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霖
軍旅詩詞是詩詞中最原始和最古老的題材之一,也是人們最喜愛的內(nèi)容之一。從王昌齡的“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到盧綸的“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塞下曲》其三),到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涼州詞二首》其一),再到岑參的“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等,都深深地感染震撼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兒女。
這些軍旅詩詞從不同側(cè)面展現(xiàn)和反映了詩人的戰(zhàn)爭觀、報國志、愛民心、戰(zhàn)友情。軍旅詩詞特有的離別愁、生死恨、陽剛氣、蒼涼意在時空交織中蕩氣回腸。讓人每讀必思,每思必醉,百讀不厭。有些詞章真可謂是“一句頂一萬句”,被反復引用,編入課本,作為啟蒙教材;書寫后懸于中堂,作為座右銘;鐫刻到石頭上,對世人潛移默化;讓軍人記在心里,以增其內(nèi)在力量。
這樣好的軍旅詩詞,被一代一代地傳承著。20世紀,尤其是中國人民在推翻“三座大山”和民族崛起的過程中,也涌現(xiàn)出了波瀾壯闊的軍旅詩詞佳作。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長征》《憶秦娥·婁山關(guān)》,朱德的《出太行》,林伯渠的《過夾金山》,謝覺哉的《天明始覺滿身霜》,劉伯承的《記羊山集戰(zhàn)斗》,陳毅的《梅嶺三章》,葉劍英的《讀方志敏同志獄中手書有感》等等,可謂是排山倒海,感天動地,橫掃千軍,神鬼俱驚。
老一輩革命家的詩詞佳作,為今天的軍人錘煉有血性的詩詞留下了紅色基因。
1949 年后,尤其是新時期新時代以來的軍旅詩,較好地保存了“紅色基因不變、革命氣節(jié)不移、英雄豪氣不減、精武強能不懈,從革命前輩的詩作中汲取強大力量,激蕩起橫刀立馬的豪氣、敢打必勝的底氣、舍我其誰的勇氣、赴湯蹈火的膽氣、所向披靡的銳氣、寧死不屈的骨氣”(程靜倩、張峰《革命前輩詩詞中的血性》)。
從2011 年開始,解放軍紅葉詩社分別與《解放軍報》、文化部、《中華詩詞》雜志社聯(lián)袂舉辦或獨立舉辦了三次“當代軍旅詩詞獎”評選活動。三次活動歷時6 年,共收到詩詞上萬首,可以說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代軍旅詩詞創(chuàng)作的總體水平和面貌。我想以這三次“當代軍旅詩詞獎”獲獎作品為主,加上我平時了解的一些軍旅詩詞,進行一點分析,僅供參考。
軍旅詩詞的特點是隨著國家和軍隊所處的環(huán)境、所面臨的任務(wù)不同而變化的。從20世紀80年代初至現(xiàn)在,我們國家處于和平發(fā)展時期,軍隊任務(wù)變成了準備戰(zhàn)爭和抑制戰(zhàn)爭。軍人長期面對的是非戰(zhàn)爭的軍事行動,決定了當代軍旅詩詞的特點。
