎo),而對個性的承認與接受則是發(fā)現(xiàn)廣義的普遍價值的前奏。因而有學(xué)者由此類參照性闡釋聯(lián)想到泰戈爾就人類尋求個別與普遍人性之間的聯(lián)系所提出的“不斷延伸的自我”的概念,強調(diào)“‘不斷延伸的自我’不僅是讀者心靈與作品所構(gòu)建的文學(xué)世界之間的交融,深層次而言也是民族文學(xué)與世界文學(xué)在相互碰撞中生成的新的意義,一部經(jīng)典作品的價值或許正在于此”。事實上,在報刊媒體的框架內(nèi),中國當代文學(xué)和作家的多重個性正在不斷被揭示。居里安早已揭示,中國當代作家“實現(xiàn)了主題上與形式上的表達,其創(chuàng)作于每個人而言都是獨特的。這一文學(xué)個性構(gòu)成了中國當代文學(xué)的突出特征之一”,這些作家“都在書寫他們對世界的看法,以及對各自身處的周遭世界的看法……鑒于其豐富性、生命力以及多樣性,任何籠統(tǒng)的分類嘗試都將以失敗告終”?!妒澜鐖蟆穼δ宰髌氛Z言的獨特性給予了特別的關(guān)注,指出“這種語言懂得在自我重新創(chuàng)造的同時保持對自身的忠實,從變化走向變化,混合形而上與通俗,任由自身放縱失度,卻又藏匿于隱喻之后”,也曾肯定閻連科的《受活》“具有極高密度的文學(xué)沉淀”,是“一部完善的作品”?!段膶W(xué)雜志》沒有忽視余華在九十年代初期所經(jīng)歷的創(chuàng)作上的轉(zhuǎn)變:“更具人道主義的內(nèi)容和更為從容的筆調(diào)似乎既是內(nèi)在成熟的產(chǎn)物,……也是作家欲與其讀者建立的種種嶄新聯(lián)系的表現(xiàn)。”有書評人通過《長恨歌》發(fā)現(xiàn),“王安憶相當精準、雕琢的文筆使她能夠以高度的敏感把握其人物的情感、不安與羞愧”,而且“對(上海這座)城市的再現(xiàn)最是動人”。另外,多家法媒不約而同對莫言、余華等作家日常創(chuàng)作模式的好奇也可算作是對作家個性的關(guān)注。
與此同時,中國當代文學(xué)的普遍價值也逐漸被察覺。例如在《文學(xué)雜志》看來,當我們閱讀余華的書時,“盡管它們以驚人的真實再現(xiàn)了中國,但我們不會(僅僅)為了了解中國而閱讀它們,而(同樣且尤其)會為了經(jīng)由它們,在震驚、恐懼抑或感動之中同我們自身存在于世的狀況實現(xiàn)互通”,而閻連科則顯示了“從荷馬到卡夫卡,所有貫穿時空的作家們共同懷有的博愛胸襟”?!妒旨軋蟆吩羁痰刂赋?,法國讀者對中國的認知“長久以來都是某種鏡子游戲產(chǎn)生的結(jié)果,但我們意識到,這些作家有著同樣的欲望和同樣的憂慮,即便他們并不擁有同樣的文化”,“中國小說的現(xiàn)代性世界與我們的世界交匯了”。
前文已提及作家原著被改編成電影引起法國媒體關(guān)注的情況。事實上,電影對文學(xué)作品的改編歷來是法國報刊廣泛報道的主線之一。就早期情況而言,中國作家的作品能夠為法國公眾所知,可以說正是得益于電影直觀的、超越國界的影像語言。1988年,《紅高粱》在柏林抱得金熊獎引發(fā)各界關(guān)注,1990年林雅翎翻譯的《紅高粱》出版,《世界報》推介此書時強調(diào),小說應(yīng)當受到與電影同等程度的歡迎。莫言獲諾獎后有論者指出,“最早期的譯本在世界范圍內(nèi)隨著電影而出現(xiàn),莫言成為在國外被最廣泛閱讀的中國作家之一”。無獨有偶,1992年蘇童《妻妾成群》法譯本緊隨威尼斯影節(jié)銀獅獎獲獎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上映而出版,《回聲報》的評論兼顧電影與小說,雖認為小說“如果沒有電影的上映也許永遠都不會被翻譯出版”,但仍將重點放在了小說本身,稱它“為當代中國文學(xué)打開了全新的視野”,“遠比影像更接近我們的共情心”。由于精彩的小說和電影幾乎被同時呈現(xiàn)給大眾,因此評者稱《妻妾成群》是法國作家基尼亞爾被改編成電影的小說《世間的每一個清晨》()的“絕妙雙身”,多年后芭蕾舞劇版《大紅燈籠高高掛》在巴黎的上演再度讓蘇童的名字出現(xiàn)在各大報刊上。1994年,電影《活著》在戛納奪得評審團大獎,原著小說于同年在法國翻譯出版,《快報》贊賞余華是“中國新浪潮中最有才華的青年作家之一”。
