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雁 西安培華學(xué)院
從字義、字形的角度出發(fā),修正補充《字解人生》中有關(guān)《說文解字》部首第二卷涉及口、是、彳和足部字的解說。
于丹的作品《字解人生》講解了大量漢字,因為作者不是專業(yè)文字研究者,書中對字義、字形的講解存在諸多謬誤。本文主要根據(jù)《說文解字》,展開講解《字解人生》在《說文解字》第二卷中涉及口部、是部、彳部和足部的12個漢字。此外,“躉”出現(xiàn)較晚,未收錄于《說文解字》,在《康熙字典》中屬于足部,本文將其歸為足部。本文還對“士”的“未婚男子”義的語料作補充。
1.“最后要重點說說這個‘口’……(人的)口有兩個基本功能,一個是吃,一個是說……”
2.“與口相關(guān)的動作的字多為口字旁?!?/p>
首先,人的口的基本功能不止兩個,人的口的基本功能是進食、呼吸和發(fā)音。其次,口部字不只包含與口相關(guān)的動作的字,如吃、詠、叼、啃等;還包括與口相關(guān)的部位,如喉、嘴等;與口相關(guān)的擬聲詞,如哈、呱、嘎等;語氣助詞或嘆詞,如嗎、吧、啊等;譯音用字,如咖、啡、啤、啶等。
“比如‘左右’這兩個字,就都是從手的。”
“‘局促’的‘局’字,《說文解字》上解釋:‘局,促也。從口在尺下,復(fù)局之?!驗槿丝谥腥菀壮鲥e,所以要用尺來拘束、管束這張嘴。”
1.“是非的‘是’字,上面是‘日’,下面是‘正’。什么時候太陽的光影最短?是正午時分,正午的太陽高高地照在身上,投下的影子,僅僅能夠看見自己的雙腳。常用的詞語有‘如日中天’。正午時分就叫作‘是’……‘是’就是對了,有光明在正午照在身上,這樣的時刻就叫作對了?!?/p>
2.“‘是’字,《說文解字》講:‘是,直也,從日正?!鐣r分,太陽直射,所以人的影子就只有自己腳下的一團,這就是‘是’?!?/p>
1.“‘行’,其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都是十字路口。人站在十字路口上,不知道往何方去,在這種徘徊猶豫中,就會想走哪條路呢?這條路行不行呢?這個‘行’字本音是讀háng,意思是指大道。”
2.“‘行’字左邊是雙立人旁,太多與行走相關(guān)的字都有這個部首?!?/p>
“道德,居然和行走有關(guān)。什么是‘德’呢?從字形上看,人在行走中‘目視懸錘,循行察視’,一邊走一邊審視,目光是直的。在‘德’的金文字形中,又加上了‘心’字,眼光為什么是直的,因為有自己的心在做判斷,‘心正而行端’,心里端端正正的,走的路就不會偏?!?/p>
1.“再來看看‘插足’這個詞,為什么說第三者是插足呢?就是他的腳站在了兩人的中間?!?/p>
2.“當(dāng)你寫出一系列字時,才發(fā)現(xiàn)足字旁的字,并不比提手旁的字少?!?/p>
3.“‘路’字的足字旁上面的那個口,其實就是人的膝蓋,下半部分就是小腿和腳?!?/p>
首先,第一句有誤?!安遄恪辈皇钦嬲饬x上的他(第三者)的腳站在了(夫妻或男女朋友)兩人的中間,而是人們運用了隱喻的手法,“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用第三者的腳站在了夫妻或男女朋友兩人的中間來指參與其中。其次,第二句也有誤。無論是許慎的《說文解字》,還是現(xiàn)在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其中收錄的足字旁的字都比提手旁的字少。相對于腳來說,人類的手更具靈活性,作用也更多。最后,第三句關(guān)于足字旁上面的那個“口”的解釋目前存在分歧,一說膝蓋,一說脛骨。不過,“足”的確是“人體下肢”,包含小腿和腳。
“‘道’和‘路’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道’是走之旁,是人所走的道路,而‘路’字……是從足字旁,要有人去走,這就是‘路’的本義……”
上述表述有誤。首先,“路”為形聲字。左邊的“足”表示行走,為形旁;右邊的“各”是古落切,為聲旁。其本義是“道路”。其次,“道”和“路”的都指“道路”,但后來的引申義不同。
