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延忠,喬云飛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 100029)
我國不可移動文物資源豐富,具有數(shù)量多、規(guī)模大、價值高、類型多樣、結構復雜等特點。據(jù)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有76.7萬余處,包含古遺址19.3萬處、古墓葬13.9萬處、古建筑26.3萬處、石窟寺及石刻2.4萬處、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4.2萬處、其他類0.4萬處。由于不可移動文物多處于露天或半露天環(huán)境,而自然災害具有種類多、影響范圍大、發(fā)生頻率高、災情復雜多變等特點,文物常遭受到自然災害嚴重破壞甚至毀滅的風險。因不可移動文物的文物類型、結構類型、材料工藝及保存環(huán)境等不同,導致其脆弱性不同,面臨相同災害時產生的風險也不同。因此,開展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研究是做好不可移動文物防災減災和預防保護的前提。目前,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尚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為更準確地認知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及內涵,本文在梳理及分析研究目前已有的脆弱性廣義和狹義概念的基礎上,結合不可移動文物的特點,提出了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的概念及內涵,便于研究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成因和機制,為建立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評估理論體系提供基礎,使文物保護工作從災前入手、減輕災中受損程度和災后保護修復壓力。
脆弱性研究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可持續(xù)發(fā)展及全球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等領域的學術熱點。脆弱性的概念不僅僅是一個抽象定義,更是一個評估體系誕生的理論基礎。脆弱性概念的研究是一個不斷深化及擴展的過程,已運用于多個學科領域,但由于學科研究背景不同,對脆弱性概念的理解也不相同,目前學者多傾向于廣義的脆弱性概念。脆弱性概念內涵從定性研究逐步向定量研究發(fā)展,從注重結果分析到注重構成因素維度發(fā)展,試圖建立起有效的脆弱性監(jiān)測評估系統(tǒng)。
1.1.1 國外脆弱性概念研究現(xiàn)狀
脆弱性概念最早出現(xiàn)在20世紀60年代末對自然災害的研究中,根據(jù)災害發(fā)生的可能性和影響,來查明和預測脆弱群體面臨的風險區(qū)域[1]268。1968年Margat首次提出“地下水脆弱性”這一概念,從水文地質的內部要素出發(fā),表示地下水的自我保護能力[2]。20世紀70年代以后,生態(tài)學對脆弱性的研究轉向了系統(tǒng)脆弱性,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脆弱性的概念逐漸延伸到社會科學領域,國際食品安全、社會經濟學、人類生態(tài)學等學科領域均對脆弱性給出了相關的學科概念。Sen等強調脆弱性是一種系統(tǒng)而非單一的因素[3];Mustafa等從社會結構的角度分析人類社會對自然災害的脆弱性影響及潛在原因[4]289。隨著社會科學對脆弱性的關注度提高,自然科學領域的脆弱性概念也受社會科學的研究影響而出現(xiàn)了新的內容,人類活動的相關內容出現(xiàn)在脆弱性的概念定義中。1982年,Timmerman首次提出:脆弱性為系統(tǒng)或子系統(tǒng)在面對外界干擾時所承受破壞影響程度,表示系統(tǒng)承受災害的能力及恢復能力[5];1987年的“土壤與地下水脆弱性國際會議”,對地下水脆弱性的概念定義開始考慮到人類活動等人為因素的影響[6]444;美國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USEPA)和國際水文地質學家協(xié)會(IAH)認為脆弱性是對外界的敏感性反應。
