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情文兩妙妙合而凝

2022-10-22 17:22:39何世勇
中學(xué)語文·教師版 2022年9期
關(guān)鍵詞:文辭妙處文法

何世勇

摘要文學(xué)作品之所以流傳,其根本還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妙處”。《送李愿歸盤谷序》作為名家名篇,歷來被“稱賞不置”。然而人們對其“妙處”的點評分析又多有未盡其妙之憾。本文提出要完整理解《送李愿歸盤谷序》的妙處,可以從八個字入手,即情文兩妙,妙合而凝,并充分結(jié)合文本從三個角度進行了深入分析:一是妙情惟真,感人肺腑;二是妙文在變,新人眼目;三是妙合而凝,撼人心魂。

關(guān)鍵詞《送李愿歸盤谷序》妙情惟真妙文在變妙合而凝

文學(xué)作品何以流傳,如從傳播學(xué)的理論來看,這固然是多重因素相互疊加的結(jié)果,但究其根本,還是與作品本身之妙有關(guān),因為讀者最終認可的還是作品本身的“妙處”。201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韓昌黎文集校注》錄有韓愈的38篇序文,《送李愿歸盤谷序》是其中一篇。前人如蘇軾、吳楚材與吳調(diào)侯、林紓等都曾對《送李愿歸盤谷序》其文本身妙處“稱賞不置”。

然而,這些評論雖堪稱經(jīng)典,極具點醒讀者之工,但又多有未盡其妙之憾:或言妙而未言其所以妙,如蘇軾之說“歐陽文忠公嘗謂:‘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一篇而已。余亦謂唐無文章,惟韓退之《送李愿歸盤谷》一篇而已。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執(zhí)輒罷,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獨步?!保ā稏|坡題跋》);又或就局部而未即全局而言其妙,如林紓之論“文之妙處,在‘愿之言曰四字,一團傲藐不平之概,均出李愿之口,罵得痛快淋漓。在昌黎集中稍粗近豪,然卻易入人眼,宜東坡之稱賞不置也?!保ā俄n柳文章研究法》);再或只即章法而不及其余,如吳楚材與吳調(diào)侯之評“一節(jié)是形容得意人,一節(jié)是形容閑居人,一節(jié)是形容奔走伺候人,都結(jié)在‘人賢不肖何如也一句上。全舉李愿自己說話,自說只前數(shù)語寫盤谷,后一歌詠盤谷,別是一格?!保ā豆盼挠^止》)

筆者認為,要完整理解《送李愿歸盤谷序》的妙處,可以從八個字入手,即“情文兩妙,妙合而凝”。試論之以求正于方家。

一、妙情惟真,感人肺腑

白居易曾在《與元九書》中寫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泵钗闹詾槊?,也必以情感之妙為基礎(chǔ)。由此,我們還是先從“情”的角度來分析《送李愿歸盤谷序》的妙處。

心非木石豈無感?人之為人,在一定意義上正是由于人是情感的存在,易為情所動。作為讀者,我們的內(nèi)心往往會同作者在文中呈現(xiàn)的情感隨行起伏,有所“感應(yīng)”。而對那些無奈的痛苦、難斷的糾結(jié)、不屈的堅守等,我們更會為其所“感動”。一直以來,從文中之“情”的角度,人們?yōu)椤端屠钤笟w盤谷序》所感動的理由正多囿止于此類。其實,靜心深惟,此文之情的妙處,當惟一個“真”字。

因為,這里有難能可貴的真實的自我呈現(xiàn)。當然,真實的自我呈現(xiàn),本非難事,尤其是呈現(xiàn)“光輝偉岸”的自我,然而,難能可貴的是,本文所呈現(xiàn)的自我,卻是人們常常會“遮遮掩掩”的自我。面對李愿歸隱閑居的人生選擇,韓愈“聞其言而壯之”。這個“壯”字很耐人尋味,從字面來看,是對李愿的贊美,而從深層次分析,則是表明了自己“做不到”,自己沒有如此膽魄作出如此選擇,盡管很“羨慕”和“仰慕”。自己做不到,自己沒有如此膽魄,這是人們常不愿意示人,或者說不愿意輕易示人的。然而,韓愈則以之示人。這種真,能不感人肺腑嗎?況且,這種真還表現(xiàn)在托李愿之言所表明的“自我心跡”。如對“得意人”的生活,他并沒有假惺惺自視清高地表示厭惡,而是說“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這是真實的自我“從俗”;如對“閑居人”的生活,他通過形象的情境描繪和深入的比較分析,呈現(xiàn)了真實的自我“逃遁”;如對“奔走伺候之人”的生活,則以“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等惟妙惟肖地呈現(xiàn)了真實的自我“茍且”。當然,綜合起來看,那是呈現(xiàn)了真實的自我“糾結(jié)”與“掙扎”。

“做不到”“從俗”“逃遁”“茍且”“糾結(jié)”與“掙扎”,這些常會被人“掩飾”甚至?xí)胺埏棥眳s又是普遍存在的自我情感,被韓愈大膽地呈現(xiàn)出來,跨越時空的共情共鳴的力量或許正由此而生。或許惟“真”,才具有了持久的感人肺腑的力量。因為無論哪種情感,如果沒有“真”為基礎(chǔ),即使可以一時瞞過讀者,但讀者一旦回味過來,非但不再有認同,還會生發(fā)反感。當然,此處的為文本中的“真”所動與為生活中諸如善意的謊言所動并不矛盾,因為,善意的謊言的本質(zhì)還是真情為人,不真的是“言”,而“真”仍是“情”的底色。我們很難想象,如果沒有情之真,此文又怎可被世代相傳而“稱賞不置”?

