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磊 大連市金州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 (遼寧 大連 116100)
內(nèi)容提要:目的:分析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對急性腦梗死診斷及溶栓治療的價值。方法:選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60例為觀察對象,以盲選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通過計算機體層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對疾病進行診斷并評價溶栓治療的結果,觀察組通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對疾病進行診斷并評價溶栓治療的結果,對比兩組檢測符合率以及溶栓治療結果準確性、溶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觀察組診斷符合率為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33%,P<0.05。觀察組梗死核心、缺血半影區(qū)各檢測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溶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6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6.67%,P<0.05。結論: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對急性腦梗死進行診斷準確性較高,對于疾病的診斷更加理想,同時可以對溶栓治療的效果進行判斷,綜合應用價值較高。
目前,影像學是腦梗死主要的診斷方法,計算機體層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診斷在臨床使用較多,但是對于腦梗死的早期診斷準確性和敏感度較低,可能造成誤診或者漏診的問題[1]。隨著醫(yī)學的進步,MRI技術在臨床得到推廣普及,可以對超早期病灶進行診斷,同時可以明確病灶的部位、范圍等,可以更加有效地配合溶栓治療,將其與彌散加權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等技術結合對于監(jiān)控溶栓治療后的短期和長期效果也具有較好的價值[2]。特別是MRI技術的發(fā)展,使超早期腦梗死診斷成為可能,不再單純地依靠形態(tài)學進行檢驗,而是更多地依靠腦功能狀態(tài)進行疾病診斷,使疾病的治療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MRI的診斷中,灌注顯像(Perfusion Imaging,PI)技術可以對腦組織微循環(huán)灌注的具體情況進行檢測,同時對腦血容量、相對腦血流量和平均通過時間各項參數(shù)進行分析,對于超急性腦梗死的治療起到積極作用。此外MRI還可以對人體內(nèi)化合物含量進行測試,屬于一種非損傷性技術,不再以圖像的形式對病灶進行顯示,而是通過更加準確的頻率曲線對疾病進行判斷,對于疾病的診斷具有積極作用。研究顯示對于溶栓治療影響較大的是缺血半影區(qū),早期進行溶栓治療可以及時恢復梗死區(qū)域的血流再灌注,對于預后的改善效果明顯,但是病灶如果無明顯的半影區(qū)域而盲目進行溶栓治療則容易發(fā)生顱內(nèi)出血,因此對于急性腦梗死溶栓治療的判斷也非常關鍵,可以降低溶栓期間的各種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本文對功能性MRI對急性腦梗死診斷及溶栓治療的價值進行分析,研究如下。
實驗開展時間確定在 2019年1月~2020年6月,抽取急性腦梗死患者60例,盲選法分為對照組(30例)、觀察組(30例)。對照組男女患者比例為16:14,年齡47~73歲,平均(60.12±4.67)歲,發(fā)病時間2~6h,平均(4.11±1.34)h;觀察組男女患者比例為17:13,年齡46~74歲,平均(60.56±4.79)歲,發(fā)病時間2~7h,平均(4.56±1.32)h。對兩組患者各指標進行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納入患者:①經(jīng)臨床診斷確診;②同意實驗;③簽署實驗同意書。排除指標:①精神類疾??;②未經(jīng)過臨床確診;③重大臟器疾病,無法配合實驗[3]。
對照組使用CT檢查,選擇全身CT機,將層厚設置為10mm,電壓為120kV,電流200A,取仰臥位,對頭部進行掃描。
觀察組使用功能性MRI檢查,SE序列基本參數(shù):T1W(TR/TE為440ms/14ms),矩陣為256×192,成像時間為2min 56s。FSE序列為3000/11ms、3000/110ms,矩陣為256×192,成像時間為2min 36s。單次激發(fā)的SE ERI序列DW1(TR/TE為10000ms/102ms),成像時間40s,上述檢查層厚均為8mm,間隔為2mm,F(xiàn)OV為h22cm×22cm,PI中單次激發(fā)梯度回波為EPI序列,TR/TE為1800ms/80ms,在翻轉(zhuǎn)90°之后,每次掃描9層,共掃描50次,共計1min 31s。在第一次掃描結束之后經(jīng)肘部靜脈注射造影劑,在3s之后獲取PRESS序列,TR/TE為2000ms/144ms,共采集128次,經(jīng)歷8次相位循環(huán)。圖像采集結束之后輸入至工作站中進行處理。PI:單次激發(fā)梯度回波EPI序列,TR/TE為1800ms/80ms,翻轉(zhuǎn)角為90°,每次掃描9層,共掃描50次,在第一次掃描結束之后經(jīng)肘靜脈注射0.1mmol/kg釓噴酸葡胺,3s內(nèi)完成,完成掃描用時91s;MRS:使用PRESS序列,TR/TE為2000ms/144ms,共采集128次,經(jīng)過8次相位循環(huán),共統(tǒng)計2018個波譜數(shù)據(jù)點,頻寬為2500Hz。
圖像采集結束之后均由2名以上醫(yī)生進行閱片,獲取相同意見,與后期病理診斷的結果進行對比,確定診斷的符合率。