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系統(tǒng)”成為脆弱性研究中一個常見的共識性概念。Dow指出:脆弱性是系統(tǒng)在應對外部擾動時受到影響的難易程度,這種擾動因素包含自然和人類活動擾動[7];Turner, Kasperson等認為脆弱性是暴露于風險或擾動下的系統(tǒng)可能遭受的破壞程度[8];Moss等從系統(tǒng)本身的物理環(huán)境、社會經濟和外部援助3個層面來解釋脆弱性;2004年聯(lián)合國減災署(ISDR)將脆弱性定義為“由一系列自然、社會、經濟和環(huán)境因素或過程所決定的狀態(tài),這些因素或過程可導致社會群體對災害的影響更加敏感”[9];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UNDP)對脆弱性界定與ISDR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認為這些自然、社會、經濟和環(huán)境因素決定了群體受害的可能性和程度[10]66;Adger指出:脆弱性為系統(tǒng)因暴露于環(huán)境或社會變化中缺乏適應能力而對變化造成的損害具有敏感性的狀態(tài)[1]281;Newell認為脆弱性是一個概念的集群[11],對脆弱性概念的研究開始關注其構成,如暴露性、敏感性、適應能力、適應性等,針對不同承災體脆弱性,其構成因素各不相同。
1.1.2 國內脆弱性概念研究現(xiàn)狀
國內脆弱性的研究起步較晚,王小丹等人認為脆弱性是物質自身的一種客觀屬性,通過外力作用表現(xiàn)出來,外力消失后難以恢復原狀[12];商彥蕊綜合了多學科的脆弱性概念,指出脆弱性是系統(tǒng)(自然系統(tǒng)、人類系統(tǒng)、人與自然復合生態(tài)系統(tǒng)、基礎設施系統(tǒng)等)易于遭受傷害和破壞的一種性質[13];李鶴等人認為脆弱性是系統(tǒng)對其內外擾動的敏感性以及缺乏應對能力因而在組成和功能上容易發(fā)生變化的一種性質[14];劉鐵民認為脆弱性由多種因子或過程所決定,是承災體易受到災害影響的因素,是事故風險的主要來源;宋守信等人認為脆弱性是系統(tǒng)在某擾動影響下的受損度,以及從擾動影響中恢復正常運行的能力;林冠慧等人指出脆弱性是系統(tǒng)內部固有特質總衍生出來的[15]202;蘇桂武等人認為脆弱性是承災體自身性質產生的內因和基礎,取決于承災體在組成、結構和功能上的優(yōu)良程度及其抗干擾能力[16]274-275。
1.2.1 脆弱性概念分類
依據(jù)國內外脆弱性概念研究現(xiàn)狀,因研究領域、學科背景及承災體不同,脆弱性的概念多種多樣。梳理目前已有的脆弱性概念,可分為4種類型:①脆弱性是承災體遭受損壞的可能性—是承災體暴露于災害不利影響的可能性[17]和暴露成分的易損性,導致發(fā)生損害的可能性[18],與“風險”類似,強調災害產生的潛在影響;②脆弱性是承災體遭受損壞的程度,是承災體暴露于災害下受到不利影響[4]292和可能遭受損害的程度[7],側重于災害結果;③脆弱性是承災體承受不利影響的能力,是系統(tǒng)應對災害的能力及從不利影響中的恢復能力[6]445,強調應對能力和恢復能力,側重于脆弱性產生的原因;④脆弱性是一種概念的集合,是暴露性、敏感性、適應性和應對能力等[10]46概念的集合,側重于脆弱性的表現(xiàn)和產生原因。從脆弱性概念分類可以看出,第①、第②種脆弱性類型是側重于結果的概念,而第③、第④種脆弱性類型是側重表征產生的原因。
1.2.2 脆弱性概念擴展
脆弱性概念的發(fā)展不是一個單一線性的擴展深化,而是融合了多學科視角的發(fā)展變化,導致在不同學科領域有不同概念及內涵。從早期的“作為內在風險因素的自然屬性”逐步擴展成為“具有多維度特征的概念”。Birkmannn將脆弱性概念的擴展過程進行總結,從最初的物理結構的內在脆弱性,發(fā)展到遭到損害可能性的單面結構概念,再擴展到具有敏感性和應對能力雙面結構概念,深化到包含暴露度、敏感性和應對能力等構成的多面結構概念,最終發(fā)展到包含自然、社會、經濟、環(huán)境和制度多維結構的概念[19]55(圖1)。
圖1 脆弱性概念的擴展示意圖(來源:作者自繪)
隨著脆弱性概念研究不斷擴展和深化,逐步演變成為一個龐大、獨立的概念體系,雖然學術界對這一概念沒有一個廣泛適用的準確定義,但仍然能達成一些基本共識。大部分學者認為脆弱性是自然與社會共同作用影響的結果,包含了“暴露性”“敏感性”“應對能力”“適應性”“恢復力”等一系列相關概念,既考慮了系統(tǒng)內部條件對脆弱性的影響,又包含系統(tǒng)與外界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特征。目前脆弱性概念接受較廣的3種為:①是承災體系統(tǒng)存在的內在不穩(wěn)定性,是對外界干擾和變化(自然的或人為的)的敏感性和適應能力;②是承災體系統(tǒng)暴露于擾動和壓力下受到損害的程度以及暴露單元處理、應對和適應這些擾動和壓力的能力;③是承災體系統(tǒng)暴露于環(huán)境和社會變化帶來的壓力及擾動下,缺乏適應能力而導致的容易受到損害的一種狀態(tài)。綜上所述,脆弱性是承災體本身的不穩(wěn)定性和面對致災因子沖擊的敏感性,當其暴露于擾動環(huán)境時所呈現(xiàn)的應對能力大小,包含了暴露性、敏感性和應對能力等因素[19]55。