二、妙文在變,新人眼目

在辨析了文本的“情感”妙處之后,讓我們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文本的“文法”妙處。

“新人眼目”本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重要遵循。如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就曾透露自己欲“令世人換新眼目”[1]? 的“文法”創(chuàng)作思想。然而,由于受韓愈“文以載道”文學(xué)創(chuàng)作觀的影響,人們對韓愈之文中的“道”關(guān)注較多,而對其“文法”妙處的關(guān)注常顯不足。筆者曾參加過一所學(xué)校以《送李愿歸盤谷序》為課題而組織的“同課異構(gòu)”教學(xué)觀摩活動。在觀摩中,筆者發(fā)現(xiàn),執(zhí)教的老師盡管在課堂組織方式上各出心裁,但在教學(xué)內(nèi)容的選擇上卻驚人相似,即大都聚焦在對文章思想內(nèi)涵,即“文道”的解讀上,把課堂的主問題設(shè)計為如“韓愈對李愿歸隱盤谷的真實態(tài)度是什么”“韓愈是哪種人,又想做哪種人”“由此文看中國傳統(tǒng)文人‘入世與出世的矛盾與選擇”等等。卻對韓愈呈現(xiàn)內(nèi)容的方式,即“文法”有所忽視,甚至是漠視。其實,“韓愈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整體上都有著求奇主變的傾向。”[2]就《送李愿歸盤谷序》一文而言,其“文法”的妙處,也當在一個“變”字。

首先是變化的“主體”。從非虛構(gòu)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角度看,《送李愿歸盤谷序》本是韓愈因友人李愿歸盤谷一事而為其寫的贈序。按理,韓愈是說話的主體,李愿是說話的受體,文中之語應(yīng)多出自韓愈,然而,我們從文中所看到的話語卻主要出自李愿。也就是說文中說話的主體發(fā)生了變化。關(guān)于這一點,林紓、吳楚材與吳調(diào)侯都曾在點評中有所提及。而清代學(xué)者李扶九與黃仁黼更是在《古文筆法百篇》中將《送李愿歸盤谷序》一文作為“虛托”的典型“筆(文)法”收錄其中。[3]可以說,這種主體的變化,借他人之口舌以達自我之情思,是本文“文法”最典型的妙處。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韓愈之后的蘇軾在《赤壁賦》中的“主客問答”、在《進學(xué)解》中的“師生問答”等都或多或少地借鑒了這種“文法”之妙。

當然,我們還應(yīng)看到文中變化的“文辭”。像“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閑居,妒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窈而深,廓其有容;繚而曲,如往而復(fù),嗟盤之樂兮,樂且無央;虎豹遠跡兮,蛟龍遁藏;鬼神守護兮,呵禁不祥。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等等無不是文辭瑰麗而變化多端,“惟陳言之務(wù)去”。羅聯(lián)添教授曾深入分析了韓愈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上的這種傾向“韓愈不僅注重文辭創(chuàng)新,更要求奇異。因為一般人都有好奇愛異的心理,文辭奇異,作者自己珍惜,也必受人重視。答劉正夫書云:夫百物朝夕所見者,人皆不注視也,及睹其異者,則共觀而言之。夫文豈異于是乎?……足下家中百物皆賴而用也,然其所珍愛者,必非常物。夫君子之文,豈異于是也?”[4]

如若綜觀全文的三個段落,文中變化的“語調(diào)”也不可忽視。第一段主要寫盤谷的地理位置、地域特點以及“盤谷”之名由來的傳聞,突出“盤谷”是隱者“盤旋”的理想之地,用的是相對平靜的敘述語調(diào);第二段全是作者轉(zhuǎn)引李愿的話,以表達自己對三種生活方式的比較與思考,變?yōu)榻咏鼭h魏六朝駢體的語調(diào),這里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關(guān)于韓愈借鑒駢體的說法,可能會有爭議,其實,“從他的創(chuàng)作實踐看,對駢文的藝術(shù)成果更多所汲取……后來人們評論說‘韓文起八代之衰,實集八代之成。(劉熙載《藝概·文概》)‘淺儒但震其起八代之衰,而不知其吸六朝之髓也。(蔣湘南《與田叔子論古文第二書》)”[5]如果沒有對駢文的吸收借鑒,韓愈或許很難寫出這樣的散文精品;第三段寫的是韓愈對李愿人生選擇的主觀態(tài)度,表達的主要是對李愿的贊美歌頌,是自己的“羨慕”和“仰慕”之情,又變?yōu)殡s用騷體的適合吟唱的歌行式語調(diào)。可以說,每一段的語調(diào)都不同,段落之間有著明顯的變化。這又是本文令人拍案叫絕、稱奇道妙之處。