在這些先例的開拓下,報刊作為法國文學(xué)藝術(shù)批評的重要平臺,對中國當代文學(xué)的關(guān)注開始超越文本層面,進而延伸至作品經(jīng)由電影、戲劇、漫畫等藝術(shù)形式與載體的改編而實現(xiàn)的多維生成。對于《我不是潘金蓮》《推拿》《長恨歌》《白鹿原》《溫故一九四二》以及前文所述的王朔、姜戎等作家作品的推介和評論便是文本與影像相輔相成的例證。此外,池莉小說《云破處》由法國導(dǎo)演編排成舞臺劇在巴黎上演后口碑載道,多家媒體劇評人撰文評論,《世界報》形容其為“當代中國的致命《禁閉》()”。2017年,殘雪短篇小說《歸途》被改編融入以色列作曲家和比利時戲劇導(dǎo)演合作的歌劇《無限的當下》(),小說文本為音樂與戲劇兩種藝術(shù)形式創(chuàng)造了對話的另一種可能,各報刊紛紛報道歌劇在巴黎的上演,讀者和觀眾經(jīng)由別樣的維度感知了殘雪的才華。2018年,一位法國漫畫作者改編自閻連科作品的圖像小說入選法國昂古萊姆國際漫畫節(jié)主競賽單元,各大媒體對這一全球矚目的漫畫盛會的追蹤報道也令閻連科的首部法譯本重?zé)ㄉ鷻C。
隨著具有批判色彩和創(chuàng)新風(fēng)格的中國文學(xué)作品在法國逐步得到譯介并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作為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主體的作家本身開始激發(fā)媒體和公眾的好奇心。在相對陌生的語言與文學(xué)面前,羅蘭·巴特“作者已死”的觀點顯然并不適用。法媒熱衷于從遙遠國度的歷史、社會與政治背景和作者身世中尋找作品的意義,作家在歷史事件中的成長經(jīng)歷和家庭境遇是反復(fù)被呈現(xiàn)的部分,在創(chuàng)作中帶有濃重的童年和故鄉(xiāng)印記、書寫歷史漩渦的作家身上更是如此。莫言和閻連科的“農(nóng)民-軍人-作家”三重身份轉(zhuǎn)變、余華的醫(yī)生家庭背景和棄醫(yī)從文的決定、王安憶的知識分子家庭出身和知青經(jīng)歷等都是被頻繁提及的重要標識。莫言、閻連科、池莉、王蒙等作家的身份和職務(wù)時常受到特別關(guān)注。莫言獲諾獎引爆輿論后,批評其不主動介入社會政治議題的言論不在少數(shù),但亦不乏中立與理性的聲音。比如《十字架報》就認為莫言已經(jīng)通過其作品做出了回應(yīng),“他是其所處時代的見證者,他扎根于今天的世界”。
賈平凹小說《廢都》的法譯本于1997年出版,各大文學(xué)副刊紛紛以“顛覆性”“誨淫”等詞宣傳此書,不久《廢都》獲得當年菲米娜最佳外國小說獎,《解放報》隨即發(fā)表書評稱小說以《金瓶梅》的手法極盡色情描寫之能事,強調(diào)此書在中國出版時曾引起風(fēng)波。有學(xué)者認為,菲米娜獎評委之所以欣然為其授獎,不僅是為賈平凹的膽略與才華所折服,更重要的是,人們讀到了“小說的文學(xué)價值和社會揭示力量”。
2020年11月,法國作家、龔古爾獎得主馬蒂亞斯·埃納爾(Mathias énard)的小說《掘墓人協(xié)會的年宴》()出版,《回聲報》和《解放報》先后刊登的兩則書評都認為這部小說讓人想起了中國作家莫言的《生死疲勞》以及書中的轉(zhuǎn)世輪回情節(jié),甚至將莫言這部小說的法文標題“La dure loi du karma”融入了書評的題目中。如前文所述,法國報刊常將中國文學(xué)作品同公認的外國文學(xué)杰作相比較,也不時有書評人針對中國的不同作家與作品進行對比評論,卻從未有過中國作家作品為推介法國本土文學(xué)提供參照的先例。我們有理由為該事件所反映的中國文學(xué)被法國讀者和媒體接受的情況感到欣喜。
法國多家報刊有邀請國內(nèi)外知名作家圍繞特定的主題撰寫特稿的傳統(tǒng),受邀作家則通過這一平臺與世界對話。例如,2005年,《世界報》“回憶”專欄每周邀請一位作家講述一件記憶深刻的事,受邀的莫言為讀者講述了1973年初夏自己在縣城觀看朝鮮電影《賣花姑娘》一事;《費加羅報》在2008年夏季邀請包括莫言在內(nèi)的三十位外國作家以《奧德賽》中的同一個句子為開頭撰寫短篇小說,這便是《藍色城堡》的由來。2009年余華為《解放報》“讀書雜志”撰文《中國的大小工程》。閻連科近年來兩度為《世界外交論衡》“一作家,一國度”專欄特別寫作,短篇小說《把一條胳膊忘記了》和《純真男孩的巴別塔》由此誕生。2020年《解放報》推出“一切文字里的病毒”特刊,遲子建以《當世界屏息時》一文與三十多位在世界各地寫作的作家共同書寫災(zāi)疫;《新觀察家》也應(yīng)景推出“閉居的科幻小說”專題,八位“最偉大的科幻小說家嘗試預(yù)言流行病的未來”,中國作家劉慈欣、寶樹受邀撰文。