承災體是脆弱性的客體,脆弱性是承災體的固有屬性。承災體不是單一的實體,而是包括特定區(qū)域、環(huán)境、人群、價值體系等多種有形或無形因素的多層次復雜系統(tǒng)。
不可移動文物具有不可移動的特性,其與所處的環(huán)境緊密關聯(lián),兼具結構性與非結構性的特點,且價值損失難以衡量。因此不可移動文物作為自然災害的承災體包括文物本體、文物環(huán)境、文物價值及保護管理等,其受災程度除與致災因子的強度有關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文物本體敏感性、所處的文物環(huán)境穩(wěn)定性、文物價值及保護管理能力等(圖2)。
圖2 文物承災體范圍(來源:作者自繪)
脆弱性在其他學科領域具有相對成熟的概念,但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概念尚無統(tǒng)一界定。從脆弱性概念來看,承災體在面臨災害時所產生的損害具有相似性,因此,對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概念界定時應從脆弱性的測度出發(fā)。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由“不可移動文物”和“脆弱性”2個詞匯融合而來,不可移動文物作為承災體具有價值高、類型多、結構材料多樣、保存環(huán)境多變、管理機制復雜等內部和外部系統(tǒng)屬性,而脆弱性由暴露性、敏感性和應對能力等構成,承災體屬性和脆弱性構成要素是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概念的核心構成(圖3)。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移動文物獨特屬性不允許改變文物固有結構以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因此,界定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概念測度時,應排除適應性和恢復力,而更多關注不可移動文物的暴露性、敏感性和應對能力等脆弱性表征。
圖3 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概念模型(來源:作者自繪)
通過對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構成要素和承載體屬性的分析,本文提出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的概念,即指不可移動文物暴露于災害影響范圍內遭受擾動所呈現(xiàn)出破壞和損害的可能性、對災害反應的敏感性、防護減少災害破壞的應對能力,這種能力與文物自身屬性、文物保存環(huán)境和文物保護管理能力密切相關。
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的概念是結合脆弱性的構成要素和不可移動文物承災體屬性形成的概念模型,構成要素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的量化因素,究其根本源自不可移動文物承災體的屬性,因此在探討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的影響因素時,應當從文物承災體的屬性出發(fā)。
(1)文物屬性。主要指不可移動文物的暴露屬性,包括數(shù)量、規(guī)模、分布、位置、年代、價值等。如不可移動文物的規(guī)模越大、數(shù)量越多,災害發(fā)生時暴露在影響范圍內的面積及數(shù)量越大,脆弱性就越高;不可移動文物價值越高,年代越早,受災害影響時損失相對越大,脆弱性也越高。因此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評估中其暴露屬性與脆弱性息息相關[20]21。
(2)文物本體。主要指文物本體現(xiàn)狀特征與災害破壞敏感度,包括文物類型、結構、材料、工藝及病害等。不可移動文物類型、結構類型、材料工藝類型及病害類型等不同,對災害的反應敏感程度有所差別,因此文物本體敏感性對脆弱性有重要的影響[20]21。
