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每天的生活中都需要不停地做出選擇,有些是重大的選擇,如決定自己未來職業(yè)方向、是否承擔重大項目等;有些是日常生活的選擇,如猜拳出什么、是否再買一個“盲盒”、中午吃什么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做出選擇,但是如何才能做出合理的選擇,對于每個人來說其實都是問題。
在本書的第一部分,作者用不同的天氣情況下做四種不同的生意舉例,從決策方法的角度提出了日常決策的四種準則:
(1)在意平均值的等概率準則,這是指按照各種情況發(fā)生的概率是相同的而去考慮問題,做出選擇。
(2)擔心出現(xiàn)最差局面的悲觀準則,這是指按照各種情況中最壞的結(jié)果考慮問題,從各種最壞的結(jié)果里面選擇相對來說比較好的,做出選擇。
(3)經(jīng)常寄希望于絕地反擊的樂觀準則,這是指按照各種情況中最好的結(jié)果考慮問題,從各種最好的結(jié)果里面選擇最好的,做出選擇。
(4)避免“事后諸葛亮”的后悔值準則,這是指評估各種情況下自己后悔值各是多少,然后選擇后悔值最小的。
這四種準則分別對應(yīng)不同的思維習慣,我們通過了解這四種不同的思維習慣,可以豐富自身的“決策工具箱”,了解在不同的場合中、在不同的情況下應(yīng)該采用哪種決策準則,做出適合自己的決策。
人們在迷惘彷徨、缺失自信時,往往感到難以決策。其實,迷惘彷徨、缺失自信是人類的天性,也是謹慎的一種表現(xiàn)。在本書的第二部分,作者介紹了在迷惘彷徨、缺失自信時可以采用的四種決策方法:驚奇、上限概率和下限概率、信任度函數(shù)、多重先驗判斷。
(1)驚奇。人們在面對超出預(yù)料的變故時,往往產(chǎn)生劇烈的情緒波動,從而改變自己的判斷。
(2)上限概率和下限概率。針對存在不精確性和不確定性的情況,我們可以先計算上限概率和下限概率,然后將兩者作為兩個端點,并將兩點之間的部分作為概率范圍。
(3)信任度函數(shù)。比如我們要鑒定一個陶罐是不是古董,那么這個陶罐不是古董,就是贗品,是古董和是贗品的概率加起來就是1。但是,在沒有確切證據(jù)的情況下,我們能夠做出的判斷,就是既不認為這個陶罐是古董(概率為0),也不認為這個陶罐是贗品(概率為0)。這告訴我們,在需要“二選一”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把握,最好的判斷是什么都不選。
(4)多重先驗理論。針對同一事件,人們在內(nèi)心中往往會給出多個概率。這是一種“積極利用雙重標準”,缺乏自信的人往往會面對這種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分別計算不同狀態(tài)下的收益值,將其中最小值與什么都不做的保底值比較,選擇其中較大的一個。
人生就是不斷決策的過程,我們生活中的每個瞬間都離不開一系列的連續(xù)決策。有些人總是試圖逃避決策,但是逃避這種行為本身也是一種決策。也就是說,我們是無法絕對回避決策的。希望讀者通過本書可以更好地了解決策這種人們不得不面對的行為。