報刊媒體貼近現(xiàn)實的固有屬性得以讓我們在文學(xué)副刊以外瞥見一部文學(xué)作品在目的語環(huán)境中的接受狀況。迄今為止,余華的《兄弟》是最佳案例。小說法譯本于2008年出版,同年,法國商界巨擘帕特里夏·巴爾比澤(Patricia Barbizet)在接受《世界報》專訪時便提到自己正在閱讀《兄弟》;一則對法國名人勒克萊爾兄弟(Julien Clerc & Gérard Leclerc)的專題報道提及《兄弟》正在他們家中被傳閱;法國前勞工部長、社會黨前主席、現(xiàn)里爾市市長馬蒂娜·奧布里(Martine Aubry)也在這一年向媒體透露自己正在讀余華的《兄弟》,還不忘推薦同事閱讀中國文學(xué),稱一讀進去便“不能自拔”。2016年,法國影星弗朗索瓦·克魯塞(Fran?ois Cluzet)接受《觀點》專訪時也稱《兄弟》是他非常喜愛的一部書?!痘芈晥蟆吩谠撃攴窒淼囊环菡探缛耸客扑]書單中,《兄弟》赫然在列。報紙雜志的零碎信息的拼湊疊加也令我們在驚喜之余不禁感嘆,當一部外國作品在譯入語語境中被相對廣泛地閱讀與接受時,確能引起不小的文化共振。
從宏觀上看,近三十年來法國報刊對中國當代作家及作品的關(guān)注情況大致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早期起步階段一方面由進入國際視野的電影打開局面,另一方面由專業(yè)研究者引領(lǐng),前者僅涉及有限的作品,后者以文化普及和作家群像描繪為主,就闡釋的深度與廣度而言,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分化,稿件總數(shù)不多,故難成氣候。在中期開拓階段,得益于中法兩國共同創(chuàng)造的文化、文學(xué)際會,國力上升的中國在國際社會的頻頻亮相激發(fā)了世界了解中國的好奇心,中國文學(xué)融入世界的愿望與法國樂于兼收并蓄的文化傳統(tǒng)逐漸形成一股合力,諾貝爾文學(xué)獎對莫言作品的認可更是一度掀起空前的輿論浪潮。報刊媒體既是風(fēng)向標也是助推器。在法國出版行業(yè)的促成下,中國文學(xué)評論人開始出現(xiàn),專業(yè)研究者并未退場,新近翻譯出版的中國文學(xué)作品得以頻繁現(xiàn)身報刊新書速遞板塊。當下,法國報刊對中國當代作家的評介進入相對平穩(wěn)發(fā)展的階段,大獎余波漸息,但水漲船高,該事件為法國媒體與讀者開辟的視野沒有收縮,在兩國翻譯出版界各方的推進下,中國文學(xué)在異域得到更廣泛的閱讀,媒體的關(guān)注仍在持續(xù)。微觀而言,早期既已存在的缺憾與偏離并未隨著關(guān)注的持續(xù)、交流的深化而得到切實有效的彌補與中和。媒體對不同作家的關(guān)注程度差距懸殊,比起為讀者介紹新作家,它們更樂于在相對受讀者歡迎的知名作家身上做報道的疊加;西方文學(xué)杰作依然不可避免地成為衡量中國文學(xué)作品的對照物和標尺,盡管這一現(xiàn)象有緩和的趨勢,但中國文學(xué)的獨特個性和普遍價值仍有待得到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承認;的確,“文學(xué)之鏡固然可以透視社會現(xiàn)實與個體境遇,但作為一種審美再現(xiàn)與文化建構(gòu),文學(xué)的內(nèi)在價值必然首先體現(xiàn)在其文學(xué)性上”。然而,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仍在被報刊媒體不必要地聚焦放大,在社會性、政治性的濾鏡中,作品本身的文學(xué)性有待進一步被把握。當今時代,報刊媒體在培育民智和引導(dǎo)輿論方面依然發(fā)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它是中國文學(xué)駛向世界進程中的重要渠道,也為中國文學(xué)在他方提供了一種映射,但關(guān)注的同時須審慎參考,理性看待。
【注釋】
①Sylvie Gentil & Caroline Puel,?Vous voulez le Nobel ? Publiez en fran?ais !?,,19-10-2012.