(3)文物環(huán)境。主要指不可移動文物所在區(qū)域環(huán)境和微環(huán)境。區(qū)域環(huán)境包括地形地貌、氣候、水文地質等;微環(huán)境是不可移動文物載體所賦存的微環(huán)境,如文物周圍的微地形地貌、溫濕度等。這些環(huán)境條件直接影響不可移動文物遭受的自然災害發(fā)生的可能性和強度;文物環(huán)境的穩(wěn)定性作為外部屬性影響不可移動文物的脆弱性[20]22。
(4)文物保護管理。主要指通過人為主動干預減少影響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的措施。如管理機構和法律法規(guī)的健全程度、經費制度、保護及管理人員的專業(yè)水平、日常維護及防災工程等都可減少影響不可移動文物的脆弱性的不利因素,提高不可移動文物應對災害的能力[20]22。
不可移動文物不具備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和適應能力,而主觀附加的應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不可移動文物的脆弱性。因此,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內涵包含了暴露性、敏感性及抗災應對能力等構成因素,是構建脆弱性評估體系重要評估因素。
(1)暴露性。是指不可移動文物的數(shù)量、規(guī)模、分布、位置、價值等外在屬性,反映了不可移動文物暴露在災害影響范圍內受干擾的程度和概率。
(2)敏感性。是指不可移動文物類型、結構類型、材料工藝等固有內在屬性,反映了不可移動文物受到災害干擾時的敏感性及發(fā)生損壞的難易程度。
(3)應對能力。是指人類社會附加的能力,反映了不可移動文物受到災害發(fā)生時人為通過主動干預活動,減少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的能力。
根據(jù)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的概念及內涵,其脆弱性具有以下特點:①內部性。是不可移動文物的內部屬性,不論災害是否發(fā)生,這些屬性都客觀存在。②預測性。是不可移動文物遭受災害的可能性,具有不確定性,即對災害可能造成結果的推測。③系統(tǒng)性。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研究應把握系統(tǒng)性,應從文物本體、價值、保護管理等多方位、多領域、多角度考慮。④動態(tài)性。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研究應從動態(tài)的角度把握研究對象和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趨勢,系統(tǒng)的變化會引起脆弱性的強化或弱化。⑤可比性。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是一個相對概念,是比較而得出的性質,作為脆弱性的表征。
第一,基于對脆弱性概念的梳理及辨析,對脆弱性概念進行分類,總結出目前較認可的脆弱性綜合概念,認為脆弱性是承災體易于受到自然災害損害和損害程度大小的性質,主要包括暴露性、敏感性和應對能力脆弱性的3個測度。
第二,針對不可移動文物的特征及文物承災體的概念范疇,初步提出不可移動文物是文物系統(tǒng)遭受自然致災因素時所呈現(xiàn)出破壞和損害的可能性、敏感性、抵御外界災害并保護自身不受破壞的應對能力。
第三,根據(jù)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概念,提出脆弱性由暴露性、敏感性和應對能力3種因素構成,并具有內部性、預測性、系統(tǒng)性、變動性和可比性的特點。
脆弱性是一個具有應用價值的概念,其概念內涵為脆弱性定量評估研究提供了測度。脆弱性的構成因素是抽象的概念,想要進行量化評估并建立實踐體系,必須提出具象的因素,因此從不可移動文物脆弱性概念的構成因素出發(fā),使文物脆弱性的概念能夠在學科體系中得到不斷的完善,為文物的預防保護不斷豐富理論內涵,完善評估方法和防災減災系統(tǒng)。不可移動文物的脆弱性研究是文物脆弱性研究的開始,也是未來文物防災減災保護系統(tǒng)的組成之一。通過研究不同尺度下不可移動文物的脆弱性,把握其脆弱性特征,依據(jù)其暴露性、敏感性和應對能力等共性因素建立評估指標,構建脆弱性評估模型,進行脆弱性定性、定量評估,結合風險監(jiān)測系統(tǒng),為風險評估提供指標與數(shù)據(jù),指導文物預防性保護工程、保護修繕工程、防災減災規(guī)劃的編制,是防災減災和提高不可移動文物系統(tǒng)適應災變能力工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