三、妙合而凝,撼人心魂

誠然,單就“情感”而言“情感”,“情感”之真,則足以稱妙;單就“文法”而論“文法”,“文法”之變,亦足以稱妙。然而,就一篇完整的文章來看,如果“情”妙與“文”妙只是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那又何以稱得上達到藝術(shù)的圓合臻美之境?只有“情”與“文”的“妙合而凝”,才可使文章圓合而凝成一個完整周嚴的整體,才可使文章收獲撼人心魂、令讀者完全為之傾倒的藝術(shù)效果。

《送李愿歸盤谷序》中的“文法”之“變”,并不是為了“變”而“變”,而是與“情感”之“真”的妙合凝聚,是經(jīng)由“變”抵達“真”的和諧統(tǒng)一。如文中之所以變化說話的主體,是為了更好地達己之真情:“既贊揚了李愿的歸隱,歌頌了他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又避免了溢美之嫌;既把當時那些得意和不得意的小人罵得痛快淋漓,又顯得這些都是出他人之口,‘與己一些無涉?!盵6] “不如此作法,必有許多礙手處。巧于避忌,良工之心獨苦?!盵7]理解了這一點,至于李愿謂誰,李愿之言是真有還是實無,以至是否真有李愿歸盤谷一事,都不再是需要明辨的問題,因為李愿本質(zhì)上只是作者用“變化”的手段來表達真我之情的載體而已。而文中變化的“文辭”同樣也是為抒發(fā)真情服務(wù)的。倘若沒有“采于山,美可茹;釣于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這樣的文辭,何以如此形象生動地呈現(xiàn)真實的自我也有“逃遁”的“隱者”念想;倘若沒有“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這樣的文辭,何以如此惟妙惟肖地呈現(xiàn)真實的自我也有“茍且”的“小人”過往?……至于文中變化的“語調(diào)”,則更是與作者由相對平靜(第一段)、漸至掙扎(第二段)、歸于激動(第三段)的真實心境契合無間。

如果說“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才能形成完整的生命形式,那么“情文兩妙,妙合而凝”或許才可成就完美的藝術(shù)境界。這種境界雖可能與作者的稟賦靈性有關(guān),但更與作者的苦心孤詣有關(guān),需要作者在文章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不斷修煉,用韓愈在《答李翊書》中的話來說就是要養(yǎng)“氣”:“雖然,不可以不養(yǎng)也,行之乎仁義之途,游之乎詩書之源,無迷其途,無絕其源,終吾身而已矣。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盵8]于是,心中默想,倘若以此為徑,繼而成為既可領(lǐng)悟“妙合”的閱讀者,也能鑄就“妙合”的寫作者,不亦甚乎妙哉!

參考文獻

[1]曹雪芹、高鶚 , 脂硯齋、王希廉 , 點評.紅樓夢[M], 北京:中華書局 ,2019:3.

[2]蔣寅.辟山開道成一家——韓愈詩風(fēng)變革的美學(xué)意義[N], 光明日報 ,2013-11-04.

[3]李扶九、黃仁黼,選評;姚敏杰,校點.古文筆法百篇[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208-210.

[4]羅聯(lián)添.韓愈研究[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2:214.

[5]孫昌武.唐代古文運動通論[M],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1984:135-136.

[6]丁帆、楊九俊.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教學(xué)參考書[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09:145.

[7]李扶九、黃仁黼 , 選評,姚敏杰 , 校點.古文筆法百篇[M],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5:210.

[8]韓愈 , 著,馬其昶 , 校注;馬茂元 , 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190-191.

[作者通聯(lián):江蘇海門中學(xué)]

猜你喜歡
文辭妙處文法
關(guān)于1940 年尼瑪抄寫的《托忒文文法》手抄本
公開表揚的妙處
一本讀不完的書
意林繪閱讀(2018年3期)2018-12-01 05:05:55
妙處難學(xué)
探尋字源妙處多
快樂語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7:58
咬嚼:讓課堂建構(gòu)更靈動
Similarity measurement method of high-dimensional data based on normalized net lattice subspace①
A nearest neighbor search algorithm of high-dimensional data based on sequential NPsim matrix①
文法有道,為作文注入音樂美
豌豆笑傳之不洗澡的妙處
灵山县| 成武县| 滕州市| 孝义市| 遂平县| 左贡县| 兴业县| 屏南县| 武穴市| 乐陵市| 黎城县| 临邑县| 蓬安县| 公主岭市| 布尔津县| 长岭县| 祥云县| 景宁| 灵丘县| 信丰县| 仪征市| 高邮市| 农安县| 饶阳县| 南开区| 东乡| 沂南县| 九江县| 双城市| 巴林左旗| 乐东| 鄢陵县| 盐城市| 金昌市| 姜堰市| 习水县| 青浦区| 阳东县| 彭州市| 祁连县| 尼勒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