①對比兩組診斷符合率,與病理診斷結果進行對比,病理診斷60例患者均確診為急性腦梗死;②對比兩組溶栓治療結果判斷準確性,通過核心梗死灶、缺血半影區(qū)的局部腦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平均通過時間(Mean Transit Time,MTT)、表觀彌散系數(shù)(Apparent Diffusion Coeffecient,ADC)比值進行對比;③對比兩組溶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發(fā)癥包括出血、過敏以及再灌注損傷。
經(jīng)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包統(tǒng)計分析,各觀察指標數(shù)據(jù)均為定性資料,用n、%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使用±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診斷符合率為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33%,P<0.05,見表1。
表1.對比兩組診斷符合率 (n=30)
觀察組梗死核心、缺血半影區(qū)各檢測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對比兩組溶栓治療結果判斷準確性(n=30,±s)
表2.對比兩組溶栓治療結果判斷準確性(n=30,±s)
組別 腦血容量 MTT ADC梗死核心 缺血半影區(qū) 梗死核心 缺血半影區(qū) 梗死核心 缺血半影區(qū)對照組 0.38±0.13 0.65±0.23 1.78±0.11 1.32±0.11 0.26±0.10 0.64±0.13觀察組 0.32±0.08 0.87±0.33 1.92±0.15 1.48±0.13 0.39±0.11 0.79±0.16 t 2.153 2.996 4.122 5.146 4.790 3.985 P 0.035 0.004 0.000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溶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6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6.67%,P<0.05,見表3。
表3.對比兩組溶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n=30,n/%)
急性腦梗死疾病的判斷非常關鍵,而且溶栓治療對于疾病的控制非常關鍵,但是在治療的過程中時間窗選擇是需要關注的問題,而且在溶栓之后容易出現(xiàn)出血的副作用,導致其推廣受到一定的限制[4]。常規(guī)的MRI、CT檢查對于腦梗死6h之后的診斷具有較高的價值,但是對于超早期的病灶以及溶栓效果的評價效果不理想,而功能性MRI(DWI、灌注加權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在診斷中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較為理想,在臨床得到推廣。同時功能性MRI的使用,可在溶栓之前明確病變是缺血性還是出血性、是新發(fā)性還是陳舊性、是持續(xù)性還是短暫性,以更好地對疾病進行診斷。同時可以確定病灶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帶,并判斷溶栓期間是否存在大出血的風險,因此對于溶栓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可提升疾病的綜合干預質(zhì)量,保證疾病的治療安全性,提升溶栓效率[4]。
上文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診斷符合率為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3.33%,P<0.05。觀察組梗死核心、缺血半影區(qū)各檢測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溶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6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6.67%,P<0.05。分析原因:DWI可以在體位對組織水的移動能力進行測量,在梗死的超早期DWI彌散運動相對較快,因此圖像中的顏色較正常組織暗,病灶會出現(xiàn)高信號,隨著梗死時間的延長,DWI信號則會下降,可以對6h內(nèi)的病灶進行確定。而PWI則采用快速增強掃描技術,在靜脈中注入造影劑,使用造影劑的輕度改變對病灶進行判斷,在超早期病灶中心血流灌注嚴重減少,導致周圍血流灌注增加;對于溶栓的監(jiān)控,需要明確是出血性的還是缺血性,新發(fā)性和陳舊性,明確病灶死是否有缺血半暗帶,這些通過功能性MRI均可更好的判斷[5]。當腦梗死病灶內(nèi)腦缺血達到膜衰竭域值之后細胞外液中的鈉離子、鈣離子以及水分子會大量地流入到細胞內(nèi)部,形成細胞毒性水腫,細胞內(nèi)的水分子會逐漸增加,引發(fā)細胞腫脹、細胞外間隙變小和水分子運動減少的現(xiàn)象,直接就會造成梗死區(qū)域水分子布朗運動量降低[6]。因此,通過功能性MRI檢測中會出現(xiàn)ADC數(shù)值變小的情況,DWI會發(fā)生高信號的問題[7]。而在ADC圖像上出現(xiàn)暗區(qū),對于病灶的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如果DWI高信號的問題,則表示梗死已經(jīng)存在,并出現(xiàn)不可逆的核心梗死病灶,對于疾病的診斷具有積極作用[8]。功能性MRI檢查中,PI可反映組織局部血管分布、血流灌注具體信息的技術,可以獲得血流灌注的具體數(shù)據(jù)資料,而MRI成像則可以通過造影劑媒介對腦血容量、平均通過時間等進行測試技術,因此通過綜合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可以掌握梗死病灶的血流供給情況,可以對CT檢查中信號強度以及敏感性低的問題進行改善,減少偽影對疾病診斷的影響,以提升疾病的綜合控制質(zhì)量,做好疾病的控制工作,提升疾病治療質(zhì)量[9]。
綜上所述,使用功能性MRI對急性腦梗死進行診斷準確性較高,對于疾病的診斷更加理想,同時可以對溶栓治療的效果進行判斷,綜合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