一是從戰(zhàn)場走向演習場。長期和平發(fā)展的環(huán)境和背景,也使我們的軍旅詩詞從戰(zhàn)爭中走出來,從戰(zhàn)場走向訓練場和演習場。這是軍隊發(fā)展現(xiàn)狀的必然反映,也是一件好事。當然,從戰(zhàn)場走向訓練演習場的軍旅詩詞,一樣精彩紛呈。例如張若青《蝶戀花·試飛》:“我問豐隆緣底怒?中劈天門,射出強弓弩。戲日追風無覓處,晴空甩下銀綢舞。 萬里云濤吞又吐,玄圃瑤池,彈指來回渡。千古大風誰續(xù)譜?雄心蕩虜無今古。”(獲“首屆軍旅詩詞獎”一等獎)寫出了軍機試飛時來去天地、穿越今古的氣魄。再如朱思丞《礪劍聯(lián)合軍演》:“檄羽頻催細柳營,電波傳喚滿天星。誓師旗下槍集會,防護壕前炮點名。萬里硝煙圖上起,三維烽火網(wǎng)中生。尚疑拂曉風聲緊,已報班師夜未明。”(獲“第二屆軍旅詩詞獎”二等獎)以及武立勝《太行軍演》:“九宮陣布夜山灣,令動千軍拂曉前。高地主攻八四四,電波頻叫洞三三??找u彈卷老爺嶺,機降鷹飛娘子關(guān)。剿盡殘敵天尚早,黎明未下刺刀尖?!保ǐ@“第三屆軍旅詩詞獎”一等獎)表現(xiàn)了陸??章?lián)合軍演的緊張激烈、瞬息萬變和接近實戰(zhàn)戰(zhàn)斗氛圍。
二是從戰(zhàn)斗走向抒情。因為沒有戰(zhàn)斗場面的表現(xiàn),軍旅詩詞轉(zhuǎn)向以抒情為主,也是一種自然的歸宿。例如鄒明智《蘇幕遮·牽手》:“苑中池,池畔柳。背影從容,輪椅悠悠走。座里伊人車后叟。晨撫霞衣,タ理銀絲首。 想當年,君記否?戍塞云鄉(xiāng),同品相思酒。好趁金風歡聚守。一路平安,余旅長牽手。”(獲“首屆軍旅詩詞獎”一等獎)這首詞從一個老兵的現(xiàn)狀和回憶入手,抒寫友情、愛情、戍邊情乃至生死相依之情,情思如線,牽魂蕩氣,讓人感動。再如王子江《潛伏訓練》:“夜歸伏寒晝,空嶺依如舊。鳴雀印爪花,量誰霜最厚。”軍隊的潛伏訓練,一般情況下,都要在某一地點隱藏數(shù)個小時,或者更長的時間。這本來是非常艱苦和枯燥的。試想,如果是冬天,就要臥雪伏冰,如果是夏夜,則要接受蚊蟲叮咬的考驗,如果是春秋,也少不了冰霜覆蓋。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子江卻說“鳴雀印爪花,量誰霜最厚”,兩句詩雖然筆法細膩,描寫到位,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性,但還感覺是和平背景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少了那種從鳥聲中分辨“敵情”的緊張氛圍。從幾首詩詞中可以看出,當代軍旅詩人是“為有丹心堪報國,幸無戰(zhàn)事轉(zhuǎn)抒懷”。
三是從悲涼走向歡娛。雖然說,軍人的犧牲不止于戰(zhàn)場,但和平時期的“犧牲”已與奉獻生命關(guān)系不大。所以,像過去那種“男兒衛(wèi)國身先死,馬革裹尸骨也香”的悲涼風格的軍旅詩詞,逐漸被歡娛之風格替代。例如何紅《聞老家掛光榮軍屬牌》:“白楊綠護碧欄桿,門上方牌剛掛完。短信十行傳萬里,家常一事說千般。羨茲鄰舍相來訪,從此農(nóng)房被擠寬。老母庭前親拄杖,仰頭拭目幾回看?!保ǐ@“第三屆軍旅詩詞獎”二等獎)此詩耐人尋味,卻也令人興奮?!耙蝗水敱夜鈽s”,已是社會風氣。有的地方做得更好一點,還可能有實質(zhì)性的經(jīng)濟優(yōu)待。所以“短信十行傳萬里,家常一事說千般。羨茲鄰舍相來訪,從此農(nóng)房被擠寬”,一種歡娛的氛圍,渲染得十分到位。再如陳振文《兒童團長的回憶》:“閃閃紅星五尺槍,橫刀立馬便稱王。軍情十萬雞毛信,烽火八千劉老莊。放哨高擎消息樹,探營巧賣桂花糖。如煙往事難忘卻,依舊驚魂在夢鄉(xiāng)。”(獲“第二屆軍旅詩詞獎”二等獎)這首詩雖然是回憶革命戰(zhàn)爭的事,卻無壯懷激烈和悲涼犧牲的場景,原因就是現(xiàn)在沒有了戰(zhàn)爭的時代背景。