②Pierre Canavaggio,?Laser-livres:Roman - Soleil du crépuscule de Fang Fang?,,13-03-1999.
③Bertrand Mialaret,?L’art de la traduction littéraire:hommage à Liliane Dutrait?,,?Rue89?,13-11-2010.
④Nicolas Turcev,?Bilan 2020.La traduction tire la langue?,,n° 8,avril 2021,pp.97-98.
⑤No?l Dutrait,?Recul littéraire en Chine?,,07-06-1990.
⑥?Claude Castéran,?Littérature chinoise:une création débridée?,,16-03-2004.
⑦?[56]Nils C.Ahl,?Mo Yan:le Nobel pour “celui qui ne parle pas”?,,13-10-2012.
⑧Jean-Philippe Béja,?Du réalisme socialiste a une certaine préciosité.Renaissance de la littérature chinoise?,,juin 1988.
⑨Pierre Haski,?Invités et évités de la liste?,,?Livres?,18-03-2004.
⑩Claude Colombo-Lee,?Mo Yan,calligraphe de la tragi-comédie humaine?,,18-03-2004.
?Caroline Puel,?L’homme qui ne devait pas parler?,,18-03-2004.
?Mo Yan,?Le Vieil Homme et le chateau bleu?,No?l et Liliane Dutrait(tr.),,?Les inédits du Figaro?,18-08-2008.
?AFP,?Le Nobel Mo Yan,fils de Faulkner et Garcia Marquez?,,11-10-2012.
?Thierry Gandillot,?Quatre caractère chinois - Mo Yan?,,04-05-2000.
?Ursula Gauthier & Mo Yan,?C’est leur Rabelais.Entretien avec Mo Yan?,,11-03-2004,p.106.
?Alain Nicolas,?La Chine,toujours réincarnée?,,27-08-2009.
?AFP,?Mo Yan,le Rabelais chinois?,,11-10-2012.
?Aliocha Wald Lasowski,?Mo Yan,retour vers l’enfance?,,n° 530,avril 2013,p.41.
?Nils C.Ahl,?Mo Yan:“En fait,j’usurpe le travail des journalistes”?,,11-09-2009.
?Sébastien Lapaque,?Mo Yan,l’ogre de Pékin?,,12-10-2012.
?Serge Sanchez,?La Chine in utero?,,n° 514,décembre 2011,p.32.
?Yu Hua,?Rencontre - Yu Hua évoque “Brothers” et sa vision de la Révolution culturelle:“La Chine est plus riche et la vie plus exagérée que je l’imaginais”?,propos recueillis par Claire Devarrieux,,?Livres?,24-04-2008.
?Christophe Mercier,?Une Chine immémoriale?,,23-03-2017.
??Didier Jacob,?Soupe chinoise?,,06-04-2017,p.90.
?Hubert Prolongeau,?Quand des ruffians inventent une ville?,,janvier 2016.
?[54]Serge Sanchez,?Yan Lianke.Vaillante jusqu’à l’os?,,n° 579,mai 2017,p.38.
?[66]Bruno Corty,?Corvée de soie chez Mao?,,23-03-2006.
??Nils C.Ahl,?La monstrueuse parade de Yan Lianke?,,?Le Monde des Livre?,30-10-2009.