“意氣飛揚的時刻才會有‘高蹈’這個詞,‘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這是韓愈夸贊陳子昂的話。一個人要有怎樣的意氣才能去高蹈?陳子昂這樣的人,是‘前不見古人……獨愴然而涕下’的人,所以他的文章中才能有高蹈之勢。由此看來,人能不能夠用好自己的肢體,關(guān)鍵還是在于內(nèi)心?!?/p>
作者沒有在書中闡釋“蹈”的字義,而是引用了《毛詩序》的片段,并提及“高蹈”一詞,但一直沒有說明“高蹈”的含義,估計作者也不清楚“高蹈”的詞義?!墩f文解字》中提到:“蹈,踐也。從足,舀聲?!薄暗浮北玖x指踩踏?!案叩浮钡暮x有:舉足頓地(暴跳貌、喜悅貌和感奮貌);隱居;隱士;崛起;高超。在“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中,“高蹈”是崛起的意思。
“蹩腳的‘蹩’,把足字旁放在了底下,‘踶也’,也作‘跛也’,就是行走的時候一瘸一拐,行不正為‘蹩’。”
上述表述不完整?!磅俊敝械摹白恪辈皇侵环旁凇氨帧钡紫拢部煞旁凇氨帧弊筮??!都崱分刑岬剑骸?,或書作‘蹩’。”《字匯·足部》提到:“?,同‘蹩’?!?/p>
“‘跟’,《說文解字》解釋為‘足踵也’,就是腳后跟,‘跟隨’就是你的腳尖跟著別人的腳后跟。”
上句對“跟”字義的解釋無誤,但對“跟隨”的解釋不完整?!案S”有兩個意思,一個是隨從,跟隨的人;另一個是跟隨在后面,不局限于具體空間位置上的后面,也可以是職位、立場觀念上的附和者、支持者?!蹲纸馊松飞蠈Α案S”的解釋只局限于具體的空間位置上的跟隨。
“一個人氣場很強大,就會有人擁護他,這些人就叫‘擁躉’,這個‘躉’字寫得多形象,萬足為躉,那么多人圍繞在身邊,都向你跑來,這就叫‘躉’,用今天的話講叫粉絲。明星的周圍都有大量粉絲,當(dāng)然,現(xiàn)在不用腳跑了,用微博、微信跑,但這個本義就是從萬足而來。”
首先,“擁躉”一詞的確是擁護者、支持者。但“擁躉”與“粉絲”并不完全同義。
其次,“躉”指整數(shù)。清代張慎儀《蜀方言》中提到:“貨有成數(shù)曰躉?!逼涫欠裼伞叭f”和“足”生義,還有待研究。有說是一萬只腳,有說是唯萬是足,也有說是碼頭上用來綁船纜繩的短柱。
再次,現(xiàn)今人們對“擁躉”一詞來歷的研究還存在分歧。有說源于船只涌向泊位;有說源自港臺地區(qū)的特殊用法和意義,“躉”在動、名詞后,表示長時間在此。現(xiàn)有的對“擁躉”研究的4篇論文(陳英《“擁躉”的誤用》、悠悠《“擁躉”考》、陳五云《也說“擁躉”》、文非《值得懷疑的“擁躉”》)篇幅短小,且對“擁躉”的研究不夠深入,添加了猜想成分。
最后,《字解人生》中標點使用有誤?!斑@些人就叫‘擁躉’”后應(yīng)為句號,“用今天的話講叫粉絲”中“粉絲”要加引號。
關(guān)于“士”指未婚男子的語料,現(xiàn)作補充。
明代梅膺祚的《字匯·士部》中提到:“士,未娶亦曰士?!鼻宕嵴频摹豆锼阮惛濉め屖垦a儀禮篇名義》也提到:“士者,古人年少未冠娶之通名。”清代黃生《義府·士》中提到:“士者,少男之稱?!焙髞?,“士”由專指少男變?yōu)閷δ凶拥拿婪Q,不拘泥于是否已婚。但“士”的本義不是未婚男子,而是其金文字形中體現(xiàn)的“法官”義。
以上是本文從字形、字義角度對《字解人生》中有關(guān)口部、是部、彳部、足部的12個字以及“士”的“未婚男子”義的語料作出的補充與修正。
《字解人生》中,對口部的“口”“右”“局”,是部的“是”,彳部的“行”“德”和足部的“足”“路”“蹈”“蹩”“跟”“躉”的解說有遺漏或錯誤。其中,“口”是進食、呼吸和發(fā)音的器官,口部分為五個小類;“右”在《說文解字》既屬口部,又屬又部;“局”的本義是空間的狹小,“局”中的“尺”意指短小或狹小?!笆恰北玖x為端正垂直、正直?!靶小敝杆耐ò诉_的道路,“彳”部是“行”的省略;“德”指正直的品行,其行走、眼睛和心屬于并列關(guān)系?!白恪弊峙缘淖直忍崾峙缘淖稚伲白恪敝溉梭w的小腿和腳;“路”指“道路”;“蹈”本義是踩踏;“蹩”字同“?”,指腿腳有毛病,走起路來身體不能保持平衡;“跟”是腳后跟,“跟隨”是隨從或跟隨在后面,不局限于空間位置,也可以是職位、立場觀念上的附和者、支持者。此外,“躉”的字義還存有分歧,仍需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