有一句話說得好,“所謂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軍隊建設(shè)始終是國家建設(shè)全局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軍人始終是國家防御外來敵人的鐵拳。軍旅詩詞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這只鐵拳的硬度和力度。近些年來,軍隊建設(shè)水平快速提高,武器裝備變化翻天覆地,陸??仗燔姂?zhàn)斗力全面提升,軍人“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家國情懷進一步強化。這些內(nèi)容體現(xiàn)在軍旅詩詞上,便形成了軍旅詩詞的優(yōu)點和風格。
一是兵味尚濃。兵味,被認為是軍旅詩詞的重要標識之一,沒有兵味或者兵味淡了,則不是真正的軍旅詩詞,或者是軍旅詩詞走向了邊緣化。具有兵味的詩詞,未必是寫戰(zhàn)場或訓練場、演習場的內(nèi)容,寫軍營生活一樣能帶出濃濃的兵味,換句話說,兵味就是軍人生活的味道和痕跡。例如蔣繼輝的《致塞外戰(zhàn)友》:“記否長城共臥時,激情歲月總相思。枝頭春信雪先報,塞外秋風雁獨知。草地巡邏爭悍馬,漠天拉練奪紅旗。最香不過茶當酒,端起牙缸碰掉瓷?!保ǐ@“第二屆軍旅詩詞獎”一等獎)這首詩的尾聯(lián)已在軍旅詩人中傳誦,原因是“端起牙缸碰掉瓷”給人印象深刻,許多軍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兵味,是軍人訓練生活的體現(xiàn),也是軍人陽剛之氣的體現(xiàn)。如梁慶蔚的《參加“魔鬼周”訓練有記》:“皮靴叩地自鏗鏘,背起軍情向嶺岡。捉鬼用它鋪坎坷,擒魔看我鑄輝煌。一身汗水飲溪水,七日朝陽換夕陽。小憩山中松入列,菊花滿地戰(zhàn)歌香。”(獲“第三屆軍旅詩詞獎”新人獎)讀了這首詩,仿佛親身體會到現(xiàn)代軍隊龍騰虎躍、軍號聲聲、馬嘶兵撞的場面和軍人摸爬滾打、鏗鏘有力的緊張氛圍。應該說,從這一首詩的味道和活力,我們可以感受到當代軍人的特色和陽剛之氣。
二是筋骨尚硬。軍旅詩詞的筋骨體現(xiàn)著軍人的氣魄和力量,要像辛棄疾說的那樣,“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要像戴叔倫說的那樣,“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guān)”(《塞上曲》),要像英雄一樣,一旦上了戰(zhàn)場就有目空一切的氣魄。我們看魏新河的《水龍吟·黃昏飛越十八陵》:“白云高處生涯,人間萬象一低首。翻身北去,日輪居左,月輪居右。一線橫陳,對開天地,雙襟無鈕。便消磨萬古,今朝任我,亂星里,悠然走。 放眼世間無物,小塵寰、地衣微皺。就中唯見,百川如網(wǎng),亂山如豆。千古難移,一青未了,入吾雙袖。正人間萬丈,蒼茫落照,下昭陵后。”這是魏新河寫自己一次飛行的感受。很多人都贊賞他的超級想象力和駕馭語言的能力,這沒錯。但我更欣賞新河“人間萬象一低首”“亂星里,悠然走”“放眼世間無物”的膽魄和氣勢。軍旅詩詞的筋骨,要體現(xiàn)在軍人的戰(zhàn)斗力上,要體現(xiàn)在軍人的血性上。我們再來看丁欣的《賀新郎·關(guān)山月》:“列嶂開天闕。