?André Clavel,?Ubu roi de Chine?,,24-12-2009.
?Christophe Mercier,?Les jours,les mois,les années de Yan Lianke?,,26-02-2009.
?Nils C.Ahl,?Une vie dans le bouillon de l’histoire?,,09-05-2008.
?Marine Landrot,?Un mordu de la vie?,,17-12-2014,p.33.
?Anonyme,?Les écrivains invités - Yu Hua?,,?Le Monde des Livre?,22-05-2009.
?Bertrand Mialaret,?Avec l’écrivain Yu Hua:,version chinoise?,,?Rue89?,18-10-2014.
??Fran?ois Bougon,?Clochemerle à l’heure du Petit Livre rouge?,,?Le Monde des Livres?,22-12-2017.
?Astrid éliard,?Nostalgie du Shangha? des années 1940?,,04-08-2006.
?[57][58]Annie Coppermann,?Jeux de l’amour et de la mort?,,21-01-1992.
?Jacques Decornoy,?Peintures de regards?,,octobre 1991.
?André Clavel,?Chronique des années de plomb?,,15-03-2004.
?Christophe Mercier,?La littérature contemporaine - Le véritable miroir d’un pays qui bouge trop vite?,,21-12-1996.
?Didier Jacob,?L’espion qui venait de Chine?,,12-11-2015,p.101.
?Fran?ois Bougon,?Clochemerle en Chine?,,?Le Monde des Livres?,22-06-2012.
?曹丹紅、許鈞:《關(guān)于中國文學(xué)對外譯介的若干思考》,《小說評論》2016年第1 期。
?劉云虹:《文學(xué)譯介視野中的莫言》,《文學(xué)跨學(xué)科研究》2021年第2 期。
?Annie Curien,?Des écrivains en quête d’identité individuelle?,,?Le Monde des Livres?,19-03-2004.
[51][53]Isabelle Rabut,?Yu Hua:l’obsession du mal?,,n° 429,mars 2004,p.60.
[52]Rapha?lle Rérolle,?La “ville insomniaque”?,,?Le Monde des Livres?,21-04-2006.
[55]Jean-Yves Dana,?La culture fait le pont?,,15-10-2011.
[59]Anne Pons,?Vivre !?,,26-05-1994.
[60]Brigitte Salino,?meurtrier dans la Chine contemporaine?,,02-05-2005.
[61]Dorian Malovic,?Le Nobel récompense le “réel merveilleux” chinois?,,12-10-2012.
[62]張寅德:《中國當代文學(xué)近20年在法國的翻譯與接受》,《中國比較文學(xué)》2000年第1 期。
[63]Adrien Gombeaud,?Mathias énard et le karma du Poitou?,,23-11-2020.
[64]Claire Devarrieux,?La loi du karma dans les Deux-Sèvres.Mathias énard retourne un coin de terre dans son nouveau roman?,,05/06-12-2020.
[65]Mo Yan,?Un film encore plus triste que notre vie?,No?l et Liliane Dutrait (tr.),,?Le Monde des Livres?,22-07-2005.
[67]Yu Hua,?Petits et grands travaux chinois?,Angel Pino & Isabelle Rabut(tr.),,?Lire le Mag?,03/04-10-2009.
[68]Yan Lianke,?Le bras oublié?,Sylvie Gentil (tr.),,ao?t 2014.
[69]Yan Lianke,?Babel jeune et innocente?,Brigitte Guilbaud (tr.),,ao?t 2020.
[70]Chi Zijian,?Quand le monde retient son souffle?,Brigitte Duzan (tr.),,19-03-2020.
[71]Liu Cixin,?Les virus pourraient engendrer une forme d’intelligence?,,09-04-2020,p.56-57.
[72]Baoshu,?J’ai vécu de nombreuses années à Wuhan?,,09/15-04-2020,p.61-62.
[73]Frédéric Lema?tre,?Patricia Barbizet,une artiste de la finance?,,29-05-2008.
[74]Béatrice Gurrey,?Le chef des enfants?,,23-07-2008.
[75]Sabrina Champenois,?Martine Aubry:la 36e heure?,,04-11-2008.
[76]élise Karlin & Marcelo Wesfreid,?Quand Martine d?ne au Marco Polo?,,12-03-2009.
[77]Thomas Mahler,?Fran?ois Cluzet:“Je pourrais faire l’artiste de gauche comme Arditi…”?,,17-03-2016.
[78]劉云虹:《翻譯家的選擇與堅守——杜特萊譯介中國當代文學(xué)之路》,《中國翻譯》2019年第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