壓蒼茫、平沙萬里,亂云千疊。地脈奔騰蛟龍勢,到此戛然消歇。跌宕出、無邊空闊。絕塞風煙橫千古,倩何人相對從頭說?算只有、半鉤月。 邊關(guān)壯氣吹飛雪。一年年、豪情難老,軍魂如鐵。劍氣長思沖天去,要把云山崩裂。笑看那、霞光明滅。殘堞危樓都倚遍,看幾回星斗當空折。搖落處、到天末。”(獲“首屆軍旅詩詞獎”一等獎)這首詞在描寫極其壯美的邊關(guān)氣象的同時,思維大開大合,與魏新河的詞一樣,展現(xiàn)了當代軍旅詩詞的力度和詩人駕馭題材的能力。軍旅詩詞這種硬朗的筋骨,是必須堅持和發(fā)揚光大的。
三是大愛尚滿。軍人的大愛是愛國、愛軍、愛民、愛戰(zhàn)友、愛崗位、愛正義戰(zhàn)爭等一切愛的總和。軍人的大愛,也不只于犧牲奉獻,也體現(xiàn)在平時的一切軍事活動上。軍旅詩詞應該也必須反映這種大愛。同時,反映大愛,也要真實,無論是什么題材的詩,一旦不真實就是失敗。尤其是情感要真,情感真才能令人信服,令人信服才有價值。我們先來看高立元將軍的《中秋寫給紅其拉甫邊防哨所官兵》:“玉門西去過樓蘭,扎寨昆侖接廣寒。云鎖鄉(xiāng)關(guān)千萬里,雪埋哨所兩三間。霜凝青劍倚天舉,旗映丹心向日懸。盡灑邊陲誠與愛,一輪明月任虧圓?!痹谧鎳钗鞫?,帕米爾高原,千里冰封、終年積雪。紅其拉甫邊防連,海拔5283米,官兵們長年駐守風雪邊關(guān),用忠誠和信仰筑起一道道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被譽為云端國門衛(wèi)士。來到這里的官兵,從“不愿呆”到“不愿走”,忠誠信仰從哪里來?就是從軍人的大愛中來,這種大愛不是一個人的大愛,是一群人的,是一個整體的,是一代一代邊防軍人傳承下來的。高立元將軍寫這種大愛,正是出于這樣的原因?!氨M灑邊陲誠與愛,一輪明月任虧圓”,只用了這輕輕的一筆,便令人對高原軍人肅然起敬。我們再來看于志民的《千秋歲引·陳毅元帥百歲誕辰重讀〈梅嶺三章〉》:“每覽華章,如聞鼓角,犬犯鷹瞵莽叢索。千傷萬死巉巖赤,此頭須對梅花落。正氣揚,山河壯,肝膽托。 幾見鯤鵬云際搏,幾見鵝鶉盆底啄。往事沉沉忍忘卻。華顛舊部膺風節(jié),流光寧蝕旗前諾。浪駭時,燈紅夜,思量著!”這首詩雖然是重讀《梅嶺三章》的感受,一樣體現(xiàn)著軍人有大愛。一是革命先輩面對敵人時,那種大無畏精神躍然紙上:“此頭須對梅花落。正氣揚,山河壯,肝膽托”;二是今天自己面對燈紅酒綠時,那種不忘初心的堅定流露于字里行間:“流光寧蝕旗前諾。浪駭時,燈紅夜,思量著”。愛和奉獻是軍人的靈魂,當代軍旅詩詞在表現(xiàn)軍人大愛和奉獻方面,筆墨飽滿可見一斑。其中,“此頭須對梅花落”,既回應《梅嶺三章》的詩,也拓展了關(guān)于“生與死”的格調(diào),展示了作者的胸襟,堪稱難得之佳句。
對于當代軍旅詩詞創(chuàng)作的難點,說與不說我想了許久,但還是決定不回避問題。為什么說當代軍旅詩詞創(chuàng)作有難點?難點又在哪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按理說,這些問題不在我選評軍旅詩詞的范圍之內(nèi),但這些問題卻涉及軍旅詩詞的發(fā)展和未來。
一是隊伍老化相當嚴重。中華詩詞創(chuàng)作隊伍老化的現(xiàn)象,在軍旅詩詞作者中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紅葉詩社的作者中,60 歲以下的不足10%。也就是說,大部分社員離開軍隊的時間都相對較長了,這就造成回憶作品較多,現(xiàn)實作品較少。例如“首屆軍旅詩詞獎”一等獎獲得者鄭明哲,1929 年生,她的作品《見面禮》,寫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上海露宿街頭的事?!暗诙密娐迷娫~獎”二等獎獲得者杜岳,1931 年生,他的作品《老將軍》,寫的是一位退休老將軍夜讀兵書的事。應該說,這兩首詩都很精彩,很感人。但是,總覺得離現(xiàn)在稍遠了一點。當然,不是說過去的舊事不能寫,也不是說寫過去的事就不會成為佳作。我是說,寫當下軍隊的人和事,已成為比較困難的事情了。
二是現(xiàn)役軍人相對較少。首屆和第二屆“軍旅詩詞獎”獲獎?wù)咧?,現(xiàn)役軍人只占0.5%;第三屆“軍旅詩詞獎”獲獎?wù)咧?,現(xiàn)役軍人也只占6.5%。每年《中華詩詞》青春詩會報名者,大約四百人中也只有三五個是現(xiàn)役軍人。年青的軍旅詩詞作者少,必然造成具有活力的軍旅詩詞數(shù)量少的問題。所以,《中華詩詞》平時的來稿之中,也極少見到青年軍人的作品。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yǎng)和產(chǎn)生一個好的青年軍旅詩人有多么難,是可以想象的。軍隊現(xiàn)役軍人作者少,也必然造成軍旅詩詞后繼乏力。
三是現(xiàn)場感缺失無法彌補。對于現(xiàn)代軍事科技,尤其是軍事高科技,我們的詩人知之甚少。一些人只是望遠鏡里看沙場,估計個大概。然而,一些熱門話題又是詩人追逐的對象,所以,現(xiàn)場感缺失就成了必然。我們來看下面兩首同題詩詞,其一,溫新宏的《我海軍艦艇編隊赴亞丁灣護航肅盜行動喜賦》:“小試牛刀奔遠洋,護航肅盜騁疆場。螺旋槳動雄鷹起,武備艙開神箭張。破浪威風華夏艦,沖天豪氣漢家郎。鄭和欣看長征令,笑指洪波道路長!”其二,何玉宏的《鷓鴣天·亞丁灣護航》:“萬里戎機去護航,中華神盾下西洋。伏波鐵甲雄風烈,鼓浪精兵膽氣張。 黃帝脈,漢家郎,而今怒海續(xù)輝煌。太空漫步方圓夢,藍水驅(qū)鯊又一章?!边@兩首詩詞都是獲得“第二屆軍旅詩詞獎”二等獎的作品,應該說,總體還不錯。但是,兩首都犯一個毛病,那就是空洞無物,所言皆是可言可不言。當然,這不能怪詩人,因為他們也只是根據(jù)一些新聞上的蛛絲馬跡來寫的。這是當代難以彌補的難題。
另外,當代詩詞普遍存在的難以解決的“老干體”問題,軍旅詩詞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例如一些作品語言粗糙、激情泛濫、氣大于力,特別是不追求意境的營造,缺少藝術(shù)想象,表達過于直白。造成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點,就是把文化與文學等同起來,只強調(diào)思想性,不強調(diào)藝術(shù)性。要知道,文化與文學是有很大區(qū)別的,打個比方,假如文化是云,那么文學就是“穿著褲子的云”,明白這一點很重要。
這些難點問題是現(xiàn)實存在的,必須認真對待。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解決問題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我把問題提出來,是讓大家共同思考,集思廣益,長期重視,著力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